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敏
【摘要】“學案導學”法是借助學案引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學生的知識建構的教學模式。一般分為編寫導學學案、學生依案自學、討論交流、展示點評、精講釋疑和達標總結幾個環(huán)節(jié)?!皩W案導學”理念具有超前性、先進性和時代感,可簡化學習內(nèi)容,優(yōu)化知識和能力結構,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提高學習實效,最終目的是進一步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改變課堂教學結構,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生物教學;學案導學;有效課堂;實踐運用;教學成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如何將《生物新課程標準》落實于自己的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學素養(yǎng)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一直存在著重教法輕學法,重提問輕思維,重結果輕過程,重知識傳授輕能力發(fā)展的問題,教師始終扮演主角,學生只是教學活動中的配角,甚至是觀眾,這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fā)揮,破壞了學習過程體系的合理結構,無法激活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心理機制,也就談不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了。如何使教學更有成效,如何以人為本,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呢?“學案導學”就在這樣的形勢下應運而生?!皩W案導學”法是借助學案引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學生的知識建構的教學模式。其特點在于:該模式是以學生學會學習為宗旨,以學案為依托、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性為目標,實現(xiàn)學生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整體素質共同提高的一種教學模式。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一下”學案導學”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一、“學案導學”的實踐和運用
“學案導學”一般分為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1.編寫導學學案。教師在編寫學案前應做兩手準備:一方面,要結合新課程標準和教參資料,研究和分析教材,我們可以在備課時,把補充習題、作業(yè)上的好題作為備課的資源,一起滲透進去進行教學;另一方面,要了解學情,包括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能力、認知水平等。針對生物課程,知識比較零散,不易系統(tǒng)化的特點,我認為要想讓學生最大可能的掌握更多知識,老師要要少一些繁瑣的講解,給學生多一些必要的閱讀,讓學生多一些勾畫圈點。在設計學案時,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第一,主體性原則。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參與,全員參與,真正做學習的主人。第二,指導性原則。學法指導是“學案導學”的一大特色,其目的在于為學生發(fā)揮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第三,層次性原則。為落實因材施教,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學案的設計上體現(xiàn)出層次性和梯度性。層次性旨在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各有所得,梯度性是指問題的設計要循序漸進,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2.學生依案自學。對于課前自學,教師要提出明確的預習目標,學生帶著問題對課文進行預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檢測學生的預習效果,以便為學生進一步的自學提供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在自學中要注意知識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通過勾畫圈點,抓住重點,把握本質,總結規(guī)律,找出問題,提出質疑。
3.討論交流。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教師應組織學生就自學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分組討論。需要指出的是,教師應通過巡視,有選擇地參與到小組討論中,一方面對討論給與必要地指導,避免討論流于形式;另一方面,發(fā)現(xiàn)和匯總學生在討論中不能解決的共性問題,以便在精講釋疑中集中解決。
4. 展示點評。在小組討論后,小組或小組代表通過發(fā)言、表演等形式展示本組討論交流的結果,其他組的同學可以對展示結果進行點評、質疑,別組也可以對點評、質疑的情況進一步點評、質疑等,在以上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適時補充,分析指正。最后,通過教師的點評對展示或點評優(yōu)秀的小組和個人進行加分獎勵,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
5.精講釋疑。在學生自學和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教師結合教學重點、難點,就學生遇到的共性問題進行講解。教師的精講要有針對性,切忌面面俱到;要有啟發(fā)性,要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6.達標總結。達標是指緊扣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和能力培養(yǎng)的目標設計有層次性的練習題,習題的設計既要側重于基礎,又要有一定的思維含量??偨Y是指學生對從課前預習到達標練習的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反思、自評和初省,是一個整理、提高的過程。
二、在使用“導學案"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使用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中,應充分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主要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支持者和評價者,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對所有的學生應一視同仁,切忌諷刺、挖苦差生,為所有的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表現(xiàn)自己才能的舞臺,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
3.要做到教與學的和諧發(fā)展,把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貫穿于整個教學的始終,切忌顧此失彼,把整個課堂變成教師的一言堂?;蚪處煼湃巫粤髯兂伞胺叛蚴?的教學。
4.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和先進的教學手段。一方面,它能使學生所學的內(nèi)容當堂鞏固,最大限度提高課堂效率。另一方面又能激發(fā)學生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的實效
三、“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成效
1.教師的教學方式發(fā)生了改變,教師的素質和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教師的備課方式從備教案轉變?yōu)閭鋵W案,教師的作用從學生學習的主宰者變?yōu)閷W生自學的引導者,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榉椒ǖ闹笇д?。學案的編輯促使教師鉆研教材,搜集資料,選擇問題,提高了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能力。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怎么上課,迫使教師進行研究改變原來的滿堂灌,提高了教師的研究意識和研究能力。
2.學生的學習方式發(fā)生了改變,學生的自學能力有了提高,自學習慣逐漸養(yǎng)成。實行“學案導學”,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原來的課堂聽講,課后作業(yè)轉變?yōu)檎n前自學,課中研討,課后練習,學習效率有了明顯提高。學生為了自學,必須熟讀教材、學案,寫好知識提綱,從而逐漸形成良好的讀書方法、學習習慣。
3.教學的效果有了提高,解答問題的規(guī)范性和準確性也有好轉。學案教學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學生在課堂上要時而聽,時而讀,時而寫,時而記,時而思,時而答,可謂多種感官齊參與。在學生自主解決問題時,教師引導學生應用學過的知識自己解決問題,特別是鼓勵學生在自主解決問題中的獨創(chuàng)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因此學生解答問題的規(guī)范性和準確性也得到了提高。優(yōu)秀的教師不再體現(xiàn)在“教”的有多好,而重在體現(xiàn)在“引導”的很到位,體現(xiàn)在學生“學”的很輕松。
總之,“學案導學”理念具有超前性、先進性和時代感,可簡化學習內(nèi)容,優(yōu)化知識和能力結構,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提高學習實效,最終目的是進一步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改變課堂教學結構,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