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平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思想的興起,小學的課堂教學也隨之產(chǎn)生了巨大的變革。許多老師在新的教育觀念和新的教學方式上都表現(xiàn)出了積極的態(tài)度。而“先學后教”的教學方式更適合學生的特點,有利于學生的深度學習,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潛力,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讓他們對所學的知識有更好的了解和把握,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先學后教;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用策略
前言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伴隨著基礎教育改革而進行的。要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就必須在課堂上進行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往往是先教后學,這是一種新的教育方法。要想有效地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就必須采用“先學后教”的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
一、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依據(jù)教育目標對學生進行有序教育,從而增強教學的實效性。在學生自主學習之后,教師可以讓課代表收集學生的問題,以便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合作學習和探討,以便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通過相互協(xié)作,讓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教師再有針對性地有效講解問題,并且鼓勵學生自主去思考解決問題,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去解決問題,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和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后得到一種心靈上的滿足。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表達自己的學習感受、所學習到的知識內容以及自己對文章結構、表達方式等體會。總之,學生可以任意地說出自己的感悟,以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通過這種方式,其他的學生也有所體悟,從而在下次學習的時候,也能夠按照相關的思維自主解決問題,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二、不斷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生自制力不強,課后很容易被其他的事情所吸引,從而喪失學習興趣。因此,為了實現(xiàn)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自制力,讓學生在課后能夠自主學習。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定的自由思考空間。在教學課文前,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前自主預習課文,記錄自己的預習步驟和預習成果,將自己遇到的問題列舉出來。教師在課堂上分析學生的問題,與學生進行互動,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從而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調整,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短板,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更加流暢。在自主學習課文的時候,學生會按以往老師教的去分析段落大意,并梳理出文章的結構,這對學生理解課文有著很大的幫助。但是學生自主分析能力不足,不能夠深入作者的思想進行互動,往往停留在表面知識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著重分析作者的思想,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學習,并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感悟。為了提高學生表達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激勵和表揚,以便學生能夠放下心理包袱,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從而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心里的想法。此外,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教師還可以建立班級微信群。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可以在群里進行探討,這樣就實現(xiàn)了學生之間的課外互動,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為了方便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提高學生的課外學習自制力,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每天將自主學習的時間以及學習成果展示在班級微信群里,接受教師和同學的監(jiān)督,這樣就可以營造一種良好的課外學習氛圍。
三、利用微課進行先學后教
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強,有些學生在學習了相關知識之后,沒有對知識進行鞏固,很快就忘記了。因此,教師需要重視知識鞏固環(huán)節(jié)。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教師一般會對學生進行整體教學,完成教學目標之后,再讓學生對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但是這種方式不利于學生內化所學到的知識,也無法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導致教學質量得不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差。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用微課向學生展示文章的重點和難點內容,讓學生進行復習和鞏固,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可以更好地讓學生深入學習。此外,教師在利用微課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可以展示文章的主要內容、思想內涵、寫作背景以及課堂總結等,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的方式進行快速學習,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幫助學生更好地奠定語文基礎。同時,采用微課的教學方式,教師還可以為下節(jié)課的學習布置相關的預習任務,讓學生依據(jù)教師的要求自主學習,這樣使得學生自主學習更有目標,學習更有章法,從而實現(xiàn)高效學習的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信。
四、積極開展教學活動
當學生的問題都能夠得到解決的時候,學生就會更加深入學習。此外,為了能夠讓學生學有所獲,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導入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揭示文章的主題,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文章思想,以便達到教學的目的。在對學生進行問題導入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學習和討論,以此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讓學生深入了解文章內涵。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增強課堂的凝聚力,從而讓學生深入探究問題,提高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提高學生深入分析問題的能力。為了達到對學生的高質量教育,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思考和解決問題,通過網(wǎng)絡去收集相關的學習素材,并將素材分享到班級互動平臺上,以便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優(yōu)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五、結語
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應該積極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并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技巧,通過構建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有更多的表達空間,從而使得學生逐漸融入語文學習中,為后期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鄭紅珠. “先學后教”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 考試周刊,2021(67):58-60.
[2] 顧笑潔. “先學后教”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散文百家,2021(11):93-94.
[3] 史惠芳. 淺析”先學后教”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新課程,2021(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