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麗
摘要: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同時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本文則從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性入手,對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中應注意的問題以及數學內容進行了簡單的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數學內容
G623.5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第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需要通過與團隊成員之間的交流與討論后才能夠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案,當學生在與其他學生進行討論與交流的時候,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使學生學會與他人相處,養(yǎng)成與他人分享的好習慣。此外,在合作學習的這一過程中,學生還會逐漸的學會思考、與其他同學之間合作并分享自己的觀點等,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使學生獲得新的知識,還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第二,有利于轉變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使其在與其他學生的交流與討論的過程中,彌補彼此在某一知識點上的不足,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并及時的進行改正。此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還能夠使學生通過與其他同學之間發(fā)生思想的碰撞,并相互補充彼此對問題認識上的局限性,轉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開展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時應注意的問題
1.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同時又缺乏一定的耐心,而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效率,最重要的就是要克服學生的這一缺點。所以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民主的學習氛圍,充分的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這樣一來,就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此外,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及知識,為學生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如,在“加法交換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講“朝三暮四”這個故事來豐富教學內容,充分的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對這一故事進行討論,并說一說故事中到底誰占了便宜。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會發(fā)現,無論是“3+4”還是“4+3”結果都是7,真正占便宜的人是猴子的主人,在學生的交流中,教師則可以引出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內容——“加法交換律”。
這樣的教學設計,主要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優(yōu)質的教學氛圍,來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與交流,并在交流與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夠讓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并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提高學習效率。
2.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使小組合作學習發(fā)揮出其積極作用,還應該科學劃分小組成員,是每一位學員都能夠在小組中發(fā)揮出自己的優(yōu)勢。首先,針對小學生年紀較小,缺乏合作精神這一點來說,教師在分組的時候,應該盡可能的將小組人數控制在5——8人之間,每一小組人員的平均能力也應該部分上下。其次,教師在進行分組的時候,還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長來給學生進行分工。如對于學習能力差但是書寫工整的學生來說,教師則可以安排其當記錄員,記錄小組成員的觀點和意見;而對于那些語言能力表達比較強的學生,教師則可以選其為小組發(fā)言代表,讓其來闡述小組的觀點;而對于自律能力較好的學生,教師則可以選其為小組組長,來管理小組成員。這樣一來,每一位學生的特長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在增強學生參與度的同時,提高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效率。
三、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數學內容
1.數學空間圖形的教學內容
在小學數學學習由其是高年級的數學學習中,學生會接觸到越來越多的數學空間圖形,而小學階段對這些圖形的學習則是為以后幾何圖形的學習打基礎的,對學生以后數學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學階段中,學習數學圖形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使學生通過討論以及動手實踐操作,來認識和理解圖形與圖形之間的位置關系,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空間圖形的教學內容是很適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
如,在“對稱軸”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進行小組間的討論,并鼓勵學生通過自己制作圖案以及動手操作來對對稱軸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當學生初步了解對稱軸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進行小組間討論,并要求學生將小組成員的想法進行歸納總結后,選擇代表進行發(fā)言。教師則應該對每一小組的發(fā)言進行分析和點評。最后,教師還應該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與交流,找出生活中常見的對稱圖形,并讓學生試著畫出圖形的對稱軸來,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認識。
在數學圖形的學習中,學生通過小組間的討論,能夠找出本節(jié)內容的重點,并通過教師的點評來認識自己思維上存在的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和研究新知識的積極性。此外,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和發(fā)現,來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2.統(tǒng)計與概率的教學內容
除了數學圖形以外,統(tǒng)計與概率也是小學數學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知識,而要想學好統(tǒng)計與概率,就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思維能力。此外,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沒有接觸過統(tǒng)計與概率,所以在剛開始學的時候會比較吃力,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給學生講解相關的理論知識以外,還應該結合生活實際來對知識點進行剖析,并在班級內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確定討論內容,讓學生進行討論。
如,在概率的教學中,教師先從最簡單的開始,讓學生統(tǒng)計班內男女生的人數,并隨機抽取學生的學號,讓合作小組記下抽十次后男女生的人數;抽二十次后男女生的人數……并做好記錄。當學生抽完后,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來總結概率的概念,讓學生結合之前的統(tǒng)計來理解概率的含義。當學生理解概率的含義后,教師還應該趁熱打鐵,讓學生自己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來列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概率事件,并對事件進行分析,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對概率這一知識點有一個深刻的認識。
在概率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減少學生的學習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夠使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學會舉一反三,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點。
四、結束語
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對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效率。
參考文獻:
[1]黎美英等.適合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數學內容研究[J],中華少年,2016(2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