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秀蘭
摘 要:思維導圖是一種全新的思維訓練方法,運用思維導圖就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方式之一,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科學運用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全景圖,使課堂教學達到高效化、最優(yōu)化。
關鍵詞:語文教學;思維導圖;閱讀;應用
小學語文新課標有四個基本理念,其中一個基本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高效課堂,目的就是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而有效性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思維導圖是一種全新的思維訓練方法,運用思維導圖就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方式之一,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科學運用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全景圖,從而能夠更好地把握教材的知識點,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課堂所授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有助于教師更有效地整合教材資源,使課堂教學達到高效化、最優(yōu)化。那么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怎么應用思維導圖呢?
一、一構一思顯脈絡——預習提煉
思維導圖既可運用在單元課文的整體預習上,也可運用在單篇課文的細致預習上。學生可先參照單元導讀要求,了解本單元課文的學習主題和單元學習目標,找到單元課文中可以整合的內容相似點,加以歸類。
繪制單篇課文思維導圖時,可以先考慮這篇課文自己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點,再根據(jù)教師的預習提示來打開自己的思維,繪制出自己對課文的獨到見解,也可以將自己對課文的猜想及感興趣的問題繪制在思維導圖上。如在學習《燕子》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整體瀏覽,然后畫出“燕子”中央圖,快速瀏覽文本,繪出文本脈絡,即外形之美、景色之美、飛行之美、停歇之美,再由外形之美延伸畫出羽毛、翅膀、尾巴等詞語;再由景色之美延伸畫出微風、柳絲、草、葉、花等詞語。以此類推,這樣一篇文章的思維導圖也就大功告成了。在主題單元教學時,教師可以在閱讀每篇課文前,先引導學生瀏覽整組課文,這樣才能將不同文章的結構內容聯(lián)系起來;然后再讓學生將單元主題描繪在紙上,并且發(fā)散中央圖,理清思維導圖。這樣做就能幫助學生整體感知整組課文的內容,進而也能提升預習能力。
如人教版第八冊第三組教材以“大自然的啟示”專題,選編了精讀課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達》,略讀課文《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大自然的啟示》。而《自然之道》《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告訴我們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規(guī)律,按自然規(guī)律辦事,與大自然和諧相處;《蝙蝠和雷達》《大自然的啟示》是講人類從大自然中受到啟示,有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告訴我們大自然也是人類的老師。本次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課前單元整組預習的做法是:對即將開始的學習內容進行整體感知,按照單元專題內容,分支提取綱要,畫出思維導圖,以備課堂上有針對性地聽講和提問。這樣,在讓學生獲取新的科學知識的同時,也激發(fā)學生進一步關注自然、了解自然的興趣,并能整體感知整組課文,不僅習得方法,還從中受到有益的啟示,同時提升了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二、一筆一畫展主旨——深研突破
為了確保思維導圖式的教學效果,在繪制突破重難點的思維導圖時,必須是在學生有過預習的基礎上,然后才能為突出文章重難點服務。例如:《山中訪友》著重描寫了作者出門—山中訪友—走進樹林—走過溪水—夕陽晚歸等五個層面,山中訪友是文中的重難點。為了突出教學重點,老師必須整合教學目標和課文內容,進行思維導圖透析,并且以框架或者繪圖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在導圖中準確地勾勒出文章的整體框架。從導圖中,學生一眼就能看出“訪友”的重要性,然后再結合撿老橋、鳥兒、樹木、溪流、懸崖、云雀等內容,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這樣,課文的主要內容一目了然,重難點也非常醒目,就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
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它在提高學生閱讀鑒賞能力上有著極大的優(yōu)勢。因此,在繪制前,必須要求學生通讀全文,深入研究文本,這樣繪制的思維導圖才能抓住文本的重難點和關鍵詞。在這期間,實質上也是學生深化閱讀的過程,也是有效提高閱讀能力的絕佳機會。
三、一揮一就蘊智慧——復習梳理
鞏固復習時,由于知識點多而零散,容易造成學生記憶的混亂。運用思維導圖的“梳理”和“壓縮”功能,把一篇課文、一個單元、一本書的內容“梳理”“壓縮”成由關鍵詞句及其聯(lián)系所組成的一張圖,便于學生在整體上建構和把握知識點,理清復習的思路和重難點。因此,在復習鞏固中,教師必須充分利用學生特征,從各個層面幫助學生總結知識點,以達到鞏固內容與知識點的要求。
經(jīng)過課堂實踐,筆者發(fā)現(xiàn)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既可以把復習中的各級主題關系使用隸屬關系的圖表表現(xiàn)出來,又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減輕他們的學習負擔;既促進了他們整理問題、分析問題、歸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知識的條理化,系統(tǒng)化,又提高了學習效果和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發(fā)展了創(chuàng)新思維,從而真正提高單元復習的效果。
總之,思維導圖可串珠成鏈,變形散為神聚;亦可綱舉目張,化繁瑣為簡約;可橫連縱比,出新意于說理;亦可文意兼得,見妙趣于筆墨。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生的認知方式,給學生更多自由的想象空間,也讓學生的思維更具創(chuàng)造的特質和生命的張力,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和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GS[2018]GHBZ007階段成果之一。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