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紅
很佩服現在的教育家們,總是能在教育領域創(chuàng)造出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以便于大家借助這些新理念發(fā)表一下自己的見解,百家爭鳴,不亦樂乎。
所謂有效教學,我個人的理解應該是以最低的的課堂教學投入獲得最大的教育質量,也就是說,既要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又要在此基礎上盡可能地使學生有更大的發(fā)展,爭取獲得最大的教育效益。由此看來,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也是一直以來教育界同仁們不懈的努力和追求,而要想達到這個目標,就需要我們教師付出很多,因為有效教學涉及的范圍很廣。下面僅就有效備課談談自己的一點淺見。
作為教師都知道,備課是教學的第一大環(huán)節(jié),包括熟悉教材、準備教具、寫好教案,備好學生等等?!伴_頭一半功”,要想上好課并取得滿意效果,必須備好課。
首先要明確的一點就是,有效的備課絕不能照抄別人的教案,一定要有教師自己的主見,只有通過自己獨立思考后的備課才有教學的生命力。
1、備教材。教材的編寫受到語言、內容、形式等多方面的限制,呈現出簡練、概括的特征。其中,知識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不可能全部寫出來。這就需要教師通過研究教材,把課本中未能反映出來的過程還原出來,讓學生得到教材完整的知識體系和內在邏輯關系,從而更好地構造認識結構。
2、備學生。有的教師總覺得小學的知識太簡單了,于是就照本宣科,把知識強硬地灌輸到學生腦子里,然后做大量的練習,雖反復訂正,學生們還是不能很好地掌握。這里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僅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沒有進入學生的角色。備課一定要備好學生,要想為學生所想,疑為學生所疑,要想到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及處理方案,有目的地制造一種“陌生感”,形成與學生相近的認知態(tài)度,達到角色轉換與思維轉換置換的境界。
3、備教法。一種好的教法只有在一定的教學條件下才能發(fā)揮積極作用,任何教法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應當視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巧妙地將幾種教法有機結合,才能產生理想的效果。衡量一個教師在備課中是否采用了先進的教法,關鍵是看是否真正啟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啟發(fā)的實質,就是直正為學生創(chuàng)造觀察、操作、思考、表達、交流等時機,學習成果真正為學生思維所得,而不是由教師直接灌輸的。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眰湔n就是為了有利于教、有利于學。為了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我們必須要有效備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