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紅
(贛南醫(yī)學院人文社科學院,江西 贛州 341000)
圖式理論發(fā)端于哲學領域,廣泛應用于心理學領域,之后被應用到認知語言學領域,由此在外語教學領域掀起一股熱浪,主要涉及閱讀、聽力、翻譯、寫作、文化教學等方面研究,效果甚好。聽力教學方面的研究頗多,知名學者徐錦芬(2009)對外語聽力理解研究文獻做了國內外分類概括和綜述。就國內而言,她總結了圖式理論的研究主要從認知語言學、心理語言學、語用學、文化等方面展開。[1]在圖式聽力教學研究方面,以周相利(2002)為代表在這方面做了翔實研究,主要探討圖式理論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2]雖然學者青睞于運用圖式理論對聽力課堂進行研究,但在中國知網上檢索,把圖式理論完全融入醫(yī)學英語聽力課堂研究的文章不到5篇,且專門研究圖式策略的文章尚屬空白,為彌補這一缺口,發(fā)揮圖式理論的優(yōu)越性,文章結合教學實踐論述如何在醫(yī)學英語聽力課上運用該理論進行實踐教學,通過在聽前、聽中、聽后階段闡釋圖式醫(yī)學英語聽力教學模式,提出醫(yī)學英語聽力語言圖式策略、內容策略和題干(形式)圖式策略三大應對策略,以期攻克醫(yī)學英語聽力課堂教學棘手的難題。
在談圖式理論之前有必要提及“圖式”。1781年哲學家Kant首先提出“圖式”概念。皮爾遜(Pearson)、庫克(Cook)、溫德遜在“圖式”方面都提出自己的見解,認為“圖式”是存儲于人類大腦中的既有知識或背景知識,或是已知事物的一種知識結構。而圖式理論則是由心理學家Barlett在他《記憶》(Remembering)這部著作中提出。Barlett認為“圖式是對過去經驗的反映或對過去經驗的積極組織”,它是學習者記憶中的已有信息對新信息發(fā)生作用的過程,即如何把新信息充實進學習者知識庫中的過程(Bartlett:201)。[3]每個人大腦中存儲的對世界的知識都不同,因而當新知識進入人的大腦時,就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和理解。
認知心理學家認為人腦對聽力新信息的處理模式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自上而下型”(topdown),是從抽象信息到具體信息的理解過程,學者一般認為是運用概念驅動加工模式進行理解。主要通過宏觀方面預測、推斷、篩選、吸收、同化輸入信息。具體到篇章就是從篇章意思到段落意思,再到句子或短語,甚至單個字詞的理解。二是“自下而上型”,是從具體到抽象的理解過程。學者一般認為該過程屬于材料驅動加工理解模式。主要從微觀方面入手,通過字、詞、句到篇章甚至語境的一個解碼、意義重組的過程。
大量有關大學英語的理論和實驗研究證明,在聽力理解過程中,圖式是聽力的基礎,圖式對聽力理解起到激活作用。聽力新信息的解碼、吸收、重組和記憶需要激活背景知識才能起作用,形成新的圖式知識。周相利認為:“在聽力教學中,圖式可以分為語言圖式和內容圖式?!盵2]語言圖式一般指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的知識。內容圖式主要指專業(yè)知識和百科知識。圖式知識好比一個系統(tǒng),新的聽力信息能否被學生理解關鍵在于他們在圖式系統(tǒng)內進行自我“激活”,教師在課中起到點撥、搭橋的作用,學生在聽力過程中能否在被“激活”后成功理解聽力材料,關鍵在于在大腦中能否建立新圖式。圖式運用到聽力教學是一個解碼過程和意義重構的過程,也是背景圖式與新圖式建立的一個過程。
醫(yī)學英語聽力材料特點主要指醫(yī)學英語聽力教材的內容和詞匯兩方面。內容涉及人體的九大系統(tǒng),包括疾病的癥狀、治療方法和發(fā)病原因等。所選用的《醫(yī)學英語視聽說1-4冊》一般涵蓋“健康飲食”“積極生活”“傷害和疾病預防”“環(huán)境和健康”“醫(yī)學科普”“從生命起源到生命結束”和“醫(yī)學??浦R”,涉及內科、婦科、兒科、外科等十六大??崎T類的醫(yī)學知識。[4]醫(yī)學英語屬于專門用途英語的一種,其詞匯專業(yè)性強,主要來自拉丁語和拉丁化的希臘語。醫(yī)學英語詞匯量大,伴隨新生代疾病的出現(xiàn),其詞匯將逐漸增加。這些詞匯將從醫(yī)學專業(yè)性詞匯降格為日常常用詞匯。
圖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意義在于打破原有傳統(tǒng)課堂聽音—對答案—再聽音的課堂模式,通過在聽前建立圖式(背景)知識,聽力過程中激活學生大腦中的圖式知識,從而建立新的圖式知識。在聽后,教師根據各種形式的提問活動檢測學生之前建立圖式知識是否一致,調整或鞏固新的圖式知識?,F(xiàn)代語言教學一改傳統(tǒng)方式強調教學的結果(product),更加注重教學的過程(process),強調人們對語言信息處理的整體觀(holisticglobal),而過程式教學就會給人產生一種整體觀的印象,其又分為三階段,即“聽前階段”(pre-listening),“聽中階段”(while-listening)和“聽后階段”(post-listening)。[5]教師在聽前需幫助學生建立圖式知識(語音、詞匯、醫(yī)學背景知識),在聽力中需幫助學生激活圖式知識,在聽后需修正、調整和強化學生原有的認知圖式知識。
1.聽前階段教學模式
醫(yī)學英語聽力教材內容專業(yè)性強,教師可根據每個單元主題要求學生在課前查閱與本單元醫(yī)學主題相關的資料,做到“胸有成竹”。比如,《醫(yī)學英語視聽說2》第一單元的主題為Beginning of Life,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的預習任務:生命是如何誕生的,生命誕生的具體過程是怎樣,如何判斷女性懷孕以及不孕的問題有哪些等。學生可通過文字、視頻和圖片的方式提前了解該主題。此外,教師還可建議學生熟悉該單元的醫(yī)學詞匯。如:uterus(子宮)等與主題有關的醫(yī)學詞匯,圍繞主題拓展背景知識的圖式。
聽前階段除學生預習外,教師在放音前需要做好三個方面的“激活”,分別是主題圖式激活、醫(yī)學英語詞匯圖式激活和題干圖式激活。主題圖式激活指就該主題知識進行“激活”,活動形式可以有形式不一的測試、主題陳述或觀看視頻等。目的在于激活該主題醫(yī)學圖式知識。詞匯圖式方面,教師應在聽前讓學生理解、熟悉該單元醫(yī)學英語詞匯在語音、形態(tài)方面的特點和語義。做到舉一反三,拓展詞匯圖式知識。如《醫(yī)學英語視聽說2》第二單元中antibody(抗體)這個單詞,anti是一個前綴,表示反對、反抗的意思,相關的醫(yī)學詞匯可以通過大腦風暴的方式讓學生說出來,如:anti-virus(抗病毒),antibiotic(抗生素),antidiuretic hormone(抗利尿激素)等。學生通過擴大詞匯圖式知識的方式不僅可以更加牢固地記住單詞,還可更加輕松地掌握醫(yī)學英語詞匯構詞法。題干圖式的激活主要根據所設計的題干進行聽前激活。假設聽前碰到的是填空題,那么教師可在根據該題的題干信息做出判斷該空要補充的信息。
2.聽中階段教學模式
學生在聽力過程中能否聽懂單詞、句子乃至篇章不僅依賴學生頭腦中已有的圖式知識、語言水平,更重要的是學生是否能夠及時激活已知信息。孫永君(2012)認為有時聽者在聽的過程中根本無法理解聽力材料的原因有三個:①聽者未具備適當圖式。②聽者或許具備適當?shù)膱D式,只是聽力材料的作者提供的線索不足以激活聽者的圖式。③聽者誤解了作者的意思,未能真正理解作者的真實意圖。[6]由此可見,圖式背景知識、語言水平和圖式激活是聽懂聽力材料的關鍵。如要成功激活聽力材料,學生可根據篇章中的關鍵信息或關鍵單詞作為線索,由點到面(由單詞—句子—段落—語篇)自下而上的聽力加工模式理解文章意思。學生也可根據主題句選擇自上而下(由語篇—段落—句子—單詞)的聽力加工模式理解段落大意或者文章主旨。
3.聽后階段教學模式
在醫(yī)學英語聽力課中,核對答案是檢測學生是否真正聽懂文章的主要手段。然而,教師不能只限于該教學任務,更重要的是理解醫(yī)學材料背后的內容,如一種疾病的癥狀、原因、治療方法、醫(yī)療技術等。教師在聽后授課中需要對醫(yī)學材料進行詳細剖析,學生答對時,可以就關鍵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以檢測學生對內容的熟悉、理解情況,同時,通過該方法也再次印證、鞏固學生聽中階段的內容圖式。答錯時,教師則需要對文中的關鍵詞、句子和關鍵信息加以“激活”,設置新內容圖式,要求學生再次帶著圖式信息去聽材料,直到學生找到正確的圖式內容。
大量前輩、學者證實圖式策略對英語聽力教學有促進作用。賀玲認為圖式對英語聽力教學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五個方面:①圖式有助于語篇信息的吸收。②圖式有助于注意力的分配。③圖式有助于推導性發(fā)揮。④圖式有助于聽者對上下文的預測。⑤圖式有助于編輯和總結。[7]鑒于以上良好教學作用,筆者對醫(yī)學英語聽力課堂提出三大圖式策略,即醫(yī)學英語聽力語言圖式策略、內容圖式策略和題干圖式策略。
語音、詞匯、語法是語言的三大要素。與通用英語相比,醫(yī)學英語作為專門用途英語在語音、構詞法方面有很多不同之處,其詞匯大部分來自古希臘語、拉丁語,其詞匯在音、形、義上有其獨特的意義。醫(yī)學英語聽力語言圖式策略指醫(yī)學英語在語音、詞匯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是聽懂聽力內容的基石。因此,抓住、掌握醫(yī)學英語語音、詞匯特點是一項基本策略。以《醫(yī)學英語視聽說2》第五單元視頻中的一個單詞spermicide為例,教師首先讓學生拆分該單詞,該單詞由圖式sperm(精子)+icide(表示“殺”的后綴)構成。再以圖式擴張的方式讓學生思考帶有后綴icide的其他單詞,如suicide(自殺)、homicide(蓄意殺人)、pesticide(殺蟲劑)等。最后讓學生反復拼讀該后綴發(fā)音,結合構詞法與語音的方式,學生在聽力過程中很容易舉一反三,回憶起該后綴的背景圖式。
醫(yī)學英語聽力內容圖式指學生對醫(yī)學英語聽力材料有關的內容即各個主題的醫(yī)學知識的熟悉程度。越熟悉該主題的醫(yī)學知識,在聽力過程中學生的圖式知識越清晰,越容易聽懂所聽內容。可采用圖式激活與圖式建立兩種教學策略。如《醫(yī)學英語視聽說2》第五單元的主題為青春期,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他們在青春期的一些生理、心理變化和行為習慣,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對青春期行為這一板塊知識較熟悉,便可依據大腦中存儲的青春期記憶加以激活,調動他們聽力課中的學習勁頭。教師也可以就某個主題的關鍵詞要求學生在聽力中記筆記,在聽后以提問或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呈現(xiàn)答案,如在聽下面這個主題前:How to Detect the Symptoms of Parkinson's Disease,教師可以讓學生記下發(fā)現(xiàn)帕金森疾病的步驟有哪些,聽完核對答案,有些學生的回答可能會不完整,可以鼓勵其他學生一起參與討論,這種集體討論的方式有利于學生完整圖式內容的建立。
醫(yī)學英語聽力題干圖式指聽者對所聽醫(yī)學材料各題干形式所具備的知識。聽力題干圖式可源于不同的聽力題型。這些題型中的題干圖式常見的有:填空題題干圖式、選擇題題干圖式、圖表式題干圖式、判斷題題干圖式、匹配題題干圖式和排序題題干圖式等。教師在聽前提醒學生抓住各題干圖式中的關鍵醫(yī)學詞語,激活這些醫(yī)學詞語,對理解醫(yī)學英語聽力課堂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聽一篇有關某種疾病的材料時,學生根據所提示的疾病的癥狀、原因、治療方法這些關鍵詞作為題干圖式。如句子:“According to the passage,a mid-life crisis may be caused by .”學生大腦立刻出現(xiàn)mid-life crisis和caused by這兩個關鍵的形式圖式,并圍繞這兩項內容在聽力材料中獲取答案。形式圖式可以把它視為一種題干圖式。上面提到的句子就是一個典型的題干圖式,學生需在聽到題干時及時提取題干關鍵詞,凝練這種題干圖式,高效、快捷地找出正確答案,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圖式策略教學較之傳統(tǒng)聽力教學有極大的優(yōu)勢,在醫(yī)學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要尤其重視學生背景(圖式)知識的激活與積累,通過各種學習途徑如各種學習平臺、App、公眾號等拓寬學生的醫(yī)學知識面,為學生醫(yī)學語言材料的學習和理解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輔以聽前—聽中—聽后的課堂教學模式,采用醫(yī)學英語聽力語言圖式策略、內容圖式策略、題干圖式策略,力求改變傳統(tǒng)式聽力教學模式,在圖式機制的作用下,為學生營造積極、高效的課堂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