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跨文化交際背景下,教師需要根據(jù)教育部制定的教學目標,有效分析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際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教學思路的轉化、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改革,全面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從而推動語言教學向著跨文化教學方向轉變??缥幕浑H能力或素養(yǎng)的培育也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使學生的個人學習向動態(tài)協(xié)作學習方向轉變。文章主要分析跨文化交際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問題,并為此獻計獻策,以期提高跨文化教學成效。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大學英語;教學方法
引言
現(xiàn)如今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學中,還普遍存在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導致語言教學和跨文化教學的分離,無法讓跨文化教學得到有效地重視,有關學生缺失語言應用和交際能力,影響高素養(yǎng)跨文化交際人才的培養(yǎng)。因此,跨文化交際下,改革大學英語教學,可以從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跨文化交際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問題
首先,教學理念比較傳統(tǒng)。大學英語教學理念依然以學生英語知識語言學習為目標,且大學英語課程建設中通用英語教學依然是核心部分,教師重視英語基礎練習和語言技能的傳授。比如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相關知識,很大程度上忽略課堂教學中文化知識的滲透,或者加強跨文化交際相關知識的分析,以及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技能訓練。部分教師仍然以應試為導向,側重英語四六級考試方面的教學,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效果并不理想。這在很大程度上也使學生將學習重點放在考級上,花費大量時間來死記硬背英語知識。此外,部分學校的跨文化交際教學教材欠缺,現(xiàn)有教材主要是語言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等內容。其中也會包含介紹西方國家文化的知識,但是缺少各個國家之間文化差異對比內容,學校還缺少怎樣強化學生跨文化交際技能的教材。目前,跨文化交際下的大學英語教學不應拘泥于應試教育方面,不能只是以應對應試考試為目的開展學習,這種語言是唯一的單一教學無法培育學生對西方歷史、社會等文化信息的學習能力。其次,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不夠創(chuàng)新。由于部分教師未能從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中走出來,所以在教學中多跨文化教學意識不強力,未能有意識的通過新的方法來培育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主要專注于語言教學,向學生講解理論或者技能知識,未能十分關注到語言中文化內涵的教學,未能重視語言在文化與運用中的教學或者相關應用。最主要的是教師忽略學生相關交際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未能深入地開展跨文化交際教學。最后,缺少學生跨文化交際思維轉換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活動。由于相關教師未能引導和訓練跨文化教學,所以自然會導致學生在跨文化交際方面的語言應用與處理能力欠缺。教師和學校需要組織實踐活動,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去進行交流和交際。當前,部分學校的英語教學還存在實踐活動不足等情況,未能給予學生應用得體語言進行交際的機會,學生參與的跨文化交際活動和比賽不足,影響學生能力的發(fā)展。
二、跨文化交際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策略
(一)完善教學理念
教師可以靈活運用教學理念,注意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的啟發(fā)、引導。在具體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情景訓練模擬,多元化地提升學生討論與互動興趣,使學生樂于學習、主動學習。教師和學生可以共同創(chuàng)建自主學習資源,鼓勵學生自主研究、深入挖掘相關文化領域的知識,也可以自己去收集一些材料,讓自己的思想更加深入的拓展,并開闊文化視野。教師需要使學生意識到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價值,特別是把握中西思維轉化的價值,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從傳統(tǒng)的語言知識教學向文化知識教學方面轉化,主要采用中西語言和文化對比教學觀念帶領學生了解語言和文化之間的關系。師生也可以共同分析中外文化異同,提高文化學習和了解的效率。
(二)運用新的方法
跨文化交際背景下,由于文化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點,所以使得跨文化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師需要運用新的方法改變單一的灌輸式教學。一方面,教師可通過課內與課外教學有機結合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在講解語言知識的基礎上,有效對比詞匯運用等方面的中西差異。并合理根據(jù)教材內容帶領學生比較文化差異,對文化差異表層現(xiàn)象下的文化觀念差別進行分析。在教學完畢之后,教師可以將教學中出現(xiàn)的跨文化交際問題當作案例,引導學生主動去探討,促進課內與課外教學的結合。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采用學生協(xié)作學習、動態(tài)學習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話題研究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尤其是針對跨文化交際的相關研究。還可以將文化項目研究任務引入到課堂教學中,通過分組的形式讓學生結成項目研究小組,根據(jù)不同文化主題項目進行合作研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各項目研究小組匯報研究成果,還可以讓小組成員梳理、甄別有關文化信息,也可以加強各個小組之間的文化信息共享,共同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三)組織實踐活動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多給予學生語言實訓機會,增強學生體驗性學習過程。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打磨,改變學生思維方式,合理鍛煉學生在不同語用場景之下的表達能力,帶領學生通過恰當?shù)那苍~造句成功表達自己的交際意圖,有效完成跨文化交際任務。學校和教師可以組織帶給學生短期體驗的實踐活動,將學生引入到跨文化交際的具體語境中,感受文化沖突、了解文化差異,增強學生跨文化相關問題的解決能力。在具體實踐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加課外的交流活動,也可以是一些英語系列的文化講座,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文化差異,使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更加豐富多樣。
結語
在教學改革中,為較好地落實跨文化交際教學,需要學校和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對現(xiàn)有的教學思路和教學中心進行轉換。教師需要從思想上了解到跨文化交際教學的重要性,并意識到英語教學并不只是單一的語言教學,還需要通過文化教學、語用教學的形式,提高學生培養(yǎng)效果。還可以運用新的方法,比如課內與課外教學結合方式,學生協(xié)作學習、動態(tài)學習方式,或者加強實踐活動的組織,提升教育教學實效性,改善學生學習環(huán)境,通過活動的形式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和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席麗紅.“走出去”戰(zhàn)略下中國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導入研究[J].中外企業(yè)家,2019(32):132-133.
[2]李志嬌.跨文化視角下大學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失語”現(xiàn)象及對策研究[J].智庫時代,2019(46):202-203.
[3]李海靜.大學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失語”問題的研究[J].公關世界,2021(02):129-130.
作者簡介:周鐵米,1989年11月18日,男,漢,浙江慈溪,寧波財經(jīng)學院,助教,方向:英語教學、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