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麗
【摘要】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的英語課程有利于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所以,作為英語教師,在突出英語工具性的同時更應該深入挖掘其內在的人文性,開闊學生視野及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形成跨文化意識,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和養(yǎng)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英語不只是單純語言的習得與運用,其有工具性的一面,還有豐富的人文性內涵。它會隨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而不斷變化。因此,教師也要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挖掘教材的文化內涵與知識的結合點,把有效的德育滲透于課堂教學活動中,以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英語;人文性;德育滲透
英語學科對比語文等其它學科而言,它是一門外語,在日常的生活環(huán)境中缺乏語言的氛圍。雖然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其工具性尤為突出,但是人文性的性質卻顯得不怎么明顯,特別是在現(xiàn)行的應試教育制度下,更使得教師在教學中經常會對其有所忽略。
在廣州版小學英語課本中,每個年級的教材里都蘊含著很多人文性的內容,教師只要認真、細心挖掘即可發(fā)現(xiàn)豐富的可供開展德育滲透的素材。充分利用好這些德育素材,能夠實現(xiàn)與教學內容的高效結合。這將會使課堂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為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奠基。
以廣州版六年級英語下冊Module 3 Famous people為例,模塊主題是名人,學生通過學習,了解了中外名人的基本信息、取得的成就或事跡等,拓寬了知識視野及培養(yǎng)了愛國情感,同時綜合人文素養(yǎng)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一、深究內容,有效提取德育元素
廣州版的小學英語教材,從2002年首次使用至今,其內容歷經了幾次更改,每次內容的更改都是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英語這門語言,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并有效促進心智發(fā)展,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yǎng)。學習的內容變得更加貼近于學生的生活,也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的機會。
Module 3 Famous people這個模塊中名人的多次變更,都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時代的變遷而改變的,從開始的孫中山等老一輩革命家,到后來的美國蘋果公司創(chuàng)始人喬布斯,再到今年新改的鄧稼先,每次的更改都具有時代的意義。2020年把第六單元中的名人喬布斯換成我國“兩彈元勛”,被稱為“中國核科學之父”的鄧稼先。這個改變應該是結合建國70周年所作的調整,讓學生通過學習加深對新中國的成立和發(fā)展作出杰出貢獻的重要人物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與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創(chuàng)設情況,潛移默化滲透德育
培養(yǎng)適應社會與時代發(fā)展的新生一代,我們除了要與時俱進地向學生教授知識,還需要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也就是學生思維品質和思想品德的養(yǎng)成問題。
現(xiàn)在的學生很多都會以明星、球星等作為自己的偶像。偶像干什么,很多學生也會不加思索地跟隨。當然,其中也不乏很多正能量的偶像,用他們的行動在感染和指引著學生向積極的方向發(fā)展。但如果學生把較多或者大部分精力和時間都用在追星和模仿明星、球星上,這非常不利用學生的成長。學生應該把精力和時間放在學習上,努力成為國家所需要的新時代人才,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通過學校的教育對學生的部分不當行為進行干預是有必要的。簡單單地說教對學生所起的作用不大,因此,要把這些干預的內容遷移默化地滲透在教學內容之中。這樣,學生將在學習中不自覺地受到正面的影響。如,Module 3 Famous people,學生通過學習,真實地感受且了解到孫中山、鄧稼先等名人在我國歷史上的重要作用,用他們的優(yōu)秀事跡以及偉大成就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特別是,我國現(xiàn)在各方面的高速發(fā)展,指引學生建立正確的偶像導向,從小立志,努力學習,形成長大后報效國家的正確價值取向。
三、多元活動,有效激發(fā)學生思想共鳴
Module 3 Famous people模塊共有兩個Unit,主題是學習中外名人。了解中外名人不難,難點在于讓學生通過對這些名人的成就或事跡了解并學習他們的優(yōu)秀品質。Unit5和Unit6兩課的單詞都不多,但部分單詞的發(fā)音比較難記憶,特別是Unit6有較多的多音節(jié)詞且課文比較長。如果把單詞和課文放在一個課時學習,學生可能會難以掌握。該單元的課文有較多長句且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難理解,所以用一個課時把單詞單獨提出來教學可提高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通過制作生動有趣的單詞微課、單詞教學視頻或圖片,并結合phonics可讓學生記住單詞更方便后續(xù)的課文內容學習。對于本模塊的學習來說,思維導圖的使用也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通過思維導圖的關鍵詞呈現(xiàn),有效幫助學生通過這些關鍵詞正確選擇一般現(xiàn)在時或一般過去時時態(tài),并把關鍵詞變成一個個句子對名人進行描述,再加上一些過渡詞變成一篇有感情的作文,達到本模塊寫作的目的。只是借助教材配套的圖片、錄音或視頻,學生學到的只會是教材的知識,如,單詞、句型或寫作框架等,但比較難讓學生的情感融入,所以課前搜集與本模塊名人相關的視頻、圖片讓學生產生情感投射,并從視頻或圖片的欣賞中產生對這些名人優(yōu)秀品質的共鳴,然后借機進行文化滲透與思想教育,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從Module 3 Famous people模塊中名人的不斷變更,再次向我們說明了英語不只是單純語言的習得與運用,其有工具性的一面,還有豐富的人文性內涵。它會隨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而不斷變化。因此,教師也要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挖掘教材的文化內涵與知識的結合點,把有效的德育滲透于課堂教學活動中,以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單靜.淺談如何在小學英語中進行德育滲透[J].教育科學,2016(7):185.
[2]向飛.談如何在小學英語中進行德育滲透[J].東西南北:教育,2018(9):274.
[3]陳俏華.淺談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J]中外交流,2018(2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