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燕
【摘 要】 在民辦高校教學中,資助有著重要的意義,政府要通過科學有效的手段,制定合理的資助政策,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資助方式,這樣才能保證貧困學生平等地接受資助,建立公平的資助方式,這樣才能實現(xiàn)各大高校的公平競爭。本文主要從民辦高校學生資助存在的問題入手,詳細的闡述了民辦高校學生的資助對策,以供借鑒。
【關鍵詞】 民辦高校;學生資助;問題思考
高職院校不斷擴招,所招收的學生越來越多,貧困學生出現(xiàn)的也就越多,高等教育在發(fā)展中,教學質量得到改善,教學成本在提高的同時,也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民辦高校學生資助存在的問題有很多,主要原因是高額學費給學生家庭帶來了一定的壓力,貧困生之間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如果學校對貧困生資助的資源比較單一,缺乏資助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心理造成一定的壓力,這就需要學校向學生提供資助措施。
一、民辦高校學生資助存在的問題
1.貧困生的資助范圍及力度較小
民辦高校的學費相對而言,比較高,很多學生大學三年所有的開銷要6萬元左右,對于一部分家庭而言,還是無法承擔的,也就形成了貧困生。民辦高校貧困生資助管理中,因為貧困生的數(shù)量較多,所以也會出現(xiàn)資助范圍變小以及力度變小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一些高校為了解決這種問題,便采用平均劃分的方式,將有限的貧困補助資金劃分給每一位貧困學生。這種分配方式下,對于一些十分貧困的學生來講,可以說是“杯水車薪”,無法真正滿足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需求,無法達到資助的效果。
2.貧困生的選擇缺乏科學性
大部分高校貧困生的認定方式為學校認定、基層組織認定以及綜合評定等方式,這些方式的科學、有效性相對較差,難以真正真實、準確地掌握學生家庭情況。同時,當前貧困生的認定中也存在著程序不合理、不完善的問題,使得高校貧困生資助資金沒有得到全面、有效、合理的利用。
3.忽視貧困生的心理問題
高校貧困生屬于一個特殊的群體,很多民辦高校僅僅通過資金補貼的方式幫助貧困學生,但是卻忽視了貧困學生的心理問題。很多貧困學生都存在著焦慮、自卑以及消極的不良心理問題,在社會適應能力方面較差。這些問題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如果不加以及時管理和疏導,可能會使學生的想法變得更加偏激。
二、民辦高校學生的資助對策
1.制定符合民辦高校學生的資助政策
民辦高校應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制定資助政策,以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yè)。明確的規(guī)章制度能夠對貧困生資助管理產(chǎn)生一定的積極影響,約束相關管理人員和參與人員的行為,為貧困生的正確選擇以及貧困生的資助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礎。
首先在高校貧困生的選擇方面,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貧困生標準。學??梢越Y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線水平明確貧困生選擇的標準。同時,學校可以結合城市發(fā)展和變化的水平,不斷更新管理制度,動態(tài)性的管理制度能夠使貧困生資助管理制度更加科學。其次,高校在明確制度的基礎上,還可以通過不同的時期對學生進行貧困條件的測評。一是在學生入校前,輔導員以及班主任需要認真查看學生的檔案,對學生的經(jīng)濟條件進行全面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其二是在新生入學進行報道時,班主任需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及時掌握和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完善學生的個人檔案。其三為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過程當中,一旦家庭或者自身出現(xiàn)較大問題,及時與學校溝通,獲取資助。
2.加強對民辦高校資助扶持力度
民辦高等教育也是國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為高校貧困生辦理獎勵、助學、貸款和補助政策時,國家應加強對民辦高校資助扶持力度,這樣才能讓更廣泛的貧困學生得到資助,使得他們能夠順利地完成高等教育。
3.民辦高校應積極拓展勤工助學崗位
在民辦高校管理中,為學生提供一些勤工助學崗位,這也是資助學生的一條非常有效的途徑,開展勤工助學活動,可以有效緩解學生家庭的經(jīng)濟困難。開展勤工儉學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學習和工作能力,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學??梢酝ㄟ^豐富、拓展勤工助學活動等方式,帶給學生資金幫助,同時也為學生綜合素質以及實踐能力的提升創(chuàng)建良好的條件。
4.注重與貧困學生之間的思想溝通
民辦高校不僅要注重對貧困學生的資金幫助,同時還需要加強與貧困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使貧困學生能夠擺脫自卑、焦慮的心理狀態(tài),更加樂觀、向上的面對生活,坦然地面對各種問題。高??梢詷嫿ㄐ睦斫】到逃稍凅w系,多加關注貧困學生的內心世界,真正了解貧困學生的煩惱,為學生提供適當?shù)膸椭Q垖W生到心理咨詢室與教師進行溝通,多傾聽學生的想法和觀點,使貧困學生能夠通過交流,更加感謝生活、感恩社會、感恩學校,從而更加努力的學習,注重自身素質和修養(yǎng)的提升,成為一名能夠幫助他人的高品質人才。
綜上所述,資助在民辦高校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國家和政府要重視民辦高校資助工作,制定符合民辦高校學生特點的資助政策,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資助方式,學校還應結合自身的特點拓展勤工助學崗位,加大資助扶持力度,關注貧困學生的心理建設,這樣不僅可以減少貧困生家庭的經(jīng)濟壓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正常的學習,使他們全面健康地成長為社會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1]李維.中國民辦高校大學生資助政策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1):206-208.
[2]代新杰.民辦高校增強貧困學生資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對策[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27):158-159.
[3]陳清,束燕. 提高民辦高校學生資助效率的新視角:發(fā)展性資助[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