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艷
摘要: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是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yǎng)養(yǎng)成目標的需要,也是每位高中英語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而在主題語境下,學生的思維主體地位能夠得到充分的落實,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夠得到有效地發(fā)展。因此,用好主題語境,是高中英語教師發(fā)展學生思維品質的有效方法。故本文以高一英語“科學與技術”主題閱讀為例,對如何利用主題語境發(fā)展學生的高階思維進行了具體性論述。
關鍵詞:高一英語;主題閱讀;思維訓練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13-092
主題語境是教師根據(jù)授課重點總結和創(chuàng)設的、真實的、綜合性的語言情境,它的創(chuàng)設讓高中生的英語語言探究活動更加靈動和鮮活。在主題語境下,學生們能夠感受到的知識信息是多模態(tài)的、能夠發(fā)現(xiàn)并探究的知識點是多元的。在多元、開放的探究氛圍和合作互動的探究空間中,學生之間能夠更深入的進行觀點互動,進而碰撞出精彩的思維火花,這對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和閱讀探究活動的深化是十分有利的。那么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該如何應用主題語境來發(fā)展學生的高階思維呢?下面我將以高一英語“科學與技術”主題閱讀為例對該問題進行具體性的論述。
“科學與技術”主題閱讀活動,是英語主題閱讀語境“人與社會”中的子項目。在本次閱讀中,我選擇的文本為人教版必修二《Unit 3 Computers》單元文本以及其它與“科學與技術”主題相關的時文,如,《Robots Welcome to Take Over, as Pandemic Accelerates Automation》等。
一、以趣相引,構建主題語境
要想利用主題語境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就需要選擇并構建深受學生喜歡的主題語境。因此,在構建基于主題語境的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時,教師應找到主題語境中能夠吸引高中學生的內容,并利用媒體教學優(yōu)勢,以多模態(tài)展現(xiàn)趣味因素,從而成功引發(fā)學生對主題語境的探究興趣,讓其自覺的將個人經驗、情感融入到對主題語境的探究與思考之中。
比如,在“科學與技術”主題閱讀活動構建過程中,我選擇的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機器人元素。在主題語境的構建過程中,我以最近網絡熱門機器人客服、員工視頻引入課堂,以學生熟知且喜愛的機器人圖片和視頻吸引學生,讓他們在多維知覺體驗的刺激下,成功集中個人注意力。
之后,我又以問題“Do you know what robotics technology developed from?”將學生從表面現(xiàn)象感知,引入到了對現(xiàn)象本源的思考,在深化學生的思維探究層次,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成功引發(fā)學生對課內文本材料《Who am I?》的探究興趣,為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內文本,獲得初步的、個性化的閱讀認知奠定了基礎。
二、搭建支架,助力合作探究
高中生畢竟是發(fā)展中的人,他們的英語語言能力、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在以合作的方式對英語文本進行深度化探究的過程中,他們需要教師搭建適宜的學習支架,提供有效的閱讀支持。只有在適宜閱讀支架的輔助下,他們才能輕松的完成對文本的深度思考,獲得思維品質上的提升。
比如,“科學與技術”主題閱讀推進中,我先引導學生對文本《Who am I?》進行合作閱讀探究的過程中,并提供了計算機自述梳理表格。該表格分為時間、發(fā)展情況、功能等多個部分,在文本閱讀過程中,學生們可以根據(jù)表格提示對文本信息進行梳理(如,1642:began as a calculating machine;simplify difficult sums……),并讓學生在對經過梳理后的簡易表格的對比和分析中,感受了計算機的發(fā)展歷程。之后,我又讓學生遷移閱讀經驗,自主完成了對文本《Robots Welcome to Take Over, as Pandemic Accelerates Automation》合作化閱讀。
由于,這閱讀過程完全由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推進。故當遇到陌生的字詞或難懂的語句時,學生們會結合上下文進行推理和猜測,也會利用工具書查找并匹配字詞含義。這既在一定程度上開闊了學生的英語語言視野,讓學生看到了同一字詞的多種用法,也有效地發(fā)展了高中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掌握了英語自主閱讀中必須具備了良好品質。因此,搭建適宜支架,也是教師在主題閱讀過程中發(fā)展學生思維品質的有效方法。
三、構造矛盾,引發(fā)批判思考
學生對問題的批判性思考是在矛盾處理中完成的。因此,在高中英語主題閱讀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應善于從角度入手闡述主題,合理的開發(fā)并使用教學材料構造矛盾,以矛盾引發(fā)學生對問題的進一步思考,進而讓在批判思考中提升自身的邏輯論證能力和材料取舍能力,將學生的思維層次從感性帶入理性層面。
比如,在“科學與技術”主題閱讀活動推進過程中,我問學生們:“In the future, can robots completely replace human jobs? Does the replacement of human work by robots bring only benefits to people?”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選角度,合理篩選素材,組織語言論證自己的觀點,在對個人觀點的論證中,學生的思維邏輯性得到有效訓練,在不同觀點的互動中,學生們獲得了關于“科技與技術”話題深入化、理性化認知,發(fā)展了個人的批判性思維。
綜上所述,主題語境的真實性、綜合性和趣味性,為高中英語教師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提供了現(xiàn)實支持。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關注主題語境,積極構建基于主題語境的英語閱讀探究活動,為高中生思維品質成長提供更優(yōu)的現(xiàn)實條件。
參考文獻
[1]嚴愛玲.借助主題閱讀,構建英語高效課堂[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0(31):56-57.
[2]朱惠蘭.聚焦主題,深入探究——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淺析[J].家長,2020(11):38+40.
注釋:本文系2020年貴陽市教育科研規(guī)劃課題《高中英語主題意義閱讀教學發(fā)展學生思維品質的行動研究(課題編號:GYYB20031)》階段性成果)
貴州省貴陽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