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珠
摘 要: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復習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是對學生已學知識的系統(tǒng)檢驗,更關系到學生從“已知知識”到“未知知識”的拓展、運用,是發(fā)展學生運用能力、自學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所以,怎樣才能上出有趣、高效的復習課是需要教師高度關注的話題和探究方向。實踐證明,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改變復習內(nèi)容和形式,是促成高效復習課堂、促進學生能力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復習;創(chuàng)新;整合;情境;高效
復習課是學生在學習的某一階段,鞏固、疏理已學知識,促進知識系統(tǒng)化,進而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的一種課型,其基本任務是“抓住雙基串成線,溝通聯(lián)系連成片,溫故知新補缺漏,融會貫通更熟練”。但很多教師在復習時,多采用“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學生做練習題—集體校對”的單一模式,復習效果差。分析造成低效復習課的原因主要有:過度“教”教材,把復習課上成了練習課;“原汁原味”地重復新授課的某些教學環(huán)節(jié);機械地關注知識點,割裂了情境聯(lián)系,忽視了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針對以上問題,我結合自己和其他一線教師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把復習課上得融會貫通,使其煥發(fā)課堂的活力,促成高效課堂。
一、從單一練習到整合運用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建議教師“結合實際教學需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單一的詞匯、語法練習課不但會讓學生感覺枯燥無味,而且會導致課堂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效果??茖W研究表明,對于人腦對知識的儲存和運用,網(wǎng)狀學習方式明顯優(yōu)于點狀學習方式,因此,要讓我們的課堂高效、充滿活力,必須整合、重組、創(chuàng)新學習材料,優(yōu)化教學設計,幫助學生建構已學知識體系,才能達到學以致用、溫“故”能知“新”的學習效果。
1.以話題為主線整合
PEP版小學英語教材就是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導下以話題、功能為主線進行設計和編排的。雖然每個單元是獨立的話題,但單元的話題之間都有或多或少的聯(lián)系,如果忽視這點,在每單元的復習課中只復習本單元的內(nèi)容,就會出現(xiàn)各話題孤立斷裂、課堂容量狹少、學生單一技能提升緩慢等低效現(xiàn)象。反之,將各相關單元主題進行整合,根據(jù)教學實際需要重組后融入一個大話題的復習課設計中,就能實現(xiàn)舊知識的滾動,幾節(jié)復習課下來,對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有很大幫助,進而能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在上四年級下冊Unit 4 Its warm today這一復習課時,我設計了take a trip的大話題,整合了已學單元三年級的colour,numbers、四年級的話題clothes,activity,設計了幾個整合復習環(huán)節(jié)Activity A:Listen and find out the weather in the London\Australia,Activity B:What clothes can you wear according to the local weather?Activity C:What activity can you do according to the local weather?Activity D:Which country or city do you want to go ?Why?學生在根據(jù)不同國家、城市的天氣情況挑選衣服時,自然地就會用到clothes的詞匯,挑選衣服時還可以用到顏色、數(shù)量等單詞,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jù)不同天氣,選擇不同的活動內(nèi)容,Its rainy and cold. I can wear my red coat and my blue boots. I can read books at home. 學生在一個大話題中,很自然地會用到相關話題的內(nèi)容,各知識點的聯(lián)系加強了,也便于學生記憶、運用,復習效果很好。
2.以人物為主線整合
我們現(xiàn)行使用的PEP版小學英語教材中的主人公Amy,Sarah,WuYifan,ZhangPeng,ChenJie,Miss White都是貫穿整套教材的(第三冊—第八冊),可愛的Zip和Zoom也伴隨著我們?nèi)搅昙壍膶W習之路。以學生喜歡、熟悉的人物做主線貫穿在每節(jié)復習課中,能讓學生找到“安全感”,如在上六年級復習課A Farewell Party時,以Amy為主人公,引導學生復習Amy 和中國朋友北京旅游的活動,復習過去時(took pictures\ate good food ...),Amy在北京認識了些新朋友,他們的職業(yè)各不同,復習職業(yè)(He\She is a teacher\singer\actress ...),最后Amy準備回美國了,同學們相約1年后再見,復習將來時態(tài)(We are going to meet in Guangzhou 1year later. We are going to eat good food ...)整個復習隨著Amy在中國的時間變換活動,學生很積極地參與復習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融入里邊的相關復習活動。我還看到一位教師在復習方位詞時,以學生喜歡的卡通人物喜羊羊和灰太狼為主線,為了躲避灰太狼的捕捉,喜羊羊不斷地變化位置,Where is the happy sheep now?Is it on\under the tree?No,it is behind the door ... 在整個活動中,學生運用英語知識on\in\under\behind等很熱切地協(xié)助喜羊羊躲避灰太狼,他們絲毫感覺不到復習內(nèi)容的重復,而是在運用舊知識,學亦樂乎。
3.以功能任務為主線整合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交流、運用,從廣義上說這是一種社會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習活動。以功能、任務為主線整合復習材料,能讓學生在解決問題、完成相關學習任務中交流、實踐、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如在教學四年級How much is it ?的復習課時,我設計了這樣的任務:評比最佳理財經(jīng)理。學生4人為一組,各組員的表格上所缺少的物品不一樣,組員A缺少的是umbrella的價格,組員B缺少的是sandals的價格,組員C缺少的是apple的價格,組員D缺少的是jacket的價格,為完成這一任務,學生必須利用各信息差進行會話,小組成員互相尋問物品價錢,將獲取的信息填入自己的表中,然后在小組內(nèi)匯報物品價錢,最后看誰買的東西剛剛好是100元,學生在交際任務中自然地運用了語言,效果很好。
二、從“弱”語境到“強”情境
我們都知道語言交流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是在一定的語境下進行的,那么我們的課堂教學只有擬真情境,才能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語用的意義和方法。教材提供的大多是一個大語境,對于某些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其情境有點籠統(tǒng),我們得處理一下這些“淡”背景,把“弱”語境細化為具體的語言學習情境,使之變“強”。
如在上四年級Unit 1 Our School 復習課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情境:Max因父母來中國工作而轉學,他喜歡音樂和體育,請同學們協(xié)助Max挑選一間合適的學校。
我把學生分成兩大組,一組是校方(2所學校),負責介紹、回答自己學校情況,一組是Max親友團,協(xié)助咨詢學校的相關信息,當學生看到校方展示的校園圖畫時,開始很主動、熱情地了解學校情況:Do you have a library at school?Is your music teacher nice?...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運用語言,體驗語言,避免了出現(xiàn)“弱”語言背景下模棱兩可的狀況,有的放矢地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語言素養(yǎng)。
三、從“炒冷飯”到“嘗新鮮”
小學生天性好奇、愛嘗新,而復習課恰好是對已學知識的鞏固、拓展,很多時候給學生的感覺是“炒冷飯”,不新鮮。針對這種情況,只有在“新”字上下功夫。
使復習內(nèi)容和形式較之前有所不同,減少學生的視覺、聽覺疲勞。如同樣是sharp eyes 的復習環(huán)節(jié),即讓學生看閃過的圖或單詞快速說出英語單詞,在復習時,我就加大難度,如加快圖或單詞出現(xiàn)的速度或者同時出現(xiàn)兩個以上單詞、把原來單數(shù)的名詞變成復數(shù)等。從新授課時的教師主導過渡到復習課時以學生為主來歸納、分析、總結、運用已學內(nèi)容??梢宰尠嗌系暮筮M生參與老師的復習課設計,請他當助教,和教師是一起“引導”同學完成題目,也可以讓各小組輪流小結所學內(nèi)容,學生往往很樂意參與教師的設計,享受“小老師”的自豪感,這也在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小組合作學習,激發(fā)自主學習
在50人以上的大班級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形式無疑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途徑和方法。小組合作學習給學生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和平臺,學生能在一些學習任務中根據(jù)自己特長各顯神通,如制作My farm 時,小組成員可以說說自己小組農(nóng)場的名字、設計、特色等,畫工好的同學可以畫畫;英文字漂亮的同學可以書寫農(nóng)場特色介紹;口語好的同學可以介紹農(nóng)場等,各小組成員相互協(xié)助、揚長避短,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與他人相處、合作的交際能力和意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增強了自信,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五、復習課的高效有趣的方法
教無定法,能為教學目標服務、實現(xiàn)預期教學效果、發(fā)展學生能力的教學設計都是好的。在這里,和大家分享幾個效果很好的復習課方法。復習詞匯:(1)接龍比賽,老師說出一詞如egg,學生接著說出以上個單詞結尾的字母g為下個單詞開頭的單詞如goose,要求不能重復別人說過的單詞。(2)brainstorm,這個方法在話題復習時很有效,如在復習body時,學生說nose,eye,ear,mouth,leg等。(3)運用phonics,說出含有某些音的單詞,如說出或?qū)懗龊小癶”發(fā)音的單詞,學生會說hen,hear,hair,head。復習對話:role play,在不同情境下進行朗讀指導;根據(jù)實際情況改編新對話。復習閱讀:retell the passage,將文章改成對話形式并演出來。make a surprising ending for the passage;給文章“找茬”,找出文章中信息、書寫、格式等有誤的地方……
總而言之,上復習課時,重復已學知識在所難免,但不能所有知識都一一照舊呈現(xiàn)“炒冷飯”,因為這樣既耗時又收效低下,久而久之,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保持不利。因此,要“溫故而知新”,我們應該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根據(jù)不同的復習內(nèi)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把平時零碎、單一的教學內(nèi)容整合、重組成為能為教學實際需要服務的整體教學設計,讓學生對復習課有“新鮮感”,能積極參與學習,實現(xiàn)有效、多向的互動學習,使新舊知識形成知識體系,達到復習過程的最優(yōu)化。
參考文獻:
胡修金.創(chuàng)新教學與活動[M].東方出版中心,2001-11.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