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峰
【摘要】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教學過程中承前啟后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教學能夠順利進行下去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現在課堂教學評價不僅僅對之前的教學進行正確、及時、合理的評價,以使教師與學生能夠客觀地看到自身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從而對接下來的教學過程進行指導.本文將著重討論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教學評價.
【關鍵詞】小學教學;數學教學;課堂教學評價;思考
課堂教學評價是學校教育活動中很常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評價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出來,在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中,偏重于對教師的評價,教師的課堂表現是對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但是新課改提出,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活動必須要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成為更加重要的評價內容,由此可見,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改革也越來越迫切和必要,使教學評價對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能夠得到一定的反應,全面地促進教學的發(fā)展.下文將仔細敘述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教學的改革與思考.
一、課堂教學評價應該關注學生情緒情感的變化
新課程改革提出,要重視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的關注顯然是不夠的,很多學生對數學的印象是枯燥又死板的,教師也認為數學這一門學科應該是嚴謹的,因此,使得整個課堂都以嚴謹、認真的氣氛為主,課堂氛圍不夠活躍,不僅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對于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也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在具體的教學評價過程中,應該更加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情緒情感的變化.通過教學評價的關注,才能夠指導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變化的關注,從而采取相應的、合適的教學方式來實施教學.比如說,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變化的教師,就會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創(chuàng)設一個合適的數學學習活動環(huán)境,善于營造出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重視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等教學活動,并在教學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嘗試的學習精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情緒情感的變化,還能夠使教師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有主人翁的意識,自主、自覺地去學習,建立起學習數學的自信.
二、課堂教學評價應該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形成過程
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而對于獲取知識的過程就比較忽略,這樣的教育并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也比較薄弱.新課程改變了傳統(tǒng)應試教育所關注的重點,要求更加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形成過程.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評價也是如此,教學評價應當將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形成過程作為一個重要的評價指標.只有這樣,教師在進行教學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夠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進而改變自身教與學的重點.
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來說,首先應該關注學生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小學數學知識是學生學習好數學的理論基礎,所有的數學學習方式與技能的應用都建立在基礎之上,因此,關注數學知識要點的形成過程,知道知識點是如何得到的,那么才能知道具體的知識點應該怎么應用.其次,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應用,找到合適的學習方式是一個能夠使學生高效學習的重要途徑,數學知識是伴隨學生一生的知識,是學生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知識,因此,掌握正確的學習數學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在數學課堂上,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有效地學習,并指導學生找到最合適自己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能夠應用適合自身的學習方式完成教學活動任務,體會學習方式的應用,以便能夠更加靈活方便的將這種在數學上的學習方式遷移到其他學科或者生活中的學習.
三、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更加關注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具體體現
我國的小學教育階段屬于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階段,因此,該階段的數學教學應該面向全體學生,要體現出其知識的基礎性、普及性,并且立足于每一名學生的發(fā)展.同時,每一名學生都具有差異性,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在個性與學習方式與能力方面上的差異,因材施教,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得到相應的發(fā)展.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課堂教學評價就應該將其列入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之中,考察教師是否在課堂上面向全體、因材施教,考查學生在這一教學環(huán)境中的具體體現,引起教師與學生對該教學方式的重視.
新課程指出,學生是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地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關注到學生的動態(tài),根據學生的差異來具體的課堂教學設計,尊重每一名學生的個性與特性.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提出的不同角度的答案或疑問,教師要對學生的這種思維進行鼓勵與引導,并允許學生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照顧到優(yōu)等生,還要照顧到中等生,更加要鼓勵差等生,對每一名學生都要一視同仁,最終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該學習階段獲得必需的數學知識,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都能夠有不同的發(fā)展.
四、課堂教學評價應該關注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
課堂教學評價要關注到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可能對教學效果有影響的因素,盡量全面、客觀地對課堂教學進行評價.但課堂教學評價的最終目的是要關注整個課堂教學效果的整體提升,從而促進課堂教學的發(fā)展.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教學評價,一個較為重要的評價依據就是課堂整體效果的呈現.
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的評價,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察:首先,根據預計的教學效果來進行評價,考察課堂教學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方面是否達到了預定的教學效果.其次,整個課堂教學是否有所延伸,學生在該課堂教學的影響下是否能夠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并有自主進行課外學習的動機,學生是否有積極主動探索新知識的欲望與動力.再者,整個課堂教學是否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是否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的主人,整個課堂教學的氛圍是不是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否是活潑的、健康的師生關系.總之,關注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是需要全面而又完整地考察的,不僅僅需要考慮到教師的課堂表現、學生的學習成果,同時還要關注整個課堂效果的延伸范圍.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評價已經完全脫離了傳統(tǒng)的評價模式,是一個全面而又系統(tǒng)的評價過程,評價的主體已經不僅僅只是教師的課堂教學表現了,對學生的課堂教學評價也成了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此外,課堂教學的諸多環(huán)境因素也被列入了評價的內容之中.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教學評價,不僅僅只是評價的內容發(fā)生了改變,評價的手段也更加豐富化,教師、學生都能夠對自身進行評價,并能夠公平、客觀地認識到自身在教與學過程中存在的優(yōu)勢與不足,從而能夠對自身接下來的教學過程進行調整.完整的評價內容、多樣化的評價手段,使得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評價發(fā)展得越來越好,對教學過程的指導越來越高效.
【參考文獻】
[1]王萍.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策略的思考[J].科技資訊,2008-05-13.
[2]賈占先.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探究[J].教師,2013-05-25.
[3]常恒.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1-05-05.
[4]葛朝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如何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J].新課程(中),2011-04-08.
[3]歐陽躍.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7-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