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潔
【摘要】《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中高考“關鍵能力”中的“思維認知能力群”(辯證思維能力)在于引導學生能夠從多個視角觀察、思考同一個問題。本文以2021年全國新高考Ⅰ卷高考作文為例,探索辯證思維中對立統(tǒng)一思想在高考議論文寫作中的運用,引導學生在平時議論文寫作訓練中凸顯一定的思辨性。
【關鍵詞】全國新高考Ⅰ卷;高考作文;辯證思維;議論文寫作;思辨性
一、辯證思維在議論文中的體現(xiàn)
辯證思維在中學語文課文中早已有所體現(xiàn)。例如,《勸學》中“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边@里的“鍥而舍之,朽木不舍”與“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體現(xiàn)了辯證思維中的對立統(tǒng)一觀點,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實現(xiàn)轉化。又如,蘇軾的《前赤壁賦》中的觀點:“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這里的“變者觀之,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與“不變者觀之,物與我皆無盡”體現(xiàn)了辯證思維中的對立統(tǒng)一觀點,堅持一分為二、全面地看問題。由此,議論文中運用辯證思維可增強說理性,提升作品的思想深度。
依據(jù)2021年全國新高考Ⅰ卷作文要求,學生完成議論文寫作。在該文中,開篇第一段作者提出矛盾點,看到了矛盾雙方既有對立面也有統(tǒng)一性,進而確立論點,即著重強調(diào)“弱”在“勤加鍛煉”這一條件下會轉化為“強”。第二至四段,寫到若年輕人倚仗年輕氣盛而不加以鍛煉,終將由強變?yōu)橹寥?而只有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zhì),練就健全體魄,才能由弱變強。這里論述了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實現(xiàn)轉化。第五至七段,近代中國經(jīng)過覺醒的知識分子的磨練和努力由弱變強,如今向更強的方向進發(fā),反觀世界其它國家“濫用其強”最終也許會變?yōu)橹寥?,給予我輩青年以警醒,只有不斷自強地加以保護和穩(wěn)固,才不至于由強至弱。這里肯定了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實現(xiàn)轉化,并客觀全面地深入分析了矛盾雙方轉化的程度,提高了議論文的思想深度。第八至九段,寫警惕由強變?nèi)跸挛彷吳嗄暌^續(xù)努力,變得更好、更強。基于前文,這里體現(xiàn)了矛盾雙方的對立與統(tǒng)一,且最終要統(tǒng)一于一個積極正面的方向,呼應開篇論點。
由此,我們可以探究辯證思維在議論文中的可行性方法:首先,要找準矛盾點(一分為二),確立論點;其次,運用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觀點辯證地分析矛盾雙方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實現(xiàn)轉化;再次,深入分析矛盾雙方轉化的程度,向思維更深處探索;矛盾的統(tǒng)一性最終要統(tǒng)一于一個積極正面的方向,照應論點。
二、辯證思維在議論文片段寫作中的運用
學生習作片段1:體育鍛煉有助于強身健體,增強身體素質(zhì)。國家提倡中學生每天堅持鍛煉一小時,就是希望中學生在鍛煉中獲得強健的體魄,有效阻擋病毒的侵害。當前,青少年肥胖率、近視率不斷攀升,如果不加強體育鍛煉,那么青少年的整體素質(zhì)就會不斷下滑。作為青少年,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應當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每天堅持鍛煉一小時。
這一段的論述過于片面,缺乏辯證思維。可進行如下修改:體育鍛煉的目的絕不僅是為了身體健康。蘇炳添、馬龍、張繼科等運動員在日復一日的體育運動訓練中,不僅收獲了健康的體魄,更收獲了堅強的意志,滿腔熱血和高漲的愛國熱情。朱德提出:“努力發(fā)展體育事業(yè),把我們的國民鍛煉成為身體健康精神愉快的人。”可見,體育于個人發(fā)展、民族發(fā)展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學生習作片段2:曾經(jīng)的秦王朝經(jīng)歷了一個由至強轉為至弱的過程。遙想當年,等到了秦始皇的時候,他大力發(fā)展六世遺留下來的功業(yè),用武力來統(tǒng)治六國,吞并東西二周,消滅各個諸侯國,最終登上寶座來控制和統(tǒng)一天下,用嚴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風震懾四海。但由于秦始皇個人揮霍無度,導致強大的秦王朝瞬間付之一炬,使國家走向衰弱,可憐焦土。
這一段的論述過于絕對化,容易走向極端??蛇M行如下修改:曾經(jīng)的秦王朝經(jīng)歷了一個由至強轉為至弱的過程。遙想當年,等到了秦始皇的時候,他大力發(fā)展六世遺留下來的功業(yè),用武力來統(tǒng)治六國,吞并東西二周,消滅各個諸侯國,最終登上寶座來控制和統(tǒng)一天下,用嚴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風震懾四海。但秦王朝濫用其強,在統(tǒng)一全國后大興土木,紛奢無度,大力推行嚴刑峻法,百姓怨聲載道,國家也逐漸走向衰弱,最終陳涉等人揭竿而起,百姓紛紛響應,強大的秦王朝最終被百姓推翻。
高中學生的作文在發(fā)展等級中的“深刻、有創(chuàng)意”上常常顯得不夠。作文說理往往停留于問題表層,未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未有深刻、新穎的見解。辯證思維是一種有效提高議論文思想深度的思維方式。運用辯證思維提高議論文的思想深度,首先,要找準矛盾點(一分為二);其次,運用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觀點辯證地分析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實現(xiàn)轉化;再次,深入分析矛盾雙方轉化的程度,向思維更深處探索;最后,矛盾雙方的轉化最終要統(tǒng)一于一個積極正面的方向,注意避免片面化和絕對化。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考試中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張雅婷.用辯證思維來指導高中議論文的審題立意和分析論證[D].福建師范大學,2016.
[3]王迎旭.高中議論文寫作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策略研究[D].洛陽師范學院,2020.
[4]陳月輝.論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學生說理能力的培養(yǎng)[D].河北師范大學,2014.
[5]陳燕萍.高考背景下議論文寫作進程[J].中學教學參考,2017(3):35.
責任編輯? ?趙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