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迎迎
【摘? 要】快樂讀書吧是統(tǒng)編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的出現(xiàn),將課外閱讀編進教材,納入課程,使課外閱讀成了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開展快樂讀書吧的閱讀教學,不能單純停留在“瀏覽”閱讀的基礎上,還應該多措并舉,落實到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因此,本文立足于統(tǒng)編版低年段快樂讀書吧板塊的設計,探討如何讓快樂讀書吧的課外閱讀在學生心中落地生根。
【關鍵詞】統(tǒng)編教材;快樂讀書吧;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5-0182-02
With the help of Happy Reading, Practice "Reading Boy Skills"
——Teaching Strategies of Happy Reading Bar in the Lower Grade of the Unified Edition
(Jushu primary school, Chendai Town, Jinjiang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DING Yingying
【Abstract】Happy read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unified teaching materials. Its emergence has incorporated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nto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included in the curriculum, making 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To carry out the reading teaching of happy reading, we should not simply stop at the basis of "browsing" reading. We should also take multiple measures to implement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reading habi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reading literacy. Therefore,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design of the section of happy reading in the lower grade of the unified edition, and explores how to make 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of happy reading take root in the hearts of students.
【Keywords】State-compiled textbook;Happy reading;Reading
語文的基礎和核心是閱讀。學生在小學階段具備閱讀能力,才有長久的競爭力。筆者認為,閱讀對學生一生的成長至關重要,而作為小學階段的教師,要讓學生從小徜徉在書的海洋里,才能讓學生從小被語言文字感染和熏陶。
一、以書量讀,落實編排意圖
首先,就教材而言,作為一線教師,在分析教材時,一致認同統(tǒng)編教材的知識體系設計是螺旋上升、有層次、有梯度的,而針對課外閱讀,更是平穩(wěn)地、階梯式推進,這同樣適用于快樂讀書吧。
可以發(fā)現(xiàn),即使每一冊教材的推薦書目各不相同,但可以經得起考量,這些推薦書目都是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儲備、能力結構推薦的優(yōu)秀課外作品。
這些推薦書目都是適合學生“胃口”的書目。在教學實踐中,筆者與家長溝通,保證統(tǒng)編教材的推薦書目人手一冊,并在教室中掀起閱讀的熱潮,讓學生在自我閱讀中,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二、以法引讀,激發(fā)閱讀內驅力
在執(zhí)教過程中,我們可以預見“快樂讀書吧”的欄目落實不是朝夕間就能實現(xiàn)的,更不是每周一、兩個教學課時就可以落實的,這需要適應當時的學情一以貫之,同時教師要做好各冊教材的銜接工作。點燃學生對閱讀之火不難,難的是如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有效落實“快樂讀書吧”,并且能持之以恒地閱讀。筆者嘗試多措并舉,以教師導讀引入、親子共讀落實、每日積累存儲、推進交流涵養(yǎng)、拓展范疇深化、線上問答檢測,分階段有目的地完成閱讀教學,將課外閱讀課程化、課外閱讀親子化、課外閱讀檢測化,使閱讀成為語文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
(一)教師導讀引入,提綱挈領
一本閱讀書目的推薦,筆者常常以一節(jié)導讀課開始。在導讀課上,充分利用快樂讀書吧中的導語、泡泡提示,讓學生對即將本學期的共讀書目充滿期待,同時在課堂中與學生共同制定本次共讀書目每日完成任務,形式師生共鳴、生生共鳴。
(二)親子共讀落實,點面結合
以書為媒,以讀為紐,低年級由于識字量少,閱讀習慣尚未養(yǎng)成,因此筆者經過與家長溝通,要求家長在學生課外閱讀中發(fā)揮引導、督促作用,這不僅是讓學生愛上閱讀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激發(fā)低年段學生自主閱讀的最佳形式。通過親子共讀,落實“和大人一起讀”,創(chuàng)造父母與學生互相溝通,彼此交流的機會,也可以保證學生每日的閱讀時間。在筆者所執(zhí)教的班級,從入學的第一天開家長會,就要求家長每天至少抽出半個小時時間,陪著孩子閱讀。當然,這種陪伴不是孩子在讀書,家長在一旁坐著玩手機,等時間。筆者要求家長可以選擇多元化的形式陪讀,如讀給學生聽,或家長讀一段,學生讀一段,這樣一年下來,孩子閱讀習慣就逐漸養(yǎng)成了。
(三)設計《閱讀積累卡》,有存儲
筆者嘗試在班級展開共讀之后,與學生共同設計閱讀積累卡,監(jiān)督學生每天記錄閱讀收獲,并由父母配合監(jiān)督,促進學生每天自主課外閱讀,保證學生的閱讀時間。以下是本班學生的閱讀積累卡形式。通過閱讀卡每日積累,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有感覺”的字、詞進行記錄,學生的積累才能有機會厚積薄發(fā)、日新月異。
(四)推進交流,涵養(yǎng)表達與分享
在進行一段時間的共讀后,學生的閱讀有了一定的積累。此時,如果有一節(jié)輕松自由的閱讀課讓學生進行展示交流,相信學生會勇于分享,樂于表達。于是筆者常常在執(zhí)教的班級上定期舉行閱讀推薦課。例如,在閱讀了《神筆馬良》之后,筆者與學生共同完成了一節(jié)閱讀交流課《假如我也有一根神筆》。學生引出馬良神筆的巨大功能,進而設想自己有一只神筆,想要發(fā)揮它的作用。整節(jié)課孩子滔滔不絕,教師循循善誘。在閱讀交流課上,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舞臺,讓學生上臺交流自己最近看到的一個小故事,以及對這個故事的感受,此時,教師不要給學生任何壓力,只要學生愿意說,就應該給他大大的鼓勵。在這樣的閱讀推進課中,教師不僅能及時了解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也能及時問診學生的閱讀困惑,在這樣的深化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五)延伸范疇,拓展閱讀廣度
快樂讀書吧推薦的書目只是一個方向,這時候作為學生閱讀的引路人,教師可以進一步向學生推薦相關范疇的閱讀書目,保證學生拓展閱讀的廣度。例如在一年級上冊引導完學生體會“讀書真快樂”之后,筆者要求學生每人在家長的陪同下,辦理一張福建晉江市少兒圖書館的圖書卡,每周定期借書。少兒圖書館中海量的繪本故事書深深地吸引了這些“小讀者”。小讀者在溫馨、愜意的環(huán)境中體會了讀書的快樂。在一年級下冊,我向學生推薦了《日有所誦》,學生每日晨起到校,便讀童謠,朗朗上口,興趣盎然。二年級上冊我又向學生推薦了《小豬唏哩呼?!返龋昙壪聝杂滞扑]了《稻草人和小老鼠》《呼叫小月亮》等兒童故事。
三、以測驗讀,保證閱讀效率。
為了真切了解每一位學生真實的閱讀情況,掌握學生的閱讀獲得情況。筆者還會嘗試以閱讀檢測題的形式對全體學生進行檢測。當然這不是以筆試的考試形式進行監(jiān)督,而是線上的游戲作答,學生參與線上答題互動,教師通過后臺導出檢測結果,以此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全體學生的閱讀真實水平,這是許多一線語文教師愿意看到的直觀化的數(shù)據(jù)。以此數(shù)據(jù),教師也能對學生快樂讀書吧閱讀書目的閱讀情況進一步對癥下藥。
總之,在統(tǒng)編版“快樂讀書吧”的指導下,筆者通過系統(tǒng)指導,鼓勵學生多看書、愛看書,保證學生閱讀大量的課外書籍的情況下。真正落實課外閱讀課程化、課外閱讀指導化、課外閱讀高效化。相信只有通過不斷地推進,才能陪著學生練就“閱讀童子功”。學生只有養(yǎng)成了閱讀的習慣,隨著其年級逐漸升高,才會進一步夯實閱讀能力,語文素養(yǎng)才能落地開花。
參考文獻:
[1]曹愛衛(wèi).“快樂讀書吧”欄目解讀及教學建議[J].語文教學通訊,2018(12).
[2]韋金陽.試論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語文課內外,2019(18).
[3]張敏華.讓"快樂讀書吧"開啟悅讀之門——統(tǒng)編教材《快樂讀書吧》欄目解讀與教學策略[J].小學語文教師,2018(07).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