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女性譯者主體性探究——析戴乃迭英譯《沉重的翅膀》

      2015-12-29 06:00:01張生祥汪佳麗
      當代外語研究 2015年8期
      關(guān)鍵詞:戴乃迭譯者主體性女性主義

      張生祥 汪佳麗

      (浙江師范大學,金華,321004)

      女性譯者主體性探究——析戴乃迭英譯《沉重的翅膀》

      張生祥汪佳麗

      (浙江師范大學,金華,321004)

      摘要:作為著名的英籍翻譯家,戴乃迭為中國文學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她獨特的雙重民族文化身份和豐富的翻譯實踐使其成為研究譯者主體性極好的對象;而女性譯者文化身份又為其譯者主體性的研究開辟了一個全新的性別視角。在后期的獨立譯介活動中,作為一名女性譯者,戴乃迭積極主動地譯介了大量中國女性作家作品,其譯者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本研究從女性主義視角出發(fā),分析戴乃迭漢譯英作品中體現(xiàn)出的譯者主體性,研究以《沉重的翅膀》為具體實例,從翻譯文本的選擇、對副文本的操縱和翻譯策略三個方面展開具體分析。

      關(guān)鍵詞:戴乃迭,譯者主體性,女性主義,《沉重的翅膀》

      1. 前言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翻譯研究的“文化轉(zhuǎn)向”,學界對于“譯者主體性”問題日益關(guān)注,譯者的文化身份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著名英籍翻譯家戴乃迭所具有的獨特文化身份對其譯介活動、譯介行為和譯介效果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尤其在后期的獨立譯介活動中,她充分發(fā)揮女性譯者主體性,積極地向海外介紹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女性文學,得到了西方讀者,尤其是女權(quán)主義者的認可和接受。張潔的小說《沉重的翅膀》“直接取材于我國正在展開著、流動著、旋轉(zhuǎn)著的現(xiàn)實生活,寫出了我國第一部反映改革的長篇小說”(楊建國1986:2),“而在戴乃迭1987年的英譯本中,原作的女性主題和女性角色卻得到了相當?shù)恼蔑@,小說的女性維度得到了相當?shù)膹娬{(diào)和拓展,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被當作女性文本解讀”(付文慧2011:18)。本文以《沉重的翅膀》的譯文為例,著重分析戴乃迭的女性譯者主體性在其中的體現(xiàn)方式及其中的女性主義特征。

      2. 戴乃迭與女性主義的相遇

      女性主義主要“致力于性別差異和不平等的根源、結(jié)果及解決途徑的理論解說,以及期望給性別關(guān)系帶來深刻變化的社會與文化變革及重建工程的努力”(吳小英2000:5)。隨著女性主義浪潮的不斷高漲、社會思想觀念的轉(zhuǎn)變以及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女性主義理論的內(nèi)容也日趨豐富。1949年,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打破了傳統(tǒng)中認為性別天生的見解。“社會性別”概念的出現(xiàn)使人們意識到性別的差異是“一種社會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對男女身份做出的不同價值評價”(梁巧娜2004:7)。當女性主義進入翻譯研究領(lǐng)域,學者們也開始思考翻譯中以前無人重視的譯者性別問題:一直以來,譯者和譯文都是處于從屬的地位,女性主義譯者顯性化譯者身份,使其不再處于隱性服從地位?!安豢煞裾J的是,女性譯者的特殊努力對整個社會文明的進步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她們的女性特色必定讓我們認識到:性別,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一種形式,在翻譯中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楊朝燕、胡素芬2007:120)。

      汪佳麗,浙江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與實踐。電子郵箱:wangjiali_happy@126.com

      路易斯·馮·弗拉德(Flotow 2004)將翻譯置于女權(quán)主義運動以及對“父權(quán)”語言進行批判的背景中,闡述了女性作品的翻譯實踐、譯者大膽介入一些重要文本的翻譯及以女性譯者為焦點的翻譯歷史研究等一系列問題。他(同上:24)指出,“在過去的十年里,很多女性譯者聲稱應該用女性主義的視角看待原文本,一旦文本偏離了女性視角,她們就會對文本進行干涉,做出改變”。另外,她們還顛覆了傳統(tǒng)的“忠實”觀念,重新定義“忠實”,指出“忠實不是指忠實于作者或者讀者,而是要忠實于作者和譯者共同參與的寫作計劃”(Simon 1996:2)。由此,譯者與譯文終于獲得了與作者和原作平等的地位。女性主義譯者在翻譯實踐中通常“采用三種常用方式:增補(supplementing)、加寫前言(prefacing)和腳注(footnoting)、劫持(hijacking)”來改寫、操縱甚至占有原文,“為實現(xiàn)在譯文中讓女性的身影盡量被看到,女性的聲音盡量被聽到”(蔣驍華2004:13)。

      戴乃迭的女性主義思想孕生于20世紀80年代,即她的獨立譯介階段。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和政治氛圍的松動,中西展開廣泛的交流,戴乃迭借機與國外好友重新建立了聯(lián)系,其中包括狄利亞·達文(Delia Davin),一位在西方女性運動熏陶下成長起來的女性主義學者。女性的文化身份使得戴乃迭本能地對西方的女權(quán)主義運動產(chǎn)生了興趣,此外,西方女性主義者的觀點也給戴乃迭主體性意識的發(fā)揮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性別視角。于是,身為女性的戴乃迭積極投入譯介中國新時期女性作家作品的工作中,為西方世界了解中國女性生活打開了一扇窗戶。

      3. 戴乃迭女性主義思想在翻譯中的體現(xiàn)

      翻譯,是一個在譯入語環(huán)境中重現(xiàn)原文中所描繪的文化圖像或鏡像的過程。在這個轉(zhuǎn)換的過程中,譯者扮演著雙重角色,即接受者和傳播者,其主體性“貫穿于翻譯活動的全過程,具體地說,譯者主體性不僅體現(xiàn)在譯者對作品的理解、闡釋和語言層面上的藝術(shù)再創(chuàng)造,也體現(xiàn)在對翻譯文本的選擇、翻譯的文化目的、翻譯策略和在譯本序跋中對譯作預期文化效應的操縱等方面”(查明建、田雨2003:22)。在翻譯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品過程中,戴乃迭在選擇翻譯文本、操縱副文本和實施翻譯策略等三個方面力圖彰顯自己的女性身份,表達女性主義話語和思想。

      3.1 翻譯文本的選擇

      在翻譯活動過程中,譯者的主體性意識首先體現(xiàn)在對翻譯文本的選擇上,繼而才會有譯者對作品的解讀和語言層面上的釋義。戴乃迭擁有自主譯材選擇權(quán)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在此之前,她雖然已經(jīng)開始了自己的獨立譯介活動,可是其翻譯選材依然受到文學系統(tǒng)外的贊助人,即有促進或阻礙文學創(chuàng)作和翻譯的權(quán)力的個人和機構(gòu)的影響。不管是之前的外文出版社,還是后期并入外文出版社的《中國文學》雜志社,作為國家級單位,兩者均是為國家為政府服務的有著鮮明政治性的機構(gòu),故戴乃迭的翻譯選材受制于當時的國家方針政策,譯介作品以左翼和解放區(qū)文學為主。20世紀80年代,楊憲益出任《中國文學》雜志主編并提倡出版《熊貓叢書》,再加上當時中西方的正常交流,這兩方面的變化成為戴乃迭充分發(fā)揮主體性的催化劑。作為一名女性譯者,戴乃迭在選材方面傾向于新時期中國女性作家作品,其好友達文曾提及:“80年代,她[戴乃迭]對婦女運動產(chǎn)生了興趣,大量翻譯了從文革中成熟起來的一批中國當代女作家的作品”(參見楊憲益2003:152)。1982年《當代中國七位女作家選》出版,并受到國外讀者的熱烈歡迎和肯定,戴乃迭繼而大量譯介了中國當代女作家的作品(包括獨譯與合譯),如《張潔小說選》(1986)、張辛欣和桑曄的《北京人》(1986)、《沉重的翅膀》(1987)①、王安憶的《流逝》(1988)等等。

      3.2 副文本的操縱

      “副文本”概念最早由法國文論家熱奈特1979年在其《廣義文本之導論》中提出,是相對于正文本而言的,一般“是指正文本周邊的一些輔助性文本因素,主要包括標題、序跋、扉頁或題下題辭、圖像、注釋等”(金宏宇2012:171-172)。透過副文本,尤其是序跋,我們可以更為清晰地了解譯者對翻譯的整體把握,包括翻譯的緣由、翻譯策略選擇以及翻譯思考(或思想)等多個方面。

      3.2.1撰寫譯者序

      戴乃迭主動譯介新時期中國女性作家作品,并對其譯介作品撰寫詳盡的譯者序。她從女性的立場出發(fā),詳實介紹作者的人生閱歷和創(chuàng)作風格及主題,以其明晰的讀者意識,將關(guān)注點轉(zhuǎn)向女性話題,詳細描述中國女性的真實生活情感狀況。

      在英譯《沉重的翅膀》過程中,戴乃迭省譯原作中的序言,從其女性譯者身份出發(fā),撰寫了長達1700詞的譯者序。序文共16個段落,前三段落就張潔的生平以及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簡要介紹;第四段詳盡介紹了張潔的著名小說《愛,是不能忘記的》,以此來說明這一時期其創(chuàng)作的內(nèi)容和主題——愛和婚姻;接下來的幾段將重點放在介紹《沉重的翅膀》的內(nèi)容和主題,譯者沒有過多闡述其工業(yè)改革主題,而是將中心放在主要人物的個人幸福以及價值方面,指出文中的婚姻體制問題,總之不論是中國七八十年代的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還是個人婚姻生活,或是張潔的創(chuàng)作之路,都是帶著沉重的翅膀起飛;第12、13段分別介紹了張潔另外兩部知名作品《方舟》和《條件尚未成熟》,前者被視為一部女性主義色彩濃厚的小說,后者則繼續(xù)《沉重的翅膀》的經(jīng)濟改革主題,譯者此舉意在表明作者的創(chuàng)作主題:以社會現(xiàn)實為基礎(chǔ),探求個人價值與幸福感,尤其是女性;最后三段圍繞著《沉重的翅膀》英譯展開,譯者解釋了翻譯過程中的省略和人物譯名,并對比爾·詹納爾教授(Bill Jenner)和達文對譯文的潤色表示感謝。

      3.2.2邀友人作跋

      譯者序雖然涉及到文本中的婚姻體制問題,但由于深受中國傳統(tǒng)譯學中“忠實”標準的影響,戴乃迭并未直指中國女性的地位及現(xiàn)狀,而其女性譯者主體性卻完美地體現(xiàn)在邀請女性主義者達文為其英譯本作跋上——借助贊助人的力量來完成對譯作預期女性主題的操縱。

      翻譯文化學派的代表人物安德烈·勒菲弗爾(Andre Lefevere)提出了翻譯活動中的“贊助人”概念,他指出“文學系統(tǒng)外的贊助人指的是促進或者阻礙文學閱讀、寫作以及改寫的權(quán)力,包括人或機構(gòu)”(Lefevere 1992:15)。在英譯《沉重的翅膀》中,戴乃迭借助贊助人的力量,凸顯譯本的女性主題。作為個人贊助人,女性主義者達文花了大量篇幅對文中主要女性人物的性格、形象以及生活狀態(tài)進行全面分析,如對于夏竹筠的描述:“被寵壞的副部長夫人,懶惰、傲慢、無禮、注重物質(zhì)享受,從不真心對待他人”(Yang 1987:176)②。譯跋還對作者張潔的個人婚姻生活進行了簡單介紹,以此來解釋《沉重的翅膀》中缺乏更多的積極的女性角色。最后,達文指出,雖然張潔關(guān)于女性壓迫的看法與西方女性主義者截然不同,但是其塑造的人物的生活和思想,給西方讀者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當代社會之窗。

      3.2.3添加主要人物列表

      除了序跋,添加在前言之前的主要人物列表,也充分體現(xiàn)了戴乃迭的女性關(guān)照意識。添加的人物列表,扮演著兩個主要的作用:其一,突出女性人物;其二,易于譯語讀者理解小說中復雜的人物關(guān)系。誠然強調(diào)小說中的女性人物才是重中之重,戴乃迭通過以下三種方法實現(xiàn)其關(guān)愛女性的目的。

      (1) 賦予主要女性人物美麗的英文名字,而男性人物名直接用漢語拼音表示

      表1

      表1鮮明地表現(xiàn)出譯者對于女性人物的偏愛和重視,其中葉知秋、劉玉英和夏竹筠的英文名分別譯自她們中文名字中的一個漢字:秋、玉和竹。而何婷和萬群的英譯名則更具深意,作為小說中的負面人物何婷,她傲慢、倔強、邪惡、有野心、有計謀,然而戴乃迭卻給予她“Grace”這樣一個代表著優(yōu)雅高貴有氣質(zhì)的名字,在渲染諷刺意味的同時,也表現(xiàn)出譯者對人物的尊重和關(guān)愛。萬群的英譯名也如出一轍,原本一生孤苦無依,生活艱辛的她卻被稱為“Joy”,這是一種怎樣的譏諷和嘲笑,人物命運的悲哀無法改變,譯者只能通過賦予其美妙的名字來為其人生點亮一點色彩。相比較女性人物英譯名而言,男性人物只是簡單地以拼音形式呈現(xiàn),以烘托女性人物。

      (2) 以女性為中心對主要男性人物的社會關(guān)系進行介紹

      在介紹小說中出現(xiàn)的第一位男性人物莫征時,列表中以“葉知秋的養(yǎng)子”(Autumn’s adopted son)呈現(xiàn),并沒有以莫征為核心來介紹他其他方面的個人信息或者社會關(guān)系。同樣的例子還有不少,比如對吳國棟的介紹是“劉玉英的丈夫,曙光汽車廠的工人”(Wu Guodong,Jade’s husband,a worker at the Dawn Works),以其妻劉玉英為中心;對郭宏才和羅濤海的介紹,分別為“何婷在黨支部的敵人”(an enemy of Grace’s in the Party branch)和“何婷在黨支部的同盟”(Grace’s ally in the Party branch),均是以何婷為中心展開介紹。

      (3) 添加主要女性人物的婚姻狀況介紹

      介紹男性人物時,重點放在其社會身份與地位,而對于女性人物的介紹除了社會身份,還添加了對她們婚姻狀況的描述,意圖將譯語讀者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女性人物的愛情、婚姻等方面,而不是去關(guān)注工業(yè)改革。例如在介紹何婷的時候,除了介紹她是一個惡毒的處長,還提到她那殘疾多年的丈夫(whose husband is an invalid)。相似地,在介紹萬群和郁麗文時,也強調(diào)了她們的婚姻現(xiàn)狀:“萬群,在政府部門工作的寡婦”(Wan Qun,a widow who works in the ministry);“郁麗文,一名醫(yī)生,嫁給了陳詠明”(Yu Liwen,a doctor,married to Chen)。

      3.3 具體的翻譯策略

      社會語言學是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語言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是語言研究的交叉學科,結(jié)合語言學要素和社會環(huán)境,致力于“揭示語言和社會結(jié)構(gòu)之間的關(guān)系”(孫煒等2010:1)。女性作為一個社會群體,她們的語言不論是口語還是書面語都獨具特色。學術(shù)界對于女性的語言研究已經(jīng)有相當長的歷史。當代丹麥語言學家葉斯珀森最早從語言學角度研究性別語言。1922年,他在Language:ItsNature,DevelopmentandOrigin一書中專門用一章“The Women”討論女性語言特色。60年代歐美興起的女性主義運動波及到語言學領(lǐng)域,女性語言得到進一步發(fā)展。1975年美國著名社會語言學家Robin Lakoff發(fā)表的著作LanguageandWomen’sPlace提出了“女性語言”的概念,進一步推進性別語言研究。在Lakoff奠定研究基礎(chǔ)之后,很多學者開始研究男女語言差異,對女性語言的研究逐漸成為社會語言學研究中被廣泛關(guān)注的領(lǐng)域。戴乃迭作為一名女性譯者,她的譯文語言呈現(xiàn)出怎樣的特點,她采取了怎樣的翻譯方法,這些都值得探討。下文將從詞匯、句法、篇章等三個層面展開詳細分析。

      3.3.1詞匯層面

      根據(jù)國家、語言以及風俗文化的不同,男女譯者在選擇詞匯方面的差異程度也不同。而英漢詞匯不論是構(gòu)詞原理還是搭配機制都相差甚遠,女性譯者戴乃迭在譯文中靈活選擇譯入語中帶有豐富女性感情及特征的詞匯,以此來添加譯文的女性主義色彩,突出女性人物。與此同時,她的選擇傾向也折射出其女性語言特點在詞匯層面的表現(xiàn)。下面就從動詞、形容詞及副詞這三類詞匯展開具體分析。

      (1) 動詞

      “語言本身雖然沒有打上性別的符號,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男女對于詞匯的選擇及使用頻率上卻有很大差別”(康卉、徐婧2009:145)。用于形容或表示各類動作的詞匯——動詞,在句子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同的動詞將賦予同樣一句話不同的表達效果,中文如此,英文亦然。戴乃迭在翻譯中對一些動詞的處理極具個人特色。張潔小說中描述陳詠明和郁麗文戀愛的動詞吸引了譯者戴乃迭的注意,她對于此類動詞的英譯采取了靈活的翻譯策略。

      例1. 急急地脫下白大褂,飯也顧不上吃,趕到約會地點。餓著肚子,靠在他的臂彎里,花前月下地走來走去。(79)

      As soon as she came off duty, she would miss her supper to nestle in his arms. (Yang 1987: 43)

      例2. 郁麗文等著。輕輕地向他更加靠近。陳詠明伸出手臂,摟著她的肩膀,她把頭倚在他的肩上。(299)

      Radiance nestled up to him, and he put an arm round her shoulders. (Yang 1987: 129)

      例3. ……把頭靠在他寬闊的肩上,眼睛潮濕了。(80)

      She rested her head on his broad shoulder, her eyes moist. (Yang 1987: 44)

      例1和例2中的兩處動作詞匯分別是“靠在”和“靠近”,而在戴乃迭的譯文中卻以“to nestle”和“nestled up to”呈現(xiàn)給譯文讀者。譯者并沒有按照字面意思譯為“l(fā)ean against”,而是選取了nestle(舒服地靠著;依偎)一詞,以女性愛的依偎來突出他們愛情的甜蜜,對于小說中唯一一對幸福的夫妻,nestle似乎是他們的專屬動作。例3中的“靠在”并未采用與例1相同的譯文,而是以“rested her head on”呈現(xiàn),rest(依靠;依賴)強調(diào)女性身體動作的同時,也表明了其對男性的愛戀和深深的依賴。

      (2) 形容詞

      作為社會和文化的載體,語言與社會文化以及人們的意識形態(tài)聯(lián)系緊密。男女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差異導致其語言的差異性,“女性相對于男性更傾向于使用形容詞”,特別是一些表現(xiàn)強烈情感的詞如“gorgeous,lovely,cute,divine,precious,sweet等,在女性中使用的頻率較高”(康卉、徐婧2009:145)。這或許是因為女性的情感世界比較豐富,對于事物的感知和形容也更加敏感,因此需要此類形容詞來表述這種感知。

      作為小說中唯一敢愛敢恨的女性,鄭圓圓與其戀人莫征之間的感情也備受矚目。他們第一次相遇時,首先是她的聲音吸引了他。

      例4. 那天,他下班回來,突然聽到了一個陌生的嗓音。(199)

      When he came off the work that day, he heard a girl’s sweet, soft voice... (Yang 1987: 89)

      例4英譯文中的sweet和soft很完美地詮釋了女性人物美妙的聲音,相比小說原文“突然聽到了一個陌生的嗓音”,譯文成功地凸顯女性地位,提高了女性形象?!澳吧摹蔽幢恢弊g成“strange”,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女性譯者在翻譯中詞匯選擇的特點。她們傾向于用一些寓意美好或具有豐富感情色彩的形容詞來描述自己筆下的女性人物。

      另外,對于小說中悲劇人物萬群偶爾的幸福時刻,戴乃迭也通過選擇帶有褒義女性色彩的形容詞來進行描寫,提升其女性形象。

      例5. 而萬群又變成一只咕咕的鴿子,雖然已不復是當年的那一只,多少還是老成了一點。(265)

      ...and Joy was dove-like in her affection. (Yang 1987: 119)

      “男女在言語上,即在言語行為上有所不同。比如女性的言語行為,就有感情濃厚、色彩含蓄、風格細膩、情調(diào)溫和……等獨特的性別特色”(姚亞平1988:38)。譯者戴乃迭雖然改譯了原文,但是卻使得譯文更加清晰地表現(xiàn)出萬群那時那刻的幸福,dove-like一詞描述了純潔可愛、天真無邪的少女情懷,表現(xiàn)出這個命運多舛的女性溫柔多情的一面。

      (3) 副詞

      副詞一般而言,起著修飾強調(diào)的作用,“女性交談中常用awfully、pretty、quite等程度副詞起強調(diào)作用”(劉芳2014:26)。戴乃迭在她的英譯本中,除了提供原文中已有的副詞對應表達,還通過加譯程度副詞,如“從不”、“總是”等來突出強調(diào)小說中女性人物的感情和生活,擴大其女性維度。以小說中對女性人物夏竹筠和劉玉英的描述為例,

      例6. 織毛衣吧,幾年也織不好一件。(18)

      Knitting helped to pass the time, though sheneverfinished anything. (Yang 1987: 10)

      例7. 劉玉英是家里的功臣,要是沒有她,這個家怎么撐得下去呢?他問過她憑著那點收入,怎么把日子過下來的嗎?(23)

      ...Jade was the mainstay of the family. Without her they couldneverhave kept going. Had heeverasked her how...? (Yang 1987: 14)

      例8. 人們不就是用那種鄙夷和猜疑的目光看待那些離過婚的婦女嗎?(24)

      Divorcees werealwaysdespised... (Yang 1987: 14)

      以上三個例子中,戴乃迭巧妙添加了never、ever以及always等程度副詞,加強表達效果,一方面強調(diào)夏竹筠單調(diào)且懶散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突出了劉玉英婚姻的不幸,以及她個人的堅強。

      3.3.2句法層面

      文學翻譯中,句法的傳譯也是判定原作風格是否成功傳譯的一個重要指標,正如傅雷(1998:148)所言,“風格的傳達,除了句法以外,就沒有別的方法可以傳達”。戴乃迭的女性關(guān)照策略不僅體現(xiàn)在詞匯層面的選擇上,也體現(xiàn)在句法層面的具體操作上。本文沒有將重點放在分析單句的成分、結(jié)構(gòu)或者句際關(guān)系,而是從女性主義視角出發(fā),分析戴乃迭如何通過句子類型的轉(zhuǎn)換、轉(zhuǎn)換表達使句意明晰化、句子加譯以及省譯等翻譯策略,達到強調(diào)譯文的女性特征的目的。

      (1) 疑問句譯成帶程度副詞的陳述句

      沒有任何一項規(guī)定指明哪些句法結(jié)構(gòu)是僅供女性使用的。雖然“女性語言在句法上不及詞匯那樣有著明顯的特點,但某些特點仍顯示了語言上的性別差異”,“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女性在一些陳述句的后面附加反意疑問句,以達禮貌、客氣、委婉、含蓄的作用。她們在表達思想時,很少采用直接的方法”(李紅艷2005:123)。而在戴乃迭的英譯中,卻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表達。因為她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女性地位和形象,所以她不僅不會選擇傳統(tǒng)習慣里女性會采用的句法結(jié)構(gòu),相反,她還會以某種肯定、強調(diào)的表達來表明女性自信、果斷的性格特點。

      另外,在采用加譯程度副詞的方式來凸顯女性人物的同時,戴乃迭將原文中的疑問語氣譯為陳述,以增加肯定的感情色彩。

      例9. 爸爸、媽媽倒是有錢的,可是他們幸福嗎?爸爸和媽媽什么時候心對心地說過話呢?他們什么時候肩并肩地站在窗前,看過雨中的落葉,看過樹枝上的積雪?什么時候,為了一對依偎在一起、咕咕叫著的鴿子而會心地相對微笑呢?他們即使在家里,說的也是那些勾心斗角的臭事兒。他們作為人的那一面生活哪里去了呢?(205)

      Her parents were well-off, but were they happy? They never talked to each other from the heart. Never stood side by side at the window to watch falling leaves in the rain. They just tried to score off each other. (Yang 1987: 92)

      除了上文提到的“要是沒有她,這個家怎么撐得下去呢?”譯為“Without her they could never have kept going”以及“人們不就是用那種鄙夷和猜疑的目光看待那些離過婚的婦女嗎?”譯為“Divorcees were always despised”,此例中鄭圓圓對于父母的婚姻狀態(tài)表述的譯文也體現(xiàn)了這一翻譯策略,顯化了小說中隱含的愛與婚姻的主題。

      (2) 轉(zhuǎn)換表達使句意明晰化

      “中國文化中的交際是以他人為取向的,而西方文化里的交際是以自我為取向的。西方文化偏好直接的言語交際方式,而中國文化則看重間接、委婉的言語方式”(孫煒等2010:137)。對于小說中帶著濃厚中式色彩以及內(nèi)容隱晦的句子表達,戴乃迭嘗試轉(zhuǎn)換表達,選擇譯入語中的相似表達,直接明了地表達句意,以求譯文達到理想的效果。如此翻譯選擇,一方面考慮到生硬的直譯會造成譯文讀者的閱讀困擾,另一方面旨在顯性化小說中的婚姻愛情關(guān)系,突出女性主題。以下面兩例開展具體分析:

      例10. 說歸說,葉知秋相信,只要沒有人看見,他一定會整天小心翼翼地把小劉捧在手里,倒好像小劉是個剛下的雞蛋,而不是準備下蛋的母雞。(13)

      Still he looked after his wife very carefully. (Yang 1987: 9)

      例11. 他沒有那種被雷電擊中的感覺,但他立刻感到重心的傾斜和并不亞于被雷電擊中的一種深深的憂傷。那是人們在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面前所感到的絕望。(200)

      ...yet Mo Zheng felt thrown off balance. Cruel fate put such a girl beyond his reach. (Yang 1987: 90)

      前例說的是吳國棟對于妻子劉玉英曾經(jīng)的關(guān)愛體貼,原文表達采用的是中國傳統(tǒng)的比喻,女人生孩子如母雞下蛋,這樣帶有濃厚中國味的表達,如若直譯,一方面貶低文中女性形象,另一方面,給譯文讀者帶來累贅感和陌生感,因此戴乃迭轉(zhuǎn)換表達,選擇恰當?shù)淖g入語表達,清楚完整地表現(xiàn)了原文的核心意思。后例用一句“那是人們在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面前所感到的絕望”來表達莫征對于鄭圓圓不可企及的愛戀,此處戴乃迭也同樣轉(zhuǎn)換表達,使得原文隱含的意思清晰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such a girl”也突出了小說中女性人物形象。

      (3) 加譯句子

      除了在原文的基礎(chǔ)上,以個性化的譯法達到譯者的預期目的,由于“女性的心理感受性比男性高,其言語行為感情成分就多”(姚亞平1988:38),戴乃迭還根據(jù)小說中的人物感情關(guān)系,大膽加譯句子,以補償原文情感傳達的欠缺,為譯文讀者提供明晰的閱讀體驗。具體實例如下:

      例12. 葉知秋有點奇怪,一位重工業(yè)部的副部長,居然能和凡人一樣,住在這公寓式的房子里?別是賀家彬記錯了地址?不會,他說過他曾經(jīng)來這里坐過、聊過。

      當然,也不能算什么凡人,至少是司、局級干部的宿舍。就是響著鋼琴和敲擊聲的這個單元。(51)

      Autumn was rather surprised that a vice-minister in the Ministry of Heavy Industry should be living in such second-rate housing. These were not flats for just anybody of course, but for middle-ranking officials. Not the sort of place, though, where most ministers lived.Because of this, she had a favourable impression of Vice-minister Zheng before she’d even met him. (Yang 1987: 29-30)

      原文描述的是葉知秋在和鄭子云的第一次見面前各種復雜的心理活動,其中并未直接明述葉知秋對于這個副部長的好感,這或許是因為中國人在表達情感方面比較含蓄,而戴乃迭卻通過加譯句子,讓女性的情感表露于人前,突出女性人物,也使得譯文讀者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人物感情方面,再一次強調(diào)譯文的女性主題。

      (4) 省譯句子

      在某個語境中,加譯句子旨在突出小說中女性人物的情感、生活狀態(tài)或者性格特征,強調(diào)譯文的女性維度,而戴乃迭的譯文中還省譯了某些貶低女性、提升男性的句子,這體現(xiàn)了譯者戴乃迭的女性譯者主體性。此處先討論個別句子或者句子群的省譯,至于大面積大范圍的段落縮減和刪除,將在接下來的篇章層面給予細述。

      在小說的11章,面對夏竹筠的哭泣,鄭子云的心理描述是“走開是不合適的,人在流淚的時候,就把自己擺在了一個弱者的地位,何況她還是個女人,男人是不能這樣對待女人的”(248),此處戴乃迭省譯,因為這句話反映了女性脆弱無助的一面,如若直譯,未免貶低女性形象,因此,以關(guān)照女性為出發(fā)點,譯者采取了省略譯法。此外,對于小說中帶有男權(quán)主義色彩的句子,譯者也相應給予了省略,目的也在于維護女性人物,提升女性形象。例如小說中莫征的消極狀態(tài)被具體描述為:

      例13. 鄭圓圓那里,還有一把可以修剪他的剪刀。他的精神上所承受的全部社會壓力,卻靠兩個女人的保護來平衡。生活竟把他推進這樣一個狹窄的天地,這樣一種等待施舍的地位!他還算什么男人。男人應該是強者啊!(198)

      對于這樣一段文字,戴乃迭并未給出相應的譯文,其原因應該就在于回避男性主義色彩,維護女性人物和形象。

      3.3.3篇章層面

      在以上詞匯層面及句法層面的討論中,譯者戴乃迭的女性文化觀和翻譯觀顯得清晰具體,而其在篇章層面的譯法處理也體現(xiàn)了鮮明的女性譯者主體性。小說原著的篇章特征主要有二:一是存在大量的有關(guān)政治和經(jīng)濟的語言表達;二是作者借小說中人物之口展開的過多的陳述說辭,對于以上兩點篇章話語特征,戴乃迭在英譯時均采取了省略譯法,以清晰的讀者意識為出發(fā)點。除此之外,戴乃迭在篇章層面的操縱還體現(xiàn)在縮減和省略貶低女性人物的表達,以及為了強調(diào)女性人物所做出的篇章內(nèi)部表達調(diào)整等方面。

      (1) 縮減和省略

      小說第12章的內(nèi)容可以具體體現(xiàn)篇章內(nèi)部的縮減和省略。該章原文總共245段,而在戴乃迭的譯文中僅剩137段,除去有關(guān)經(jīng)濟政治的言論以及多余陳述的縮減和省略,此處將重點放在分析以女性主義為出發(fā)點的縮減和省略上。實例如下:

      小說原著中,張潔花了大量篇幅描述賀家彬下班乘車去探望萬群的車上經(jīng)歷,從270頁的“還不到下班時間,車就擠起來了”到272頁的“賀家彬覺得也許自己管得多余……反而更好?”而戴乃迭在英譯時,將此詳細敘述縮減成一段,只保留了其中的核心意義,將整個部分翻譯成了“It wasn’t the rush hour yet, but the bus was packed. To his disgust there was a row on it between a surly Beijing youth and a Northeastern woman loaded with luggage who bumped into him. Ho could not help intervening to defend her, but after he did the woman showed she could give as good as she got” (Yang 1987: 120)。

      另外,從253頁的“女人的邏輯”開始,一直到256頁的“不過她是不會哭的。眼淚,是漂亮的、有人疼愛的女人才有的奢侈品”有關(guān)女性人物葉知秋的描述,戴乃迭在英譯時,全部省略,原因在于這些句子表現(xiàn)出女性的脆弱以及他人對其的閑言碎語,出于女性主義關(guān)照,故選擇省譯。

      (2) 順序調(diào)整

      戴乃迭還嘗試調(diào)整篇章內(nèi)部結(jié)構(gòu),以關(guān)照并強調(diào)女性人物形象。即使是對于小說中的反面女性人物何婷,戴乃迭在英譯時,也靈活做出某些順序調(diào)整,以此突出其某些方面的美好形象。

      例14. 四五年參加革命的一個滿洲國的“電臺之花”,很快地入了黨。她是一個有頭腦的、進攻型的女人。斷然不肯留在文工團里,早就看準了“政治”這碗飯。(314)

      In 1945 she had joined the revolution as a singer in the northeast.At fifty-five she still had a sweeter voice than most girls of eighteen. Having joined the Party early, she had shrewdly determined to make politics her career. (Yang 1987: 134-135)

      例15. 虐待?換個別人試試,誰能守這十幾年的活寡?誰能這樣一把屎一把尿地伺候他?他偏癱的時候,何婷不過才四十多一點,因為生得白嫩,看上去還只有三十六、七的樣子。如今雖已到了五十多歲的年齡,竟還有一個甜得讓你發(fā)膩,比十七、八的姑娘還嫩的嗓子。(315)

      Who else could have put up for all these years with such an old dodderer? She’d been in her early forties when he had his stroke, though she looked in her thirties. (Yang 1987: 135)

      例14中講到何婷成功地從一名“電臺之花“走上政治道路,小說原文強調(diào)了她的野心和抱負,并沒有花筆墨去描述其在文工團的表現(xiàn)。而在戴譯文中加譯了表達何婷美妙嗓音的句子(見例14下劃線部分)。然而,這句贊美何婷好嗓子的加譯句,并不是戴乃迭憑空想象的,例15中下劃線的句子正是其相對應的中文表達。由此看出,為了強調(diào)女性人物嗓音甜美這一特質(zhì),譯者大膽做出了順序調(diào)整。

      4. 結(jié)語

      女性譯者的出現(xiàn)在翻譯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雖然她們的數(shù)量少于同時代的男性譯者,但數(shù)世紀以來,她們對翻譯理論與翻譯實踐均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隨著翻譯研究領(lǐng)域“文化轉(zhuǎn)向”的出現(xiàn),譯學界對于“譯者主體性”問題日益關(guān)注;而伴隨著文化研究的廣泛開展,譯者的文化身份(包括民族、種族、階級、語言、職業(yè)、性別等)也成為了重要的研究課題。作為20世紀極具影響力的思潮之一,女性主義與翻譯的結(jié)合則為譯者主體性研究開辟了一個全新的視角——譯者性別,因此女性譯者主體性研究逐步得以展開和深入。

      在眾多文學作品中,作為女性的戴乃迭選擇英譯《沉重的翅膀》,首先體現(xiàn)了其在翻譯文本選擇上的女性主義傾向。繼而通過撰寫譯者序、邀請友人作跋以及添加主要人物列表,來進一步表明其在翻譯活動中的女性主義思想。最后在具體的文本操作階段,戴乃迭充分發(fā)揮其女性譯者主體性,采取了不同于西方女性主義者的翻譯策略:在詞匯層面上,熱衷于選擇帶有豐富女性感情特征的詞匯;在句法層面上,通過句子類型的轉(zhuǎn)換、轉(zhuǎn)換表達使句意明晰化、句子加譯以及省譯等翻譯策略,突出譯文的女性主義色彩;在篇章層面上,縮減和省略貶低女性人物的表達,以及通過調(diào)整篇章內(nèi)部表達來提升女性地位。此外,戴乃迭主動譯介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女性作家作品,并取得一定成效。因此,關(guān)于戴乃迭文學譯介的研究,尤其是其作為女性譯者主體性的研究,對于研究中國女性文學的對外譯介具有積極的意義,也為其他女性譯者提供了借鑒。

      附注

      ① 下引小說原文僅注頁碼。

      ② 為形成對照,本文所引小說英譯文均用譯者戴乃迭的姓(Yang)進行文內(nèi)夾注。

      參考文獻

      Flotow, von Luise. 2004.TranslationandGender:Translatinginthe“EraofFeminism”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Lefevere, Andre. 1992.Translation,RewritingandtheManipulationofLiteraryFame[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Simon, Sherry. 1996.GenderinTranslation:CulturalIdentityandthePoliticsofTransmission[M]. London: Routledge.

      Zhang, Jie. 1987.LeadenWings(Gladys Yang trans.)[M]. London: Virago Press.

      查明建、田雨.2003.論譯者主體性——從譯者文化地位的邊緣化談起[J].中國翻譯(1):19-22.

      傅雷.1998.傅雷文集·書信卷(上、下)[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付文慧.2011.多重文化身份下之戴乃迭英譯闡釋[J].中國翻譯(6):16-20.

      蔣驍華.2004.女性主義對翻譯理論的影響[J].中國翻譯(4):10-15.

      金宏宇.2012.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副文本[J].中國社會科學(6):170-83.

      康卉、徐婧.2009.英語語言性別差異的社會語言學初探[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6:145-46.

      梁巧娜.2004.性別意識與女性形象[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李紅艷.2005.論英語中女性語言的特點和對女性的語言性別歧視現(xiàn)象[J].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社會科學版)26(2):122-28.

      劉芳.2014.從社會語言學角度研究英語中女性語言的風格特色[J].讀與寫雜志11(3):26-27.

      孫煒、周士宏、申莉.2010.社會語言學導論[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吳小英.2000.科學、文化與性別——女性主義的詮釋[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楊朝燕、胡素芬.2007.朱虹與女性主義翻譯觀下的女性譯者主體性[J].湖北社會科學(5):118-120.

      楊建國.1986.浩瀚星海中一道奇異的光芒——讀《沉重的翅膀》[J].語文教學與研究(9):2-3.

      楊憲益.2003.我有兩個祖國——戴乃迭和她的世界[C].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姚亞平.1988.論性差交際學的理論和方法[J].漢語學習(1):41-42.

      張潔.1984.沉重的翅膀[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責任編輯玄琰)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8921-(2015)08-0063-07

      [doi編碼]10.3969/j.issn.1674-8921.2015.08.011

      作者簡介:張生祥,浙江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翻譯系副教授、博士、德國波鴻大學社會科學系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為跨文化翻譯與翻譯傳播。電子郵箱:zhanglarry@126.com

      *本文系2014年度浙江省哲社研究基地課題(編號14JDFZ01YB)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歡
      戴乃迭譯者主體性女性主義
      楊憲益-戴乃迭《紅樓夢》英譯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證
      紅樓夢學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50:34
      文學翻譯主體的詮釋學研究構(gòu)想
      接受美學視角下的詩歌翻譯
      從譯者主體性解讀曾樸的翻譯思想
      文教資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28:26
      目的論視角下譯者主體性的發(fā)揮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義
      文學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09
      淺析女性主義翻譯
      人間(2015年18期)2015-12-30 03:42:11
      發(fā)憤抒情,以情譯詩——楊憲益、戴乃迭《楚辭選》英譯析評
      《飄》的女性主義解讀
      語文知識(2014年7期)2014-02-28 22:00:18
      女性主義性政治
      保定市| 遂昌县| 邳州市| 象州县| 高安市| 唐山市| 察雅县| 陕西省| 宁武县| 平塘县| 屏边| 铁力市| 龙海市| 荃湾区| 安国市| 孟州市| 息烽县| 祁阳县| 潜江市| 平塘县| 通许县| 扎囊县| 莱阳市| 荆门市| 阳城县| 华容县| 滦平县| 砀山县| 盐山县| 成安县| 来凤县| 巫山县| 大宁县| 龙山县| 思南县| 万宁市| 平山县| 昆山市| 麦盖提县| 西乌| 景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