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琨 張允
摘要:銜接是重要的語篇理論之一,同時也是語篇分析應用于翻譯的重要途徑。本文從銜接理論入手,對比分析The?Railway?Children的三個漢譯本。筆者發(fā)現(xiàn)譯者有意或無意注意到銜接理論在翻譯過程中的應用會導致譯文更加忠實與通順,建議今后兒童文學翻譯的譯者要更加注意銜接意識的培養(yǎng)和應用。
關鍵詞:銜接;The?Railway?Children;翻譯
一、引言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總是由今天的兒童開創(chuàng)的。兒童文學可以幫助兒童認識社會、健康成長。隨著文化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我國也更加注重國外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的引入。然而,我國在這些文學作品的翻譯中還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從而影響了這些優(yōu)秀作品在我國的傳播與發(fā)展。
二、銜接理論
朱永生(1995)認為韓禮德和哈桑著作的Cohesion?in?English標志著銜接理論的創(chuàng)立。該書把先前韓禮德對銜接的概念的進行了整合與調(diào)整,將句子的銜接方式歸為照應、替代、省略、連接詞和詞匯搭配。該書出版后便引起了學者們激烈的討論,因此也促進了銜接理論得到了發(fā)展和完善。之后胡壯麟(1991)將銜接歸為照應、句法銜接、連接和詞匯銜接四個大類。他把M.A.K.Halliday對銜接歸類中的“替代”和“省略”合并并改稱為“句法銜接”。并且他(1996)提出,語言是多層次的,它包括語義層,詞匯層,句法層,音系層等。因此銜接也不應只在詞匯層和句法層體現(xiàn),它在音系層同樣應當有所體現(xiàn)。國內(nèi)對銜接理論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的研究較少,甚至鮮有學者將其應用于兒童文學的翻譯當中。因此本文旨在從照應、句法銜接、連接、詞匯銜接和音系銜接五個方面對比分析The?Railway?Children的三個漢譯本對原作翻譯的銜接處理,探索銜接處理對翻譯的忠實度的影響。
The?Railway?Children是英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伊迪絲·內(nèi)斯比特的代表作品之一。本文的譯本分別選自任溶溶譯(2018)《鐵路邊的孩子們》、陳小全譯(2004)《鐵路的孩子》和許楊譯(2015)《鐵路邊的孩子們》。
三、銜接理論的應用
(一)照應
照應是用代詞等來表明語義關系,包括人稱照應、指示照應和比較照應。
例一:And?Mother?said:“No,my?ducky-love.We?mustn’t?have?fires?in?June?—?coal?is?so?dear.If?you’re?cold,go?and?have?a?good?romp?in?the?attic.That’ll?warm?you.”
任譯本:媽媽說:“不行,我的小寶貝。都六月了,我們不能再生火—煤太貴了。你們覺得冷,就到頂樓上去玩吧,玩玩會暖和起來的。”(第26頁)
陳譯本:媽媽說:“不,我的乖孩子,六月里不能生火,煤很貴。如果你們冷,到閣樓上面好好蹦一蹦就暖和了。”(第26頁)
許譯本:媽媽接著說:“不行,寶貝。咱們六月份不能生爐子—煤太貴了。如果你們冷,就去閣樓玩,那兒暖和?!保ǖ?4頁)
六月里連下了三天雨,天氣很冷。孩子們想要詢問媽媽可不可以生火,得到了否定的答案。原文中有一條重要的照應關系紐帶go?and?have?a?good?romp?in?the?attic—that。在這里that與前面所提的“去閣樓蹦一蹦玩”相照應,它指的是“去閣樓蹦一蹦玩”這件事會讓孩子們暖和起來,而并非許所譯的“那兒暖和”。許譯建立了一個錯誤的關系紐帶,即attic—that,同時在譯文中展現(xiàn)出來造成了譯文不通順沒有達成原文所表達的含義。
(二)句法銜接
句法銜接指的就是替代和省略。替代是替代上下文出現(xiàn)的詞語,可分為名詞性替代、動詞性替代和分句性替代。省略指省去句子中的某一成分。
例二:“It?would?have?come?to?the?same?thing?in?Courts?with?judges,”?said?Phyllis.“Don’t?be?snarky,Peter.It?isn’t?our?fault?your?secrets?are?so?jolly?easy?to?find?out.”?She?took?his?arm,and?he?let?her.
任譯本:“在法庭上就是那么回事兒,”菲莉絲說,“別嚷嚷,彼得。你的秘密那么容易拆穿可不怨我們?!彼氖?,可他甩開她。(第32頁)
陳譯本:“法庭上見了法官也一樣,”菲利斯說。“彼得,別想投機取巧,你的秘密就這樣輕而易舉被人發(fā)現(xiàn)了。這可不是我們的錯?!彼嫔媳说玫母觳?,彼得沒有拒絕。(第32頁)
許譯本:“在法庭上就是這樣的,”菲利斯說,“不要生氣了,彼得。這不是我們的錯,只是你的秘密太容易被發(fā)現(xiàn)了?!彼f著挽上了彼得的胳膊,他也不再執(zhí)拗。(第42頁)
彼得帶羅伯塔和菲利斯去火車站偷煤被站長發(fā)現(xiàn),彼得想自己承擔這件事情,可沒想到這兩個家伙在關鍵時刻跳出來給站長說她們是同伙并懇求站長不要把彼得送去警察局,彼得很生氣他認為她們倆是在耍他玩,然而站長在了解情況后并沒有帶他們?nèi)ゾ炀址炊欠潘麄兓丶?。羅伯塔和菲利斯在回家的路上很開心只有彼得還在生氣。例文中的句子就發(fā)生在三人回家的路上。原文中劃線句子省略了幾個詞,把它補全應該是“She?took?his?arm,and?he?let?her?took?his?arm.”陳和許在一文中都體現(xiàn)出了當菲利斯去挎彼得胳膊的時候他沒有拒絕這件事,而任的譯文中誤譯為彼得甩開了菲利斯。很顯然任沒有注意到句法銜接中省略部分,造成譯文不忠實原文。
(三)連接
連接是指連接句子的各種連詞、副詞、介詞短語等。
例三:To?them?he?was?always?the?old?gentleman,and?I?think?he?had?better?be?the?old?gentleman?to?us,too.
任譯本:對于他們來說,他始終是老先生,因此我想,對于我們來說,他最好也仍然是老先生。(第186頁)
陳譯本:對孩子們來說,老先生永遠是他們的老先生。我想,我們最好也還是叫他老先生(第209頁)
許譯本:在他們看來,他始終是老先生,而在我們看來,他還是老先生比較好。(第249頁)
故事的最后孩子們跟老先生已經(jīng)很熟悉了,老先生還幫他們?yōu)楦赣H伸冤。例子中有一個邏輯聯(lián)系詞“and”,它在英語中既可以表示轉折又可以表示連接。結合例句中“and”前后的內(nèi)容,都表示“老先生還是老先生”,因此在這里表示連接。結合三人的譯文,陳似乎沒有注意到“and”的存在,將一句話分為兩句話來譯,因而少了原文的流暢;許注意到了連接詞“and”但卻把其譯為轉折的含義;只有任既注意到“and”的存在又順暢的翻譯出原文的含義。
(四)詞匯銜接
詞匯銜接包括原詞、同義詞、反義詞、下義詞、局部關系詞等詞匯的復現(xiàn)。
例四:“Oh,what’s?that?”?cried?the?girls.
“It’s?only?the?rats,”?said?the?cart?man.And?he?went?away?and shut?the?door,and?the?sudden?draught?of?it?blew?out?the?candle.
“Oh,dear,”?said?Phyllis,“I?wish?we?hadn’t?come!”?and?she?knocked?a?chair?over.
“Only?the?rats!”?said?Peter,in?the?dark.
任譯本:“哎呦,是什么聲音?”兩個女孩叫起來。
“不過是老鼠罷了。”趕大車的說。他出去后關上了門,關門引起的一陣狂風把蠟燭吹滅了。
“噢,天啊,”菲莉絲說,“但愿我們沒來過這兒!”她將一把椅子碰倒了。
“不過是老鼠罷了!”彼得在黑暗中說。(15-16頁)
陳譯本:“哦,是什么聲音?”兩個女孩兒大叫起來。
“是老鼠,”趕車人說。他走出去,把門關上。一股冷氣吹進屋子,蠟燭熄滅了。
“哦,天哪,”菲利斯說,“還不如不來呢!”說著,她把一把椅子碰倒了。
“就是老鼠!”黑暗中,傳來彼得的聲音。(15頁)
許譯本:“啊,是什么呀?”女孩們哭著說。
“老鼠而已?!壁s車的人說著把門關上,就離開了。這時一陣風把蠟燭給吹滅了。
“哦,老天,”菲利斯說,“真希望咱們沒有來過這兒!”說著碰翻了一把椅子。
“只是老鼠而已!”彼得在這一片漆黑中說道。(19-20頁)
這段對話出自故事的開始,這本身是一個幸福的五口之家,但是爸爸被抓走打破了家庭的寧靜。因此媽媽不得不扛起整個家庭的重擔帶領孩子們搬到了鄉(xiāng)下生活。這段對話發(fā)生在四個人剛到鄉(xiāng)下來的第一天。原文中加下劃線的兩個詞“only”就做到詞匯的銜接,第一個“only”是由趕車人使用的,結合文章趕車人可能是當?shù)厝耍运麑τ欣鲜筮@件事習以為常,所以他才做出了“It’s?only?the?rats”的反應。然而第二次“only”是由兒子彼得使用的,彼得雖不是家里最大的孩子,但他卻是爸爸不在家時唯一的男子漢,在這里他在菲利斯不小心碰倒椅子后的反應既銜接了趕車人的話,又表現(xiàn)出彼得的人物性格。
對比三個譯本,任和許譯本都將“僅僅”“不過是”“只是...而已”的含義表達出來,只有陳譯本沒有表達出來,從而削弱了主題的傳遞,譯文也沒那么準確。
(五)音系銜接
例五:Quiet?suddenly?a?screw?went?mad,
And?then?the?boiler?burst...
He?soothes?his?soul?with?pigeon-pie,
His?gnawing?grief?to?kill.
任譯本:忽然一顆螺絲釘出毛病,
鍋爐發(fā)生了爆炸......
他用鴿肉餡餅安慰自己,
不讓痛苦再折磨他。(第3頁)
陳譯本:火車螺絲也會發(fā)瘋,
鍋爐爆炸零件橫飛......
鴿子肉餅靈丹妙藥,
安神止痛吃上一塊。(第3-4頁)
許譯本:突然一顆螺絲釘出了毛病,
接著玩具火車頭就爆炸了......
他用鴿肉餡餅來安慰自己,
以此消除自己內(nèi)心的苦惱。(第4-5頁)
媽媽經(jīng)常會給孩子們寫點小詩,這是文章中出現(xiàn)的第一首詩。彼得的玩具火車頭爆炸了很不開心也生病了,媽媽為了哄彼得開心命人做了鴿子肉餅還作了一首詩。原文下劃線部分運用了頭韻,同時做到了音系的銜接,筆者認為陳譯本最好,他的翻譯句式工整。任和許譯本都沒有做到,因此失去了“詩”的韻味。
四、結束語
本文從銜接理論的照應、句法銜接、連接、詞匯銜接和胡壯麟提出的音系銜接入手,分析了The?Railway?Children三譯本中銜接理論的應用,探討了翻譯兒童文學作品時應當注意的部分。國外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的翻譯影響了我國兒童的身心發(fā)育,因此對譯者的要求更高。筆者發(fā)現(xiàn),譯者注意銜接可以有效幫助讀者理解原文、避免誤譯,因此筆者希望今后譯者能夠加強銜接意識。
參考文獻:
[1]E?Nesbit.The?Railway?Children[M].Hertfordshire:Wordsworth?Editions?Ltd.1993.
[2]Halliday,M.A.K.&?Hasan,R.,1976,Cohesion?in?English,London:Longman.
[3]胡壯麟,王力與韓禮德[J].北京大學學報(英語語言文學???,1991(1):46-57.
[4]胡壯麟.有關語篇銜接理論多層次模式的思考[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6(01):1-8.
[5]劉文捷,王蘋.語篇翻譯中的銜接意識——《老人與?!啡g本對比心得[J].福建外語,2001(03):50-54.
[6]伊迪絲·內(nèi)斯比特.任溶溶譯.鐵路邊的孩子們[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8.
[7]伊迪絲·內(nèi)斯比特.許楊譯.鐵路邊的孩子們[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5.
[8]伊迪絲·內(nèi)斯比特.陳小全譯.鐵路的孩子[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9]朱永生.銜接理論的發(fā)展與完善[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5(03):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