張同興
摘 要: 《物理課程標準》內(nèi)指出:利用日常生活常見的物品展開實驗活動與探究,拉近生活與物理知識的距離,讓科學的真實性切實被學生所感知,明確生活與科學的關聯(lián)性.基于此理念,初中物理教師需捕捉、挖掘?qū)W生生活中的物理資源,并有效結合初中物理實驗內(nèi)容,對生活中的物理知識進行展示,引導他們積極探索生活中的物理資源,進而調(diào)動學習熱情,提升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 初中物理實驗;生活資源;有效運用
中圖分類號: G6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0333(2021)35-0078-02
“從生活走進物理,從物理走進社會”是新課改下對初中物理教學的新提倡.初中物理教學者需要轉變自身的授課思想,與“生活理念”緊密相聯(lián),初中物理實驗中切實發(fā)揮生活資源的作用,充分結合生活與實驗,將初中物理授課效率不斷提升.基于此,文章通過下文就相關方面的內(nèi)容展開了研究與分析.
一、當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現(xiàn)狀
較強的探索性是初中物理這一學科的主要特征,其中重要的構成部分即為物理實驗,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載體,在物理實驗中充分的融入生活資源,對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強化運用知識的能力都具有一定的意義.然而受多重因素的影響,導致“教師教學難”、“學生學習難”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了初中物理實驗課堂中,初中物理實驗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不夠密切,照本宣科的實驗無法調(diào)動學生興趣點,對核心素養(yǎng)下的物理實驗授課目標根本無法給予滿足.
其一,較為滯后的授課理念.在當下教學初中物理實驗知識中,傳統(tǒng)授課理念對教師的影響較大,對于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片面認為現(xiàn)場實驗操作會占用授課時間.所以,此理念下實驗教學容易被輕視,甚至應付了事,對實驗教學帶來了傷害;其二,單一化的授課模式.在教學初中物理實驗中,教師采用比較陳舊的實驗方法,一般全是利用講授的方式展開,此期間,學生對知識只是被動的接受,無法保持足夠的興趣去學習物理實驗,對其物理實驗的參與性帶來了制約,學生的綜合能力也無法得到提升.其三,傳統(tǒng)授課模式的影響,很多物理實驗過于走形式化,教學深度不夠.在此過程內(nèi),很多實驗都是按部就班的進行,學生自身的探究精神無法被發(fā)揮出來,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素養(yǎng).最后,缺乏有效的授課資源,需要借助一定的實驗資源才能完成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然而在很多學校中這種資源比較缺乏,教師又很少與生活中的資源相聯(lián)系,進而造成實驗的資源與素材不足.
二、搜集生活資源開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
通過搜集生活中的一些資源,有效融入到初中物理實驗中,能夠讓學生更好的與實驗內(nèi)容接觸,豐富其實驗體驗,強化授課效率和質(zhì)量. 1.生活資源挖掘,展開物理實驗授課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教學初中物理實驗中,應該積極開發(fā)與應用生活中的材料,以授課內(nèi)容為中心引導學生對周邊生活的素材與資源進行挖掘,將實驗和生活間的橋梁搭建起來,將生活資源的價值充分發(fā)揮出來,切實強化學生實驗水平.所以,教師應該圍繞下面三點挖掘生活資源:首先,對食品內(nèi)的生活資源進行挖掘.生活中的很多食品都能視為物理實驗資源,并且獲取這一資源的途徑比較方便,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運用,能夠更加明了、生動的展開,進而讓學生更積極的參與實驗之中.其次,對生活用品內(nèi)的物理實驗進行開發(fā),在生活之中,許多物品都能用來展開物理實驗探究,例如,暖水瓶、手機等,可以通過這些演示聲音傳播規(guī)律的實驗;通過酒瓶或者瓷碗內(nèi)裝入水,在通過筷子擊打,就會有不同的音調(diào)呈現(xiàn)出來,進而引導學生利用物體振動頻率完成實驗操作;通過熱水袋 、注射器等實驗探究大氣壓強的存在.最后,開發(fā)廢舊物品內(nèi)的實驗資源.在生活之中,有很多廢舊物品存在于我們的周邊,在物理實驗探究中也可以發(fā)揮它們的 作用,這樣真正體現(xiàn)了變廢為寶,對環(huán)保的特點進行了彰顯,此外,對學生 動腦、動手、創(chuàng)新能力也進行了有效的培養(yǎng).
2.通過生活資源,營造實驗情境
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有很多有關初中物理實驗的內(nèi)容,教學初中物理實驗,并非單一的引導他們掌握物理規(guī)律和抽象的概念,還需要學會對生活資源的挖掘,積極引導學生展開生活性物理實驗,利用實驗教會學生基本的物理技能與知識.教師按照教學活動,將一個真實的實驗情境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來,確保物理實驗能夠順利開展.詳細而言,教師入手生活之中,對相關的實驗材料進行選擇,將學生帶入具體的情境之內(nèi),實現(xiàn)知識與生活的完美對接,在實驗中徹底綻放生活資源,調(diào)動學生熱情,強化綜合素質(zhì).比如,教學“小孔成像”實驗中,先準備好一個空的易拉罐,并在其下部穿孔,將其開口用純凈水桶上面的包裝膜扣住,并在上面固定橡皮筋,然后透過包裝膜觀察小孔內(nèi)的燭光,發(fā)現(xiàn)有倒立實像形成于其中.通過這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極大的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和感官體驗,對更好的融入課堂做出了幫助.
3.通過生活用品,制定生活化實驗過程
對于初中生而言,展開物理實驗既復雜且難度較大,在某種程度上要求著學生的思維活動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針對這些,我們有必要制定生活化的實驗過程,基于生活化實驗對物理知識的奧秘進行探究,進而讓物理實驗教學順利完成,并在物理實驗期間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提升.詳細而言,教師在設計物理實驗時,需要同學生思維能力、學習習慣以及實驗授課內(nèi)容充分的結合在一起,利用生活用品完成實驗.這樣不但將預期的實驗授課目標順利完成,也可將學生的實驗思路進一步拓展,引導他們利用常見的生活用品探索物理知識,讓其更好的理解物理理論,提升應用知識的能力,將其物理核心素養(yǎng)全面提升.
4.生活資源挖掘,創(chuàng)設開放性小實驗
新課改下,為了全面將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升,不但要關注物理課本內(nèi)的實驗內(nèi)容,還應該主動探究一些開放性小實驗,引領學生親自動手實驗、獨立設計實驗,深切體會物理實驗的魅力所在,在此過程中不斷強化本身的綜合能力.詳細而言,在教學物理實驗中,需要從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具體授課內(nèi)容入手,充分挖掘?qū)W生的實際生活資源,用生活中的物品制作實驗器材,開設“小制作”“小發(fā)明”活動,在自己設定的實驗平臺中,對所學物理知識進行強化,并體驗整個實驗操作過程.案例探究:圍繞同種均勻介質(zhì)內(nèi)光沿直線傳播的現(xiàn)象在實驗分析.對于初中來講,這個實驗探究活動難度較大.實驗期間可以這樣引導:先把水與白糖以1:2的比例進行混合加熱,在煮沸5分鐘左右后將濃糖水制作出來,再將較小濃度的糖水制作出來,依次向水槽中倒入,這樣濃度不均勻的糖水就會自上到下的形成,最后通過激光筆斜射,發(fā)現(xiàn)了變彎曲的光線,進而學生明確了 只有在同一均勻介質(zhì)中光才可順著直線傳播的原理,通過準備生活中的 材料完成此實驗,有效的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印象.
總之,新的授課環(huán)境下,規(guī)定教師要沖破教材實驗的范疇,在實驗開展中,鼓舞學生尋找和挖掘生活中的實驗素材和資源,與生活資源相結合設計與開展物理實驗,引領他們通過生活資源展開物理實驗,將物理實驗與生活資源的橋梁架設起來,進而對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行培養(yǎng).所以,在開展初中物理實驗授課中,一定要挖掘與應用生活中的資源和素材,將物理實驗授課情境創(chuàng)設出來,融入生活現(xiàn)場,發(fā)掘內(nèi)在的物理實驗精髓,設定開放性、戶外實踐實驗,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yǎng),進而有效完成新課改下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要求與任務.
參考文獻:
[1]陳魁.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生活化有效性策略研究 [J].才智,2020(08):98-99.
[2]王發(fā)權.新課程標準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實踐分析[J].科技資訊,2020(08):65-66.
[3]王金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方法 [J].才智,2020(04):43-44.
[4]崔淑萍.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研究 [J].學周刊,2020(04):56-57.
[5]趙國斌.淺談如何用生活用品開發(fā)初中物理實驗課程資源[J].課程教育研究,2018(06):76-77.
[6]馮瑞霞,張偉.初中物理生活環(huán)境實驗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04):51-52.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