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小敏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日益廣泛地發(fā)展,體育教學將受到更多人的重視。對中學階段的高中學生來說,體育課程遠比文化課程所占的比例小,原因一是當時高中學生們正處在人生關鍵時期,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很難高效地進行體育教學活動;二是當時高中課程比較緊張,不管老師還是學生,他們多數(shù)都未能意識到進行運動課程的重要意義,這也使得不少人都覺得運動課程可有可無,從而嚴重影響了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和身體全面的發(fā)展。本文對高中體育課程中培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問題展開研究,并對其教學方法展開探討,旨在促使他們擁有強壯體魄的同時,培育其終身體育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體育;體育意識;培養(yǎng)策略
引言:中學體育課程是中國當代學校課堂教學的基本部分,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體質,并利用體育活動協(xié)助學生減輕讀書壓迫,從而促進學生德智體全方位健康發(fā)展。由于培養(yǎng)高校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還可以在相當程度上是提升高校學生的人際交往水平,這就要求老師們要更加注重對高校學生的體育訓練,并不斷創(chuàng)新體育課程方法。在中國當前的體育運動課程中,還存在著某些缺陷,從而導致了培養(yǎng)高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受了影響,所以中學體育教師就需要借鑒多元化的運動經驗,從課程中提升教育經驗,提高運動教學方法,讓高中學生能夠更能夠更加有效的意識到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性。
一、高中體育中終身意識的現(xiàn)狀
1、忽視對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
由于高中體育教育過程中,老師缺少對學生體育運動能力的訓練,對運動學習、訓練的功能和重要性沒有深入的認識,使得高中學生無法充分的了解和掌握體育運動知識技巧,終生體育運動能力相對淡薄。高中學生的體育課程,一直都是只注重對學生體質與技術的教學,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鍛煉能力和學習興趣嗜好、體育運動良好習慣與能力。所以,高中學生一般沒有終身體育意識,沒有切實的意識到終生體育運動的巨大功效與重要性。同時高三的學生由于會遇到更加嚴峻的升學壓力,從而缺乏充分的時間開展體育運動,甚至是放棄體育運動。一些學生在開展體育教學與訓練的過程中,沒有耐性與堅持不懈的精神,不能形成好的運動習慣。
2、體育課程教學內容落后
中學體育運動教學新課改要求學校運動教學內容必須要緊密結合社會生活與實踐。但目前,一些地區(qū)中學體育運動教學最主要的內容是中國傳統(tǒng)的籃球、足球和田徑,還沒有符合新時代氣息的現(xiàn)代運動,比如網球、跆拳道和游泳等。高中對于運動課堂教學的滯后,也造成了學生缺少對運動基本知識與技巧掌握的積極性。同時部分學校體育教師也受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影響,產生了固化的出發(fā)、預備、參加、結束的課程教學模式。
3、體育設備不足
體育老師們進行體育教學活動的基礎設備便是體育器材,所以體育器材在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也具有著特殊的功能。目前,盡管全國部分院校已經在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投入了大批的體育器材,已經能夠適應了學校體育課的基本要求,可是由于教育場地不夠,導致教學質量仍然不能取得長足的提高。校園的活動空間范圍也存在一定局限,學校對體育場館的設置較少,沒有相對單獨的體育場館,比如網球場和游泳館等。這種教育條件的束縛,不利于學生良好運動習慣的養(yǎng)成,也無法建立終身體育意識。
二、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有效策略
1、優(yōu)化體育課程教材
體育教學不但包括理論知識教學,還涉及實踐教學,而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少老師會疏于理論課的教學,而實際教學往往要從理論知識教學的基礎上來展開。理論教學一般指運動課程中的活動概要,及其學生在開展體育運動時必須注意到的事情,所以,這就要求老師首先要選用合適的運動課程,并根據(jù)學生的年齡段、社會性別和心理去開展針對性課程。然后,老師還必須著重強調學生在開展體育運動時的注意事項,并掌握各種運動競賽的基本規(guī)律與技能,用教師最好的運動課程給學生最佳的運動課程,以此培育學生終身體育的意志。
2、完善體育教學方式
在高中生階段這一特定時代,傳統(tǒng)的學校體育課程形式已無法適應高中學生的身心健康需要,所以,學校體育教師應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通過綜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特征進行針對性教育,從根本上充分調動學生對掌握學校體育課程形式的濃厚興趣,最終取得了提高學校最終體育運動意識的顯著成效。而體育已不僅僅是一種課程,更是一門藝術與體育,要想進一步提高學校的最終體育運動意識,就應該從轉變學校體育理念入手,逐步充分調動學生的運動能力與興趣愛好,使他們積極性主動性地投身體育與學習。多樣化的體育教學方法,對調動學生體育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始終體育意識有著很大意義,所以,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老師要采取合理方法進行多樣化的體育教學。同時,老師還可在每個教學任務完成后與學生開展一次交流會,并通過與學生進行廣泛的溝通,適時調整課程和完善體育教學方法,用最大的熱忱為高中學生提供身心上的輕松和精神上的快樂,從而使學生建立始終的體育意識。
3、豐富體育課堂活動
高中階段的學生基本已經建立健全的性格特點,而且按照其年齡特征,學生通常存在強烈的求知欲和勝負欲,加之面對高考的重壓,學生需要一種宣泄情感的渠道,而進行體育課外活動恰恰能夠緩解這一問題。老師也可以在傳統(tǒng)體育教學活動的基礎上,添加一些新穎的教育手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例如,學校可以適當舉辦體育競賽,老師也可利用各種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競技性來迎合學生心理的需要,學生可以積極投身于體育運動之中,從而逐步建立終身體育意識,并從中享受到運動的快樂與魅力之所在。
結束語: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為了培育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基本知識掌握和能力,學校必須明確學生在活動中的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完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實現(xiàn)了學生體育課學習的自主性。同時也要從教材入手,利用多元化的運動課程來提升運動教學,訓練學生運動技巧,更要進一步優(yōu)化學校課堂環(huán)境,提升課程在全體學生中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趙偉.淺析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4,4(07).
[2]張傳麗.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策略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3(36).
[3]杜桂梅.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探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