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秀
摘 ?要: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圖形與幾何”這一部分內容一直是小學數(shù)學課程改革的重中之重,不管是從內容還是形式上都在不斷進行革新。許多專家學者以及教師都對不同版本的教材的“圖形與幾何”部分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是將蘇教版與人教版這兩種教材進行有針對性、代表性和綜合性的比較研究的還不是很多見。因此,文章查閱了大量有關論文以及教材比較的論著,并采用文獻法等方法來探究兩版教材的異同。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課程改革;圖形與幾何
一、兩版教科書價值取向對比研究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目前我國對中小學教科書改革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一綱多本”的教科書政策,二是鼓勵教師對教科書進行“理解、鉆研和再創(chuàng)造”。眾所周知,教科書對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不僅能夠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而且能夠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最終將人培養(yǎng)成社會所需要的人才。除此之外,其還是理論與實際相聯(lián)系的基本途徑和最佳方式,有利于確定本學科的主要教學活動、課外活動、實驗活動或其他社會實踐活動,對各教學階段的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做出統(tǒng)籌安排。為此,教材編輯部編排了多個版本的教科書,主要包括蘇教版、人教版、北師大版等,它們所包含的內容、編排方式、滲透的價值取向也各不相同,這些都會對學生的學習方式、情感態(tài)度和思維習慣與方式的培養(yǎng)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
(一)人教版教科書的價值取向
通過仔細研讀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科書,可見人教版教材的內容大多反映的是時代發(fā)展和傳統(tǒng)的文化觀念密切聯(lián)系的主題,主要突出的是贊美祖國大好河山,歌頌中華傳統(tǒng)文化,贊嘆中國科技進步等方面的偉大成就,以及突出愛國主義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人教版數(shù)學一五年級上冊第96頁的例3的一幅三峽水電站大壩的圖片就隱含著對我國偉大水利工程的歌頌與贊美,可以讓學生無形中產(chǎn)生一種自豪感。
(二)蘇教版教科書的價值取向
相對來說,蘇教版教材的內容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方面以及歌頌與贊美中國科技進步與發(fā)展方面雖有涉及,卻沒有人教版教材涉及得廣泛。蘇教版教材的內容主要是注重內容的趣味性,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能夠主動去學習,愛學還要會學。這樣不僅能夠開發(fā)學生的智力,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蘇教版的教材也很注重貼近現(xiàn)實生活,將數(shù)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對數(shù)學的熱愛與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三)兩版教科書的價值取向對比分析
蘇教版教材與人教版教材的價值取向沒有誰對誰錯,誰好誰壞之分,因為兩種教材在內容方面價值取向的重點不相同。
人教版主要在教材的內容以及思想道德情感方面涉及得較多,有很多主題圖隱含著對我國科技進步、偉大工程的贊美之情,這些無形中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而蘇教版教材則多關注兒童本身的發(fā)展,很好地落實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因此蘇教版教材主題圖大多蘊含豐富的趣味性,能夠在不自覺中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增長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以上就是蘇教版與人教版兩種版本教材在價值取向方面的對比分析。
二、小學數(shù)學“圖形與幾何”內容的多角度分析比較
“圖形與幾何”部分不僅是整個小學幾何學的基礎,更是學生與教師未來學習和研究的里程碑?!皥D形與幾何”知識的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能力,也會對其他領域產(chǎn)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此外,小學階段也是幫助學生培養(yǎng)幾何直觀和推理能力,建立空間觀念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內,學習一些“圖形與幾何”方面的知識,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認識人們生存的空間,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現(xiàn)實世界。因此,對比研究兩個版本有關“圖形和幾何”部分的內容,對教材本身以及學生和教師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將從蘇教版與人教版兩版教材“圖形與幾何”板塊的知識與結構、內容的分布、知識引入、例題分析以及概念的形成這幾部分來進行對比研究。
(一)知識與結構
通過對蘇教版和人教版兩個版本教材有關“圖形與幾何”部分內容的目錄分布對比發(fā)現(xiàn),蘇教版和人教版有關“圖形與幾何”部分內容,無論是從學期的選取方面,還是從分布的單元以及課題名稱方面來說,都有較大的差異。具體如表1所示。
通過觀察研究上表不難發(fā)現(xiàn),兩版教科書都有12冊內容,這是它們的共性。具體來說,蘇教版與人教版教材的結構在學期分配、單元分布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
從表格中易知,蘇教版教材在安排“圖形與幾何”部分內容時比較靠前緊湊,人教版教材這部分內容則比較靠后緊湊。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編排風格,適應了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
從單元安排來看,蘇教版與人教版的單元安排順序完全不一樣,有的內容甚至包含在不一樣的單元中,例如蘇教版中垂線與平行線包括角的測量和垂線與平行線的知識,而人教版將其安排在兩個間隔的單元中,分別位于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和第五單元。
(二)內容分布
從表1可以看出,兩版教材在“圖形與幾何”部分的單元內容大多安排2~5課時左右不等,也有個別的、重要的、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的內容被安排到了8~10課時。這樣安排設計,從認識圖形方面來說,可以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通過實物和模型去辨認簡單的幾何體,通過觀察與操作了解它們的基本特征,能夠對簡單的幾何體和圖形進行分類。而從“測量”這個方面而言,這樣安排課時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認識不同的長度單位,經(jīng)歷利用不同的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同時能夠讓學生體會到為什么要學習長度單位以及為什么要建立統(tǒng)一的度量單位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這樣的課時安排能讓學生會在實際生活中求物體的周長、面積以及體積。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形成數(shù)學概念是人們對客觀事物中有關數(shù)量關系和空間形式方面本質屬性的抽象。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有很多概念,包括數(shù)與運算的概念、幾何形體的概念、量與計量的概念、比和比例的概念以及統(tǒng)計初步知識的有關概念等。這些概念是構成小學數(shù)學基礎知識的重要內容,它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面積的概念是幾何形體概念的一部分,在學習面積這部分知識時,學生只有明確牢固地掌握面積概念,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與運用數(shù)學知識。
三、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的基本結論
通過研讀前人的著作,本研究發(fā)現(xiàn)人教版教材“圖形與幾何”部分的內容主要有知識板塊相對集中,概念體系相對嚴謹完備,重視位置與方向等特點。而蘇教版教材則注重學生的感受,設計的教材內容包括主題圖等方面都非常富有童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的新課程理念。
同時,本研究對兩版教材的“圖形與幾何”部分內容分別從兩版教材的知識結構、知識分布、知識引入(例題分析)以及概念形成這幾個角度進行了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蘇教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都存在顯著的差異。
(二)對兩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編寫的建議
蘇教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各有其特色,但也是各有優(yōu)缺點,本研究建議蘇教版教材在編寫時,可以多融入一些陶冶學生情感的元素,例如多增加一些祖國優(yōu)良傳統(tǒng)方面的元素,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還可以增加一些贊美我國科技進步的元素,增強學生的自豪感。而人教版則應適當削減些許這方面的元素,多增加一些符合兒童心理的東西,例如一些富有童趣的主題圖、練習題圖等??傊K教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應認清各自的優(yōu)缺點,兩版教材相輔相成,互相補充,爭取在改進的基礎上努力編出一套更加適合學生的教材。在此基礎上,課程改革也要同步進行,這就要求課程開發(fā)模式的轉型,努力構建一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課程教材體系。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顧明遠. 教育大辭典[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張齊華. 認識圖形世界 發(fā)展空間觀念 提升數(shù)學思考——“圖形的認識、測量”備課解讀與難點透視[J]. 人民教育,2006(Z2):46-53.
(責任編輯:鄒宇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