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珂
摘要: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在知識與社會經(jīng)驗上有了一定積累與能力,因此可以自主的進行一定音樂知識點研究學習。探究式學習則是積極鼓勵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一定深入性的知識采集、實踐、論證與吸取知識的學習過程,較大程度的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式學習的能力,提升了學生對知識的深入認識,發(fā)散學生思維,讓學生懂得多角度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這種學習方式是當下與未來教學的重要形式,能夠真正的發(fā)揮教書育人的作用,而不僅僅只是注重呆板的結論而無視過程的重要性。
關鍵詞:高中音樂 探究式學習 應用方法
探究式學習主要指代學生受到教師的一定指導,自主對研究課題做選定,而后依據(jù)知識儲備與經(jīng)驗提出問題,并且通過多種嘗試來對問題找出解決辦法,最終獲得結論,從中獲取到知識與能力的整個操作過程。探究式學習一方面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的發(fā)揮自身能力去探究、體驗與論證,從中獲取新知的學習流程,強調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一、探究式學習的特點
(一)積極自主
探究式學習的核心強調的是學生積極自主性,在任何知識的認識中,所有的專業(yè)人員或者非專業(yè)人員都不能將其中蘊含的知識全部掌握或者研究出,知識是隨著時代不斷更新變化與升級的,需要一代代人不斷的深入研究,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有機會從研究中獲取到新的知識。而在研究中,要充分保證自身獨立思考與積極思考的能力與狀態(tài),才能獲取到更多新的亮點,而不是人云亦云的毫無建樹。而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起到一定引導性作用,要積極的推動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性思考與研究,確保能夠保證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師的作用也尤為關鍵。
(二)強調過程
探索式學習會得出一定成果,但是成果并不是探究式學習的主要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學生從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思考、信息搜索采集、辨別與推理性的能力比獲得單純的一個結論更為可貴。過程可以讓學生充分掌握學習研究的方法與能力,提升下一次研究學習的成效,甚至培養(yǎng)影響學生一生的學習態(tài)度。探究式學習的過程是不斷完善、精確和層層提升的過程,如果拋開這個可貴的過程,而單獨是關注結論,則并沒有很好的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的重要意義。
(三)開放思維
讓學生在學習過程匯總能夠有效的開放思想,發(fā)揮多角度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通過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角度與不同問題關鍵點的切入來獲取到不同的操作可能性。不可以對學生學習研究的空間進行局限,要努力打破障礙讓學生用于思考與嘗試,盡可能的發(fā)揮學生各方面長處,讓學習得到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有效的支持了創(chuàng)造性。
(四)注重體驗
在探究式學習中,不僅僅注重學生的思考能力,同時也要注重學生在實踐中的運用與演練過程。學習和推演結論需要實踐做支撐,因此需要調動學生積極性勇敢的去嘗試體驗,積極的通過自身參與感受來獲取信息,將理論有效的與實踐相結合。積極的采集資料,收獲體驗,發(fā)動多方面力量支持來解決問題。每一次體驗和感悟都是寶貴的經(jīng)驗財富,為思維的開拓和感悟的提升得到有效推動。
二、當下高中音樂課堂現(xiàn)狀
(一)問題引導式
在當下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主要是以問題引導式來達到師生互動。問題引導方式可以有效的讓教師了解學生,同時也讓學生充分明確教師的教學重點與走向。但是由于問題設置的不明確或者針對性不強,亦或是缺乏創(chuàng)新性,學生的積極情緒并沒有得到充分的調動。同時由于學生對于音樂理論缺乏深入了解,在問題引導方面無法得到有效的深入,多數(shù)情況上集中在淺表層問題的思考。學生一般以個人在生活中的經(jīng)驗感受回答問題,缺乏系統(tǒng)邏輯性,同時也缺乏多角度、靈活多樣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這種問題主要是問題不得當所致。缺乏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與貼近,教師以個人主觀感受做問題想象與設置,或者呆板的圍繞教學綱要進行,缺乏對學生心理需求以及生活經(jīng)驗的深入考察?;蛘邇H僅的拋出問題,缺乏問題解決的必要引導,沒有積極鼓勵學生去進行深入的思考解決問題。例如,問題多集中在詢問學生是否聽過相關作品,對于作品的含義理解等,但是卻缺乏一定引導性的深入研究,例如這個曲子為什么代表了某種風格與情感,是由于什么時代背景或者個人經(jīng)歷嚴肅所促成,這種風格特色代表了哪一類藝術人的特點等,相關作品會給予個人怎樣的情感體驗與感悟。問題缺乏開放性,設問較為局限,缺乏細化深度。而一般高中學生,在認識水平上已經(jīng)做好了基礎經(jīng)驗與知識的儲備,有較多感悟理解的能力,只是對于理論專業(yè)還缺乏深化性了解。教師如果仍舊將學生視為低水平的人群看待,那么不免在問題引導上形成“弱智化”走向,把學生過于的“孩子化”,不尊重現(xiàn)實社會信息高速發(fā)展,學生接觸信息量爆炸的實際時代情況。尤其是很多深入性問題,學生可以輕松的通過網(wǎng)絡搜索做背景了解,因此可以有效的將問題進行深入性分析。同時由于簡單低級的問題頻繁出現(xiàn),會導致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失望情緒,認為音樂課堂沒有什么知識可學習,課堂氛圍枯燥乏味。
(二)只注重局部學生,而忽視整體
在教學中,教師一般會出現(xiàn)因為個人興趣愛好來選擇授課集中對象,而對于其他學生的感受與學習狀態(tài)則較為忽略,甚至視而不見。作為教師,如果對學生表示一種忽視或者不重視的狀態(tài),作為高中學生會很敏感的覺察出。而這種不良的印象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游離在教師主講內容之外。教師更愿意接受那些成績優(yōu)異,外形可人,聽課積極性更高的學生,認為他們才是自己授課的集中對象。但實質上,教學中,要維持整體效果的提升,需要積極對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其他不受關注學生的關注,這樣才能帶來整個課程的和諧性發(fā)展。局部學生只能代表局部意見與學習狀態(tài),只有整體學生在課堂上積極興奮才能代表教師水平的高超。教師在教學上,應該對于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如果只注重局部學生,至關注局部學生的興趣愛好或者學習水平,那么無法認識其他學生的閃光點。尤其是那些看似不羈的學生,其思維更為發(fā)散活躍,容易對事物有更多角度的想法提供。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才華,不可以放過任何一個有天賦的人。
(三)游離教學核心之外
由于高中音樂教學氛圍相對開放,學生不必受到應試教育的壓抑,因此音樂課堂教學相對開放,教師會選擇學生喜歡的內容,或者教師自己喜歡的內容,而將學科目標與價值拋諸腦后。這種做法又將音樂課堂的靈活多樣性操作過度,甚至探究式的操作方式過度運用,將探究式的內容脫離了實際教學的方向,甚至向相反方向發(fā)展。甚至由于過度的研究導致學生對于音樂較為反感,缺乏了音樂作品自身天然的感染力,而陷入了一堆的死板理論中。這種方式又造成了過猶不及的探究式學習現(xiàn)象。
三、探究式學習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一)做好教師引導下的學生主體性教學
注重教學中教師的引導性作用,雖然學生是主體,作為教師要在關鍵問題做起到引導方向的效果。在提問上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知識能力做創(chuàng)造性、趣味性的問題設置,避免問題過于膚淺無力,能夠充分的引起學生關注與思考,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性,有效的將學生注意力集中在課堂核心上,避免學生注意力游離在課程教學之外。在拋出問題后,要適當?shù)慕o予一定方向性的指引,讓學生能夠發(fā)散性的思考與觀察。不要過多的干預學生的自主思考探索能力,將問題的解決拋給學生,讓學生充分依據(jù)自身能力做進一步的分析解決。同時積極的引導學生合作性學習,通過團體的討論來幫助學生多角度的思考問題,提供更多的信息與體驗感來源。
(二)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建來激發(fā)興趣
在高中音樂課探究式學習上,要積極的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通過多媒體進行聲畫一體的氛圍烘托,讓學生對作用有更多的感悟,沉浸在作品的氛圍中,同時積極的告知一定背景知識引導學生了解知識點,而后進行自主的推論分析。情境的烘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積極性,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官受到更多的刺激,會有更多的自然反應與沖動來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研究的動力。
(三)日常做好師生互動
日常情況下,要充分的做好師生互動,教師要充分的了解學生的認識水平與生活經(jīng)驗,包括自身的語言表達理解能力等。而后在課程建設中多選擇學生更感興趣和易于接受的表達方式提問與知識介紹。同時對于提問溝通要符合學生知識水平與習慣。尤其是當下微信、QQ等媒介資源豐富,師生可以更好地不受時空局限性的交流,通過對學生日常動態(tài)的了解來關注學生的生活狀態(tài)與情感,進而針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狀態(tài)做課堂教學的背景材料,有效的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感受能力。例如作品欣賞中,結合學生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談論作品帶給人的想象,以及作品給予人內心的一種安撫感。
四、結語
高中音樂教學中運用探究式學習不可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的以學生認識水平,情緒狀態(tài)等情況做逐步的推進。要充分的關注到學生的興趣點,提升教學內容的吸引性,讓學生有興趣出發(fā)積極自主性的深入研究。在探究式學習中要顧及整體學生,同時也要依據(jù)班級情況不同進行適度的改良教學內容,從而有效的提升教學的實效性與針對性,這樣才能充分激起學生的興趣點。而具體的操作執(zhí)行中有諸多細節(jié)需要考量,并不是簡單的籠統(tǒng)生搬硬套就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學生不同、時代不同、課業(yè)壓力不同,甚至季節(jié)不同都會讓學生在學習狀態(tài)上有較大的差異性。教師要充分關注其中的異同,進行有效針對性的課堂教學設計。
參考文獻:
[1]徐彬.音樂課堂實施合作探究式學習之我見[J].課程教育研究,2013,(24).
[2]雷曉蘭.探究式學習在聲樂演唱教學中的應用[J].大舞臺,2012,(09).
[3]胡俊賢.芻議聲樂演唱教學中探究式學習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4,(15).
[4]韓雪.初中音樂課堂合作學習教學方式探究[J].文理導航(中旬),2012,(03).
[5]李艷麗.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實施[J].無線音樂·教育前沿,2013,(09).
[6]魯羚.音樂欣賞課探究式學習方式探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