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淑琴
摘要: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育,應引進快樂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主體,解放思想,給學生自由發(fā)展的空間,讓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發(fā)展的平臺,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的熱情與習慣。本文將從快樂教育的核心理念出發(fā),探討快樂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實踐策略。
關鍵詞:快樂教育理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在小學教育中,語文作為基礎課,占據(jù)重要的地位,它既要培養(yǎng)孩子交流、理解、思維、表述等能力,還影響著孩子的性格、人生觀等,影響著小學生的學習生涯和整個人生的發(fā)展軌跡。如何在快樂的學習中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孩子濃厚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積極地人生觀和世界觀至關重要。堅持快樂的教育理念,施行快樂教學法,重視學生的學習感受,共同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寓教于樂,學生更加輕松地學習語文知識,使得老師與學生都能夠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有利于全面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有利于素質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推行.
一、快樂教育理念的內涵——快樂的學,快樂的教;快樂體驗,體驗快樂
(一)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每一個學生都需要個性化的教育和培養(yǎng)方式;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就無限可能。
(二)教育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yǎng)他愛好學文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
(三)把快樂還給孩子!把自由還給孩子!把真愛還給孩子!
二、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
(一)學生不快樂地學。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滿足于將課本的字、詞、句及文章的思想機械地灌輸給學生,注重教;而忽視了學生的情緒和情感,限制了學生的擴展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了學生學習的被動和不快樂,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二)老師不快樂地教。
應試教育的影響還存在,成績衡量著老師的教學能力,影響著績效的高低,師資隊伍的參差不齊,使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缺少了耐心,減少了創(chuàng)新的激情,導致教學方式死板、情節(jié)單一,偏向優(yōu)等生,冷落學困生,反復的強調規(guī)則,抹殺了學生的多向思維和豐富言語表達的萌芽,數(shù)十個學生都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啟而不發(fā),推而不動的學習局面使老師苦不堪言。
(三)在以文化考試成績衡量學生能力的大環(huán)境下,容不得學生多彩“出軌”和“插嘴”,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在被扼殺,語言的創(chuàng)造力在被泯滅,國家未來“百花齊放、“百花爭艷”的局面在被摧殘。
三、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策略探討
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相比,快樂教學法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感受,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情緒。
(一)加強師資的培訓,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
組織老師參觀示范學校、班級,親身感受快樂教育理念的優(yōu)越性,組織大規(guī)模的教研活動,自覺學習快樂教育的方法,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
(二)增強教師自身語言的幽默感,表現(xiàn)強烈的親和力。
小學里,大多受學生喜歡的是語文老師,他們一般都帶有一些幽默感,因為這樣,可以使原本枯燥的課堂帶有生機,使緊張、沉悶的氣氛開始活躍,減輕了學生學習中的心理壓力。例如,一堂語文課上,老師讓同學們在讀黑板上的詞語,正在大家聚精會神讀的時候,突然教室門"啪的一聲巨響,被風吹得碰上墻了。這時恰好響起了下課鈴聲。老師抓住時機,笑著說:"看來風兒是要提醒我們可以休息了,下課。"老師和學生們在會心一笑中結束了這一堂課的學習。
(三)采用多種課堂教學方式,因材施教。
老師在教學中可大膽采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把整個學習過程放給學生,讓學生小組合作,全員參與,共同探究,使學生參與到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去,使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個結果,更重要的是參與了結果的生成過程。老師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座次方式,把學生分成四組,圍坐在教室的四周。上課時先設計了一個活動場面:學校操場上非常的熱鬧,讓學生說說操場上有幾項活動?你參加過什么活動?學生頓時會興趣盎然,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爭先恐后地回答,課堂氣氛變得十分活躍。然后又設計了讓孩子們自己讀兒歌,不認識的字互相交流,說說為什么要進行體育鍛煉?適時地組織學生采取小組討論、適時地組織學生采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最后由學生總結出活動所得。學生自己在活動中探索出了概念,便十分高興。
(四)注意學生的差異性,關注每一個學生。
"十根手指也有長短",學生存在差異是很正常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提問與練習,而且多用鼓勵與表揚,讓每位學生在40分鐘內都感到自己學到了新知,掌握了技能,減輕學困生的心理壓力,消除他們心中"語文難"的想法,使他們也能輕松地學習語文。
此外,教師要與時俱進,合理利用多媒體,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感知、寫作的興趣和能力。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教師與家長聯(lián)手,為孩子營造寬松愉悅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聽話、說話、朗讀、作文、單元練習、作業(yè)進行合理評價。師對生的評價用語及生對生的評價用語,這對師生樂教樂學作用極大。常用的方法有:第一,尊重、鼓勵性評價用語。第二,啟發(fā)、引導性評價用語。在評價中重引導、重激勵、重進步。
四、結束語
立足兒童實際,堅持以生為本,我們的每一堂課都精心設計教案,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杜絕一切死記硬背,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在朗讀、游戲、課本劇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讓每一位學生充分參與、體驗、合作,讓學生感受全新的教學模式,在快樂的氛圍中愉悅身心,潛移默化地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林高亮. 淺析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 學周刊,2017,(05).
[2]劉曉娟.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2).
[3]龍玉新. 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措施探究[J]. 西部素質教育,2016,(19).
[4]王斌,羅寶華.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分析[J]. 亞太教育,2015,(29).
[5]王仲文. 小學語文快樂教育設想[J]. 文學教育(中),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