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振偉
摘 要: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對探究式學習在高中體育選項課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和梳理,指出高中體育選項課實行探究式學習模式不僅僅要遵循學生主體性原則、教學過程的民主性原則和學生個體間差異性區(qū)別對待原則。研究表明探究式學習有利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得出結論,從而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增強創(chuàng)新精神。
關鍵詞: 探究式學習 體育選項課 高中教學
1.相關理論概述
1.1探究式學習
“探究”一詞在漢語詞典中解釋為“探索,研究”[1]。由此可以看出,“探索”從字面意義解釋最終目的就是追尋答案而解決問題;“研究”一詞則是更深層次的內涵或本質獲悉,以獲得事物的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進而解決問題。廣義上,探究式學習是一個主動學習過程,即對該學科的學習方法和策略。狹義上,探究式學習是主體作用于客體的一種學習方法。
1.2高中體育選項課
體育選項課指在體育教學中依據運動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有關原理,從教學思想、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組織形式、教學方法方面構建的,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活動基礎、興趣愛好,在師資、場地、設備允許的情況下,經教師指導自主選擇活動項目的一種教學模式[2]。高中體育選項課的開展會受到學校條件的限制,師資、場地、器械、經濟水平、學校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等都會影響體育選項課的開展,加上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人們對體育課的印象總是處于負值。因此,應從教育上改變中國體質健康問題,以“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從思維上改變人們的觀念。
2.“探究式學習”的特點和原則
2.1探究式學習的特點
首先,探究式學習具有極強的開放性,目的就是讓學生擴散思維。探究式學習是從傳統(tǒng)學習模式向開放式創(chuàng)新學習模式轉變,其中以教師引導為主,教師通過假設性問題或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其次,探究性學習的主動性。這種學習模式摒棄傳統(tǒng)幾本教科書的上課模式,枯燥、乏味的上課模式易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親力親為、親身體驗的探究式學習與以往接受式、按部就班地讓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相比,是學生主動探究、發(fā)現(xiàn)、獲取、分析、歸納,最后獲取信息,更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再次,探究式學習的實踐性。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的技能和知識,不僅有利于進一步理解和實際應用,而且對知識和技能的鞏固和記憶將更為深刻。最后,探究式學習對學生多樣性和個性發(fā)展有利。
2.2探究式學習遵循的原則
2.2.1遵循學生主體性原則。在現(xiàn)代“人本教育”思想影響下,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作為探究式學習的主體性原則,學生首先要具備人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以往向學生單向傳遞知識,現(xiàn)在變成較適合學生的“雙向互動交流”。
2.2.2民主性原則。探究式學習最吸引學生的是它顛覆以往上課模式,消除“專制”教育體制,學生敢于提出問題、敢于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或答案質疑。
2.2.3區(qū)別對待原則。學生由于不同年齡段特征及個性特點,有的順從聽話,有的張揚個性不聽話,個體之間存在諸多差異性。因此,要將統(tǒng)一要求和區(qū)別對待有機結合起來,探究式學習中應采用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行為作為評價標準。
3.探究式學習與高中體育選項課
3.1探究式學習在高中體育選項課中的實施過程
3.1.1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作用。以高中武術課(少年拳)為例:第一式掄臂砸拳,要點是轉體、繞環(huán)、掄臂協(xié)調一致,要求砸拳和震腳是一致的。武術的本質在于攻與防,掄臂砸拳主要體驗“掄”與“砸”的動作,兩人一組相互體驗探索,一人抓握對方左臂,另一人通過轉體掄臂掙脫,體驗“掄”的感覺,在掄的過程中通過扣抓,以右手砸拳反擊,體驗“砸”的感覺,通過自身體驗和思考,掌握每一個動作招式如何在“攻”和“防”中應用。情境創(chuàng)設是為啟發(fā)學生,使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疑惑。
3.1.2提出問題及各種假設。對問題的要求必須含有未知、模糊的成分,問題的答案應是多元化的,設計的答案要有邊界和范圍。探究式學習的關鍵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可以對課中情況提出問題,可以對老師教學提出問題,學生之間可以提出問題。學生對老師設問、學生與學生之間設問,通過問題提出和假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的能力,改變被動式學習方式,將被動變?yōu)橹鲃?,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展。
3.1.3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通過學生個人獨立或小組式探索,第一步分析問題:躍步沖拳騰空做回頭望月動作的原因(根據動作結構,在空中定勢要求等);第二步查找原因:因為武術動作具有攻防含義(達到的目的是什么);第三步得出結論:躍步沖拳騰空做回頭望月是為了體現(xiàn)“防”的意義(在對問題分析的基礎上得出答案假設);第四步分析對策:根據個體差異性對此動作要求有所區(qū)別,只要達到“防”的目的即可(實際分析)。
3.2探究式學習在高中體育選項課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
3.2.1評價標準難以平衡。探究式學習能活躍思維、拓展思路和創(chuàng)新,讓學生自主探究,期間很難對其量化,評價標準只能靠教師主觀審視。對于考核機制就要改變以往定量評價模式,以發(fā)展學生為最終目的,在定量評價的基礎上考慮結合過程性評價和定性評價,才能達到有效進行探究式學習的目的。
3.2.2個體差異性影響整體上課效果。受到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有的學生在啟發(fā)式教學和自我技能掌握中相比較身體素質較好的同學其掌握程度和技能所能達到的水平都受到限制。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區(qū)別對待,不能用統(tǒng)一標準審視所有學生,及時畫龍點睛。
3.2.3教師沒有發(fā)揮“探究式學習”的導演作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很少起到指導和導演作用,由于上課時間、學生自身水平的限制,教師在設疑與問題探究中沒有導演好學生的自我探究。因此,教師應改變以往上課模式,與學生一同進步,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4.結語
探究式學習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為高中體育選項課開展注入新鮮血液,避免高中體育選項教學過程出現(xiàn)枯燥、乏味、效率低下、學生失去興趣等情況。從而改善教學方式,優(yōu)化教學效果,使高中體育選項教學趨于成熟。
參考文獻:
[1]漢語詞典[M].商務印刷館,2001:957.
[2]余立峰.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選項教學組織形式實踐探索[J].體育教學,2008(1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