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翠翠
摘要:在小學班主任的工作當中,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基礎教育內(nèi)容,作為班主任需要適應學生的發(fā)展需求,給予學生更好的德育教育活動。幸福教育立足于給予學生更多的幸福感,引導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與德育工作之間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本文從小學班主任工作的角度出發(fā),分析如何將幸福教育融匯在德育教育當中。
關(guān)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幸福教育
在小學的教育當中,班主任作為伴隨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角色,發(fā)揮著眾多的教育職能。小學生正處處于學習生涯的基礎階段,對其的教育不僅僅需要關(guān)注知識的掌握、學習成績的提升,還需要重視對于學生的思想品德上的引導,使得學生實現(xiàn)德智體美勞的全面成長。其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上更是有著天然的優(yōu)越性。通過正確的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培養(yǎng)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而在具體的在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需要通過合適的教育方法才能夠達到相應的教育目的。幸福教育作為近年來逐漸應用在德育工作當中的教育方法,其教育應用還處于發(fā)展中的階段,在本文的研究中,將會從小學班主任工作的角度出發(fā),分析如何將幸福教育融匯在德育教育當中,探究幸福教育的應用方法。
一、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與幸福教育概況
(一)德育工作
所謂德育工作,指的是在教育的過程中,通過相關(guān)的教育引導,使得學生能夠在思想、心理、政治、品德、行為規(guī)范上建立起正確的、積極的認知,促進學生能夠全面的發(fā)展。德育工作是與知識教學具有相同重要的教育工作,教育的重點不僅僅在于傳道授業(yè),還需要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與道德取向,這是現(xiàn)代教育中的重點目標,特別是在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環(huán)境下,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提出了更加全面與具體的要求,德育工作是確保學生教育能夠在正確的方向上進行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礎性教育工作。
在傳統(tǒng)的教學當中,教育更加看重對于學生的知識傳授,但是在新課改中,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也相應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需要關(guān)注學生的整體發(fā)展狀況,從學習、生活到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都是班主任工作當中的重點,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將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作為重點,引導學生在被教育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正確的德育素養(yǎng)。
(二)幸福教育
幸福教育是一種具有多面性的教育理念與方法,其中教育核心并沒有固定的教育模式,而是提倡關(guān)注學生的幸福感,提升學生體驗幸福、感悟幸福能力。幸福教育能夠培養(yǎng)學生建立起積極樂觀的世界觀與價值觀,這與德育工作的教育目標是相一致的。在幸福教育當中,鼓勵學生在感受幸福的過程中,理解世界、關(guān)心外部世界。在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當中,通過將幸福教育與德育工作進行相互的融合,可以提升德育工作的教育成效,拓展德育工作的教學方法,具有較為突出的教育應用價值。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幸福教育策略
(一)建立起與學生的緊密關(guān)系
在幸福教育當中,要給予學生必要的信任感,使得學生能夠在被教育的過程中更好地體驗到幸福。在開展德育工作中,班主任需要扮演著多重的角色,一方面要作為學生的教師,給予必要的教育指導,另外一方面又要扮演好學生的朋友,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提升雙方的情感交流。例如在對于學生的成績下降問題當中,班主任要幫助學生找到問題的癥結(jié),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學習觀,在具體的教育中,班主任不能夠一味地以批評教育為主,而是要通過關(guān)心,降低學習的逆反心理,以談心的方式,扮演好學生朋友的角色,深入地了解學生成績下降的問題,使得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guān)心與重視,獲得被重視的幸福感,繼而正視成績問題。
德育工作的教育重點是要開展有效的引導,小學生處于世界觀、價值觀都未成型的基礎階段,相應的德育引導能夠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積極的思想品德。如成績下降的問題,看似是對于知識未能深入掌握,但是內(nèi)里卻隱藏著學生學習態(tài)度、心理狀態(tài)等方面的影響因素,班主任通過給予學生相應的幸福感,則是能夠提升學生對于學習與考試的正確價值取向,使得學生可以主動地進行學習。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在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當中,課堂氛圍的營造可以提升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成效。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生并不能夠在課堂氛圍當中體驗到幸福,這也是德育工作的成效得不到提升。因此,作為小學班主任,需要對課堂氛圍進行相應的營造,創(chuàng)設出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幸福,繼而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例如,在德育課程的教學中,班主任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活動,讓學生開展公交禮讓的情景模擬。通過情景模擬,讓學生可以在簡單的情景模擬當中,明白到自身的付出與禮讓能夠讓有需要的人獲得幫助,將助人為樂作為幸福感來源對學生進行教育,以此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行為規(guī)模與良好的品德。
(三)開展多樣化的德育教育活動
在幸福教育應用在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過程中,作為班主任需要開展多樣化的德育教育活動,通過豐富的教學形式,使得學生能夠在具有差異性的課堂活動當中,獲得參與的幸福感。班主任需要結(jié)合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中的相關(guān)偏好、個性特征,對當前的德育教育活動進行重新的設計與架構(gòu),引入更多具有樂趣味與實踐價值的教育活動,使得學生能夠在不同的德育教育活動當中獲得相應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源源不斷的參與動力,繼而達到德育工作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王瓊鳳.分析幸福教育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與策略[J].中華辭賦,2019(4).
[2]陳霞.淺論幸福教育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與策略[C]//教師教育論壇(第四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