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以文獻研究和教學前評價為起點,用閱讀圈活動進行英語小說原文整本閱讀教學實驗。實驗結果表明,閱讀圈活動對高中英語小說閱讀教學具有突出的有效性,在提升學生語言素養(yǎng)方面,特別是在解碼能力,閱讀習慣維度,閱讀體驗方面有明顯作用。本文以小說 Wonder為例,淺談用閱讀圈活動進行高中英語小說教學的教學評,以期能為之后的小說泛讀教學打開新視野。
關鍵詞:閱讀圈;英語小說;閱讀教學;教學評
作者簡介:楊子(1985.01-),女,河南鄭州人,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中英語教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為了滿足學生的學習訴求,我們在文獻學習和調查的基礎上,利用閱讀圈活動(Reading Circles)進行高中英語小說教學實驗。本文將以 Wonder這部整本原文小說的閱讀教學為例,談論在高中用閱讀圈活動進行英語小說的教學評過程。在此過程中,活動教學觀及教學評一體化的理念滲透始終,教學評相互依存,關系緊密。
一、教學前評價
教學前評價是為了弄清教學實驗起點的評估性評價。我們所進行的教學前評價方式有兩種,包括藍思值匹配和問卷調查??紤]到現(xiàn)有量化手段的信效度、計算公式的合理公開以及研究過程論證的充分性,定量評價主要運用藍思分級測試,依據(jù)學生藍思測試結果匹配相應藍思值域內小說。定性評價中,問卷調查顯示均值較低的方面包括:解碼能力維度的因素劃分,閱讀習慣維度有關學生小說閱讀頻率和本數(shù)、整理閱讀心得以及閱讀時間,學生小說閱讀積極性,閱讀速度自信。對于小說閱讀教學的建議,希望老師在閱讀理解,文化意識和閱讀體驗方面改進教學的學生超過六成。另外,我們選擇的小說教學素材本身的藍思值要與學生藍思值測試匹配,其主題須符合《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2020年修訂)》三大主題范圍,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
二、教學活動
教師的主要教學活動包括:基于評估性評價和小說難度評級科學匹配教學素材;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引導學生完成角色任務單;參與討論與評價;反思與總結等。
(一)匹配教學素材
整本小說泛讀不同于教材教學,教學素材的選擇尤為重要,也是教學的第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之所以選擇Wonder (790L)作為第一級別的實驗教學素材,除了因為教前評價證明它的藍思值與該層次學生的閱讀能力(750L至950L)相匹配以外,更重要的是它講述了天生面部嚴重畸形的小主人公Auggie進入學校后的經(jīng)歷了成長與蛻變,他用細致敏感的內心體會周圍的人和事,用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Auggie的家人、朋友、同學和老師,無一例外受到被他的正能量感染??此铺厥獾腁uggie,正是我們看似普通的每一個人,因為世界上沒有一片相同的葉子。讀這本書,我們便會更了解特別的自己,更理解不同的人,更懂得溫和地看待這個多彩的世界。課標中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主題要求,也就是要高中生學著解決生活中的這些難題。
(二)引導學生自主閱讀
本次實驗教學中,學生自主閱讀固定時間為每周四晚自習,另外學生還可以自行選擇課外時間進行閱讀。每周學生的閱讀量大約在20頁、8個章節(jié)上下浮動。自主閱讀中,除了利用閱讀策略進行文本理解,學生還時常借助字典和互聯(lián)網(wǎng)來解讀俚語、俗話或是文化類文本。
(三)引導學生完成角色任務單
Wonder的實驗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的是書蟲俱樂部推薦的6人小組角色分配,即討論領導人(Discussion Leader),總結人(Summarizer),現(xiàn)實生活連接人(Connector),詞匯大師(Word Master),文化采集人 (Culture Collector),篇章解讀人(Passage Person)。在學生自主閱讀和組內輪換角色的前提下,學生按照角色引導自主完成該次角色任務單,以作業(yè)形式交給老師批改評價。
(四)參與討論與評價
本實驗周期內,學生利用周二晚自習進行小組討論,利用課前演講進行活動展示。教師在學生討論和演講展示時觀察和記錄小組成員的表現(xiàn),依據(jù)備課時對小說的充分解讀適時向學生提供評價和建議,指正學生角色任務單書寫和小組展示中的突出問題和不到之處,并進行適當補充,同時充分利用觀察結果指導今后的閱讀教學計劃,促進學生語言、文化理解及思維培養(yǎng)。
(五)反思與總結
采用閱讀圈進行教學后,教師應反思總結以下幾方面問題:本周教學的閱讀量是否合理;每個小組角色輪轉的狀況如何;學生自主閱讀的情況如何;角色任務單寫作和展示中的突出問題如何解決。通常,后兩個方面需要教師反復反思總結,改進工作。如最初,部分學生閱讀動力不強。教師經(jīng)過反思總結,突出斜向圈,即各組優(yōu)秀角色的展示,讓學生認識到閱讀小說不但能體會到文學的魅力,也讓應試中的語言知識有的放矢。
三、學習活動
在利用閱讀圈活動進行小說閱讀時,學生的學習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自主閱讀小說;與小組成員協(xié)同選擇角色;獨立完成角色任務單;參與討論、展示與評價;反思與總結等。
(一)自主閱讀小說
學生自主閱讀小說的方式推薦以課上持續(xù)自主默讀為主,自行課下閱讀為輔。持續(xù)默讀是指在限定好的時間內,默讀師生約定好的材料,讀后不必進行相關閱讀測試。換句話講,是師生相互陪伴的無為而讀,其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讓規(guī)律閱讀融入學生的生活。持續(xù)默讀對提升學生的閱讀流暢度、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積累語言文化知識、推動個性化閱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但在閱讀圈活動中,學生的自主閱讀還是有相應的輸出任務的,只是相對閱讀測試來講,控制性有限,輸出相對自由和多樣化。本次教學實驗中,每周師生都會提前商定好晚自習共讀的內容。作為課上持續(xù)默讀的補充,學生也需要合理利用課下時間閱讀,這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策略,改善學生閱讀體驗有良好作用。大部分同學會利用早讀、午休或者下午自由活動時間進行課下閱讀。
(二)與小組成員協(xié)同選擇角色
小組活動若不加規(guī)劃,難免造成一些同學拈輕怕重。由于教學中閱讀是有在固定時間有規(guī)律進行的,成員之間存在相互制衡監(jiān)督,記錄閱讀圈活動的計劃表能從一定程度上改善這種現(xiàn)象,但這仍然需要組內成員的協(xié)調一致,輪轉角色。
(三)獨立完成角色任務單
在完成自主閱讀后,學生需要按照角色任務導引獨立寫作角色任務單。在最初閱讀Wonder時,幾乎每個角色都經(jīng)歷了內容選擇困難或不當。如詞匯大師本應選擇本身內涵豐富的,意義活用的,有文化色彩的,或是對情節(jié)推動有重要作用的詞匯等。但起初,一些詞匯大師選擇了地名或沒有重大情節(jié)意義的擬聲詞等。雖然有時學生發(fā)現(xiàn)了重要詞匯,但卻講不出這些詞匯在語境里的真正作用。比如第13頁Auggie的父親為安撫結束第一次學校參觀并見到校長Mr. Tushman的Auggie,開玩笑說媽媽上學時有位老師叫Miss Butt,三人不禁發(fā)笑。有位詞匯大師同學專門整理了butt的意思但仍然解釋不清楚這里的梗。其實在這個堅韌樂觀充滿愛的家庭里,這時幽默樂觀的爸爸故意把butt和tush這兩個同義的口語詞匯聯(lián)系起來,是幫Auggie把兩位老師對等起來,拉近他內心與校長的距離。這就需要教師在任務單批改時及時指導,引導學生關注更有意義的內容。在教學實驗的半程處,經(jīng)過老師指導和同學間的補充修改,這種情況得到了極大改善。同學們會注意到生動的詞性詞義活用的語境現(xiàn)象。這在自主閱讀的前提下實現(xiàn)是難能可貴的,體現(xiàn)了閱讀圈活動對學生語言興趣、學習習慣、學習策略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
(四)參與討論、展示與評價
“三圈共生”即相同角色構成的縱向圈,成員回歸原組產(chǎn)生的橫向圈,各組優(yōu)秀代表展示而形成的斜向圈所共同促進閱讀教學的情況。我們最先使用的是橫向圈。在晚自習的討論中,每個小組成員在組內都會著重討論自己的角色任務,同時對同伴的發(fā)言給予評論。每周的課前演講由本周展示小組完成,每天展示一個角色任務,可以采用文檔或者PPT輔助。討論和展示環(huán)節(jié)的評價主體包括自評和互評,方式既有口頭評論也可以利用自評互評表來做書面評價。但對于一些難理解的,或者內涵深刻的篇章,三圈共生的活動更為有效。如第67頁 Auggie因為同學們由于各種原因不能來參加他的生日聚會而失望。他問到Julian不能來的原因時,母親說Julian的媽媽就不是那種RSVP (敬請賜復)的人?!癐 guess the apple doesn't fall far from the tree.”這個歇后語當時給學生的理解造成了極大的困難。此時,橫向圈解決不了的難題由于縱向圈的存在而迎刃而解,有些不同組的相同角色同學能夠根據(jù)上下文正確理解這句話。
(五)反思與總結
結束上述學習環(huán)節(jié)后,學生應以重讀、修改自己的角色任務單、記錄同伴討論展示要點等方式對本周學習內容進行反思總結。
四、其他評價活動
本文第一部分著重談了教學前評估性評價。在此基礎上,由于用閱讀圈進行高中英語小說教學是教學評一體化的典型例子,教學有評價,活動即評價。這些評價的類型屬于教學中的過程性評價的評價及某個教學階段的成果性評價評價。其中,教師對于小組內分工、角色任務單寫作和小組展示的評價,學生活動中的自評互評都屬于定性評價。在教學實驗結束時,為了從成果性評價角度再次論證閱讀圈活動對于高中英語小說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再次對受試學生進行教學后的定性的問卷調查和定量的藍思測試。問卷是為核實實驗開始前,均值較低的小項有未改善,學生對教學的期待是否達成;藍思測試是從量化測試衡量該教學方法的有效性。測試表明,學生在閱讀習慣方面,每學期閱讀小說的量有所提高,受試學生都能按照默讀規(guī)律進行持續(xù)自主默讀,并能不斷改善自己的角色任務單寫作,總結同伴在活動中讀到的亮點。很多學生表示,在閱讀圈活動中閱讀小說為他們打開了認識世界的又一扇門。實驗后的藍思測試顯示,所有閱讀 Wonder級別的學生均已超出教學實驗前該閾值。
本文全面展示了用閱讀圈活動進行高中英語小說教學的教學評一體化過程和做法。本研究還表明,閱讀圈活動對高中英語小說教學有其突出的有效性,在提升學生語言素養(yǎng)方面,特別是在解碼能力,閱讀習慣維度,閱讀體驗方面有明顯作用。希望該教學實驗中的教學評方法,能為我們之后的小說泛讀教學打開新視野。
參考文獻:
[1]Mark Furr. Bookworms Club Reading Circles: Teacher's Handbook[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2]Palacio R J. Wonder[M]. London: the Penguin Random House, 2014.
[3]陳東容.共讀共生:高中英語“閱讀圈”教學模式探究[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0(1):75-78.
[4]陳則航.英語閱讀教學與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
[5]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6]王薔,陳則航.中國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
[7]曾玲,羅少茜.基于閱讀策略的閱讀圈角色設計與角色培訓[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21(6):1-4,27.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利用閱讀圈活動提高高中英語小說分級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CJYB2005012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