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富
【摘 要】 序列化初中寫作教學的理念要求作文訓練的每一項內容都達到要求,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訓練,明確寫作教學目標,實現(xiàn)對作文檢驗手段的優(yōu)化。編寫具有合理序列的作文教學素材,聯(lián)系實際生活,建立寫作訓練序列,優(yōu)化作文評價方式,充分體現(xiàn)出序列評價梯度。
【關鍵詞】 初中生;寫作;序列化;實踐;思考
就目前初中作文教學而言,寫作教學的隨意性比較大,對于作文教學缺乏系統(tǒng)的教學要求和檢驗手段,使得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大大降低,對提高寫作教學效率和質量形成了嚴重的阻礙作用。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建立寫作教學完善的訓練體系,保證初中寫作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提出了序列化初中寫作教學的理念。要求作文訓練的每一項內容都達到要求,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訓練,明確寫作教學目標,實現(xiàn)對作文檢驗手段的優(yōu)化,就可以不斷增強學生寫作興趣,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編寫具有合理序列的作文教學素材
初中生作文普遍存在缺乏真情實感、內容空洞、缺乏語言積累、作文過程存在隨意性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形成了嚴重的阻礙作用,也降低了學生寫作的興趣和自信心。針對目前初中作文訓練存在作文教材缺乏連貫性和序列性的問題,要求教師必須深入發(fā)掘序列化作文訓練的內涵,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追求共性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幫助學生解決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在編排作文訓練內容的時候確保其靈活性,充分體現(xiàn)出新課標和學生學習的基本需求,將素質教育理念融入序列化作文訓練中,不斷提高初中生的寫作水平。
現(xiàn)以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為例,對于初中生作文序列化訓練目標為:(七年級)能寫出500字以上的記敘文,學習審題,作文語言做到通順、簡練,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豐富學生寫作素材,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八年級)能寫出600字左右的記敘文,選材新穎、層次清晰,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思維發(fā)散能力,集中講解作文基礎知識。(九年級)可以寫出內容復雜、結構嚴謹?shù)挠洈⑽?。先將作文訓練目標序列化,然后作文教學中根據(jù)訓練目標,編寫具有合理序列的作文教學素材。以七年級作文主題“說真話,抒真情”為例,該單元教學主題為“金色年華”,主要講述童年趣事和回憶。教師在編寫作文教學素材的時候,結合作文訓練要求和目標,要求學生記敘一件童年趣事。由于寫作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相關,就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將與自己經歷有關的事件記錄下來,就能夠真正將感情融入到作文中,真正實現(xiàn)初中生作文序列化訓練的重要目標。
由此可見,作文素材是否符合訓練要求和目標,直接決定作文訓練目標能否實現(xiàn)。初中生作文序列化訓練,教師根據(jù)作文序列化訓練的要求,確定作文訓練目標,編寫具有合理序列的作文教學素材,充分發(fā)揮素材對學生重要的引導作用,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從而為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聯(lián)系實際生活,建立寫作訓練序列
初中生作文普遍存在缺乏真情實感和內容空洞的問題,其主要原因在于作文內容脫離生活實際,使得學生在作文中的情感“無病呻吟”。讓學生在寫作時立足實際生活,將生活中的點滴小事用文字語言記錄下來,自然而然可以表達出真實的情感,也有利于提高學生作文寫作能力。為此,初中生作文序列化訓練中,教師需要遵循教學規(guī)律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將寫作模塊整合為綜合性寫作訓練序列,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用自己的實際生活展開寫作,就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
現(xiàn)以“觀察和描寫景物的特點”作文專題為例,教師先引導學生對記敘文類型進行剖析,便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方式。通過討論交流,教師將記敘文類型劃分為“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以記事為主的記敘文”、“以寫景狀物為主的記敘文”等幾個序列模塊。學生結合寫作要求,就可以迅速定位作文性質和類型,即“以寫景狀物為主的記敘文”,在明確寫作主題之后,學生結合實際生活中的豐富經驗和感悟,就可以順利展開寫作活動。將實際生活中對“景物”的觀察,或者在日常生活中認真觀察景物,就可以有效簡化寫作難度,對提高學生寫作興趣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見,初中生寫作出現(xiàn)偏離主題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對作文性質不夠了解,按照自己的理解展開作文寫作,既不利于確保作文質量,也不利于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實現(xiàn)對初中作文訓練序列性的有效整合,加強寫作序列化訓練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就可以有效簡化寫作難度,激發(fā)學生共鳴感,從而不斷增強初中生寫作興趣。
三、優(yōu)化作文評價方式,充分體現(xiàn)出序列評價梯度
以往初中作文教學水平難以提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缺乏科學、合理的作文評價方式,對學生寫作情況的評價不科學,難以對學生寫作形成正確的引導,既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也不利于學生調整寫作中存在的問題,會對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形成阻礙作用。所以,初中生作文序列化訓練,必須實現(xiàn)對作文評價方式的優(yōu)化,充分體現(xiàn)出序列評價梯度,確保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再以“觀察和描寫景物的特點”作文專題為例,教師采用了學生初評——團隊再評——教師總結的評價方式,組織學生進行作文互評,通過互評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從他人作文中找出自己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借鑒優(yōu)秀的寫作技巧。在教師總結環(huán)節(jié),教師針對學生對作文的評價提出補充性意見,明確指出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就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及時的肯定、鼓勵和表揚,就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寫作興趣和自信心,對學生積極展開寫作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由此可見,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對初中生作文序列化訓練中,實現(xiàn)對作文評價方式的優(yōu)化,充分體現(xiàn)出序列評價梯度,確保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就可以為逐步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提供充分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王毅.初中作文教學感悟[J].閱讀與鑒賞(教研版).2009(12)
[2]施學萍.初中作文教學之我見[J].寧夏教育.2009(12)
[3]董英俊.農村初中作文教學之我見[J].語文教學通訊.2009(32)
[4]程梅.初中作文教學有效性初探[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9(04)
[5]歷娜.關于構建初中作文序列的一點思考[J].語文教學之友.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