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娜
【摘要】語文在中國教育體系中占據(jù)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促進學生成長的關鍵學科。語文學科涉及廣闊的知識面,因此,教育者必須深刻認識語文在審美、文化、思維、語言等多領域的關鍵價值,從小學開始在教學活動中落實語文要素,培育學習者的核心素養(yǎng)與語文能力,推動其綜合成長。由于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的課后習題重點凸顯“語文要素”,本文將以此為例,分析精準把握課后習題特點、落實語文要素的價值和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課后習題;語文要素;小學
引言:
“語文要素”包含口語訓練、寫作、學習習慣、學習對策、語文能力與語文知識等諸多方面。就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而言,其課后習題的設計重點突顯“語文要素”,并將單元學習目標清晰呈現(xiàn)于語文園地與課后習題。作為語文教材的關鍵構(gòu)成,課后習題是教育者組織課堂活動的參考材料,是其組織教育活動的左膀右臂,能夠助力教育者高效落實教育目標,助力學習者高效掌握語文知識與學習辦法。因此,如何精準把握課后習題特征,深度落實語文要素是語文教育者應深思的關鍵問題。
一、把握課后習題特點、落實語文要素的價值
(一)把握教學難點和重點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內(nèi)容,閱讀活動中教育者與學習者普遍過度重視知識的學習,忽視語文要素的培育。但統(tǒng)編語文教材涉及多領域知識,課文文質(zhì)兼美,對學生成長具備極大價值。在教學活動中,教育者可憑借精準把握課后習題的特征,明晰教學難點和重點,組織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從而落實語文要素,提高教學成效。此外,教育者可以課后習題為參考助力學習者查缺補漏,提煉閱讀過程中忽視的知識點,助力學生其深度學習、內(nèi)化和梳理語文知識,提高其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二)助力學生掌握知識,不斷成長
語文科目的知識涉及面極廣,因此,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教育者可引導學生在循序訓練中表達、應用和積累語文基礎知識,提升學習能力,諸如修辭手法的應用、細節(jié)的描述、量詞的應用等涉及多維度知識,要求學習者不斷借鑒和學習。而部編版課后習題中蘊含顯著的語文要素,語文教師精準把握課后習題的特點,可以準確把握知識精華,助力學生掌握基礎的字詞句段,鍛煉其語言表達能力,推動學生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的綜合成長。
(三)降低教學難度與理解難度
小學生的思維普遍發(fā)散性極強,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育者預設的知識點難以引發(fā)學習者探究熱情,其注意力難以集中,思維極易偏離主題。教育者可精準把握課后習題的特點,以課后習題為參考,指引學習者在課堂活動前展開先導性學習,分析和解讀課后習題,從而助力學習者初步認識和把握學習重點;在課堂活動中,可參考課后習題組織學習者展開討論和訓練,從而避免學習者肆意發(fā)散思維,助力其深度理解相關知識,降低教學難度,提升教學成效,達到落實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
二、基于落實語文要素,分析把握課后習題特點的措施
(一)借助交流問題,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口語訓練是語文要素的構(gòu)成部分,培育學習者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小學階段語文教育的關鍵任務。素質(zhì)教育要求課堂活動以學習者為核心,教育者承擔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職責,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助力小學生善于表達、樂于表達和干預表達,教育者應高度重視課后習題,精準把握課后習題,并以此為參考,以問題為導向,為小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有趣舒適的交流環(huán)境,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小學生勇敢、積極的闡述自身觀點,從而提升其語言表達能力。以《傳統(tǒng)節(jié)日》為例,其課后習題為:1.依據(jù)時間順序排列以下問題,并選擇一兩個談談你是怎樣過節(jié)的(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清明節(jié)、春節(jié)、元宵節(jié))。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我國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你知道哪些?教育者在課堂活動中,引領學生閱讀文章,并結(jié)合課后習題特征與文章內(nèi)容,設置交流問題,以問題為驅(qū)動,創(chuàng)設趣味舒適的交流氛圍,指引學生自由交流,在問題交流中掌握相關知識,同時鍛煉其口語交際能力。
(二)以問題為導向,鍛煉理解能力
培育和提高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是培育語文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的關鍵內(nèi)容,在教學活動中,教育者應高度重視理解能力的培育,而指引小學理解、掌握和吸收文章內(nèi)容是鍛煉其理解能力的關鍵方式。由于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其理解能力各不相同,部分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面對文章內(nèi)容手足無措,無法準確理解作者表達的內(nèi)涵和中心思想,但教育者可憑借多樣化的訓練方式提高其理解能力。因此,教育者在教學活動中必須精準把握課后習題之特點,以問題為導向,采用多樣化針對性訓練其理解能力。以《楓樹上的喜鵲》為例,課后習題如下:文章反復說“我喜歡”,談談“我”喜歡的是什么?在課堂活動中,教育者可以此問題為導向,指引學習者自主閱讀課文,在文章中尋找答案,并引導其詳細闡述和分享。以《小馬過河》為例,課后習題如下:你同意下列說法嗎:談談你的理由。1.什么事都要自己嘗試,別人的話不可信。2.別人的經(jīng)驗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嘗試。3.小馬向很多人請教,是對的。4.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想松鼠說的那樣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對小馬說謊了。教育者可引導攜帶問題閱讀文章,并提出相關問題,助力小學生多維度思考問題,指引其自由討論和思考,深刻理解文章;同時,可助力教育者理清教育方向,明晰教育目標,在教學活動中落實語文要素,助力小學生理清邏輯,梳理思路,從而提升其理解能力與語文素養(yǎng)。
(三)啟發(fā)思維,鍛煉寫作素養(yǎng)
縱觀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其課后習題中包含眾多與寫作相關的題目,由此可知,培育小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是語文教育的中心;而在某種程度上,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其語文素養(yǎng)的展現(xiàn)。小學是培育學習者寫作素養(yǎng)的關鍵階段,語文教育者承擔著培育小學生寫作素養(yǎng)的關鍵使命,但小學生的思維普遍較“混亂”,欠缺嚴謹性。因此,教育者可借助課后習題啟發(fā)學生思維,通過多樣化的練筆訓練,鍛煉其寫作能力。以《彩色的夢》為例,其課后習題如下:你想用彩色鉛筆畫些什么?試著仿照第2小節(jié)或第3小節(jié),把你想畫的內(nèi)容用幾句話寫下來。以《楓樹上的喜鵲》,其課后習題如下:看見下面情境,你會想到什么?試著寫下來。1.我看見喜鵲阿姨找了一條蟲子回來,站在窩邊。喜鵲弟弟儀器叫道:“鵲!鵲!鵲鵲鵲!”我懂得,他們的意思是:“……”2.喜鵲阿姨把蟲子送到喜鵲弟弟嘴里,叫起來:“鵲,鵲,鵲……”。我知道,她是在說:“……”。以上是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后習題中較常見的練筆形式,教育者在課堂活動中可以此為例,指引小學生進行練筆訓練,從而強化小學生對語言和句子的理解能力,引領其準確把握課文語言的邏輯結(jié)構(gòu)與修辭手段,引領其充分發(fā)揚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效鍛煉其寫作能力。此外,在這一過程中,教育者應高度重視學習者的寫作思維和寫作效果,組織趣味化的作文評價和展示活動,在教師點評、小學生互評和自評過程中引領其正確認識寫作活動、明晰自身寫作能力,引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有效落實語文要素,提升其語文寫作素養(yǎng)、綜合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
三、結(jié)束語
于語文學科而言,課后習題是極其重要的教育資料,是語文教材的關鍵構(gòu)成。教育者精準把握課后習題特點,靈活應用課后習題組織教學活動,可以有效發(fā)揮其價值,擴寬學習者的知識儲備,引發(fā)其自主學習熱情,鍛煉其語文學習能力;提高教育者的教學能力,提高語文課堂活動的有效性。因此,教育者應以課后習題為中心,準確把握教學方向,組織教學活動,落實語文素養(yǎng),培育學習者的語文能力與學科素養(yǎng),為其未來成長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順棉.緊扣課后習題,落實語文要素——談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課后習題在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新課程(教研版),2020,000(004):198-199.
[2]陳麗麗.在課后習題中落實語文要素,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以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北京的春節(jié)》《臘八粥》為例[J].語文課內(nèi)外,2020,000(013):243.
[3]李珂.聚焦課后習題,落實語文要素——統(tǒng)編版四(上)課后習題教材解讀與教學建議[J].教育視界,2019,000(014):P.49-51.
[4]強亞兵.正確解讀課后習題有效落實語文要素——以統(tǒng)編教材二年級上冊為例談低年級閱讀教學要義[J].小學教學參考,2019,000(025):62-63.
[5]許紅琴.關注要素注重整合致力轉(zhuǎn)化——淺談基于統(tǒng)編教材編寫理念的小學語文教學[J].小學語文教師,2019,000(010):P.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