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利春
【摘要】過去的職業(yè)高中英語教學把教學側重點放在了英語語言知識的教授方面,從而訓練了學生的應試能力,但是學生卻不能有效的應用英語知識進行口語交際,在英語交流當中往往會犯文化錯誤,難以達到理想的語言交際目標。這些都與學生缺乏良好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有關,也進一步提示職業(yè)高中英語教學當中要注重學生跨文化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在潛移默化當中為學生滲透跨文化交際的有關知識,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本文將重點研究如何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進行探討。
【關鍵詞】職業(yè)高中 英語 跨文化意識 滲透 培養(yǎng)
每個國家受到歷史、環(huán)境、價值觀等多方面的影響會在文化方面體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但是在跨文化交際當中,如果雙方的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差別,極容易出現(xiàn)誤解或者是不能理解的問題,從而出現(xiàn)交際失敗。職業(yè)高中英語課程所強調的是基本教育觀念是要關注學生的實踐交際能力,發(fā)展學生與人合作溝通的素質,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和理解的能力。因此,職業(yè)高中英語教學需要把側重點放在跨文化意識的滲透以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上,發(fā)展學生的職業(yè)能力與素質,促進職業(yè)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
一、加強跨文化的對比,消除跨文化交際障礙
當前職業(yè)高中的學生在利用英語進行口語交際時往往存在著諸多學習障礙,而障礙的來源更多的是因為學生缺乏對跨文化交際的正確認知,不能夠有效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因此,職業(yè)高中英語教學當中要注重為學生滲透英美國家文化和中國文化之間的差異性,并指導學生進行中西方文化的對照,在實際對比當中了解差異,以便在英語語言的應用當中避免出現(xiàn)理解和應用上的錯誤,消除跨文化交流當中的障礙,也讓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擁有堅實的基礎。
對于中西方文化的對比,可以從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化知識方面著手:第一,在稱呼方面,西方往往用Sir/Madame這樣的方式稱呼陌生人,對于年輕女子會稱呼為Miss,對于稍年長或者是已婚女子稱呼Ms. 而在中國,我們在稱呼長輩時,往往會選用,我們在稱呼長輩時,往往會選用Uncle Brown, Auntie Brown這樣的方式,但是在西方人看來卻不能夠理解這樣的表達,因為在英語文化當中稱呼后面不加姓名而是加上名字,用來稱呼關系密切的人。第二,在致謝方面,西方國家在人與人的相處哪怕是在親人相處當中會毫不吝嗇的表示自己的感謝,可謂是謝不離口,但是中國人則不存在這樣的現(xiàn)象,在家庭當中的親人相處上就是很少的會表達謝謝。第三,在問候語方面。例如在語文出版社中職英語(基礎模塊 上冊)的Unit 6 Weather這節(jié)內(nèi)容的教學中,教學實踐目標包括指導學生語言知識(掌握關于天氣的詞
匯)、培養(yǎng)學生語言技能(開展關于天氣的對話)等,教師滲透中西方文化見面打招呼的差異。西方人在問候時所談論的往往是與天氣相關的內(nèi)容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Beijing?How is the weather today?而中國人見面則是說“吃了嗎?”等。第四,在接受禮物方面,西方人會當面打開并且欣然道謝“I like the gift very much. Thank you.”,而中國人在接受禮物時會推辭一番并無奈接受,而且不會當面打開。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為學生進行跨文化對比,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了解中西文化差異,避免發(fā)生交際摩擦。
二、挖掘詞匯文化內(nèi)涵,加強跨文化交際積累
學生在學習英語語言的過程當中,如果不能夠掌握文化模式和準則的話,則不能被稱作是真正意義的語言學習,而且要想掌握好一門語言首先需要掌握其文化背景,提高文化積累水平??梢哉f語言是文化載體,同時也是文化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要素,語言脫離了文化背景也將不復存在。因此,職業(yè)高中英語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增加文化積累,善于在特定文化背景之下理解英語語言,特別是要了解目標語言,以便能夠更加深入準確的理解英語詞匯的含義。在英語詞匯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努力引導學生挖掘詞匯的文化內(nèi)涵,將詞匯教學和文化知識傳授結合起來,讓學生掌握詞匯含義的同時,理解其更加深層的文化意義。例如,在動物詞匯的表意方面,按照西方文化的理念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所以包含dog的短語并不含有貶義。幸運兒的英語表達就是“a lucky dog”;愛屋及烏的英語表達是“Love me, love my dog”。但是在中國的文化理念方面,動物狗往往被用來形容壞人,如走狗、狗腿子等。在顏色詞匯的表意方面,西方往往會用顏色表達情感。a white lie表示的是善意的謊言,a white day表示的是幸運的日子。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要善于抓住關鍵性詞語對學生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詞匯文化內(nèi)涵,加強文化積累。
三、增加文化背景知識,提高跨文化交際敏感度
按照語言學的理論,語言具有其特定的環(huán)境,這一環(huán)境不能脫離文化存在,更是不能夠違背社會繼承的傳統(tǒng)與信念。語言和文化存在著相互依存和影響的關系,這一關系在差異化的文化環(huán)境之中的語言交際當中表現(xiàn)得更加突出。受到地理環(huán)境及歷史背景等因素的影響,文化現(xiàn)狀也有著明顯的差別,進而導致了差異化風俗習慣以及行事準則。在跨文化交流當中如果學生不了解對方的文化背景,要想達到互相理解的目標,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而且極容易出現(xiàn)交際障礙,造成彼此的誤解。對此,職業(yè)高中英語教師要注意增加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除了就教材當中的文化內(nèi)容進行教學之外,還要為學生遷移拓展課外知識,增強學生跨文化交際當中對于文化的敏感度。
例如,在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guī)劃新教材(基礎模塊)上冊第九單元CULTIVATION的教學中,教師除了對課本當中所闡述的西方文化的有關知識進行教學之外,還可以為學生介紹其他方面的外國文化,如American eating is funny. They eat almost everything with a fork, and it appears that holding a knife in ones right hand longer than a few seconds is considered to be against good table manners.增加文化背景知識的教學可以顯著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對跨文化交際當中的文化背景知識更加敏感。endprint
四、充分利用教材內(nèi)容,有效滲透跨文化意識
中等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guī)劃新教材(基礎模塊)是職業(yè)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當中精選的教材,其中的內(nèi)容能夠入選也是經(jīng)過了精挑細選,所以教材內(nèi)容是對學生進行跨文化意識滲透和培養(yǎng)的重要依據(jù)。英語教師要注重對教材內(nèi)容的挖掘和合理的應用,以便能夠在日常教學當中滲透跨文化意識。英語教師可以將教材背后蘊含的西方價值觀作為主線內(nèi)容,把教材當中較為分散的文化背景知識進行串聯(lián),同時還可以利用文化旁白的方式為學生重點細致的介紹文化背景的有關知識,并為學生提供討論的空間。
例如,在教學中等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guī)劃新教材(基礎模塊)上冊第十二單元的FESTIVAL時,學生通過學習和分析教材內(nèi)容已經(jīng)對西方的節(jié)日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識,也可以掌握很多節(jié)日的風俗習慣。而為了進一步挖掘教材內(nèi)容的文化內(nèi)涵,在日常教學當中滲透跨文化意識,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自主查找節(jié)日文化資料的方式來了解文化細節(jié),并鼓勵學生將收集到的資料進行交流以及共享,讓學生深刻領悟教材內(nèi)容的同時,為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綜合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五、組織開展實踐活動,發(fā)展跨文化交際能力
英語語言學習要做到理論和實踐的有效整合,而且英語語言技能的掌握必須要通過實踐體驗的方式來實現(xiàn)目的,所以職業(yè)高中英語教學中在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方面要將組織開展實踐活動作為重要途徑,為學生搭建實踐學習和合作探究的學習平臺,發(fā)展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技能,讓學生在實踐當中更深入的感悟跨文化交際的魅力和跨文化交流當中必須要掌握的能力。第一,借助多媒體為學生觀看欣賞英語電影、視頻、歌曲等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帶領學生深入體驗文化內(nèi)涵。
例如,在教學在教學中等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guī)劃新教材(基礎模塊)上冊第十一單元的FRIENDSHIP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欣賞英語歌曲《Auld Lang Syne》,使得學生能夠真正領悟友誼真諦。第二,鼓勵學生嘗試參與到英語戲劇表演當中。但是可以選擇教材當中是和課本劇表演的內(nèi)容,指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角色表演,讓學生在揣摩角色的過程當中領悟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別,從而增長跨文化交際能力。第三,利用文化包、文化串等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教師要做好充足完善的課前準備,將相關文化條目進行歸類組串,進而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呈現(xiàn)多樣文化信息,幫助學生更加廣泛的接觸西方文化,順利的達成學生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目標。
按照職業(yè)高中英語教學的課程標準,在注重傳授英語知識的基礎之上,必須要注重跨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提高學生對文化交際差異的理解,引導學生樹立跨文化意識,并在實踐當中發(fā)展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加強跨文化對比,挖掘詞匯文化內(nèi)涵,增加文化背景知識,有效利用教材內(nèi)容以及組織開展實踐活動等方面著手,消除學生在跨文化交際當中的障礙,提升學生的文化敏感度,順利達到滲透跨文化意識和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楊翠云.跨文化交際與中學英語教學[J].考試周刊,2015,(15): 86-87.
[2]周江渝.談中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7,(25):874-875.
[3]鄭元華.中學英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科技信息,2015,(21):57-58.
[4]劉海波.中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yǎng)初探[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6,(27):118-119.
[5]陳希妍.簡易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yǎng)[J].中國教育學刊,2016,(1):42-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