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英
摘 要:隨著“雙減”政策的頒布,各地紛紛提出落實細則,提質增效成了學校、教師教學的工作重點。本課題組也積極探尋適合本校實際的教學模式,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研究后,創(chuàng)設具有本校特色的“導—探—精—評”教學模式。文章主要分析小學語文高段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如何應用“導—探—精—評”教學模式提高寫作課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導—探—精—評”教學模式;小學高段;寫作教學
“導—探—精—評”課堂教學模式指的是“導學自學—合作探究—精講精練—展評激勵”課堂教學模式?!皩А奔磳W自學,是指學生在課前自覺接受教師下達的學習任務,做到自我啟動、自我管理、自我調節(jié)的一種學習行為?!疤健奔春献魈骄?,是指在導學自學的基礎上,教師給出一些事例和問題,學生通過思考、討論等方式,自行解決問題或得出結論。“精”即精講精練,以導學自學、合作探究為基礎,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知識,對學習內容進一步解讀,對相關知識和學生的疑難問題進行查漏補缺。“評”即展評激勵,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精講精問、細致學習之后,組織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展示、練習或測試,教師及時給予評價,學生也及時進行矯正。筆者將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在六年級寫作教學中運用“導—探—精—評”課堂教學模式的體會。
一、小學高段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層面
以往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教學作文,課堂較為枯燥,學生較為被動,導致學生對作文課不感興趣,對作文產生“畏難”情緒。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中習慣模式化地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教學方法單一和僵化,久而久之,限制學生思維,學生寫出的文章缺乏新意和真情實感。另外,教師注重寫前方法指導,而寫后評講卻流于形式。每一次的習作要求最后,都有“把自己的習作讀給同學聽”的建議。然而,學生自覺性不夠,教師由于課時所限,又常常忽略學生互相交流所寫習作的部分,甚至直接省略此環(huán)節(jié)。此外,筆者所在學校還存在教師隊伍年輕化,缺乏教學經驗的問題。
(二)學生層面
學生恐懼寫作,寫作興趣不濃。在習作中,筆者發(fā)現學生常常詞不達意,表達不流暢。這是因為學生的字詞基礎不扎實,學生的詞匯積累不足,往往不知如何表達自己。另外,小學生缺乏生活體驗,缺乏活動體驗的過程,導致寫作文時缺乏素材、缺乏真情實感。
(三)家長層面
筆者在習作教學過程中發(fā)現,家長對孩子的習作缺乏指導。一是由于家長的素質參差不齊,部分家長可能能力有限,無法輔導孩子;二是家長由于工作原因,沒有時間和精力輔導孩子。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家長不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學生的閱讀量不夠,知識儲備也不夠,無法下筆成章。
二、小學高段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
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要通過各種方式、多樣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為了使寫作課不枯燥,筆者想方設法,層層“誘導”。
(一)導學自學——讓學生對寫作課感興趣
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筆者除了積極使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也積極做好課前導學工作。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前的有效導學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在作文課的積極性。如:在學習《我的拿手好戲》時,筆者讓學生在課前將自己的拿手好戲拍成視頻,表演拿手好戲后,再向同學介紹拿手好戲是怎么練成的。課上,學生看得十分投入。在聽到分享拿手好戲的心路歷程時,又若有所思。筆者抓住這個時機,讓學生寫下自己的拿手好戲。又如:學習《家鄉(xiāng)的風俗》時,導學案中設置了讓學生搜集客家人的風俗資料的題目,并提示學生附上風俗的照片、剪貼圖片或繪畫作品。從導學案收集上來看,學生準備得很充分。在課堂教學介紹家鄉(xiāng)風俗的環(huán)節(jié),學生拿著自己準備的文字材料或者是圖片、繪畫等作品踴躍參與,展示出客家風俗的特色,課堂活躍。在互相分享交流中,獲得樂趣,也獲得寫作的素材。
(二)合作探究——克服畏難情緒
傳統(tǒng)的作文課堂教師講解過多,較為枯燥。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認真投入思考才能讓他們印象深刻。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筆者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游戲中、合作中學寫作。如《多彩的活動》中,筆者組織學生進行班級團隊活動,進行成語接龍、你畫我猜等游戲,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游戲后,立即讓學生回憶剛剛的游戲場景,寫下生動的情景,記錄快樂的心情。寫完后,學生在小組內分享交流,在同學和教師的幫助下,進一步完善內容,漸漸克服畏難情緒。
在小組合作中,筆者經常指導學生對比表達方式的不同,從句子對比到片段對比,貫穿對文字的推敲,讓學生體會文字的魅力。比如:有個小組的學生寫道:“聽到這節(jié)課要進行‘你畫我猜的活動,同學們都開心極了!”另一位則寫道:“誰也沒想到這節(jié)語文課這么別開生面,同學們都炸開了鍋,看!小王正在手舞足蹈,像是在為‘你畫我猜而彩排,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钡诙溆昧恕罢ㄩ_了鍋”這一夸張的手法,把激動之情展現得淋漓盡致,再選取小王這一個體進行描繪,點面結合相得益彰。學生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能積極思考,暢所欲言。對于學生精彩的見解,筆者還會及時給予鼓勵,并趁機引導學生動筆仿寫,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三)精講精練——突破寫作主題的重難點
教師往往認為講得多了、重復得多了,學生就會理解得更透徹。其實不然,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有限。如果學生自己學習或通過小組合作解決,教師就要大膽放手。真正需要點撥、講解的,則要做到“精講精練”。如,在習作《多彩的活動》中,對于活動的描寫學生都不陌生,但是運用“點面結合”的寫法描寫場面,對學生來說仍然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重點指導點面結合,關注細節(jié)描寫。如寫跑步比賽,教師要精講在“面”的描寫上,可以關注運動員是怎樣爭先恐后,比賽場面是如何緊張激烈;在“點”的描寫時,則提示學生重點選擇有特點的人物來寫,通過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去表現人物的特點或品質。講解完后,則讓學生即時書寫重點內容,教師根據學生所寫內容進行多種方式的點評指導。E424324A-90C5-4D43-84C9-FA7B04F2E1CE
(四)展評激勵——注重對學生作文的批改與評價
傳統(tǒng)的批改方式,教師從錯別字、標點符號的糾正,到段落的詳略安排、情節(jié)設置,都逐一批閱。而筆者在實際的教學中,發(fā)現這樣的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在訂正作文時把教師的修改細節(jié)抄寫一遍,并未真正解決問題。因此,筆者采用讓學生自評與互評的方式,同桌或小組合作“夸一夸”和“改一改”。再請學生分享讀到的喜歡的部分,并說出喜歡的理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樂于參與修改習作,也樂于分享,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得到提升。
作文評語是一門技巧,評語生成的過程也是跟學生交流的過程。筆者在評語中,使用童趣的語言,有時也會畫簡筆畫,或是針對話題進行交流,或是對寫作技法的提升進行表揚,學生對教師的評語產生興趣,也會促使學生提高寫作的積極性。
最后,筆者將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整理成電子版,并打印粘貼在班級宣傳欄,讓學生感受寫作帶來的成就感以及分享的喜悅,也讓其他同學交流學習。一個學期下來,筆者還會將本學期的優(yōu)秀作文編輯成冊,作為班級圖書角的一份資源。除此之外,筆者還會在文章報刊上投稿。在多種辦法的引導下,學生體會到寫作的樂趣,自然對寫作產生興趣。
(五)加強家校合作
教師應及時告知學生當前在寫作上存在的問題,需要家長的配合:一是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孩子養(yǎng)成每日閱讀的好習慣;二是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利用周末時間到戶外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增加活動體驗,積累活動素材。教師利用微信平臺,在微信群分享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
三、結語
經過實踐,筆者發(fā)現很多學生開始喜歡上作文課,喜歡寫作文,而且寫作水平得以提高。在以后的教學中,筆者會繼續(xù)緊跟時代步伐,繼續(xù)探究“導—探—精—評”教學模式,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改進,讓學生突破害怕寫作的瓶頸,讓學生愛上閱讀、愛上寫作、愛上語文。
參考文獻:
[1]交巴克.小學六年級語文寫作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幻畫報,2022(02).
[2]王建林.小學六年級語文寫作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A].2021年課堂教學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21.
[3]趙圓圓.六年級語文習作評改策略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21.
[*本文系梅縣區(qū)教育科學研究課題2022年度的(階段性)成果]E424324A-90C5-4D43-84C9-FA7B04F2E1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