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四性”出發(fā)再談科普圖書的漢譯

      2023-03-12 15:49:17趙宇菲李逢玉
      科普創(chuàng)作 2023年4期
      關鍵詞:功能對等四性翻譯方法

      趙宇菲 李逢玉

      [摘 要] 科普圖書是科普工作的重要載體,優(yōu)秀科普圖書有助于促進科學知識的傳播與共享。作為科普圖書的一個類別,譯著在我國科普事業(yè)發(fā)展中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高質(zhì)量的譯著不僅豐富了我國科普圖書市場,還為廣大讀者提供了與世界接軌的科普閱讀體驗。本文結(jié)合科普圖書的“四性”,即科學性、文學性、趣味性和通俗性,引入“功能對等”翻譯理論,選取第六屆、第七屆“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優(yōu)秀科普作品獎”獲獎譯著作品中的案例,探討英文科普圖書應采取何種翻譯方法以滿足漢語中對應的特點,從而不流失譯著的“原汁原味”,并提高英文引進類科普圖書的可讀性與有效傳播性。

      [關鍵詞] 科普圖書 四性 功能對等 科普作品獎 翻譯方法

      [中圖分類號] H315.9 [文獻標識碼] A [ DOI ] 10.19957/j.cnki.kpczpl.2023.04.007

      一、引言

      科普圖書作為科普作品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在科學傳播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公眾科學素養(yǎng),激發(fā)其對于科學研究的興趣,并加強對科學技術的理解。從不同國家引進科普圖書是豐富我國科普圖書市場的重要手段之一,這些圖書拓寬了國內(nèi)讀者的科學視野,拉近了與國際科學前沿的距離。在引入國外優(yōu)秀科普圖書過程中,翻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破請D書的翻譯不僅僅是語言的轉(zhuǎn)換,更是知識跨文化傳播的一種方式,有助于提升科學傳播的廣度和深度,推動優(yōu)秀作品“引進來”和“走出去”,促進科學知識的全球共享以及世界范圍內(nèi)科普事業(yè)的繁榮。

      幾十年來,我國的科學普及工作持續(xù)蓬勃發(fā)展,科普圖書出版整體上呈現(xiàn)穩(wěn)步發(fā)展的勢頭。據(jù)統(tǒng)計,2018年我國引進版科普圖書2908種[1];2019年引進版科普圖書3066種,約占當年科普圖書出版總數(shù)的26.51%,與上一年相比,種數(shù)、比例均有小幅增長。2020年引進出版的科普圖書約占當年科普圖書出版總數(shù)的22.01%,雖然與2019年相比數(shù)量有所減少,但譯者數(shù)量有所增加,引進版科普圖書的來源國家和地區(qū)數(shù)量為40個,也較上一年有所增加,主要包括美國、英國、日本、法國、韓國等① 。開卷2022年科普圖書暢銷榜前100名中,引進版圖書66種,國內(nèi)原創(chuàng)圖書34種[2]。通過以上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不難發(fā)現(xiàn),引進出版的科普圖書,尤其是英文版的圖書(引進國家排名美國、英國位于前列)在科普圖書整體出版中發(fā)揮出重要作用。從翻譯的角度來說,一名優(yōu)秀的科普圖書譯者要有良好的外語修養(yǎng)和漢語修養(yǎng)[3],能準確無誤且生動有趣地傳遞引進版科普圖書的內(nèi)容,激發(fā)本土讀者對科學的興趣,同時也應具備對科學領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優(yōu)秀科普作品獎”由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設立,是科普創(chuàng)作領域的最高榮譽獎,其科普圖書類獎項包括本土原創(chuàng)作品及翻譯作品。其中,最新發(fā)布的第六屆(2020年)和第七屆(2022年)“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優(yōu)秀科普作品獎”共評選出科普圖書類譯著作品10種,本文從中選取了5部原為英語的非同質(zhì)化作品,從中摘取案例,分析探討科普圖書的翻譯方法。

      二、科普圖書“四性”及其漢譯方法

      科普圖書是文學和科學相結(jié)合而形成的一種特殊文體[3]。因此,科普圖書融合了科學作品和文學作品的特點,形成了獨特的寫作風格。科學性是科普圖書最基本的特征,確保讀者獲得的信息是可靠的、基于科學方法的,而文學性使得科普圖書更具吸引力和可讀性,引人入勝的敘述和生動的描寫有助于讀者更深刻地理解科學知識。葉永烈的科普創(chuàng)作是通過文藝形式普及科學,他認為,科學文藝是科學與文學結(jié)婚的產(chǎn)兒,它從文學中吸取文藝性,從科學作品中吸取科學性,融二者為一體[4]。因而,科學性與文學性是科普圖書最首要的兩個功能。早在2007年,郭建中便對科普作品的特點進行了歸納,除科學性與文學性外,他還提出了趣味性和通俗性這兩個特點[3]。趣味性通過生動靈活的方式呈現(xiàn)科學知識,使讀者保持好奇心和興趣。通俗性可以確保科普圖書能夠被廣大讀者輕松理解,有助于打破科學領域的專業(yè)壁壘,推動科學知識普及。

      郭建中根據(jù)科普作品的“四性”,進而總結(jié)出三個基本標準作為翻譯該類作品的重要指導原則:忠于原意,傳達知識準確;文從字順,行文兼具文采;通俗易懂,遣詞造句符合習慣[3]。此原則與美國語言學家尤金·奈達(Eugene A. Nida)的“功能對等”翻譯理論不謀而合,即要讓譯文和原文在語言的功能上對等,而不是在語言的形式上對等[5]。奈達認為評價譯文質(zhì)量的標準在于譯文對讀者產(chǎn)生的影響,即“讀者反應論”,最高層次對等可以實現(xiàn)目標語讀者對譯文的反應與源語讀者對原文的反應一致[6]?;谧x者對譯文的反應,奈達認為,判斷譯文質(zhì)量的標準應考慮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能使讀者正確理解原文信息,即“忠實于原文”;第二,易于理解;第三,形式恰當,吸引讀者[7]。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要盡量使用讀者喜聞樂見的、符合目標語表達規(guī)范的形式,不必過分追求文字表面的一一對應,要在兩種語言間達成功能上的對等,從而使讀者最大限度地準確理解原文信息。依托“功能對等”理論,結(jié)合所選5部譯著作品中的典型案例,本文從科普圖書的“四性”出發(fā)進一步探討其漢譯方法,討論如何實現(xiàn)對原作品的重現(xiàn)和傳達,并在漢語語境中引發(fā)讀者的共鳴。

      (一)科學性

      科學性,是科普圖書的底線,滿足了這項要求,這本書可以算是及格了[8]。科普圖書在傳達科學知識和概念時,必須具備一定的科學準確性和可信度,既要避免夸大科學發(fā)現(xiàn),過度渲染,又要防止使用誤導性解釋,應以客觀的方式呈現(xiàn)科學事實。

      針對科學性,筆者總結(jié)了兩種翻譯方法。

      1.專業(yè)術語嚴格規(guī)范,符合專業(yè)語境

      例1-1:

      Cumulonimbus also gives rise to a whole range of accessory clouds and supplementary features,such as incus,mamma,pileus,velum,arcus and tuba. (The Cloud Collectors Handbook)[9]34

      積雨云還有一系列附屬云和附屬特征,例如砧狀云、懸球狀云、幞狀云、縞狀云、弧狀云和管狀云。(《云彩收集者手冊》)[10]27

      例1-2:

      There are three central problems in calculus. They are shown schematically on the diagram below.

      1)The forward problem:Given a curve,find its slope everywhere.

      2)The backward problem:Given a curves slope everywhere,find the curve.

      3)The area problem:Given a curve,find the area under it. (Infinite Powers)[11]144

      如圖6-1所示,微積分有三大核心問題:

      1. 正向問題:已知一條曲線,求它各處的斜率。

      2. 反向問題:已知一條曲線各處的斜率,求這條曲線。

      3. 面積問題:已知一條曲線,求曲線下方的面積。(《微積分的力量》)[12]176

      科普圖書用詞往往嚴謹而規(guī)范,譯者翻譯時應保證專業(yè)術語符合科學語境,表達出其在專業(yè)科技文本中的準確含義,實現(xiàn)譯語讀者與源語讀者在獲取科學、客觀與專業(yè)信息上的對等。若原文本身為專業(yè)術語,譯者可通過查閱專業(yè)字典找到對應釋義,如例1-1中的“砧狀云、懸球狀云、幞狀云、縞狀云、弧狀云和管狀云”則體現(xiàn)出專業(yè)術語的表述一一對應。若原文為通用詞語,譯者須找到相關詞語在科技語境中的專業(yè)化表達,如例1-2中“forward”“backward”“slope”等詞本身具有通用語境下的含義,不可簡單考慮為常用義“向前”“向后”“斜坡”,應結(jié)合《微積分的力量》一書數(shù)學應用領域找到專業(yè)化的釋義“正向”“反向”“斜率”。因此,譯者在翻譯時,要注意專業(yè)術語的準確表達和日常詞匯的專業(yè)化表達。

      2.解釋或加注,確保信息真實準確

      例1-3:

      Its control center in primitive parts of the brain such as the amygdala connects by neuronal projections to the various organs,including the skin. A“visceral”reaction thus literally means an emotional response that quickens the heart,gives you a stomachache,and makes your skin crawl.(Innovation Generation: How to Produce Creative and Useful Scientific Ideas)[13]83

      它(神經(jīng)系統(tǒng))在大腦原始部位(比如杏仁體)的控制中心通過神經(jīng)元投射連接包括皮膚在內(nèi)的不同器官。因此,“本能的”(又譯“臟腑的”)反應也就像字面上的含義那樣,是指造成心跳加速、胃疼、皮膚緊繃的情緒反應。(《走出思維泥潭:如何激發(fā)科學創(chuàng)新中的奇思妙想》)[14]82

      例1-4:

      More recently Zika virus,which primarily infects Asian and African primates but can also spread among humans,began to travel westwards across the Pacific Ocean in 2007,reaching Brazil in 2013. (Deadly Companions:How Microbes Shaped Our History)[15]18

      最近,主要感染亞洲和非洲靈長類動物但也能在人類中傳播的寨卡病毒,于2007年開始向西穿越太平洋(應為大西洋——譯者按),2013年到達巴西。(《致命的伴侶——微生物如何塑造人類歷史》)[16]14

      譯者作為一部作品“再創(chuàng)作”的作者,應充分發(fā)揮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在譯文的科學性、客觀性和準確性上把好關,使譯文的接受者理解譯文的程度能夠基本對等于原文接收者理解原文的程度[5]。例1-3中“visceral”一詞,英文本意為“內(nèi)臟的”,引申含義為“發(fā)自肺腑的”“出于本能的”。此處原文作者在解釋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反應原理時,巧妙借用“visceral”一詞的雙關語義,既是臟器的反應,又是身體本能的反應,而在漢語語境中若找不到這類表達,則需增加注釋,使?jié)h語讀者準確體會到作者在此處傳遞的客觀信息與巧妙構(gòu)思。譯者也是最細心的讀者,例1-4的原文描述寨卡病毒的傳播路線是從亞非大陸向西傳播至南美洲大陸,但由于原文筆誤或事實性錯誤,誤將途經(jīng)的大西洋寫成太平洋,這一錯誤在譯者的細心審查下得以糾正,避免了錯誤信息在漢語受眾中的傳播。因而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對于不確定的事實,都要逐一核實。

      (二)文學性(藝術性)

      所謂文學性,是指文字優(yōu)美,寫得有美感、有味道[8]。雖然科普圖書將科學性置于首位,但這并不意味著科普圖書通篇都要使用晦澀難懂的專業(yè)術語,使得語言毫無魅力可言,相反,文學性是優(yōu)秀科普作品的加分項??破兆髌纷鳛橐环N文學形式,同時肩負著一系列社會功能,這使得科普作品必須同時尊重“甜美”和“有用”兩方面要求[17]。因此,科普圖書在保證科學性的基礎上,通常采用文學性詞匯與修辭手法來引起讀者的審美快感,最終目的是為了配合完成其有效傳達科學知識的任務[18]。

      針對文學性,筆者同樣總結(jié)了兩種翻譯方法。

      1.巧用四字格詞語

      例2-1:

      The first startling application of genetics to the study of the past involved mitochondrial DNA.

      ……

      The approximately thirty-thousand-year-old drawings of pre-ice age beasts,found on the walls of Chauvet Cave in France,even today are recognizable as transcendent art.(Who We Are and How We Got Here)[19]4-6

      遺傳學在研究人類歷史的問題上第一次嶄露頭角是從線粒體DNA開始的。

      ……

      同樣,在法國的肖維巖洞(Chauvet Cave)里,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大約3萬年前的、描繪冰河時代之前的某些獸類的繪畫。這些繪畫,哪怕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也是技藝精湛、美輪美奐的。(《人類起源的故事》)[20]24-26

      例2-2:

      For example,the historian Plutarch tells us that Archimedes could become so engrossed in geometry that it “made him forget his food and neglect his person.” (Infinite Powers)[11]27

      比如,歷史學家普魯塔克告訴我們,阿基米德十分癡迷幾何學,以至于“忘記了吃飯,蓬頭垢面”。(《微積分的力量》)[12]49

      對于“文學性”特點,譯者應在保證“科學性”的前提下,充分發(fā)揮譯入語的優(yōu)勢。英文由于詞類豐富的形態(tài)變化,可衍生出大量的形容詞,形容詞的使用可以讓科普文本內(nèi)容富有靈活性和藝術性,若想要在漢語譯文中產(chǎn)生對等的效果,運用四字格詞語不失為一種合適的處理方法。四字格是漢語中特有的語言現(xiàn)象,不僅體現(xiàn)出漢語的均衡美、對稱美,讀起來也有節(jié)奏美和韻律美。例2-1中的“嶄露頭角”“技藝精湛、美輪美奐”相比直譯為“第一次驚人的應用”“卓越的藝術”更具語言的藝術性和美感,使得譯文既言簡意賅,又增添文學色彩。例2-2中運用四字格詞語“蓬頭垢面”,給譯文讀者產(chǎn)生同樣的畫面感,加深讀者對于阿基米德專注思考科學問題這一印象。

      2.修辭效果傳遞

      例2-3:

      Often a biting insect will oblige by ingesting the microbe while taking a blood meal from one victim and then injecting it into the next. (Deadly Companions: How Microbes Shaped Our History)[15]17

      通常,一只叮咬人的昆蟲在從一個受害者身上享用血液大餐的同時攝入了該受害者的微生物,然后將其注射到下一個受害者身上。(《致命的伴侶——微生物如何塑造人類歷史》)[16]13

      例2-4:

      No cloud collection is complete without the big one,the Godfather of clouds: Cumulonimbus. (The Cloud Collectors Handbook)[9]33

      如果收集到的云彩里不包含大個頭的云彩教父——積雨云,那你的云彩收集就是不完整的。(《云彩收集者手冊》)[10]27

      古羅馬雄辯家昆提利安(Quintilian)在其著作《修辭指南》(Institutio Oratoria)中將修辭格定義為“對于簡單且直接的表達方式的一種偏離”。在科普作品中,修辭手法的使用可以為枯燥的詞、短語和句子帶來生機。這樣一來,譯文也有了內(nèi)涵和所指,能夠生動地傳達作者的思想。由于科普作品仍然以傳播科學為第一要務,作者使用的修辭也比較常見,譯者只需找尋漢語語境里對應的含義翻譯即可。例2-3中的“taking a blood meal”表達,漢語也有同樣的擬人化修飾;例2-4中“大個頭”的表達,不僅傳遞了輕松愉快的文風,同時也體現(xiàn)出下文提到的科普圖書另一個特點——趣味性。

      (三)趣味性

      趣味性,是對科普圖書提出的獨特要求[8]。青少年群體是我國科普圖書的主要受眾之一[2],從青少年的認知特點和興趣點出發(fā),運用兒童的思維和語言來展現(xiàn)妙趣橫生的科學故事[21],是科普工作者需要關注的重點。因此,科普圖書常常采用適度的幽默和輕松的語氣來增加趣味性,使科學內(nèi)容更加平易近人。除了采用文藝的手段加強趣味性,在科普寫作和科普編輯時,更應當著意于把科學本身的趣味,即把科學的本性挖掘出來,讓讀者感受到科學本身就是迷人的,是美的[22]。我們也看到,一些科普圖書采用故事性的結(jié)構(gòu),將科學知識融入引人入勝的故事中,從而使讀者沉浸其中。

      因此,筆者認為,針對趣味性,一個比較重要的翻譯方法是將幽默語氣還原重現(xiàn),拉近與讀者的距離。

      例3-1:

      From the outset,it was clear that most of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human past present in mitochondrial DNA and Y-chromosome data had already been mined,and that far richer stories were buried in the whole genome. (Who We Are and How We Got Here)[19]10

      其實,人們已經(jīng)把線粒體DNA和Y染色體所攜帶的、與人類歷史有關的信息挖掘得差不多了,但是別忘了,全基因組中還隱藏著大量的更加豐富多彩的故事,正等待著我們?nèi)ネ诰蚰兀。ā度祟惼鹪吹墓适隆罚20]30-31

      例3-2:

      The poor mans halo phenomena,they often appear when cloud crystals arent quite right for the more refined arcs,rings and spots of light to form.(The Cloud Collectors Handbook)[9]143

      此時云中晶體不是很適于形成那些精細的光弧、光環(huán)或光斑,所以說日柱是暈家族中的糙爺們。(《云彩收集者手冊》)[10]99

      對于科普文本“趣味性”的翻譯,重在還原原文的趣味性,優(yōu)化譯入語讀者的閱讀體驗,激發(fā)閱讀興趣。此處兩例譯文不僅據(jù)實傳達原文意思,甚至在形式上更具趣味性。例3-1中“但是別忘了……正等待著我們?nèi)ネ诰蚰亍保鎏怼暗莿e忘了”“我們”等表述,拉近了和讀者的距離,娓娓道來,循循善誘,仿佛是一場與讀者面對面的交流,更能夠激發(fā)讀者的互動性,以及想要繼續(xù)深入了解其中奧秘的好奇心。例3-2中作者在解釋相比其他暈現(xiàn)象,但日柱形成時的云中晶體是粗糙而不規(guī)則的,此處的“poor man”不可直譯為“可憐之人”,因而譯者采取意譯方法,“糙爺們”既符合原文表達的“粗糙之意”,又妙趣橫生,巧妙地重現(xiàn)了原文語境。

      (四)通俗性(實踐性)

      科普圖書與科學報告、科技文本或科技文獻相比,無論體裁內(nèi)容還是受眾都有所不同,科普圖書重在“普”字,要以“白話講行話”的方式傳授給大眾,達到普及的目的和效用??破請D書在傳播科學知識的同時,最終要更好地指導公眾參與和實踐。在語言表述上,科普圖書通常使用通俗易懂的語法和詞語,涉及專業(yè)術語和抽象概念時,也會作出清晰易懂的解釋,以確保廣大讀者能夠理解復雜的科學概念。此外,科普圖書通常鼓勵讀者思考,提出問題,并參與科學討論,以推動科學進步或指導自己的實踐。

      對此,筆者總結(jié)出兩種翻譯方法。

      1.改譯

      例4-1:

      The Siren Call of the Genetic Switch. (Who We Are and How We Got Here)[19]6

      “古DNA之父”帕博的新發(fā)現(xiàn) 。(《人類起源的故事》)[20]27

      由于中西方居住環(huán)境、價值觀念、社會習俗、宗教信仰、歷史發(fā)展等存在種種不同,這種文化差異必然反映在各自的語言上。一些英文作品,尤其是文學作品,喜歡大量用典。對于以英語為母語的讀者來說,部分用典表述從小耳濡目染,無需過多解釋,但對于非英語母語群體來說,會對閱讀造成障礙,科普文本也不例外。對于母語閱讀者來說,科普圖書中一些含有文化意義的詞本身也是“通俗易懂的”,因而譯者須進行本地化處理,將此類詞語巧妙轉(zhuǎn)化成譯入語中讀者也同樣“耳熟能詳”的詞語,以實現(xiàn)功能上的對等。

      例4-1中的“Siren Call”來源于古希臘神話中的“塞壬之歌”(Siren Song),塞壬是半人半鳥的生物,據(jù)說它們的歌聲非常美妙,能夠引誘船只和水手們走向險境。這個表達常用來形容一種引人入勝但可能危險的誘惑或吸引力。但是,譯者在翻譯的時候沒有譯出其原本的意思,因為大多數(shù)讀者并不了解這個典故,因此選擇改譯,采用更加通俗易懂的“新發(fā)現(xiàn)”來表達。

      2.通俗化轉(zhuǎn)述與釋義

      例4-2:

      Lets consider a systematic,stepwise approach for making frame-shifts. ...A defined algorithm can help extricate hidden concepts.

      Step 1:Develop an awareness of the current frame.

      Step 2:Consider consequences of the current frame.

      …… (Innovation Generation: How to Produce Creative and Useful Scientific Ideas)[13]26

      讓我們看看如何系統(tǒng)地、逐步地改變我們的認知框架?!旅孢@些標準步驟有助于我們發(fā)現(xiàn)那些隱藏的概念。

      第一步,提高對當前認知框架的認識。

      第二步,考慮當前認知框架的結(jié)果。

      …… (《走出思維泥潭:如何激發(fā)科學創(chuàng)新中的奇思妙想》)[14]25

      在英文閱讀訓練中,“paraphrase”是一項常用的技巧,翻譯中也常使用此方法,中文可以理解為釋義、轉(zhuǎn)述,即用同義詞或一段相近意思的短句來對一個詞進行解釋,使其通俗易懂。例4-2中的“A defined algorithm”本意為“定義好的算法”,可稍作通俗化解釋為“已確定的程序化標準”,而譯者結(jié)合下文的“第一步、第二步……順序”,將此短語譯為“下面這些標準步驟”,有意識地指引讀者一步一步看下去,從而達到指導個人實踐的目的。采用通俗易懂的譯入語,便于讀者理解學習和應用實踐。

      三、思考與啟示

      科學性、文學性、趣味性和通俗性是科普圖書4個不可或缺的元素,在進行科普圖書漢譯時,要注意將科普類文本的四大特征進行綜合考慮,“功能對等”為重要理論前提,重點采用歸化策略下的翻譯方法,如意譯、仿譯、改譯、創(chuàng)譯等[23]。在把握科學性特點時,應注意科普圖書專業(yè)術語與科學概念的精準定位,翻譯時注重對原文科學信息的深入理解,選擇與目標語言科學表達相符的表達方式。文學性特點是科普圖書“浪漫”的體現(xiàn),翻譯時注意文學性元素的把握,如兩種語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修辭手法的巧妙轉(zhuǎn)換,多樣的語法結(jié)構(gòu)運用等,以增強科學知識對讀者的吸引力。趣味性也可以視為文學性的延伸,對于譯者來說有了更多發(fā)揮的空間,如語言表達上幽默和夸張手法的巧妙運用,句法結(jié)構(gòu)內(nèi)感嘆句或設問句的使用等,有助于保持內(nèi)容的生動有趣,從而激發(fā)讀者對科學的好奇心。通俗性旨在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傳遞深奧復雜的科學知識,要求譯者進行本地化處理,地道的表達方式可以使讀者更輕松地理解和接受信息,更好地發(fā)揮教育和啟發(fā)作用。除了英漢語言轉(zhuǎn)換和表達能力水平的要求,優(yōu)秀的科普圖書譯者也須具備較高的科學素養(yǎng)、文學修養(yǎng)、創(chuàng)造力與跨文化理解能力,換言之,需要具備全方位的綜合素養(yǎng)。

      綜上所述,科普圖書的漢語譯著應與原著“對等”地在這“四性”中取得平衡。準確傳達原文中的科學信息和概念,傳遞作者的文筆和風格,從而保持科普圖書的文學價值和閱讀體驗,還原原文的幽默風格,同時通過通俗化的轉(zhuǎn)述幫助讀者更輕松地理解內(nèi)容,以實現(xiàn)從源語到目的語之間的對等轉(zhuǎn)換,達到以科普文本傳播科學知識和指導實踐的目的。翻譯始于語言,成于思想,目的是溝通心靈、引發(fā)共鳴。優(yōu)秀的科普圖書譯著不僅能夠拓寬本土讀者的視野,其中所展示的國外科普創(chuàng)作內(nèi)容的多樣性、寫作方式上的獨特風格也為我國科普創(chuàng)作提供了借鑒和學習機會,有助于推動我國科普作品創(chuàng)作向更高質(zhì)量、更寬領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張志敏,陳玲,黃倩紅. 科普圖書出版統(tǒng)計報告2022[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22.

      [2] 趙屹. 淺談中國科普出版市場的機會與挑戰(zhàn)[J]. 出版人,2023(11):60-61.

      [3] 郭建中. 科普翻譯的標準和譯者的修養(yǎng)[J]. 中國翻譯,2007(6):85-86.

      [4] 張志敏. 葉永烈科學文藝思想及其當代價值[J]. 科普創(chuàng)作,2018 (1):14-20,30.

      [5] 李翠翠. 功能對等理論在翻譯過程中的應用[J]. 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7):143.

      [6] 馮陽. 功能對等理論下的科普翻譯——以Strange Star漢譯字幕為例[J]. 國際公關,2020(12):359-360.

      [7] 廖七一. 當代西方翻譯理論探索[M]. 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

      [8] 沈愛民. 科普圖書 任重道遠[J]. 中國圖書評論,2021(8):80-90.

      [9] PRETOR-PINNEY G. The Cloud Collectors Handbook[M]. London:Hodder & Stoughton,2009.

      [10] 加文·普雷特·平尼. 云彩收集者手冊[M]. 王燕平,張超,譯. 南京:譯林出版社,2018.

      [11] STROGATZ S H. Infinite Powers:How Calculus Reveals the Secrets of the Universe[M].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2019.

      [12] 史蒂夫·斯托加茨. 微積分的力量[M]. 任燁,譯. 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21.

      [13] NESS R B. Innovation Generation:How to Produce Creative and Useful Scientific Ideas[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

      [14] 羅伯塔·乃斯. 走出思維泥潭:如何激發(fā)科學創(chuàng)新中的奇思妙想[M]. 趙軍,黃正,譯.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

      [15] CRAWFORD D H. Deadly Companions:How Microbes Shaped Our History[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8.

      [16] 多蘿西·H.克勞福德. 致命的伴侶——微生物如何塑造人類歷史[M]. 艾仁貴,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20.

      [17] 陳浩. 科學的藝術作品:科普作品的文學性與科學性[J]. 科普研究,2014,9 (3):79-84.

      [18] 夏楊,鄭友奇. 論科普翻譯中的文學性再現(xiàn)[J]. 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19(4):77-80.

      [19] REICH D. Who We Are and How We Got Here[M]. New York:Pantheon Book,2018.

      [20] 大衛(wèi)·賴克. 人類起源的故事[M]. 葉凱雄,胡正飛,譯.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

      [21] 吉晶,余立. 科技強國背景下原創(chuàng)科普出版分析[J]. 出版廣角,2023(20):20-23.

      [22] 湯壽根. 科普作品的三要素及其統(tǒng)一[EB/OL].(2017-02-24)[2023-11-28]. https://www.kpcswa.org.cn/web/press/members/works/121G2162016. html.

      [23] 熊兵. 翻譯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譯策略”、“翻譯方法”和“翻譯技巧”為例[J]. 中國翻譯,2014,35 (3):82-88.

      (編輯 / 鄒 貞)

      Revisiting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Popular Science Book from the “Four Characteristics”:A Case Study of Award-Winning Translated Works from the 6th and 7th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Award for Outstanding Popular Science Works”

      Zhao Yufei1 Li Fengyu2

      (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cience Popularization,Beijing 100081)1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81)2

      Abstract:Popular science books are an important medium for science popularization,and quality popular science books can promote the dissemination and sharing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s a category of popular science books,translated works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and valu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opular science initiatives. High-quality translations not only enrich Chinas popular science book market,but also provide readers with a popular sc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that is in line with the world. This article,in conjunction with the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r science books—scientific accuracy,literary quality,appeal,and accessibility—draws from the translation theory of“functional equivalence” . By selecting cases from works that have won the 6th and 7th “China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Award for Outstanding Popular Science Works”,the article discusses what translation methods should be adopted for English popular science books to meet the corresponding characteristics in Chinese,thereby preserving the “original flavor” of the translations and enhancing the readability and effective dissemination of popular science books that were introduced in English.

      Keywords: popular science books;four characteristics;functional equivalence;popular science works award;translation method

      CLC Numbers:H315.9 Document Code:A DOI:10.19957/j.cnki.kpczpl.2023.04.007

      ①2019—2020年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選自張志敏、陳玲、閆進芳編寫的《2019—2020年科普圖書出版情況報告》(待出版)。

      猜你喜歡
      功能對等四性翻譯方法
      人大工作要體現(xiàn)“四性”
      人大建設(2017年7期)2017-10-16 01:42:39
      淺談日語翻譯的方法與策略
      談漢語語氣助詞在英譯漢中的使用
      解讀翻譯等值理論
      科技英語翻譯中的功能對等分析
      中醫(yī)語言隱喻分析及其翻譯方法研究
      結(jié)合語境翻譯文言文方法舉隅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07:24
      淺談漢語歇后語的翻譯方法
      考試周刊(2016年83期)2016-10-31 12:35:36
      The Delivery of the Sense of Humor in the Translation of Jokes in Friends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20:27
      新材料作文有效教學應把握四性
      万宁市| 嘉祥县| 鲁甸县| 岚皋县| 夏邑县| 宜都市| 仙居县| 石屏县| 上犹县| 平昌县| 武夷山市| 黄骅市| 凤台县| 温宿县| 郴州市| 定南县| 南江县| 四川省| 佛坪县| 唐山市| 南阳市| 清丰县| 宜良县| 石林| 丰镇市| 瑞金市| 伊金霍洛旗| 屏山县| 眉山市| 安丘市| 东方市| 胶州市| 尼木县| 黄石市| 类乌齐县| 白朗县| 政和县| 双辽市| 甘孜县| 嘉义市| 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