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開蓮
【摘要】課堂教學的導入是新課的序曲,不僅要給學生帶來親切、新鮮的感受,還要能誘發(fā)學生主動探索的愿望,一個吸引學生的好開頭是非常重要的。成功的引入能先聲奪人,引人入勝,培養(yǎng)興趣,激發(fā)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關鍵詞】英語課 導入藝術 興趣
英國著名教育家 C.E.Echersley 曾指出:“能夠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教學法。”課堂導入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伊始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這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而且能幫助學生鞏固已學詞匯的用法并呈現新知識。
一、直觀教具導入
通過運用有趣的實物或圖片、簡筆畫、模型、投影、幻燈片、錄像等一系列直觀教具,使英語教學融知識性、趣味性、生動性于一體,使學生多種感官協同活動,增強對客觀事物的認知效果,從而在短時間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我在教譯林版7上Unit5Reading 時,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一幅幅學生熟悉的節(jié)日圖畫,如Chinese New Year,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學生一下子就被這些優(yōu)美的圖畫所吸引,課堂氣氛立刻變得非常活躍,隨著老師的提問:
1. What festivals do you know?
2.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m?
3. Which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Why?
4. Do you know another festival—Halloween?自然引出了要學的課文。我覺得利用學生熟悉的圖片導入新課,使學生產生對閱讀課文學習的愿望,能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
二、學生值日報告(daily report)導入
譯林初中英語教材按照任務型教學的原則設計語言實踐活動,每個單元都圍繞一個話題,其內容聯系社會生活,因此對于一些背景知識需求量大的單元,可事先安排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找相關資料,然后教師進行精心篩選,挑出難易適中,形式多樣,能夠最大激發(fā)學生興趣的背景材料,讓相關同學再次整合,在新課前進行展示作為導入。
三、音樂欣賞導入
“音樂是一種抒情性極強的藝術形式。它通過樂曲中力度的強弱,旋律的起伏變化,以及節(jié)奏的抑揚頓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獲得比其他藝術形式更為直接、更為豐富、更為生動的感受?!币虼诵抡n開始時可借助于音樂吸引學生,讓他們快速地進入課文的氛圍中,置身于教學內容相應情境之中,奠定感情基調,去感知作者所要表述的內容,所以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說法。
四、聯系實際導入
英語教學貼近學生生活,從學生關注的話題,和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導入新課,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能力。比如在學習譯林初中英語8下Unit5“Good manners”有關signs的內容時,我就呈現各種各樣的標記如entrance、exit、push、pull,這樣看似漫不經心,非常隨意,實際上要求我們教師要處處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猜謎游戲導入
針對初中生表現出來的好奇,好動,好樂,好勝的特點,可以用游戲的方式實現。設計與新課相關的小游戲,可使學生饒有興趣并輕松地接受知識。
六、復習方式導入
復習導入就是教師在講授新課前,讓學生復習一些與新授內容相關的知識點,以幫助學生回憶﹑再現,更好地為引入新課服務。
七、小組討論導入
在學譯林7上 UnitOne Reading時,我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展開了這一課的學習。首先我將學生分成五組,然后請學生根據黑板上的提示進行討論。提示如下:
1. His name i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He is _____________________years old.
3. He lives in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He has __________hair and ___________eyes.
5. He loves______________.
討論后請各組分別進行匯報。這一課的特點是內容簡單,這種教法的好處是全體參與,人人有收獲。
八、競賽方式導入
我們在學譯林8上Unit5Integrated skills — A. Helping wild animals時,我請學生開展競賽,看誰對動物了解得最多。
“未成曲調先有情”,巧妙有效的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內容的課選擇使用不同的導入手段,定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活躍課堂氣氛,課堂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曹剛陽.談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導入[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7.
[2]章傳寶.聆聽·反思·追求[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9.
[3]韋志成.語文教學藝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