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鳳
【摘要】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是當前中學英語教學的基本目標之一。本文結(jié)合英語高考備考中的做法,從通過利用課外資源以及深度挖掘教材話題和語料方面,探討在英語高考備考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和提高其能力的可能途徑。
【關(guān)鍵詞】文化意識;跨文化交際;高考備考
一、跨文化交際意識的重要性
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傳統(tǒng)風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shù)、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中西文化存在許多差異,而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因此,英語教學應(yīng)該實行語言教學和文化背景知識傳授相結(jié)合的方式,培養(yǎng)和加強學生跨文化意識。在全球化趨勢明顯的今天,正確認識跨文化交際教育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在英語高考備考中正確指導學生答題已經(jīng)成為高三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wù)。
跨文化交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缥幕浑H不僅是語言方式的溝通,而且也是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胡文仲認為,語言是交際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學好英語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見,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十分必要。
筆者研究發(fā)現(xiàn),近年來的高考題中不時會出現(xiàn)一些涉及到中西文化差異的文章,而學生往往會由于文化意識薄弱而被卡住。對此在高考備考中,筆者結(jié)合教材與學生實際在幫助學生復(fù)習知識點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切實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從而使他們能夠順利答好此類題目。
二、探討在英語高考備考中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的做法
(一)觀看紀錄片并討論——在真實的語境中談?wù)撐幕町惣捌浔澈笤?/p>
1.學生觀看紀錄片并討論
學生觀看BBC記錄片 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該紀錄片講述的是一個在英國學校進行的教育實驗,5名中國教師在英國博亨特學校對50名九年級學生進行四周中國式教學。四周后進行測試,看哪種教學方式會取得勝利,中式教育還是英式教育?這紀錄片是全英錄制,既鍛煉學生的聽力,又讓學生學會了地道的口語,還能使學生感受中西文化在教育方面的差異,真是一舉三得。
在紀錄片中,我們看到英國的學生在課堂上紀律散漫,不尊重或無視教師的辛勤勞動。盡管中國教師上課很賣力,不斷強調(diào)紀律,卻無法按原計劃順利授課。
看完第一集后,筆者要求學生四人一組討論以下兩組問題:
(1)What kind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appeared in the Chinese School and British School?
(2)What really causes the above cultural differences? What's your opinion of the British students' behavaviour?
本環(huán)節(jié)旨在引導學生對中英教學方式和課堂上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討論,從而讓學生們理解中西文化在教育方面的差異,使學生在觀看、討論中領(lǐng)悟理解文化差異的重要性。
2.學生討論后展示結(jié)果
筆者永遠相信,只要給學生一個平臺,他們就會還我一個精彩。經(jīng)過一場激烈的討論后,筆者邀請其中兩個小組來做匯報。
Group 1: I think the students in Britain are too rude in the class because they don't obey the class rules or respect their teachers from China. On the contrary, we students in China always work hard and try to take as many notes as possible in the class.
Group 2: In my opinion, the British students aren't aware of the severe competitions in the society, so they don't value the chance to study. But in China, we all know that if we want to have a better future, we must spare no effort to work hard for it. Just as the Chinese teacher in the documentary said, you swim or you sink.
由此可見,學生對中西文化課堂乃至教育的差異已經(jīng)有所理解。確實,中國強調(diào)的是適者生存,在教學中引入競爭機制,課堂上主要是教師授課,學生聽課和記筆記。而西方國家則普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思維,教師在課堂上一般僅僅授課15分鐘,大部分時間都是由學生自己討論問題和自主學習,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初見成效
后來,在做2015年課標全國II閱讀理解C篇有關(guān)gap-year的文章時,學生們對文章里提到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再也不覺得有什么奇怪,理解起來也不覺得費力,因為他們已經(jīng)對倡導民主的英國教育有所了解。
(二)在一輪模塊復(fù)習中補充有關(guān)中西文化差異的課外閱讀材料
1.重溫課文,歸納大意
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四,Unit 4 Body Language, Reading I Communication: No Problems? 講述的是兩個大學生到首都國際機場去接幾個到北京大學求學的國際生,見面時由于各國之間見面打招呼的方式不同而引起的“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并且令雙方都略顯尷尬的故事。Reading II Showing Our Feelings 介紹了幾個在很多文化中有著共同或不同含義的body languages。這兩篇文章可說是相當實用、形象,學生們在重溫課文時,對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也就有了進一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