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
- 基于“借景”的鄉(xiāng)村民俗文化圖形應用方法研究
文化 圖形應用 借景 鄉(xiāng)村振興 農(nóng)村空間中圖分類號:J52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069(2022)09-0041-03引言“借景”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明末著名園家計成所著《園冶》一書中并形成具體理論,為使視覺空間中景觀更具意境和統(tǒng)一性,借用地之宜和人文之宜來創(chuàng)造情景交融的園林之景[1],是中國傳統(tǒng)園林藝術的表達。從視覺圖形藝術的角度來看,農(nóng)村公共空間中的視覺圖形應用通過一定的物質載體呈現(xiàn),與鄉(xiāng)村面貌形成一個空間整體,其視覺表現(xiàn)離不開與之交融的鄉(xiāng)
設計 2022年17期2022-05-30
- 論借景抒懷散文的六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為例
□ 王 飛借景抒懷散文以寫景為手段,以抒懷為目的。借景抒懷散文表情達意的規(guī)律就是作者把主要的筆墨放在細致描繪景色上,借助描繪出來的鮮活靈動的景色,婉曲表達自己的復雜情感,巧妙折射自己的人格追求,進而寄托隱藏不露的思想內(nèi)涵。所以,借景抒懷散文的寫作重心雖然是描繪景色,但是文中景色卻都是作者性情氣質的投射。借景抒懷散文描繪的景色越是鮮活靈動,作者傳達的情思就越顯得含蓄微妙。正如錢谷融所說:“透過每一部偉大的藝術作品,我們總可以清楚地看到作品背后的藝術家本人,看
學語文 2022年6期2022-03-15
- 中國古典園林“借景”要素及其景觀特性研究
——以北方皇家園林及江南蘇州私家園林為例
文/張昱朔引言“借景”作為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核心理法,對豐富景觀效果和生發(fā)園林意境起到重要作用。借景的景象系統(tǒng)主要包括“實景”和“虛景”兩類[1]。實景,是視覺中看到的真實、有形、客觀存在的景物和現(xiàn)象,如山水、建筑、植物、雪景、夕陽等。虛景,是依托實體有形景觀所產(chǎn)生的光影、氣味、聲音、心理景象等無形的景觀?!皩嵕啊焙汀疤摼啊背3O嗷パa充,相互生發(fā),組成完整統(tǒng)一的“借景”景象系統(tǒng),共同營造園林的意境?;趯?span id="j5i0abt0b" class="hl">借景景象系統(tǒng)的分析,并結合對案例研究對象的實地考察,
建筑與文化 2022年1期2022-02-14
- 遠借造景在城市山林景觀中的應用研究
——以杭州玉皇山為例
金荷仙 袁金水“借景”是園林的重要造園手法之一,明末造園家計成在《園冶》一書中專立篇章論述“借景”,認為其為“林園之最要者也”[1];李漁在《閑情偶寄》中也指出“取景在借”,說明借景對于豐富園林景觀的重要性。目前研究多根據(jù)《園冶》中的分類將借景分為“遠借、鄰借、仰借、俯借、應時而借”5類,或分為“遠借、近借、應時而借”3類[2],無論何種分類都可見“借景”藝術與時空關系之密切。時間和空間也正是“遠”的兩大基本維度[3]。朱良志從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視角提出“
中國園林 2021年11期2021-12-16
- 淺析巧于因借的景觀設計實踐
因借,因地制宜,借景,示范區(qū)一、巧于因借的概述計成所倡導的“因借”法則沿襲了傳統(tǒng)“順應”自然和“利用”自然2層含義[1]?!耙颉?,有憑借,根據(jù)之意。因地制宜,是根據(jù)當?shù)氐牡乩砦恢?、氣候、生物、歷史人文等具體情況,制定相適宜的措施,選用適合的材料,在利用現(xiàn)狀有利條件的同時,改造加工不利的環(huán)境因素,營造出宜人的園林環(huán)境。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措施是因地制宜的要旨。因地制宜理念提倡對風能、日照、植物等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其理念指導出來的園林景觀能較好的融入當?shù)?/div>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3期2021-09-10
- 從貝聿銘與王澍對建筑元素的運用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
借鑒、古典園林中借景手法的運用、從古代名人畫作中得到的靈感、將傳統(tǒng)的建筑元素用幾何形表達、建筑與周圍環(huán)境生態(tài)的和諧統(tǒng)一這五個角度,分析兩位大師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借鑒和傳承方法。關鍵詞:建筑元素;傳統(tǒng)文化;貝聿銘;王澍;借景中圖分類號:TU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01-0-021 研究背景如今,城市高樓聳立,寫字樓千篇一律,所有城市都那么相似,保留傳統(tǒng)文化元素成為建筑設計迫在眉睫的需求,如何巧妙運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對設計藝術科技 2021年1期2021-05-10
- 眺望景觀的歷史邏輯與現(xiàn)代借鑒
供借鑒。關鍵詞:借景,眺望景觀,城市歷史景觀,國家公園,富士山DOI: 10.12169/zgcsly.2021.07.01.0001Abstract:?Fujimi is one of the Fuji belief cultures that takes overlooking Mount Fuji as its main means to influence and produce the place emotion and cultural per中國城市林業(yè) 2021年6期2021-01-13
- 石濤畫語錄 蹊徑章第十一
山不對景、倒景、借景、截斷、險峻。此六則者,須辨明之。上一章為《境界》,卻講的“分疆”。從表面來看,是虛實分隔,有悖于題目,但實際上石濤把兩者一以貫之,融通而論。本章名為《蹊徑》,但其說蹊徑而不落蹊徑,方有轍跡,隨即掃除。“蹊徑”,即是小路。依山形地勢而在,又融合于自然之中,必須有人不斷摸索、反復經(jīng)過,才開辟出來。而且,人常行走即顯,無人行走即隱,故其隱顯隨著時節(jié)因緣而定,很多古道荒徑也都是要待人重新走過,重新開啟。蹊徑一般少有人知,遠離鬧市,有幽隱之象。文藝生活(藝術中國) 2020年11期2020-12-28
- 旅游·窗外
中國造園有所謂的借景手法,把窗內(nèi)和窗外,室內(nèi)和室外,通過巧妙的布置聯(lián)系起來。在窗前,雙眼所及的世界,如遠處山、近處水都是精心挑選過的,把無限帶入有限里。最近看了電影《夕霧花園》,其中談了不少園林的借景藝術,由阿部寬飾演的日本園藝師不斷向飽受痛苦記憶折磨的女主角灌輸造園理論,其實也是人生哲理,“外面的世界永遠都在,我們唯一能掌握的是選擇如何去看?!边@一年,如無意外,世界依舊會亂糟糟的,不缺一觸即發(fā)的戰(zhàn)爭、不負責任的指責、病毒林火霧霾地震等,但還是要留一扇窗,環(huán)球時報 2020-11-182020-11-18
- “處處鄰虛方方側景”
限于有限之中”的借景之美、“光影斑駁、變幻莫測”的光影之美、“變化與統(tǒng)一”的圖案之美與“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意境之美,對認識與欣賞蘇州園林的漏窗之美有一定引導作用。關鍵詞:蘇州園林;漏窗;漏景;借景;光影;圖案;意境徜徉于如詩如畫的蘇州園林,總有賞不完的景,人們或被其高超的寫意藝術手法而吸引,或為其“咫尺之內(nèi)再造乾坤”的空間藝術而贊嘆,也可能為那些造型精美、工藝精湛、意境深遠的漏窗而感動。蘇州園林的漏窗與一般建筑的窗大不一樣。貝聿銘先生曾說:“在西方,窗戶就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0年6期2020-09-15
- 《園冶》之中國古典園林美學思想分析
素之間的關系。《借景》作為《園冶》的最后一篇具有總結性的意義,因而借景的重要性是非常明顯的?!胺?span id="j5i0abt0b" class="hl">借景林園之最要者也。如遠借、鄰借、仰借、俯借、應時而借?!保ā秷@冶·借景》)這里面既包含了“仰觀俯察”的流動觀照方式,又包含與自然為一體的四時觀念。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古典園林并非只是空間藝術,而是時空合一的藝術。借景通過把觀賞者的目光引向園林內(nèi)外的各個方向,從而園林的空間無限擴大,豐富了美的感受?!笆捤驴梢圆粪?,梵音到耳;遠峰偏宜借景,秀色堪餐。紫氣青霞,鶴聲送經(jīng)濟·藝術商業(yè) 2020年1期2020-09-10
- 留園借景之意境美
。在造園技法中,借景被稱為“造園技法之首”,留園通過借景的造園技法經(jīng)營空間,使留園獲得“象外之象”的意境美。文中分別從留園遠借虎丘塔、鄰借漏窗與詩文牌匾、仰借冠云峰、俯借波光水影和鏡借“鷹犬相爭”石這五個方面展開對留園借景之意境美的研究。關鍵詞:留園;借景;意境一、留園概述(一)歷史概況留園是中國一座久負盛名的江南私家名園,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城西閶門外的留園路338號,因景域豐富、建筑巧麗、院落曲折被稱為“吳下名園之冠”。明萬歷二十一年(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0年5期2020-08-02
- 默伽納酒店中的日本園林觀
可見;陰翳之美;借景;回游日本民族認為萬事萬物都是有生命的,不論是石、土、還是水都存在生命。因此,造園時要考慮的是如何善待這些生命。一池水、一顆石都要去考慮如何讓它展現(xiàn)出自己本身最大的魅力。將借由京都默伽納酒店為例,來分析闡釋日本民族的傳統(tǒng)園林觀如何體現(xiàn)在現(xiàn)代酒店的設計之中。默伽納酒店座落于京都的一條小巷中,臨街的商鋪幾乎全是老舊的,這個片區(qū)同時存在的還有大量現(xiàn)代新的酒店及公寓。默伽納酒店就存在于這樣一個新舊對比強烈的片區(qū)當中。默伽納酒店擁有極為現(xiàn)代的純黑青年生活 2020年7期2020-03-30
- 《園冶》中的造園精髓研究
空間體系的建構、借景、植物造景方面論述該書造園的精髓所在,并結合明代之前的園林建造案例對要點進行了佐證。關鍵詞:造園;造景手法;空間;借景;植景《園冶》是中國古代第一本園林藝術理論專著,由明末造園家計成于崇禎四年(1631年)成稿,崇禎七年(1634年)刊行。全書從相地、立基、屋宇、裝折、欄桿、門窗、墻垣、鋪地、掇山、選石、借景等方面,論述了宅園等園林的筑園原理和具體手法,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該書中造園的精髓所在,并結合明代之前的園林案例對要點進行佐證。美與時代·上 2020年11期2020-03-08
- 漏窗圖案在現(xiàn)代室內(nèi)設計中的運用淺析
漏窗;室內(nèi)設計;借景;質感;創(chuàng)新漏窗,俗稱露花窗。也就是部分空透的墻面。是窗洞內(nèi)設計有圖案的窗戶,主要可以起到透光透風流通空氣的作用。近年來,對園林藝術的研究中,漏窗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傳統(tǒng)元素在現(xiàn)代設計中的創(chuàng)新及巧妙重組,是將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形式和傳統(tǒng)觀念引入現(xiàn)代設計的途徑。 設計中的文化元素運用,成就了設計師創(chuàng)意的實現(xiàn),也實現(xiàn)了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代生活模式下的延續(xù)和發(fā)展。曾經(jīng)現(xiàn)代主義的發(fā)展過程是一個功能戰(zhàn)勝裝飾的過程。建筑室內(nèi)也是如此。從室內(nèi)家具,陳設,生活用卷宗 2019年32期2019-12-13
- 窗在古典園林造景中的作用分析
園林;窗;框景;借景;園林造景一、古典園林中“窗”的樣式中國古典園林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風格,是古代文人體現(xiàn)個人藝術思想和寄情自然的重要表達方式,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而其中“窗”的運用布置也別出心裁,主要分為空窗和漏窗兩種樣式,所以在古典園林中經(jīng)常有空窗和漏窗排列組合,在墻上組成花窗帶,并通過窗來借園中景色,使人們觀游的同時,每來到一扇窗便會觀賞到不同的景色,使獨立的景色通過窗呈現(xiàn)出一步一景的生動畫面感,每一處的布置都體現(xiàn)著造園師的精心布局。(一)空窗古美與時代·城市版 2019年5期2019-07-30
- 淺談現(xiàn)代建筑設計中的借景
次感,一般會采用借景的手法進行打造,本文針對現(xiàn)代景觀設計中的借景設計方式進行了簡單的論述,希望得到的結論可以給相關工作人員帶來幫助。關鍵詞:設計手法 現(xiàn)代建筑 借景中國現(xiàn)代建筑積淀了中國幾千年的燦爛文化,經(jīng)過歲月的流逝已經(jīng)形成風格各異的多個流派。其追求自然山水景色的意趣,園景構圖模仿自然,布局靈活多變?,F(xiàn)代建筑設計中借景技術在我國景觀打造中已經(jīng)不算是什么新興技術,這種技術在我國景觀技術使用中已經(jīng)發(fā)展的較為成熟,在我國的建筑建設中也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不可或缺的技都市生活 2019年4期2019-07-25
- 淺論中國園林借景之“因時而借”的應用及發(fā)展
園林造景手法中的借景手法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將園林有限的空間創(chuàng)造出無限的意境。園林借景手法按時間維度來選擇,根據(jù)一天之時相、一年之季象和四季之氣象變化來“因時而借”,時相變化借用早中晚的日月星辰;季象變化借用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氣象變化借用風霜雨雪云霧虹霞,使某一特定的景觀因時不同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景致,增添景觀吸引力,豐富視覺體驗與精神感受。通過解析“因時而借”的古代經(jīng)典案例以及列舉因時而借的現(xiàn)代景觀應用,以期啟迪當代景觀設計師開闊思路,參考借鑒“因時而借”的現(xiàn)代園藝·綜合版 2019年3期2019-07-05
- 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借景方法在中國傳統(tǒng)石窟空間設計中的應用解析
國古典園林中的“借景”恰恰可以實現(xiàn)這一設計目標。一、概念和關系的詮釋石窟空間是為了體驗精神信仰而創(chuàng)造的。那么從精神信仰的本質來看,石窟空間可以看成是“虛幻的精神世界”的產(chǎn)物也是以“因果報應”、“三世輪回”、“自我苦修”、“不修今世修來世”等為原動力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具有某種精神目的的空間環(huán)境。雖然石窟空間擁有自己獨特的指導教義,但是石窟空間型制的發(fā)展并沒有擺脫不斷完善的中國傳統(tǒng)建筑體系中逐漸強化的規(guī)章制度的控制。因此,石窟空間設計是佛教中國化的反映,烙印著佛教寺設計 2019年7期2019-05-20
- 淺論中國園林借景之“因時而借”的應用及發(fā)展
園林造景手法中的借景手法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將園林有限的空間創(chuàng)造出無限的意境。園林借景手法按時間維度來選擇,根據(jù)一天之時相、一年之季象和四季之氣象變化來“因時而借”,時相變化借用早中晚的日月星辰;季象變化借用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氣象變化借用風霜雨雪云霧虹霞,使某一特定的景觀因時不同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景致,增添景觀吸引力,豐富視覺體驗與精神感受。通過解析“因時而借”的古代經(jīng)典案例以及列舉因時而借的現(xiàn)代景觀應用,以期啟迪當代景觀設計師開闊思路,參考借鑒“因時而借”的現(xiàn)代園藝·綜合版 2019年5期2019-04-01
- 蔣子龍認為文字是從生活中借來的風景
我寫過散文《揚州借景》,揚州瘦西湖之美,在于會借景。我的文字也是從生活中借來的風景。”“保持真情,保持思想,淬煉語言,這使得我直到今天還能寫點東西?!笔Y子龍說。不可否認的是,關注現(xiàn)實,呈現(xiàn)真實,使得他成為改革開放40年來最現(xiàn)實地揭示中國體制改革深層肌理和變革的作家。在小說里,從工業(yè)題材到城市題材再到農(nóng)村題材,蔣子龍?zhí)摌嫷拿恳粋€故事中,都有一個真實的世界,將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發(fā)展的脈絡用文學的筆觸記錄下來,用藝術的語言犀利地揭示現(xiàn)實的真相,盡管這些真相有時文學教育 2019年3期2019-04-01
- “一湖借四山” ——什剎海借景式山水空間結構與審美意象研究
更加常用的便是“借景”手法。北京什剎海作為城市之中的一處公共水系單元,雖不能將其稱為一處嚴格意義上的山水園林,但其通過借景的手法構建了一種景象或意向上的山水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一種非典型性的中國園林山水空間結構的塑造,同時也在其中體現(xiàn)出了山水空間意象營造中對待自然與人工的不同價值取向。什剎海的“非典型性”使其研究相對于經(jīng)典山水園林結構來說較為缺乏,以往相關研究主要包括水域歷史變遷及建筑空間要素2類,前者主要涉及水系歷史考古[2]、水系功能及形態(tài)演變等[中國園林 2018年12期2019-01-11
- 寄暢園的造園環(huán)境與借景探原
景色的因借被奉為借景的經(jīng)典。童寯先生早在其成書于20世紀30年代的《江南園林志》中指出:借景多營構于郊野之園中,可分為窗牖納戶外之景或自亭臺眺望之景,并以寄暢園眺望錫山龍光塔(圖1)作為后一種借景的范例加以說明[1],稱其為“借景之佳例”,這之后寄暢園借景錫山龍光塔一直被視為園林借景中的典范。陳從周在專論江南園林中的借景問題時則注意到了惠山的借景,“常熟諸園什九采用平岡小丘,以虞山為借景,納園外景物于園內(nèi)。無錫惠山寄暢園其法相同”[2]。并認為此乃寄暢園造風景園林 2018年11期2019-01-02
- “借景”手法在寧波博物館展示空間中的應用研究
尤其傳統(tǒng)園林的“借景”手法在展示空間設計中應用非常突出,傳遞出濃郁的中式設計內(nèi)涵?!?span id="j5i0abt0b" class="hl">借景”手法在寧波博物館展示空間設計中的應用,表明在當代展示空間設計中,傳統(tǒng)設計文化的優(yōu)秀基因非常值得借鑒使用。關鍵詞:借景手法;寧波博物館;展示空間設計基金項目:本文系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資助項目“中國傳統(tǒng)園林造景在展示設計中的應用研究”(YC18-31)的研究成果。中國傳統(tǒng)園林營造享譽海內(nèi)外,拙政園、留園、獅子林等蘇州園林,所體現(xiàn)出的不僅是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藝美與時代·城市版 2018年9期2018-12-17
- 淺談現(xiàn)代建筑設計中的借景
得景則無拘遠近。借景,可以山、水、建筑、動植物等為景物,以人為景物,以天文氣象為景物等。至于借景的方法,有遠借、鄰借、仰借、俯借、應時而借等??梢?,借者之意,景非在內(nèi),而妙在由因而借,化他人之物為我所用,納建筑外之景與建筑本體和諧統(tǒng)一,有機共生。1 直接借景1.1 遠借在園林設計中是在不封閉的園林中看遠處的景物。在現(xiàn)代建筑設計中運用遠借手法的也頗多。以新疆大學新校區(qū)建筑規(guī)劃設計為例。新疆大學選址在烏魯木齊,占地260hm2,將建設近125萬m2的校園建筑。安徽建筑 2018年5期2018-10-25
- 當前風景園林設計里的“借景”法研究
摘 要:“借景”作為風景園林設計里的一個重要手法,實現(xiàn)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創(chuàng)造出獨特園林整體的意境,擴大空間感,提高園內(nèi)外和室內(nèi)外空間溝通,豐富游賞的內(nèi)容,提升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本文將對當前風景園林設計里的“借景”法研究。關鍵詞:風景園林設計;借景;天人合一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的腳步不斷加快,使得我國的建筑工程產(chǎn)業(yè)表現(xiàn)出個性化、多元化的發(fā)展現(xiàn)象。而在城市化進程的建設中,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風景園林工程是前建筑工程產(chǎn)業(yè)中的關鍵性組成部分,風景農(nóng)家科技中旬版 2018年4期2018-06-23
- 蘇州古典園林
其中。園林還講究借景,試圖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完美地再現(xiàn)外界的空間結構,以“一勺代水,一拳代山”的方式,將天地濃縮于庭院,步步皆景、處處含情。雨落時,有“雨驚詩夢留蕉葉”之情;風起時,有“風裁書聲出藕花”之景,使人“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怡,身居鬧市而得林泉之樂”。此次,我們將跟隨攝影師的鏡頭,走進蘇州園林,漫游于這咫尺的山水間。蘇州園林,多半景中有景,善運用格子窗來實現(xiàn)借景與對景,實現(xiàn)從各個角度看皆成風景的效果。正如卞之琳《斷章》所記:“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環(huán)球人文地理 2018年5期2018-05-24
- 中日古典園林建筑“借景”手法研究
0000)一、“借景”的發(fā)展“借景”這一說法在我國主要指的是古典園林中的一種造園手法。最早出現(xiàn)于黃庭堅《借景亭》的詩句當中“當官借景未傷民,恰似鑿池取明月”[1]。此后,明代計成所寫的《園冶》一書主張建造園林要“巧于因借”,從而確定了其在古典園林造園理念與手法中的重要意義。同樣,在日本園林中也有“借景”這一術語,它算的上是中日園林中少有的共通術語之一。在日本的園林中對“借景”這一詞的用法上被進一步的強化,視為是園林的一種類型,如:修學院離宮庭園、慈光院庭園福建質量管理 2018年14期2018-04-02
- 借景與所借之景 ——《園冶》的最后一章
趙彩君 譯1 借景與所借之景“借景”在當今被定義為園林設計中的一種特定方法,即園外之景被收入園中,成為園景的一部分。這個定義是由20世紀60年代日本建筑師明確提出的,這是對于他們而言,以最大努力來設計室內(nèi)外空間的延續(xù)性——現(xiàn)代主義建筑的一個主要話題①。隨著西方現(xiàn)代主義者從日本建筑中尋求靈感的趨勢日增,借景也成為西方設計的流行語②。盡管借景這一概念已經(jīng)被日本的論述所明確,但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關于借景的文字來自中國,出現(xiàn)在晚明時期造園家計成所著的《園冶》中③。借中國園林 2018年4期2018-01-26
- 簡析現(xiàn)代居住區(qū)景觀設計中空間的借景手法
景觀設計中空間的借景手法江貴寬福建山水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改革開放后,中國經(jīng)濟步入了平穩(wěn)的發(fā)展期,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居住區(qū)景觀設計行業(yè)呈現(xiàn)出了喜人的發(fā)展態(tài)勢。景觀設計工作為公眾打造了美觀、和諧、舒適的現(xiàn)代居住區(qū)。現(xiàn)階段,借景手法在現(xiàn)代居住區(qū)景觀設計工作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極大地強化了居住區(qū)的美觀性。本文主要分析了現(xiàn)代居住區(qū)景觀設計中空間的借景手法。現(xiàn)代居住區(qū);景觀設計;借景手法1 引言借景是古典園林建筑中常用的構建手法之一,其是一種綠色環(huán)保建材 2017年5期2017-11-21
- 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借景方法在環(huán)境陶藝設計中的運用
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借景方法理念探索出運用到環(huán)境陶藝設計中的新方向,借以豐富環(huán)境陶藝的藝術形式,加強作品、人、環(huán)境、空間的和諧關系,能更好地為人服務。關鍵詞:中國古典園林借景方法環(huán)境陶藝引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環(huán)境-建筑-人”的關系顯得越來越重要,中國古典園林造景中“巧于因借,精在體宜”的思想使得有限的空間變得無限。環(huán)境陶藝作為一種新穎的材料運用到公共藝術中受到了人們的青睞。而受到中國古典園林借景方法啟發(fā)的環(huán)境陶藝作品將會更多的考慮到人性化設計、深情境設計 2017年11期2017-10-31
- “借景”概念再思考以“風”的得景主題為例
朱海雄 劉文軍“借景”概念再思考以“風”的得景主題為例李飛 王欣 姜長稷 朱海雄 劉文軍研究指出中國傳統(tǒng)園林的“借景”是以“得景”為目的。通過地宜條件和時宜條件等有利條件的創(chuàng)造與利用,以及對不利條件的轉化,來強化人的"得景"感知,實現(xiàn)借景。得景方式的差異,取決于人感受外部事物的5種方式。按照人對園林景物的感知方式的不同,把借景手法分為因視覺借景、因聽覺借景、因觸覺(膚覺)借景、因嗅覺借景等4種方法。而計成在《園冶》中所論述到的近借、遠借、俯借、仰借,大多屬風景園林 2016年6期2016-12-06
- 淺論借景在園林景觀空間延伸中的運用
設計手法通常稱為借景。借景是空間延伸中最常用到的一種園林設計手法。文章簡要分析了借景在園林景觀空間延伸中的運用,以供參考?!娟P鍵詞】借景 園林 景觀 空間延伸引言“借景”之說是計成在《園冶》中首先提出的,“借景”延續(xù)了園林空間?!?span id="j5i0abt0b" class="hl">借景”已成為造園藝術的專有名詞。我國古典園林,無論是皇家或私人花園,多數(shù)建在城內(nèi)或城郊,但有的就在住宅一邊,四周都有圍墻,境界受到不應有的約束。所以借助園外景觀來襯托園內(nèi)景物,使內(nèi)外景色連成一片,以擴大園內(nèi)的有限景界,是園林設計中儷人·教師版 2016年13期2016-05-30
- 風景園林設計中的“借景”理法分析
園林設計中運用“借景”手法可以增加園林整體的意境,中國古代園林設計在運用“借景”手法方面已經(jīng)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研究古代園林設計中的“借景”手法對于豐富我國當代園林設計美學探討具有啟示意義。關鍵詞 園林設計 借景 意境營造中圖分類號:TU986.2 文獻標識碼:A園林設計中的“借景”手法就是借用當?shù)氐牡匦位蛉宋膬?yōu)勢來與園林風景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園林意境。中國園林設計中的借景手法首先要考慮園林所處地理位置的自然環(huán)境,確保設計符合科學性,另外將當?shù)氐娜宋膶?/div>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6年4期2016-04-19
- 芻議風景園林設計“借景”理法
議風景園林設計“借景”理法梁士敏1 金燁2 1秦皇島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園林綠化管理處; 2秦皇島職業(yè)技術學院借景是園林設計中的重要的藝術手法之一,運用這一手法,可突出園林景觀的自然之美,豐富景觀內(nèi)容及層次,并達到寓情于景、情景相生的效果,對于突出景觀主題、營造景觀意境,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闡釋了借景的理論內(nèi)涵,并分析了借景理法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策略。風景園林 設計 借景 內(nèi)涵 應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借景,源自傳統(tǒng)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如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物我消費導刊 2016年8期2016-03-11
- 空間藝術的油彩 ——花窗
中,美不勝收?!?span id="j5i0abt0b" class="hl">借景”,這種說法取自明代計成的中國園林設計系統(tǒng)理論著作――《園冶》?!?span id="j5i0abt0b" class="hl">借景,園林之最要者也”。他認為,園林設計師應該把園外的景物“借”到園內(nèi)的視景范圍中來,收無限景致于有限空間之中。李漁也說:“開窗莫妙于借景”。可見在古典園林造景中,借景是一種運用非常廣泛的裝飾手法,常常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而窗正是造園家在營造借景的空間效果時運用的一個重要元素?;ù爸械慕巴た椭械幕ù盎ù爸械倪h景中國古代造園家巧妙的通過“窗”的借景,使園林內(nèi)外的不同風景產(chǎn)中國建筑金屬結構 2015年2期2015-11-29
- 借景在現(xiàn)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的運用探討
代風景園林設計中借景的運用,關鍵在于借香和借色的運用,而要形成最優(yōu)的借景效果則要圍繞景觀主題著力搭配各種借景手段形成全新的空間景觀。關鍵詞:借景;現(xiàn)代風景園林設計;借香;借色0引言在傳統(tǒng)園林設計中借景的目的主要是豐富園林的景觀層次,突顯園林設計的思想意境。現(xiàn)代園林景觀設計中,更多的是希望通過借景增添景觀樂趣,在有限的園林空間中增加更加豐富的景觀。1園林藝術中的借景手法分析1.1“借景”內(nèi)涵簡單而言,借景就是把外部景物通過移植的形式“借”到園林景觀之中,當然山東工業(yè)技術 2015年20期2015-10-13
- 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借景營造
的為“物境”;能借景生情的為“情境”,托物言志的為“意境”。園林通過營造的“意境”則把升華了的自然山水風景又再現(xiàn)到人們現(xiàn)實生活中來了。園林中借景于意境的內(nèi)涵,指出注重運用以文化與藝術的背景的借景手法,在意境的創(chuàng)造上可更勝一籌,強調(diào)借景手法是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高層次的造園美學概念,分析了其在“詩情畫意”、“以人為本”、“宛自天開”、“設計先行”、“動靜虛實”意境創(chuàng)造中的重要意義,借景的藝術手法是值得我們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的。關鍵詞:古典園林;意境;借景;營造1藝術科技 2015年9期2015-05-30
- 園林借景藝術探討
董朋舉摘要:借景是將園外的景物借到園內(nèi)視景范圍,即景不在我地,而把他景為我所用,巧妙地吸收到自己園中,增加園林的景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對園林設計工程中的借景手法進行探討,供同行借鑒參考。關鍵詞:園林工程;借景藝術引言古代最初的“借景”大都利用天然山水自然風光。唐代所建的滕王閣,借贛江之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岳陽樓近借洞庭湖水,遠借君山,構成氣象萬千的山水畫面。杭州西湖,在“明湖一碧,青山四圍,六橋鎖煙水”的較大境域中,“西湖十建筑遺產(chǎn) 2014年7期2014-10-21
- 園林美學對小住宅空間設計的啟示
計思路;研究 “借景法”和“障景法”在室內(nèi)設計中的應用形式。關鍵詞:蘇州園林 住宅空間 小戶型 借景在房價杠杠調(diào)節(jié)以及國家政策作用引導下,中小戶型裝修工程開始占據(jù)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并在環(huán)保集約的倡導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還將繼續(xù)占領市場份額的主導地位。因此,對于中小戶型住宅空間設計探索具有可研究價值。小戶型住宅或多或少的存在著結構不理想、面積不寬裕、采光通風受限等問題。在框架已界定,平方有限的情況下,這些問題是可以通過設計手法因地制宜解決的。在解決的方法上藝術研究 2014年1期2014-08-02
- 淺析園林中的借景藝術
顏丹丹摘 要 “借景”是構園時必要的一種造園手法,它可將園林空間延伸, 豐富園景。本文通過對借景的內(nèi)涵、特點和一些優(yōu)秀的實例進行分析,探索借景藝術在現(xiàn)代園林中的應用。關鍵詞 借景;遠借;鄰借;仰借;俯借;內(nèi)借;應時而借中圖分類號:TU986.1中國古典園林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個性鮮明,為世界三大園林體系之最。中國造園藝術,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為最高目的, 力求達到“雖由人作, 宛自天開”的藝術效果。在園林景觀設計中, 常會運用框景、漏景、對景、借景等造景手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2年4期2012-03-23
- 淺談借景在居住區(qū)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要造景也要巧妙的借景,造景和借景同樣重要。1 借景的目的園林景觀設計是指在限定的空間內(nèi),用有限的空間創(chuàng)造出無限的意境。就居住區(qū)園林綠地景觀而言,從其構成生活空間的功能上看,是為人們提供可觀、可賞、可游、可憩的“虛”、“無”空間。設計師們通常采用打破邊界局限、巧妙地將園外的景觀納入園內(nèi)的設計手法,結合假山、廊、花架、雕塑、水景、植物種植等實體處理這樣的“空”、“無”空間。借景的目的就是把各種能在形、聲、色、香等方面增加藝術效果、豐富設計構圖的外在因素,引入到河北林業(yè)科技 2011年4期2011-04-10
- 適性人生,詩意棲居
。關鍵詞:造園;借景;詩意;李漁;設計思想中圖分類號:J5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104(2009)07-0069-03李漁(1611-1680),字笠鴻,號笠翁,明清之際才子,文學巨匠。其戲曲、散文、小品都有很高的成就,頗受林語堂、梁實秋等一代文人的推崇。同時,他在造園方面亦有很高的造詣,《中國大百科全書》稱其為古代園林匠師,其思想遠播海內(nèi)外,受到國際園林界的重視。海德歌爾提出建筑的終極目的是實現(xiàn)人類的“詩意的棲居”,認真研讀李漁的《閑情藝術百家 2009年7期2010-05-10
- 借 景 更 為 園 林 景 觀 增 色 添 香
景、漏景、對景、借景等造景手法來豐富整個園林環(huán)境的景觀,達到處處有景的效果。其中借景是這些造景手法中較為常用的一種,在園林造景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明代杰出的園林藝術家計成在《園冶》特別強調(diào)“借景為園林之最者”。目前我國周維權、彭一剛、陳從周等學者對造景手法從多角度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我國風景園林規(guī)劃與設計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兆禎認為:對風景園林名勝區(qū)主要的創(chuàng)作方法是由比興發(fā)展而來的“借景”??v觀我國陸海,無不以統(tǒng)一的借景理法奏效。借景的目的是把園林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0年6期2010-04-12
- 淺談“借景”在園林藝術中的應用
內(nèi)視景范圍中來。借景是中國園林藝術的傳統(tǒng)手法。一座園林的面積和空間是有限的,為了擴大景物的深度和廣度,豐富游賞的內(nèi)容,除了運用多樣統(tǒng)一、迂回曲折等造園手法外,造園者還常常運用借景的手法,收無限于有限之中?!娟P鍵詞】借景;《園冶》;借景應用借景是中國古代園林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的置景方法,也是中華民族審美的重要特點。它是指將一建筑物的布局,巧妙地與另一建筑物或自然景色取得呼應,使人在這一建筑物中,也能感受到另一建筑物或自然景物的美,在主觀情致與廣泛的外界物境交融文學與藝術 2009年8期2009-09-22
- 論現(xiàn)代住宅景觀的巧妙布局
主要設計手法,如借景、障景、迂回曲折,以達到小空間大世界,使景觀包羅萬象。關鍵詞住宅景觀;借景;障景;迂回曲折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02-0063-03住宅園林是一種既有居住功能,又包含多種藝術的綜合體,同中國古代園林一樣,要達到可居、可游、可觀的目的。在鬧市中創(chuàng)造出模擬自然的人居環(huán)境,既要考慮城市的實際空間面積的有限,又要營造出自然山水的無限空間,就需要設計師把握好景觀整體的布局關系,達到小空間大世界的效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 2009年2期2009-03-16
- 從貝聿銘與王澍對建筑元素的運用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