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貞蘭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化,越來越多的幼兒教師開始逐步重視起對繪本故事資源的開發(fā)價值,因此一系列工作思路和策略也相繼應運而生。基于對上述趨勢的認識,筆者將從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角度切入,圍繞“午睡前閱讀繪本故事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探討”一題撰文并提出一些個人見解和建議,希望能夠對諸位的工作優(yōu)化帶來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午睡前閱讀;繪本故事;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
引言:
幼兒正處于身心發(fā)育的萌芽階段,各方面意識、能力的成長才剛剛起步,其中語言表達能力可以說是幼兒教育工作中的核心——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增加師幼之間的溝通,使老師能夠及時獲取到幼兒的實際需求。也可以讓孩子們在交流當中更好地獲取外界信息、形成個性化的社會意識,同時也對幼兒人格和情緒地塑造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所以,幼兒教師一定要樹立起鮮明的“多維養(yǎng)成”意識,對繪本故事資源和以午睡前閱讀為代表的幼兒日?;顒拥拈_發(fā)、利用投入更多的關注,以期使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形成獲得更為強勁的助力。
一、利用繪本故事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優(yōu)勢
(一)有助于幼兒興趣的調動
由于年齡和學習經驗的限制,大部分幼兒對于文字信息都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興趣,反而對于更加直觀、形象的圖畫表現得情有獨鐘?!皥D文并茂”是繪本故事最突出的特點——尤其是針對幼兒設計的繪本故事,其圖片的篇幅所占比重則更明顯。我們應該抓住繪本故事的這一特點,為幼兒培養(yǎng)更為濃厚的閱讀興趣,并在這種興趣的“加持”下更有概率激活自己的思維、認知潛能,從而使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獲得良好的客體情緒基礎。
(二)有助于降低幼兒學習難度
幼兒還不具備相對成熟的文字理解能力,對于教師來說,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素養(yǎng)的形成則會存在一定的難度:由于幼兒無法通過知識套入和理論應用的方式來理解諸多的語法概念,也很難憑借抽象認知、總結的形式從生活語言素材中提煉出標準的語言表達技法。因此繪本故事中各項信息的表現是以符合幼兒認知能力和趣味取向的圖文故事為基準的,具有很強的情節(jié)性和場景性,促使幼兒根據自己有限的生活經驗來了解其中的基本表述邏輯;同時借助圖畫的場景信息還原效力,幼兒也能夠用“看”的形式獲悉不同語言內容的交流場合、用詞規(guī)律和常規(guī)組成,這要比傳統(tǒng)模式下的語言教學更能降低孩子們的學習難度。
二、利用午睡前繪本故事閱讀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具體策略
(一)注重良好閱讀氛圍的營造
無論是閱讀還是睡眠都需要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這樣才能夠保證后續(xù)活動的高質量進行,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幼兒教師在組織孩子們進行午睡前進行繪本閱讀,首先要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保證閱讀場合的安靜,而這一目標的實現主要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開展工作:
首先,要對幼兒的閱讀習慣進行引導和矯正。很多幼兒在閱讀過程中會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小毛病”,比如用很大的力氣翻頁、一邊讀一邊念出故事內容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打擾其他小朋友等等。教師要對孩子們的這些習慣做出及時矯正,并可適當引入一些獎勵和競賽機制,為能夠保持安靜的孩子貼一朵“小紅花”或者鼓勵大家兩人一組互相比賽看誰能更安靜地完成閱讀活動。
其次,在閱讀時要嚴格執(zhí)行紀律方面的要求。教師要通過符合幼兒理解水平并具有一定關懷性的話語向孩子們明確提出閱讀紀律的要求,使孩子們明白自己應當在閱讀過程中保持怎樣的狀態(tài),如:“下面老師會發(fā)給大家一些有意思的故事讓大家看,大家要各看各的,不可以互相說話哦,要為故事里的朋友們保守他們的秘密哦!”等等。
(二)注重繪本故事的優(yōu)化選擇
既然是為了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那么繪本故事中就必須存在較大比重的對話性成分,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好地獲取大量、高質的語言素材。幼兒教師在選擇繪本故事時,首先要將那些以對話形式來推進情節(jié)發(fā)展的讀本作為重點,同時還要注意體現出繪本故事中對話類型的豐富性,并且要在對話角色的數量上設立一定的標準,通過這種方式來讓繪本故事表現出更強的語言信息展示和思維塑造效力。
比如,教師可以選擇《貪吃的胖狐貍》作為推薦繪本組織孩子們閱讀。這部繪本中有諸多的角色,每個角色都能有著一定的話語篇幅,能夠讓幼兒隨時切換視角來理解不同角色的話語內容;同時在這部故事里,每個角色的性格都大有不同,而這種不同的性格又會在他們的話語中得到細節(jié)性的體現,孩子們可以從中了解到不同詞語、語氣對于人物性格的反應和情緒的表現作用。
(三)注重故事閱讀的側重指導
由于幼兒的閱讀經驗有限,在進行繪本閱讀時常常會憑借自然訴求和自己的主觀好惡進行隨機閱讀,這在一定程度上會稀釋繪本故事的語言塑造能量。因此,幼兒教師在組織孩子們進行午睡前繪本閱讀時,應當結合繪本的內容、語言能力培養(yǎng)目標以及孩子們的情況來作出一定的干預,以引導性的方式使幼兒更多地關注繪本中的對話性內容,集中幼兒的思維精力去體會、理解這些內容的語言表達效果和形式,以此來突出繪本故事的語言塑造性。
例如,教師可以在將《兔子小羅賓》這本繪本故事發(fā)到幼兒手中后,以一個“老讀者”的身份向孩子們說:“這本書老師早就讀過了,里面的那只小羅賓真是太聰明了,每一次都能用謎語讓自己從獅子大王和惡太狼那里脫身,真厲害呀!”聽到老師這么一說,孩子們自然會產生“羅賓的謎語是什么?”的疑問,在閱讀時也就會更加關注于這一部分的內容。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午睡前的一段時間中,幼兒教師可以開展繪本故事教學活動,以講故事的方式對幼兒進行催眠,增強幼兒的午睡質量。還應當將這一環(huán)節(jié)與幼兒午睡之后的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在一起,以更好地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繪本故事教學時,教師要關注各個方面,如在內容方面,應當為幼兒選擇具有催眠效果的故事;在方法方面,應當以音樂營造輕柔的教學氛圍,如此才能增強繪本教學與午睡環(huán)節(jié)的銜接有效程度。
參考文獻:
[1]李娟.午睡前閱讀繪本故事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探討[J].作文成功之路,2020(11):62.
[2]何非凡.探究午睡前繪本故事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試題與研究,2019(33):105-106.
[3]王靜.淺談幼兒園午睡前繪本故事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時代教育,2018(0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