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瑜雯
摘 要:在戶外游戲中,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設適宜的情境,讓幼兒與材料積極互動,與他人互動,促進幼兒身體素質(zhì)與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同時,教師應確立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地位,不隨意干涉幼兒的游戲,支持幼兒的自主游戲,促進幼兒游戲水平的提升。本文基于情景游戲導向,對幼兒園戶外自主活動的開展策略進行了研究,希望能給相關的幼教工作者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情景游戲;戶外游戲;戶外搭建;游戲材料
【中圖分類號】G614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1-0068-03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必須保證幼兒每天的活動量,做到讓幼兒身心健康。而戶外活動中,枯燥的訓練是不能吸引幼兒注意力的,所以教師要注意讓運動量變得更有趣和輕松。孩子的天性就是親近大自然,所以戶外運動一直是孩子們喜愛的運動。在戶外,幼兒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心情舒暢,在戶外自主活動中,孩子們可以在戶外環(huán)境下自主嬉戲、奔走、跳躍、平衡、鉆爬、攀登、追逐等,鍛煉幼兒體質(zhì),增強幼兒的身體免疫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情景游戲是幼兒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一定的情境中參與的游戲,是在一種情境中的幼兒探索的學習方式。教師要借助情景游戲,激發(fā)幼兒的探索學習欲望,提高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情境游戲也可以和體育鍛煉結合起來,讓鍛煉變得更趣味,幫助幼兒愛上運動,愛上陽光體育。
1.根據(jù)幼兒實際需求,創(chuàng)設戶外情境式自主游戲區(qū)
幼兒游戲水平有差異,教師要根據(jù)班級幼兒的不同實際需求,配合學生發(fā)展水平,在情景游戲導向下,積極創(chuàng)設相應的自主戶外游戲區(qū),便于幼兒開展多種多樣的戶外游戲活動。
(1)因地制宜積極創(chuàng)建情境角色區(qū)
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他們對社會交往產(chǎn)生興趣,教師要因地制宜,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式角色區(qū),利用好現(xiàn)有校園環(huán)境與材料,幫助幼兒開展交往活動,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水平。情境式角色區(qū)的內(nèi)容要足夠豐富,才能調(diào)動孩子積極性,材料和工具要教師精心準備。比如,孩子們喜歡玩“炒菜”的游戲,教師在山坡邊,利用小山坡,搭建了小帳篷,投放了相應的廚具,便于幼兒玩“野餐”的游戲。從源頭上讓孩子們感受到代入感和真實性。孩子們將山坡上的花花草草摘來,當作“菜肴”,將樹枝切成小段,當作“肉骨頭”,將廢舊瓶子里裝滿山坡上的沙土、樹上摘的葉子當作“佐料”。孩子們在戶外陽光照射下,學習炒菜,三五一群,相互聚在一起“野餐”。在這樣的情境式戶外角色游戲中,孩子們的心情是放松、愉悅的,他們能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敢想、敢說、敢做,這個是“紅燒茄子”,那個是“糖醋魚”,“我還會做三明治!”,在趣味性的角色游戲中,不僅提高了幼兒的語言交往水平,更豐富了幼兒的語言詞匯,增進了伙伴間的溝通。幼兒既保證了身體發(fā)展所需要的活動量,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將思維轉化為實踐,并最終獲得成果。
(2)廢物利用創(chuàng)建戶外野戰(zhàn)運動區(qū)
戶外自主活動除了可以是悠閑的,也可以是緊張的,充滿刺激的。很多幼兒喜愛打仗、對戰(zhàn)之類的活動,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性創(chuàng)設合理安全的情境。校園里除了山坡還有草地與水溝,可以根據(jù)孩子們喜歡“打仗”這一特點,積極搜集廢舊竹梯、大油桶、漁網(wǎng)等材料,還幫孩子們購買了玩具防彈背心、玩具手槍、陣旗、沖鋒號等材料,給孩子們營造“戰(zhàn)斗”氛圍,便于幼兒開展戶外野戰(zhàn)游戲活動。我班上習慣于在山坡上樹立旗幟,或者在某一個地方埋藏寶藏,哪一只小隊最先斬獲旗幟,找到寶藏,就能獲得最終的勝利并得到寶物。這種情境游戲的機制設立完善,且有獎勵,孩子們都非常樂意參加,一個個想要化身小戰(zhàn)士立馬就戰(zhàn)斗起來。通常小戰(zhàn)士們會自由組隊,用廢舊油桶打掩護,用廢舊紙箱做山洞,用下鍬在沙土地上挖坑設埋伏,用漁網(wǎng)和樹葉做偽裝,設立“戰(zhàn)斗指揮部”,孩子們在戶外環(huán)境中,奔跑忙碌,人人都在為即將發(fā)生的“戰(zhàn)斗”做準備。他們在參加的作戰(zhàn)小隊中,自己推選“司令”,自己搭建“指揮部”,自己建掩體、設埋伏,推選細心的同伴做“作戰(zhàn)醫(yī)生”“護士”等,孩子們行動起來,玩得有模有樣且樂在其中。幼兒能夠將想法和知識經(jīng)驗應用在現(xiàn)實游戲中,利用地勢,巧用材料,創(chuàng)設出濃濃的“野戰(zhàn)”氛圍。有的教師可能會不贊同這種情境模式,認為太過危險,但是幼兒的成長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教師可以適當放手,也要敢于放手,在保證好安全的情況下,做幼兒的引導者和游戲伙伴。并且,這種情景游戲教師不要干預太多,應由學生主導,無論游戲發(fā)展到哪一個方向,教師只要從旁簡單指導即可。在游戲實施中,要以情境貫穿始終,設置豐富的游戲,教師要將游戲的自主權還給孩子,從游戲內(nèi)容的確定、游戲材料的準備,游戲活動區(qū)域的設置都讓孩子參與進來,讓孩子自己討論并設置游戲規(guī)則。
2.利用現(xiàn)有建構材料,創(chuàng)造性搭建戶外情境游戲區(qū)
戶外搭建是幼兒在戶外開展的建構游戲,可以利用自然材料或者低結構材料進行多樣化的建構活動,盡量選取復合、不單一且具備多種用途的材料。幼兒可以利用材料進行多樣的變化,應用在各個地方,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戶外有充足的場地,有明媚的陽光,再結合充足的多樣化材料,就能給幼兒極大的自主探索空間。教師要注重可變性材料的投入,使幼兒能夠在材料的變化中得到更多的樂趣。
(1)借助億童游戲材料進行的自主搭建活動
積木、樂高是很多人喜愛玩的玩具,許多幼兒在戶外活動時,總會想要建造出些什么東西。教師要給予幼兒足夠的材料去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事物。這時候可以考慮億童材料,因為億童材料的特點是顏色鮮亮,材料種類繁多,有各種形體的材料,能滿足幼兒的搭建需求。有的孩子喜歡游樂園,就會借助材料搭出一個摩天輪和海盜船;有的孩子喜歡童話公主的故事,就會主動去搭建一個漂亮的城堡;還有的孩子想要還原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因此,會嘗試搭建高架橋,建構社區(qū)房屋等等,這都是幼兒充分投入游戲的體現(xiàn)。除了建構材料,在億童材料中,還配有幼兒安全帽,配有戶外運動的投紙球、投擲網(wǎng),配有角色游戲用的各種小動物頭飾等,億童材料的多樣性,既滿足了幼兒對建構游戲的需求,又能提供豐富的主題內(nèi)容,孩子不會覺得無趣。尤其是它還能讓幼兒將搭建活動與表演游戲結合起來,利用城堡表演“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利用“大舞臺”進行藝術表演活動。在幼兒的視角中,就是自己創(chuàng)造的東西具備實用性,是真正可以使用的,這是一種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會給幼兒未來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也使游戲更有深度與層次性。
(2)借助自然材料開展的自主戶外建構活動
大自然有許多可以利用的材料,幼兒一開始只能憑借直覺去搭造一些東西。教師可以給幼兒看些自然紀錄片,讓他們了解人類在大自然中是如何生存的,從中獲得一些游戲的靈感。自然材料中有許多材料都是很好的搭建材料,農(nóng)村地區(qū),竹子、樹枝、木片甚至磚頭都可以幫助搜集,教師可以發(fā)動家長幫助搜集,用多樣的材料創(chuàng)造出新的建構。教師和幼兒要做的就是將自然材料消毒、清洗、整理、分類,使之成為幼兒喜愛的低結構建構材料。幼兒可以用柳枝編織出花環(huán),還可以編織出小筐子,用繩子結合竹子,搭建繩梯,或者用樹枝借助繩子搭建各種形狀的建筑。不僅如此,木片和磚頭也可以成為搭建的好材料,用磚頭打好堅實的地基,用木片將四周圍住,頂部再鋪好收集來的稻秸稈,就成為一棟完好的房屋。自然材料中的稻秸稈氣勢也是搭建房子很好的裝飾品,孩子們用樹枝搭建好房子后,在上面鋪上稻秸稈,使之形成“茅草屋”,在簡易的“茅草屋”內(nèi),孩子們可以玩“娃娃機”,玩“小賣部”,玩“小吃店”,玩各種情境式角色游戲。有些小朋友會覺得自然材料沒有意思,也做不出什么,這是因為教師沒有指導好,在有限的材料里要玩出無限的花樣固然是具備難度的,但是只要教師備好課,做好充足準備,就可以發(fā)揮自然材料的妙用。
3.基于幼兒的游戲興趣,生成趣味性的游戲主題情境
孩子都有自己的喜好和興趣,主題偏向這個興趣,幼兒自然會主動參與活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戶外自主活動中,教師一要找出幼兒感興趣的點,二要懂得放手給幼兒,給予幼兒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幼兒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創(chuàng)造。每個班級的孩子,喜歡的東西都不一樣。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就要細致地了解幼兒的興趣所在,針對這些主題,制定有趣的戶外活動流程。因此,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創(chuàng)設游戲主題情景。
(1)利用主題活動內(nèi)容豐富戶外自主游戲
盡管游戲的宗旨是以幼兒為本,讓幼兒發(fā)揮主動性,但并不是隨心所欲安排戶外活動。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內(nèi)容都有一定的主題,教師可以根據(jù)教育教學的主題創(chuàng)設相應的游戲情境,讓幼兒在主題環(huán)境下開展自護戶外活動。比如,在《動物王國》主題活動中,孩子們開展了角色扮演類戶外運動“小螞蟻運糧食”,用沙包做“糧食”,用廢舊紙箱做“倉庫”,給自己頭上畫兩只觸角,就變身成為小螞蟻們。在這個游戲中,小螞蟻們要將糧食從草地上一一運回“倉庫”中。孩子們并不是隨意進行沙包搬運,他們甚至還調(diào)查了螞蟻的習性,給自己設計出豐富多彩的情節(jié),致力于體驗真實螞蟻感受。像,螞蟻會喜歡甜的東西,如果在搬運食物的路上,出現(xiàn)了美味的糖漿,那么隊伍會不會發(fā)生軌道偏移呢?在蟻群中,負責拿主意的又是誰呢?孩子們會帶著這些好奇和疑問參與游戲,不僅能鍛煉體魄,還能拓展思維,設身處地思考問題。又比如,在“秋天真美麗”主題活動中,教師會要求孩子收集秋天到來的“證據(jù)”,有哪些地方能昭示秋天呢?有的孩子會指著衣服說,變冷了,穿的衣服能體現(xiàn)秋天來了,也有的孩子會注意到環(huán)境的變化,指著外面凋落的樹葉,說這也是秋天來的證據(jù)。接著,孩子們會將撿拾來的各色樹葉鋪在校園跑道上,形成了斑駁的秋天彩色跑道,孩子們在“樹葉”跑道上跑鬧,打滾,或者在身上黏上樹葉,去抱著大樹,圍著大樹玩“小樹葉和大樹媽媽”的音樂游戲。戶外自主游戲,給了孩子們親近大自然的機會,讓孩子們在戶外游戲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到了戶外游戲的快樂,有助于幼兒積極向上、活潑開朗性格的形成。
(2)借助班本課程內(nèi)容創(chuàng)設戶外自主游戲
在課程游戲化推進的今天,班本課程的研究已經(jīng)成為班級根據(jù)幼兒興趣開展的自主學習內(nèi)容。班本課程顧名思義就是根據(jù)自己班上幼兒的喜好來制定的游戲課程,教師可以借助班本課程,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式游戲環(huán)境,讓幼兒在情境中進行探索學習。比如,班上的孩子最近對沙子很感興趣,于是在班本課程“有趣的沙子”中,教師就根據(jù)幼兒的興趣愛好給孩子們準備了許許多多玩沙工具,有讓幼兒觀察記錄時間的沙漏,有讓幼兒進行挖坑練習的小桶和小鍬,有沙土玩具模型,有水管水池,便于幼兒開展沙水方面的游戲。孩子們還喜歡用沙子搭建,用水管將沙子淋濕,再用沙土進行造型游戲,將沙土塑造成“城堡”“戰(zhàn)壕”“長城”“寶塔”,有的孩子甚至還想把自己也埋進沙子。幼兒的興趣也是變幻得很快,教師不要因為覺得麻煩就一直只帶領孩子玩幾個自主游戲,而是要及時制定新的班本課程。像過了一段時間,因為陰雨連綿,孩子們開始對彩虹產(chǎn)生了興趣,教師就可以利用工具帶著孩子到戶外學習如何制造人造彩虹,讓孩子了解彩虹形成的原理。他們既學到了科學知識,又感受了戶外游戲的趣味。班本課程里,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既促進了幼兒思維的發(fā)展,有提高了幼兒的動手創(chuàng)造能力。
(3)幼兒自主生成的項目式情境戶外游戲
在戶外環(huán)境下,幼兒是自由自在的,他們思維活躍,常常因某一點想法就能生成新的自主游戲,展開新的聯(lián)想。比如,在一次雨后,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操場上有許多水坑,他們根據(jù)水坑形狀展開想象,或者沿著水坑隨意進行添畫,使普普通通的水坑,在孩子們的作用下,變成了“恐龍的森林”“動物的樂園”,而他們即將踏上冒險的旅程。幼兒的想象力是無價的寶藏,教師要鼓勵幼兒發(fā)展新的自主項目式游戲,打破班級界限開展戶外混齡活動,讓幼兒能在混齡游戲中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教師要做智慧的教師,隨機應變,借助戶外環(huán)境,促發(fā)幼兒聯(lián)想,給幼兒奇思妙想的機會,促幼兒靈感的迸發(fā)。又如,在一次戶外自由活動中,孩子們將輪胎一個個壘高,疊成“高山”,孩子們玩起了“搶奪陣地”的游戲。不管是預設的還是幼兒臨時發(fā)展起來的游戲活動,教師都要做好一個支持者的作用,不隨意干涉幼兒,讓幼兒在假想的情境中快樂嬉戲。
總之,在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要細致觀察、適時介入,幫助幼兒提高游戲水平。當孩子們在游戲中遇到的疑惑、需求時,教師應遵循啟發(fā)性、滲透性、參與性指導原則,適時做出積極有效的回應。真正通過少干預、多觀察,適當介入、有效指導,幫助提高孩子們自主游戲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樊玲.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情境化策略分析[J].智力,2022(29).
[2]劉仰倩.基于教師視角的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20.
[3]韋芃君.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的教師支持行為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