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煥國
【摘 要】在經(jīng)濟全球化、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科學知識得以快速傳播和應用是當今社會人類文明不斷前進的基礎和發(fā)展動力。創(chuàng)新在各行各業(yè)的競爭發(fā)展中充當著越來越中重要的角色,但是對于創(chuàng)新來說,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是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來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不斷摸索前行的過程。對于教育來講,承擔著培養(yǎng)科技人才和創(chuàng)新人才的重任,作為教育最基礎的階段——小學教育來說,無疑是最為重要的階段,啟蒙階段的教育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基礎學習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小學教育;應用
情景教學法是一種在教學過程中基于教學目標和實際教學情況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能夠合理科學的使用教學資源,最大程度的創(chuàng)造和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在這個教學環(huán)境中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從而達到預想的教學目的。本文針對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和情景教學法在教學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作出了詳細的闡述。
一、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教學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創(chuàng)造情景的目的性
在教學工作中創(chuàng)造對應的教學情景的目的是為了使傳統(tǒng)枯燥的教學課堂變的生動活潑起來,幫助學生更加容易的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從而構建好完整的知識體系。在進行情景創(chuàng)建時,一定要把握教材內容為主體的原則,教師應該仔細研究教材,深入理解編者的意圖,然后指定對應明確的教學任務。新課標教學標準是教師進行教學任務編排的依據(jù),對每個學齡段的學生應該達到的學習水平都有明確的闡述,教師應當把握住教材內容和對應新課標提出教學要求的契合點,對應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同時在進行教學情境的編排過程中,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是每個教學任務都可以進行對應的教學情景編排,切記不要為了編排教學情境而編排教學場景,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特點進行合理的編排,根據(jù)對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難點,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學場景,促進學生進行全面發(fā)展,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二)創(chuàng)建教學情景的直觀性
在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建過程中,讓學生能夠盡可能直觀形象的認識所要學習的主體,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講,正處于人生的初級階段,言語理解能力和知識認知能力都有局限性,教學情境的直觀性就顯得更為重要。在情境的設計的過程中,無論是根據(jù)實際生活實例或者采用多媒體進行情景模擬,教師都應該盡可能把教學中那些難以理解和抽象的概念讓學生與生活中遇到的具體經(jīng)驗相結合,幫助學生能夠在直觀的場景中較為主動的建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
(三)創(chuàng)建教學情景的誘發(fā)性
對于小學學習階段來講,有一個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是成功的一半,有了學習的興趣就會產(chǎn)生探索學習的欲望,有了學習欲望就會有產(chǎn)生對知識更為執(zhí)著的追求。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應該根據(jù)小學生生理發(fā)展的特征,首先應該想辦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他們對知識的探索欲望。所以在實際應用情景教學法的小學課堂上,教師應該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運用合理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借用合適的情景讓學生探究知識的認知過程,讓學生自己感受到學習知識的樂趣,從而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定的基礎。
(四)創(chuàng)建教學情景的發(fā)展性
無論采取哪種教學方法,初衷都是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更容易的學習知識,檢驗一種教學方法的好壞就是看對學生的長期發(fā)展是否起到了積極良好的作用。因此,教師進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建時應該充分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整體素質進行全面考慮,在較為全面的了解學生的情況后,將情境創(chuàng)建作為一個強化知識結構的橋梁,能夠符合學生現(xiàn)階段的認知結構,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向稍微高于自己認知水平的認知體系進行跨越,從而能夠構建新的知識體系??偟膩碚f,對于教學工作中的情景創(chuàng)建要求教師能夠引導學生的思維和認知水平有跨越性的發(fā)展。
二、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教學課堂上的應用意義
情景教學法在大多數(shù)學校都得到了具體的實踐,并獲的了積極的反響。但是想要將情景教學法應用到所有的教學科目中去,要明確情景教學法和小學教學課堂各自的特點。情景教學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形象的理解課本上的知識,小學課堂的最大特點就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個教學集合,包含了數(shù)學、語文、英語等學習的教學,這些科目中有些知識是抽象難以理解的。所以針對這些特點,如何使情景教學法更好的應用于小學課堂,提出了一下幾個觀點。
(一)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對應的知識體系
在小學課堂中,對教材的學習是獲取知識的一個主要方式,但是小學教材從本質來講是較為抽象,沒有那么生動的材料。但是小學生在啟蒙教育階段,極其需要一個生動形象的教學主體引導進行學習。由于年齡的原因,小學生的思維邏輯性還不夠強,致使在理解書本上的知識時不能較為容易的理解其中真正的含義,在這種情況下使學生對大量的抽象文字符號進行記憶理解,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因為這種學習是填鴨式教育,即使讓學生強行記住了對應的知識,在遇到具體問題時學生也不能做到靈活運用,很難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使學生很難對知識產(chǎn)生興趣,很大程度的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長久來看,因為長期的死記硬背極易導致學生產(chǎn)生嚴學情緒。
(二)符合當下學生認知思維的特征
新課標上對學齡學生的闡述詳細說明,對于小學階段來將,這個階段的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有所欠缺,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還較為基礎,需要以具體形象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工作的開展。在學習的課程當中,許多課程的綜合能力比較強,不僅包括文學類的人文知識,還包含了理學的抽象理論知識。將情境教學法運用到教學課堂中去,能夠幫助學生將抽象理論化的知識轉換為直觀形象化的知識,在便于學生進行理解的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理性思維的形成。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在具體的學習情境中認知、學習、探索所學知識,從而較為容易的將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并且可以將所掌握的理性知識實踐于具體生活當中,做到知行合一。
(三)為學生的發(fā)展作出長久準備
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如何使學生長久的對教學內容感興趣是教學任務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景都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需求和學習程度來考慮教學工作的編排,要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能夠伴隨健康積極的教學體驗,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體性,使學生在了解科學知識的同時與生活緊密相連,從本質上了解知識的本質。積極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了夯實的基礎。同時,在教學情境的實施過程中,也有利于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的培養(yǎng),在社會中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是能否在社會長久立足的關鍵。總的來說,學生在情境教學的過程中收獲的知識能夠為以后的發(fā)展作出充分的準備,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
(四)培養(yǎng)學生面對問題的探究能力
在小學科學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性是小學科學課堂的教學目的,同時也是小學科學課的教學初衷。教師在進行對應情景教學的編制的同時應該盡最大可能關注到每個學生的需求,幫助學生融入整體教學課堂中去,盡可能使學生在課堂上根據(jù)教學目標發(fā)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三、總結
在多年前,教育部就曾提出教育要從小抓起,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要從小抓起??墒乾F(xiàn)階段,很多學校對學生的教學工作開展的卻不夠徹底,不夠高效,所以教師在創(chuàng)建對應的情景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這些問題,并始終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地位,一切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力爭將書本上的知識以貼近學生思維的方式使學生接受,并不斷對情景教學法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林曉燕.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2018,(6):190.
[2]鮮勝敏.淺析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2017,(9):239,241.
[3]陽水連.生活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2015,(41):17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