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胃
- 四君子湯合左金丸加減辨治膽汁反流性胃炎肝胃郁熱證的臨床觀察
分,患者臨床多見肝胃郁熱的病機特點,肝郁氣滯長期不解,火熱為患,但仍以胃失和降、氣機上逆為主要病機,故治療以調暢氣機、和胃降逆為大法。四君子湯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功可健脾和胃;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功可降逆止嘔、散寒止痛。本文主要觀察四君子湯合左金丸加減辨治膽汁反流性胃炎肝胃郁熱證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肇慶市中醫(yī)院急診科就診的82例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
中國民間療法 2023年17期2023-10-12
- 肝胃百合湯加減治療消化性潰瘍的Meta分析和試驗序貫分析*
學術觀點,并創(chuàng)立肝胃百合湯,有疏肝和胃、理氣止痛之效,臨床上常以此方加減治療肝胃不和證或肝胃郁熱證PU療效顯著。因此,本研究采用薈萃分析和試驗序貫分析的方法系統(tǒng)評價肝胃百合湯加減治療PU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冀為其在臨床上的應用推廣提供理論基礎和臨床依據(jù)。1 資料與方法1.1 文獻檢索 檢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國知網(wǎng)、維普、萬方、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等數(shù)據(jù)庫,查找國內外公開發(fā)表的關
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 2022年12期2023-01-04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肝胃郁熱型GERD的療效
見消化科疾病,以肝胃郁熱型多見,發(fā)病特點為反酸、燒心、腹脹、胃部灼燒等反流癥狀,病情易反復[1]。近年我國GERD發(fā)病率為2.0%~6.2%,且呈逐漸上升趨勢。目前臨床治療肝胃郁熱型GERD多采用促胃腸動力藥物或質子泵抑制劑(PPI)抑酸;其中奧美拉唑為常見PPI抑酸藥物,枸櫞酸莫沙必利可緩解腹脹、胃灼熱等癥狀,促消化動力,但應用于肝胃郁熱型GERD長期療效欠佳。中醫(yī)學認為,肝胃郁熱型GERD屬“泛酸”、“嘔吐”范疇,其主要病機在于肝失疏泄,脾胃失運,胃氣
菏澤醫(yī)學??茖W校學報 2022年4期2023-01-04
- 仝小林院士治療肝胃郁熱型2型糖尿病經(jīng)驗擷萃
,造成土壅木郁、肝胃郁熱的病態(tài),文章著重介紹仝小林院士針對肝胃郁熱型2型糖尿病的辨治經(jīng)驗。1 因機溯源仝小林院士將2型糖尿病中醫(yī)自然病程總結為“郁、熱、虛、損”四個不同階段[2]。仝師認為脾癉大多起于患者過食肥甘厚膩而成“食郁”,中焦氣機升降失司而“痰、濕、氣、血、熱”郁結叢生。濁膩堆積,病程遷延,機體運化機能下降,逐漸發(fā)展為“虛、損”階段?!坝?、熱、虛、損”各個階段盤根錯節(jié),但總體而言,2型糖尿病病程從“郁、熱”逐漸到“虛、損”階段發(fā)展。《黃帝內經(jīng)》曾言
中西醫(yī)結合研究 2022年2期2022-11-23
- 基于清肝和胃法探討胃痛論治的研究進展
臨床工作中,證屬肝胃郁熱型的胃痛患者人數(shù)也非常之多,而治療此類患者時應用最多的便是清肝和胃法。因此,通過對基于清肝和胃法論治胃痛的研究情況進行探討,以期更好的指導臨床工作。1 清肝和胃法與胃痛1.1 清肝和胃法清肝和胃法,即“清肝”與“和胃”。清肝,即以清熱瀉火為主,或佐以養(yǎng)陰,為消除肝膽火旺的治法,主要包括清解肝熱、清肝止血兩法;和胃,即用消導食積的方藥,消除氣滯食積,以調和衛(wèi)氣的治法[4]。清肝與和胃共同使用,根據(jù)其各自特點和臨床應用可知,臨床上清肝和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22年8期2022-11-21
- 急性胰腺炎患者小網(wǎng)膜腹膜下間隙受累情況與Balthazar CT分級的相關性研究*
肝十二指腸韌帶及肝胃韌帶的受累情況,并記錄各患者的Balthazar CT分級情況。Balthazar CT分級:A級,正常胰腺;B級,胰腺局限性或彌漫性腫大;C級,除B級病變外,還有胰周炎性改變;D級,除胰腺病變外,胰腺有單發(fā)性積液區(qū);E級,胰腺或胰周有2個或多個積液積氣區(qū)。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表示,行×列表的χ2檢驗進行分類變量的關聯(lián)性分析,P<0.05為有差異。2 結 果2.1 64例AP患者Balth
中國CT和MRI雜志 2022年8期2022-08-02
- 中醫(yī)藥治療肝胃郁熱型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研究進展
林才志中醫(yī)藥治療肝胃郁熱型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研究進展陳浩彬1林才志2(1.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廣西南寧 530020;2.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廣西南寧 530024)胃食管反流?。℅ERD)是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之一。中醫(yī)藥在治療GERD方面具有改善癥狀、降低復發(fā)率、副反應小、安全耐受等諸多優(yōu)勢。肝胃郁熱型是GERD的常見證型,現(xiàn)將近些年來中醫(yī)藥治療肝胃郁熱型GERD的臨床研究進展加以綜述以進一步為中醫(yī)藥治療該病提供臨床經(jīng)驗參考依據(jù),同時分析目前存在的問
大眾科技 2022年7期2022-03-24
- 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yī)證候分布與胃黏膜病理變化的相關性研究?
分型標準,共分為肝胃氣滯證、肝胃郁熱證、脾胃虛弱證(脾胃虛寒證)、脾胃濕熱證、胃絡瘀阻證、胃陰不足證6個證型。1.3 納入標準具有臨床癥狀并于納入前胃鏡病理檢查證實,存在CAG和(或)伴IM或(及)Dys/上皮內瘤變者;依從性好;簽署知情同意書。1.4 排除標準胃鏡及病理檢查證實已屬于癌變或CAG伴上消化道手術史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合并嚴重心、腦、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疾病或精神分裂癥等不能配合者;對自我癥狀敘述不清或調查不配合者。1.5 研究方法采
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21年4期2021-05-27
- 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yī)證型與胃蛋白酶原及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性分析
——附108例臨床資料
±8.48)歲。肝胃氣滯證22例:男9例,女13例;平均年齡(50.23±9.27)歲。脾胃濕熱證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齡(49.05±8.24)歲。肝胃郁熱證16例:男7例,女9例;平均年齡(48.31±8.11)歲。胃陰不足證12例:男5例,女7例;平均年齡(57.33±8.15)歲。胃絡瘀血證8例:男4例,女4例;平均年齡(62.37±6.28)歲。各中醫(yī)證型組間性別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各組間年齡比較胃絡瘀血證組最大,與脾胃虛
江蘇中醫(yī)藥 2021年3期2021-03-16
- 胃癌前病變中醫(yī)證型分類探討*
,將PLGC分為肝胃氣滯證、肝胃郁熱證、脾胃虛弱證(脾胃虛寒證)、脾胃濕熱證、胃陰不足證、胃絡瘀血證等6種證型。如不符合上述6種證型者,而顯示為復合、兼夾、少見證型者,將歸納為其他證型。1.3 病例納入標準符合上述PLGC的診斷標準的門診及住院患者;年齡18~75歲之間愿意接受本研究信息采集者。1.4 病例排除標準已確診胃癌或合并消化道其他腫瘤,或病理診斷疑有惡變者;合并心腦血管、肝、腎及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精神病患者;辨證不明確或有過多兼夾證者;慢
中醫(yī)學報 2021年2期2021-02-23
- 中藥治療胃痛1例
痛,屬寒濕中阻、肝胃不和,治宜溫散寒濕、調和肝胃,用平胃散合小半夏加茯苓湯加味治療。藥用炒蒼術12g,厚樸12g,陳皮12g,炙甘草6g,吳茱萸3g,制半夏8g,生姜切片9g,大棗2枚,肉桂3g(后下),茯苓12g。3劑。日1劑,冷水煎兩次,共取500mL,分3次溫服。1月11日復診,服1劑后疼痛即止,服2劑藥后胃脘舒適,欲食。脈轉緩和,舌正苔減。原方去肉桂加麥芽10g,神曲12g續(xù)服3劑,諸癥悉平。后以香砂平胃丸每日兩次,每次6g溫開水送下,再服7天以資
實用中醫(yī)藥雜志 2021年11期2021-01-11
- 丹梔逍遙丸加味治療肝胃郁熱型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癥臨床研究*
多以“郁”為主,肝胃郁熱證是常見表現(xiàn)證型之一,主要表現(xiàn)為肝胃受邪,氣機不暢,郁熱內蘊,化火傷陰,陰虛燥熱,發(fā)為本病[5]。本研究所用丹梔逍遙丸具有疏肝解郁、清熱調經(jīng)的功效。文獻報道丹梔逍遙丸可有效控制原發(fā)性老年高血壓合并抑郁情緒患者的血壓,也能夠改善患者的抑郁狀態(tài)[6]。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2型糖尿病患者的發(fā)病年齡逐漸年輕化,以肥胖者居多,故本研究運用“濁毒理論”將“疏肝解郁、健脾化濕、祛濁化濁”作為此類患者的治療主線,從肝脾入手,運用丹梔逍遙丸加味以
陜西中醫(yī) 2020年9期2020-09-10
- 舒胃湯聯(lián)合四聯(lián)療法治療肝胃郁熱型消化性潰瘍臨床效果觀察
了中醫(yī)藥聯(lián)合治療肝胃郁熱型消化性潰瘍[2],本次研究主要觀察舒胃湯聯(lián)合四聯(lián)療法對肝胃郁熱型消化性潰瘍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結果,現(xiàn)將研究內容詳述:1 資料與方法1.1 資料選擇了60 例肝胃郁熱型消化性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的病例選取在2018 年5 月至2019 年4 月,調查研究表明所有患者以及家屬均同意本次研究。根據(jù)不同的治療方式將患者平均分成了聯(lián)合組和參考組。其中聯(lián)合組男19 人,女患者人數(shù)11 人,年齡在20-62 歲,中位年齡
人人健康 2020年9期2020-06-16
- 觀察夾脊通督針刺療法治療肝胃郁熱型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療效
此次研究主要針對肝胃郁熱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應用夾脊通督針刺療法的最終效果展開分析,闡述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篩選64 例我院在2018 年5 月至2020 年1 月期間收治的肝胃郁熱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進行研究,選取隨機數(shù)表法對其分組,其中,32 例納入比對組,男18 例,女14 例,年齡25~63 歲,均值(44.01±3.17)歲;另外32 例納入研究組,男17 例,女15 例,年齡28~69 歲,均值(48.51±3.62)歲。通過比對
人人健康 2020年9期2020-06-16
- 旋金降逆湯對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熱證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影響的臨床研究
研究發(fā)現(xiàn)RE患者肝胃郁熱證居多[2],因此本研究主要是觀察旋金降逆湯對RE患者肝胃郁熱證患者的臨床療效和對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擇2015年1月—2018年12月上海市嘉定區(qū)中醫(yī)醫(yī)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熱證患者80例,采用Excel軟件Rand()公式產(chǎn)生的隨機數(shù)字表,隨機號1~40為治療組,41~80為對照組。將80例符合納入標準的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熱證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兩組患者一般
中醫(yī)藥信息 2020年3期2020-06-04
- 肝胃不和相關證診斷標準及其應用現(xiàn)狀的文獻分析
容和判定形式分析肝胃不和相關[]證的診斷標準及其應用現(xiàn)狀。方法:系統(tǒng)檢索中國知網(wǎng)(CNKI)、萬方數(shù)據(jù)知識服務平臺、維普數(shù)據(jù)庫(VIP)近5年的相關文獻,建立Excel工作表對文章類型、辨證分型、論治疾病、肝胃不和相關證診斷標準(發(fā)布時間、制定者)、診斷內容(主癥、次癥)、判定形式等信息進行提取,并進行頻次、頻率分析。結果:共檢索到3 549篇文獻,納入203篇。肝胃不和相關證涉及6個證型,包括肝胃不和證、肝氣犯胃證、肝胃氣滯證、肝火犯胃證、肝胃郁熱證及肝
世界中醫(yī)藥 2019年12期2019-09-10
- 基于數(shù)據(jù)挖掘探討肝胃郁熱型吞酸病用藥規(guī)律
探討中藥復方治療肝胃郁熱型吞酸的用藥規(guī)律。方法:以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為檢索庫,檢索治療“吞酸”的中藥方劑,再根據(jù)方劑主治及功效篩選治療肝胃郁熱型吞酸的方劑,并采用Excel、SPSS 20.0軟件進行頻數(shù)及頻率分析、因子分析。結果:中藥復方治療吞酸涉及復方291首,治療肝胃郁熱型吞酸涉及69首,中藥107種,高頻中藥25味,陳皮、甘草、木香、砂仁、青皮和厚樸較為常用;在功效方面,理氣藥、化濕藥、活血化瘀藥、消食藥及清熱藥選用次數(shù)均較多。五味以辛、苦為主;歸經(jīng)以
世界中醫(yī)藥 2019年11期2019-09-10
- 觀察抑肝和胃飲治療妊娠惡阻肝胃不和證的臨床療效
54 例妊娠惡阻肝胃不和證患者中使用抑肝和胃飲治療與靜脈輸液治療的臨床效果。1 資料和方法1.1 一般資料本文計算項目中將54 例來源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間收治的妊娠惡阻肝胃不和證患者作為分析目標,依據(jù)抽簽法對樣本進行分組處理,參照組包括27 例患者,年齡取值上下限分別為38 歲和21 歲,中位年齡為(31.55±2.22)歲,最長病程36 天,最短病程6 天,中位病程(16.32±3.33)天;實驗組包括27 例患者,年齡取值上下限分別為3
醫(yī)師在線 2019年4期2019-07-22
- 胃脘痛患者應用加味肝胃百合湯治療的臨床有效性評價
脘痛患者采用加味肝胃百合湯進行治療,旨在觀察其療效?,F(xiàn)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胃脘痛患者32例,根據(jù)不同的治療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n=16例)和研究組(n=16例),其中對照組年齡26~50歲,平均(38.42±7.60)歲;男7例,女9例;研究組年齡27~52歲,平均(38.78±7.92)歲;男8例,女8例;經(jīng)檢驗,兩組基線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2 方法對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9年34期2019-04-18
- 佛手配合歡皮治食欲減退
于治療肝郁氣滯及肝胃不和之胸脅脹痛、脘腹痞滿等癥。佛手氣味芳香,頗能理氣醒脾,可用于治療脾胃氣滯之脘腹脹痛、嘔惡食少等。合歡皮味甘,性平,入心肝經(jīng),《神農本草經(jīng)》言其“主安五臟,和心志,令人歡樂無憂?!币蚨煤蠚g名。本品既能安神解郁,用于七情所致的憂郁忿怒、虛煩不寐等證,又能理氣、活血、止痛,用于肝胃氣痛、跌打損傷及風濕痹痛。二藥相伍,氣血并調,相得益彰,可用于胸脅脹痛、脘腹痞滿、食欲減退、憂郁傷神、虛煩不寐等病證。常用量為佛手10~15克,合歡皮15~3
戀愛婚姻家庭 2019年36期2019-01-28
- 佛手配合歡皮治食欲減退
于治療肝郁氣滯及肝胃不和之胸脅脹痛、脘腹痞滿等癥。佛手氣味芳香,頗能理氣醒脾,可用于治療脾胃氣滯之脘腹脹痛、嘔惡食少等。合歡皮味甘,性平,入心肝經(jīng),《神農本草經(jīng)》言其“主安五臟,和心志,令人歡樂無憂?!币蚨煤蠚g名。本品既能安神解郁,用于七情所致的憂郁忿怒、虛煩不寐等證,又能理氣、活血、止痛,用于肝胃氣痛、跌打損傷及風濕痹痛。二藥相伍,氣血并調,相得益彰,可用于胸脅脹痛、脘腹痞滿、食欲減退、憂郁傷神、虛煩不寐等病證。常用量為佛手10~15克,合歡皮15~3
戀愛婚姻家庭·養(yǎng)生版 2019年12期2019-01-14
- 肝胃百合湯對慢性應激與幽門螺桿菌雙重損傷因素模型小鼠胃黏膜組織TFF1、p-ERK蛋白表達的影響
要:目的 ?觀察肝胃百合湯對慢性應激與幽門螺桿菌(Hp)雙重損傷因素模型小鼠胃黏膜組織三葉因子1(TFF1)、磷酸化細胞外信號調節(jié)激酶(p-ERK)蛋白表達的影響,探討其治療慢性應激性胃潰瘍合并Hp感染的相關機制。方法 ?將60只BALB/c雄性小鼠隨機分為空白組、應激組、單純Hp組、雙重因素組、肝胃百合湯組、雷尼替丁組,每組10只,選取10種不可預知刺激因素制備慢性應激小鼠模型,造模第7日給予單純Hp組、雙重因素組、肝胃百合湯組、雷尼替丁組灌胃Hp菌液;
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 2018年10期2018-12-20
- 肝胃百合湯治療胃潰瘍肝胃不和證的臨床療效及特點
小[1]。為分析肝胃百合湯治療胃潰瘍肝胃不和證的臨床療效,本次研究選取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患者進行分組,并施予不同的治療方法,現(xiàn)將具體執(zhí)行情況匯報如下。1.病歷資料及治療方法1.1 病歷資料本次研究選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胃潰瘍肝胃不合證患者,所選患者經(jīng)臨床內鏡檢查均確診為胃潰瘍。采用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觀察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在25~51歲之間,平均年齡(36.
醫(yī)藥前沿 2018年33期2018-11-09
- 和胃清熱湯對胃潰瘍肝胃郁熱型的效果與安全性研究
胃清熱湯對胃潰瘍肝胃郁熱型的效果與安全性。方法:選取66例在我院接受胃潰瘍肝胃郁熱型治療的患者,采用抽簽法,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和干預組,各33例,常規(guī)組實施西藥治療,干預組實施和胃熱湯治療,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與復發(fā)率,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干預組(90.90%)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69.70%),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6個月復發(fā)率與12個月復發(fā)率,均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胃
健康大視野 2018年16期2018-11-05
- 肝胃百合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適綜合征療效觀察
[1]。本研究用肝胃百合湯治療PDS療效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共82例,均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鄲城縣人民醫(yī)院就診的PDS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1例。觀察組男15例,女26例;年齡20~57歲,平均(41.7±9.1)歲;病程6個月~4年,平均(2.07±0.62)年。對照組男16例,女25例;年齡21~60歲,平均(42.3±8.6)歲;病程6個月~5年,平均(1.96±0.75)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實用中醫(yī)藥雜志 2018年9期2018-10-26
- 分析肝胃百合湯治療胃潰瘍肝胃不和證的臨床療效及特點
院150例胃潰瘍肝胃不和證患者進行研究,旨在分析肝胃百合湯治療的臨床效果,結果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接受治療的150例胃潰瘍肝胃不和證患者,遵照數(shù)字表法標準,分為對照組(n=75)與觀察組(n=75)。兩組患者組間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 治療方法給予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西醫(yī)方式治療,服用蘭索拉唑,由揚子江藥業(yè)集團四川海蓉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準文號:
智慧健康 2018年4期2018-04-03
- 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yī)證型分布規(guī)律的文獻研究
一。如肝氣犯胃與肝胃不調、肝胃不和同義。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Microsoft Excel軟件對錄入證型頻數(shù)分布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2 結果2.1 檢索結果 中國知網(wǎng)886篇;萬方數(shù)據(jù)知識服務平臺856篇;維普(VIP)246篇;CBM664篇。2.2 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yī)證候分布 按納入及排除標準,共篩選出中醫(yī)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研究文獻71篇,共記錄6503例病例;其中接近半數(shù)病例為脾胃虛弱(脾胃虛寒)證,單純氣滯血瘀證的病例數(shù)最少;另外根據(jù)各證型出現(xiàn)
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18年1期2018-02-01
- 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中醫(yī)證型與抑郁焦慮的相關性研究*
療共識意見》分為肝胃氣滯型、肝胃郁熱型、脾胃虛弱型、脾胃濕熱型、胃陰不足型、胃絡瘀血型六型。由二位中醫(yī)師對納入患者共同進行中醫(yī)辨證,填寫慈溪市中醫(yī)醫(yī)院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中醫(yī)研究記錄表,并達到較準確一致的分型。2.2 抑郁焦慮測評:讓患者填寫Zung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對填寫的SDS和SAS進行打分和等級評定。SDS和SAS有20個選項,每項根據(jù)所選內容分得1、2、3、4分,20個項目的各個得分相加,即得粗分,其中SDS采
浙江中醫(yī)雜志 2018年7期2018-01-18
- 中醫(yī)綜合護理方案在肝胃氣滯型胃脘痛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醫(yī)綜合護理方案在肝胃氣滯型胃脘痛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袁金花(方城縣人民醫(yī)院 內科 河南 南陽 473200)目的探討中醫(yī)綜合護理方案在肝胃氣滯型胃脘痛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方城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肝胃氣滯型胃脘痛患者74例,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各37例。兩組患者均行中藥柴胡湯治療,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采用中醫(yī)綜合護理方案,比較兩組癥狀分級量化得分和治療效果。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干預后癥狀分級量化得分減更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中醫(yī)綜合
河南醫(yī)學研究 2017年21期2017-12-07
- 觀察肝胃氣滯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胃蘇顆粒治療的臨床效果
,慢性胃炎可分為肝胃氣滯型、胃熱熾盛型、胃陰虧虛型和瘀阻胃絡型,其中,肝胃氣滯型慢性胃炎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腹痛、腹脹、惡心、噯氣以及食欲不振等[1]。本文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58例作為研究對象,探究胃蘇顆粒治療肝胃氣滯型慢性胃炎的效果,具體情況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肝胃氣滯型慢性胃炎患者展開研究(56例),采用隨機分配的方式將其分為2組,研究組和對照組均為28例。研究組包含16例男性,12例女性,患者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17年11期2017-11-30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肝胃郁熱型胃痛的臨床效果觀察
9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肝胃郁熱型胃痛的臨床效果觀察劉利余慶縣中醫(yī)院 貴州遵義 564499目的:觀察肝胃郁熱型胃痛經(jīng)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從我院2016年1月ˉ2017年2月收治的肝胃郁熱型胃痛患者中選取84例進行研究,并根據(jù)其入院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42例,行常規(guī)西藥治療)和觀察組(42例,行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結果:經(jīng)比較,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0.4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19%,且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東方食療與保健 2017年2期2017-09-20
- 肝胃間隙囊性淋巴管瘤1例
州730000)肝胃間隙囊性淋巴管瘤1例董子穎1,劉海峰2,孟存忠1(1.甘肅省武威市人民醫(yī)院CT-MRI中心,甘肅武威733000;2.蘭州大學第一醫(yī)院放射科,甘肅蘭州730000)肝胃間隙;淋巴管瘤,囊狀男,61歲,10 d前進食油膩食物后出現(xiàn)右上腹劇烈疼痛伴肩背部放射性疼痛,當?shù)蒯t(yī)院腹部超聲提示膽囊結石伴萎縮性膽囊炎。為求進一步檢查及治療于武威市人民醫(yī)院就診,無惡心、嘔吐、寒戰(zhàn)、發(fā)熱、皮膚及鞏膜無黃染,既往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病史,服用藥物控制尚可。MR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雜志 2017年4期2017-08-07
- 中醫(yī)小知識
、調和肝脾、調和肝胃等方法。凡熱性病邪在表,或已入里而有煩躁、說胡話等實證的,都不能用本法。和解少陽邪在少陽,指熱性病邪在半表半里的部位。半表證指一陣冷、一陣熱及胸脅苦滿;半里證指口苦、咽干、目眩。用小柴胡湯(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生姜、甘草、大棗)和解,一面祛病邪,一面扶正氣。調和肝脾使用和法治療肝氣犯脾,叫做“調和肝脾”。肝脾不和的表現(xiàn),是脅脹或滿、腸鳴、大便稀薄、性情急躁、食欲不振、舌苔薄白、脈弦細數(shù)等癥,用柴胡、白芍、枳殼、甘草、白術、陳皮、防風
中老年保健 2017年11期2017-03-23
- 左金丸合小柴胡湯加減結合西藥治療肝胃郁熱型慢性胃炎43例
加減結合西藥治療肝胃郁熱型慢性胃炎43例黃少珍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538021 廣西防城港市防欽路23號目的:觀察左金丸合小柴胡湯加減結合西藥治療肝胃郁熱型慢性胃炎的臨床效果。方法:將肝胃郁熱型慢性胃炎患者86例,按照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3例,對照組使用西藥(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嗎丁啉)進行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入左金丸合小柴胡湯加減(黃連、吳茱萸、半夏、柴胡、木香、甘草、海螵蛸、焦梔子、郁金、黨參、白芍、延胡索)
廣西中醫(yī)藥 2016年6期2017-01-11
- 孫玉信教授從肝論治胃痛經(jīng)驗
及內科疑難雜病。肝胃同屬中焦,生理上聯(lián)系密切,病理上相互影響。孫教授認為:臨床上因肝胃不和而致胃痛者,有肝胃虛寒、肝胃氣滯、肝胃郁熱、肝胃陰虛和肝胃血瘀型,法當肝胃同調;病因病機不同,治療當辨證論治。胃痛/中醫(yī)藥療法;從肝論治;孫玉信;教授;經(jīng)驗孫玉信教授為全國第二批名老中醫(yī)張磊主任醫(yī)師高徒,河南省名中醫(yī),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主任醫(yī)師,碩士生導師,從醫(yī)20 a余來,主要致力于消化系統(tǒng)疾病及內科疑難雜癥,臨床注重辨證論治,擅治肝膽脾胃病及內科疑難雜病。
中醫(yī)研究 2016年7期2016-08-12
- 中醫(yī)藥治療胃脘痛的臨床療效觀察
±0.76)年;肝胃郁熱型27例,脾胃虛寒型12例,肝胃氣滯型10例,胃陰不足型6例。西醫(yī)組男33例,女21例;年齡29~79歲,平均(38.56±3.36)歲;病程3個月~14年,平均(3.56±0.74)年;肝胃郁熱型26例,脾胃虛寒型13例,肝胃氣滯型11例,胃陰不足型4例。對比兩組資料均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1.2 方法對中醫(yī)組與西醫(yī)組分別采用中醫(yī)藥辨證療法與常規(guī)西醫(yī)療法(服用硫糖鋁片、奧美拉唑膠囊以及多潘立酮片,其具體用量可參考按
現(xiàn)代養(yǎng)生·下半月 2016年10期2016-02-06
- 肝胃百合湯治療胃潰瘍肝胃不和證50例
043100)肝胃百合湯治療胃潰瘍肝胃不和證50例高永軍(新絳縣北張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 山西 新絳 043100)目的:探討肝胃百合湯治療胃潰瘍肝胃不和證的臨床效果與意義。方法:選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確診為胃潰瘍的100例患者為觀察研究對象,依據(jù)臨床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觀察組(聯(lián)用中醫(yī)湯劑治療組)和對照組(單純西醫(yī)治療組)各50例,分析兩組效果差異,指導臨床綜合治療胃潰瘍的臨床實踐。結果:聯(lián)用中醫(yī)湯劑治療組的患者在臨床癥狀改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等方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年8期2015-06-09
- 超微肝胃百合湯治療胃潰瘍肝胃不和證臨床觀察
5300)?超微肝胃百合湯治療胃潰瘍肝胃不和證臨床觀察陳加亭 (石門縣人民醫(yī)院,湖南 常德 415300)目的:探討超微肝胃百合湯治療胃潰瘍肝胃不和證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74例胃潰瘍肝胃不和證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jù)不同治療方法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7例,對照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予以甲硝唑+奧美拉唑+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治療,觀察組患者給予超微肝胃百合湯治療,對兩組患者治療后胃潰瘍愈合情況、Hp現(xiàn)癥感染情況等治療效果進行觀察比較。結果:經(jīng)過治療,觀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15年15期2015-04-26
- 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yī)證型分布規(guī)律
》[2]。(1)肝胃氣滯證:主癥:胃脘脹滿或脹痛,脅肋脹痛;次癥:癥狀因情緒因素誘發(fā)或加重,噯氣頻做,胸悶不舒,舌苔薄白,脈弦。(2)肝胃郁熱證:主癥:胃脘饑嘈不適或灼痛,脈弦或弦數(shù);次癥:心煩易怒,嘈雜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質紅苔黃。(3)脾胃虛弱證(脾胃虛寒證):主癥:胃脘脹滿或隱痛,胃部喜按或喜暖;次癥:食少納呆,大便稀溏,倦怠乏力,氣短懶言,食后脘悶,舌質淡,脈細弱。(4)脾胃濕熱證:主癥:胃脘痞脹或疼痛,舌質紅,苔黃厚或膩;次癥:口苦口臭,
環(huán)球中醫(yī)藥 2015年1期2015-04-21
- 阿拉坦五味丸合蘭索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84例臨床觀察
方法:選取辨證為肝胃郁熱和肝胃不和型的消化性潰瘍且通過碳14檢測幽門螺桿菌均為陰性的門診患者共168人為觀察對象,分為兩組,治療組和對照組各為84例。治療組使用蘭索拉唑配合阿拉坦五味丸治療;對照組單純用蘭索拉唑治療,比較兩組的療效。結果:主要癥狀療效方面,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24%,優(yōu)于對照組的76.19%;證候療效方面,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4.05%,優(yōu)于對照組的78.57%;胃鏡下療效評定方面,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6.43%,優(yōu)于對照組的79.76%,差
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15年16期2015-01-24
- 和中平逆方治療肝胃郁熱型反流性食管炎45例
)和中平逆方治療肝胃郁熱型反流性食管炎45例張 紅(山東省蒙陰縣中醫(yī)院內科,蒙陰276200)目的 探討肝胃郁熱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應用和中平逆方治療臨床療效。方法 隨機選擇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門診收入治療的90例肝胃郁熱型反流性食管炎 (簡稱為肝胃郁熱型RE)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 (45例)和對照組 (45例),觀察組給予中醫(yī)和中平逆方治療,對照組給予西藥治療,治療1個療程后 (8周)采用對照分析方法分析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 2014年8期2014-12-04
- 四君子湯加減治療肝胃氣滯型胃脘痛臨床療效觀察
探討四君子湯治療肝胃氣滯型胃脘痛的臨床療效?,F(xiàn)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7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肝胃氣滯型胃脘痛患者90例,隨機分為兩組。入選標準:90例患者臨床均表現(xiàn)為胃脘部疼痛與飽脹感,同時伴有納差、噯氣、泛酸以及大便異常等相關癥狀;均經(jīng)胃鏡檢查并參照病理學確診;排除胃癌等胃部其他病癥患者及合并有全身嚴重疾病的患者[2]。治療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齡 21~75(45.2±7.4)歲;病程 2~19(5.6
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 2014年4期2014-11-27
- 84例胃脘痛臨床分析
占29.7%, 肝胃郁熱型10例占11.9%, 胃陰虧虛型16例(包括瘀血阻滯12例)占19.04%, 脾胃虛寒10例(包括瘀血阻滯6例)占11.9%, 寒邪客胃2例、飲食停滯2例各占2.38%。其中4例保守治療, 無效轉外科手術治療, 均為瘀血阻滯型。胃脘痛各型病因、誘發(fā)因素的臨床特點見表1。表1 胃痛各型與病因、誘發(fā)因素之間關系比較2 討論2.1 情志不遂作為一種病因在胃脘痛的發(fā)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中尤以肝氣犯胃型、瘀血阻滯型、肝胃郁熱為多,共72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4年18期2014-11-15
- 幽門螺桿菌與萎縮性胃炎中醫(yī)分型的關系及對治療的影響
標準,將患者分為肝胃氣滯、肝胃郁熱、脾胃虛弱(脾胃虛寒)、脾胃濕熱、胃陰不足、胃絡瘀血6個證型。1.2 方法與觀察指標 (1)HP診斷:所有患者檢查前兩周未使用過抗幽門螺桿菌藥物治療,進行14C呼氣試驗或取胃黏膜組織行快速尿素酶檢測,其一陽性者為HP感染。(2)治療方法:對所有患者實行中醫(yī)常規(guī)辨證治療,療程為8周。(3)觀察指標:將胃脘脹滿、疼痛、噯氣、吞酸、脅痛、心煩易怒、納呆、口干口苦相關癥狀量化評分,無此癥狀0分,偶爾發(fā)作1分,頻作尚可忍受2分,持續(xù)
江西中醫(yī)藥 2014年2期2014-08-29
- 肝胃百苓湯治療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證臨床觀察
010051)?肝胃百苓湯治療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證臨床觀察康 芳(內蒙古自治區(qū)監(jiān)獄管理局第一醫(y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目的:探討肝胃百苓湯治療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證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0例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0例,治療組給予肝胃百苓湯治療,對照組給予元胡胃舒膠囊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3.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肝胃百苓湯;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證;元胡胃舒膠囊慢性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14年19期2014-05-02
- 經(jīng)絡導平加耳針法輔助治療慢性胃炎肝胃氣滯證的觀察與護理
輔助治療慢性胃炎肝胃氣滯證的觀察與護理杜聞媛1姜 昕2(1.天津市中醫(yī)藥研究院附屬醫(yī)院,天津300120;2.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經(jīng)絡導平治療;耳針;肝胃氣滯;慢性胃炎;護理慢性胃炎是指由各種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非特異性慢性炎癥病變,是一種十分常見和多發(fā)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1]。肝胃氣滯證慢性胃炎多因精神緊張,壓力增大致肝氣不舒、肝失疏泄、克犯脾土,脾失健運、生濕化濁、久釀成毒、蘊于中焦脾胃而發(fā)病[2]。我科在常規(guī)治療的同時,采用經(jīng)絡導平加耳針法輔助治療慢性
天津護理 2014年5期2014-02-11
- 旋復代赭湯合小柴胡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熱證44例
治療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熱證44例龔建芳(江蘇省太倉市中醫(yī)醫(yī)院,太倉215400)目的 對應用旋復代赭湯與小柴胡湯聯(lián)合對患有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熱證的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抽取88例患有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熱證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平均每組44例。采用小柴胡湯對對照組患者實施治療;采用旋復代赭湯與小柴胡湯聯(lián)合隨證加減方案對治療組患者實施治療。結果治療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熱證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癥狀表現(xiàn)消失時間和用藥治療總時間明顯短
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 2013年18期2013-03-07
- 小柴胡湯加減治療胃脘痛臨床觀察
最長,脾胃虛寒、肝胃郁熱證次之,肝胃氣滯證病程最短;胃脘疼痛拒按11例、喜按29例,因情志不遂而加重者27例,得寒加劇者13例;舌紅,苔薄或黃、黃膩,脈弦。1.2 治療方法 以小柴胡湯加減為基本方為柴胡15 g,法半夏 12 g,甘草 9 g,黃芩 12 g,木香 12 g,香附 12 g,白芍18 g,郁金12 g,丹參12 g,百合12 g。隨證加減:肝胃氣滯,用基本方治療;肝胃郁熱者基本方去木香,加生牡蠣、麥冬;脾胃虛寒者,加高良姜、白豆蔻、砂仁、焦
中國中醫(yī)急癥 2013年11期2013-01-24
- 加味肝胃百合湯治療胃脘痛70例
院夏度衡老中醫(yī)的肝胃百合湯進行加味治療胃脘痛70例,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70例胃脘痛均符合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胃脘痛診斷標準[1],并經(jīng)胃鏡或上消化道鋇餐檢查確診為慢性淺表性胃炎、淺表糜爛性胃炎、淺表萎縮性胃炎等。其中,男32例,女38例,年齡最小19歲,最大64歲,平均 (42.3±12.3)歲,病程最短15天,最長者19年。1.2 治療方法采用湖南中醫(yī)學院夏度衡老中醫(yī)的肝胃百合湯進行
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12年4期2012-01-25
- 急性胰腺炎累及小網(wǎng)膜腹膜下間隙MSCT表現(xiàn)及其與CT分級的相關性研究*
肝十二指腸韌帶及肝胃韌帶的受累(韌帶增厚、密度增高及血管邊緣模糊等)情況,并記錄各患者的Balthazar CT分級情況。記錄意見一致征象,若出現(xiàn)分歧,通過討論達成一致。Balthazar CT分級標準:A級為正常胰腺;B級為胰腺彌漫性/局灶性腫大;C級為胰腺腫大伴胰周脂肪組織的炎性改變;D級為單發(fā)的積液或蜂窩組織炎性腫塊;E級為胰腺或胰周有兩處及以上的積液或積氣。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表示,行×列表的
天津醫(yī)藥 2011年11期201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