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體育教學是學生接受系統(tǒng)體育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它不僅為學生終身體育打好體質基礎,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能力和習慣。本文結合高校體育教學的特點,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的方法。
【關鍵詞】體育教學 終身體育 培養(yǎng) 體育意識
【Abstract】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student to accept the last link in sports teaching system,it not only provided a physical basis for student lifelong sports,more important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lifelong sports consciousness,ability and habit.In this paper,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and puts forward the feasible method of developing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lifelong sports.
【Keywords】physical education,lifelong consciousness of sports,culture,sports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237-01
隨著高校體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健康教育觀在學校體育中的確立,越來越多的國內學者對終身體育加以研究。終身體育不僅僅是人們個體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族體質的需要,更是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共同需要。高校體育教育是學校體育的最后階段,也是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一、終身體育的內涵
終身教育理論指出:“一個人學會生存,就必須按照終身教育的理論來安排自己一生的學習、工作、閑暇和退休生活?!苯K身教育思想也影響到體育教學從“以發(fā)展運動技能為主向以健康教育為主”終身體育教育的轉變。終身體育的含義應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指人從生命開始至結束,一生中學習和參加身體鍛煉活動有明確的目的性,使體育真正成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二是在終身體育思想指導下,以體育的系統(tǒng)化、整體化為目標,為人們在不同時期,不同生活領域中提供參考體育活動的實踐過程。
二、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性
體育教學與終身體育的目的都是為了增強體質,發(fā)展人的身體素質,提高人們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能力和克服困難的毅力。體育教學是學習和傳播體育知識,運用體育鍛煉的方法,提高運動水平,而終身體育則能保持健康,增強體質,培養(yǎng)人的頑強毅力,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豐富生活。三、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有效方法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要從建立對體育正確的認識、意志力養(yǎng)成著手,提高自我體育鍛煉意識,才能實現(xiàn)終身體育的終極目標。
首先,加強體育理論教育。人的生命在于運動,體育理論教育能使學生明確終身體育對人的生命活動的重要價值,進而指導學生終身體育鍛煉,在學生時代就打下牢固的基礎。其次,教材的選用要適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體育教材的選用要能夠向學生傳授科學、合理的鍛煉原則和練習方法以及預防和處理一般運動損傷,還包括各類體育比賽的規(guī)則。男生的教學內容采取對抗性的項目,而女生可采用身體柔韌性和協(xié)調性的形體美內容,使體育鍛煉充滿趣味和娛樂,學生只有享受到了體育的快樂才能終身堅持鍛煉。
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因此,在體育教學中,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式的變化都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特別是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讓學生體驗到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顯得尤為重要,這種讓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愛好強調的是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主體就要改變教師的灌輸,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等方式,讓學生體驗經(jīng)過探究活動、合作活動和自主學習體育獲得結果的過程,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學習能力。全面的發(fā)展放在中心地位,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和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
學生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是體育與健康課程要達到的重要目標,因為學生只有真正地形成了鍛煉習慣,他們才能自覺地堅持鍛煉,才能切實地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才能使體育鍛煉成為生活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使學生形成體育鍛煉習慣的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明確體育鍛煉的重要意義和作用,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形成運動的積極情感,體驗成功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對運動的興趣和愛好。用引導的語言調動學生的思維;用鼓勵的語言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等。加強理論教學,使學生通過學習真正認識到體育鍛煉的意義,從而指導終身體育鍛煉,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充分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運動興趣,促進學生鍛煉的積極性、自覺性。同時,在體育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在獨立鍛煉過程中,對練習的次數(shù)、運動時間、運動強度、動作自我糾正。從而使學生自我鍛煉成為自己的自主活動,身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發(fā)展,這對以后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終身受益。作為一名體育教師,無論其身體素質怎么好,技術有多么全面,他都不可能樣樣精通。但是面對無數(shù)的學生,每個學生各有其興趣和愛好,他們有關體育方面的知識通常會去找體育老師來幫助。如有的學生喜歡健美操,有的學生喜歡籃球,有的喜歡欣賞各種體育比賽項目,但又有許多疑問。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有比較全面的知識和必要的技能,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喜愛,教學過程才能得心應手。此外,還要有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要對自己的創(chuàng)造有清醒的認識,在體育教學中應有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創(chuàng)新能力,使教學常教常新;具有較強的教科研能力,能把最新的信息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體育的魅力,這對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養(yǎng)成將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總之,高校體育教學對終身體育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更新觀念、不斷完善自我的體育知識和技能結構,要牢固樹立終身體育教育思想,以適應體育改革對體育教師的新要求。在體育教學中,要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學會自學、自練、的能力,大力開展快樂體育,以增強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最終為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則珊.學校體育理論與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4.
[2]王躍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校學生終身體育意識[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
[3]陳鳳蓮.論如何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與習慣[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20):186-188.
作者簡介:
張生育(1984-)江西新余本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