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騰飛
摘?要:偉大建黨精神思想精辟、意義重大,是新時代高校思政課鑄魂育人的重要資源。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應然之舉、引領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依托、打造新時代高校思政“金課”的現(xiàn)實需要。從整合教學資源、抓好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維度出發(fā),推動偉大建黨精神“科學式”嵌入、“理論式”注入、“沉浸式”滲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全過程,有利于推進高校思政課高質量發(fā)展。
關鍵詞:偉大建黨精神;思政課教學;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5.061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指出:“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chuàng)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偉大建黨精神思想精辟、意義重大,內含堅定理想信念、牢記使命擔當、砥礪意志品質、厚植為民情懷等精神內核,是新時代高校思政課鑄魂育人的重要資源。思政課作為高校開展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關鍵課程,將偉大建黨精神與高校思政課教學有機融合,深刻闡釋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意蘊并探索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實踐路徑,有利于大學生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扛起時代重任,成為有志氣、骨氣、底氣的時代新人。
1?偉大建黨精神的科學內涵
1.1?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黨攻堅克難的力量源泉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真理,堅守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馬克思主義廓清了人類探索世界過程中所面臨的思想迷霧,指明了人類實現(xiàn)自由而全面發(fā)展道路的方向,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馬克思主義真理作為行動指南,將實現(xiàn)共產主義確立為最高理想,在挫折與困境的淬煉中愈發(fā)堅定,矢志不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武裝思想,領導并推動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實踐進程不斷取得成功。回顧百年黨史,正是在真理與理想的引領與激勵下,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以唯物辯證的科學精神與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不斷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踐探索,克服重重難關、戰(zhàn)勝艱難險阻,完成了救國、建國、興國、富國的光榮任務,仍堅定不移朝著強國的道路上砥礪前行。也正是由于中國共產黨人一以貫之地信仰馬克思主義,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銘刻心中當作精神支柱,為了堅守這一理想拋頭顱、灑熱血,中國共產黨才能在奮斗歷程中飽經風霜而信念如磐、本色依舊,領導人民翻過一座又一座高山,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1.2?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是黨砥礪前行的精神動力
“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不同歷史時期,無數(shù)共產黨員一直在堅守初心中奉獻自我,在踐履使命中不懈奮斗,把滿腔熱血融入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y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團結帶領廣大人民英勇奮斗、堅韌不拔,為實現(xiàn)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進行了偉大的斗爭,一批又一批革命先驅以錚錚鐵骨、赤誠之心守初心、擔使命,令中國共產黨人的形象更加令人欽佩、直抵人心。新中國成立以后,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以奮勇拼搏、發(fā)憤圖強的奮斗姿態(tài)迎接發(fā)展過程中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zhàn),成功扭轉了我國積貧積弱的落后面貌,人民群眾的幸福感與獲得感不斷提高。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階段,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偉大壯舉,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改革縱深發(fā)展,解放和發(fā)展了社會生產力,社會發(fā)展活力煥然一新,人民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高。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始終將初心融入血脈,將使命落在實處,團結帶領人民群眾攻克一道又一道過去尚未解決的難關。
1.3?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是黨開拓創(chuàng)新的崇高意志
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就是始終保持舍生取義、無畏風浪、敢于斗爭、勇于奮斗的精神品格,堅定不移地開辟新天地、闖出新道路。在槍林彈雨的革命歲月,廣大共產黨員殫精竭慮、舍生忘死,將黨和人民的崇高事業(yè)鐫刻心中,用生命吟唱一首首彪炳千古的英雄贊歌。何叔衡以舍身為家的決心與堅如磐石的毅力努力為國家、民族干一番事業(yè),在轉移過程中被敵人圍捕,縱身跳崖,用生命踐行錚錚誓言。楊根思以堅強的毅力克服嚴寒天氣、軍需不足等困難帶來的壓力,帶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與數(shù)倍于己的敵人戰(zhàn)斗,為了保衛(wèi)陣地,最終毅然扛起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在國泰民安的和平年代,廣大共產黨員沖鋒在前、英勇奮戰(zhàn),用忠誠和信仰續(xù)寫中華民族的光輝篇章。焦裕祿以“拼上老命,大干一場”的決心帶領蘭考人民與風沙、內澇、鹽堿做斗爭,為尋找致富道路掃清障礙,為祖國的脫貧事業(yè)奉獻一生。戍邊英雄祁發(fā)寶帶領戰(zhàn)士扎根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面對外軍無端越線挑釁時面無懼色,指揮戰(zhàn)士阻擋對方進攻,誓死捍衛(wèi)國土。正是一批又一批為黨和人民事業(yè)沖鋒在前、向死而生的共產黨員用信仰與靈魂高舉革命旗幟,用血肉與生命筑起鋼鐵長城,用汗水與智慧幫助廣大人民挺起精神脊梁,黨才能帶領人民歷經風霜雨雪依舊風華正茂,在苦難與輝煌的交相輝映中凝聚敢于斗爭、勇于勝利的精神力量。
1.4?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黨一以貫之的崇高追求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就是要求每位共產黨員對黨組織忠誠,對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絕對擁護,恪守人民立場,堅守人民情懷,不辜負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與期望?!皩h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睂h忠誠是具體的,體現(xiàn)在要求每位黨員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忠誠信仰馬克思主義,切實做到“兩個維護”,無論在任何時候都將黨和人民的事業(yè)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認真學習并堅決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不負人民,就是要始終站穩(wěn)人民立場,真情為民服務,展示出共產黨人的崇高情懷。我們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在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過程中始終做到與人民群眾想在一起、站在一起,真正干出人民滿意的業(yè)績,用實際行動擔負起人民的重托。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取得無數(shù)偉大成就,背后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與愛戴,正是千千萬萬的人民眾志成城、齊心協(xié)力,用騾馬馱出百團大戰(zhàn)的勝利、用推車推出淮海戰(zhàn)役的大捷、用生命筑起堅強防疫的壁壘。正因為與人民群眾建立了深厚的魚水情誼,我們黨才能在穿越風雨時挺直腰桿、屹立不倒,才能在無數(shù)關鍵時刻做出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正確決策,駕駛中華民族這艘巍巍巨輪駛向光明彼岸。
2?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價值意蘊
2.1?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應然之舉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對于培育一代又一代“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時代新人具有重要作用。偉大建黨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時代彰顯,閃耀著共產黨人創(chuàng)造人間奇跡的智慧光芒,將其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可以促使大學生從中汲取奮進力量、展現(xiàn)擔當作為。一方面,將偉大建黨精神中蘊含的追逐真理的求真精神、堅守初心的擔當精神、英勇拼搏的斗爭精神與心系人民的奉獻精神作為立德的“土壤”與樹人的“甘霖”,為處于“拔節(jié)孕穗期”的大學生提供豐富的精神滋養(yǎng),引導大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理念與思維方式,使其在學習與生活中積極作為、勇攀高峰;另一方面,運用具有親和力的語言將困難重重的建黨過程、感人肺腑的先烈事跡、攻堅克難的光榮歷程等內容向學生娓娓道來,將偉大建黨精神講深、講透、講活,帶領學生學習黨的奮斗歷史,使其銘記歷史、尊重歷史、敬畏歷史,在高度的歷史自覺中堅定歷史自信,在學思踐悟中厚植家國情懷、勇?lián)鷷r代重任,強化大學生對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認同感,在民族復興新征程中貢獻青春力量。
2.2?引領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依托
在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中,我們黨之所以無論在何種艱難情況下都能一以貫之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真理,不斷創(chuàng)造世所罕見的人間奇跡,奧秘就在于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作為支撐。通過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培養(yǎng)大學生求真精神,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引導大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偉大建黨精神所蘊含的精神財富為培養(yǎng)有理想、有信念的新時代大學生提供豐富的精神滋養(yǎng),是幫助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的鮮活教材。將其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一方面有利于促使思政課教師充分考慮到新時代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從而不斷豐富理想信念教育內容,結合時代需要帶領學生探索理想信念在不同時期的豐富內涵,結合課程需要將英雄模范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轉化為激勵學生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補足理想信念精神之“鈣”;另一方面有益于幫助大學生培養(yǎng)科學精神與求真品格,在歷史和現(xiàn)實中汲取真理力量,使其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提升明辨是非、甄別信息的能力,更好地堅定信仰、增進知識、轉化行為,主動將個人理想與祖國需要緊密相連,在新征程中奉獻自己的青春。
2.3?打造新時代高校思政“金課”的現(xiàn)實需要
思政“金課”既擔負著傳授知識、講授真理、傳播思想的學術使命,也承擔著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的立德重任,是一門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思政課。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指出,“希望人民大學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止于至善,為全國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提供更多‘金課?!辈捎眠m宜的教學范式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有利于引導思政課教師緊扣時代脈搏,遵循當代青年思想認知規(guī)律,在課堂上運用具有藝術性與感染力的教學語言向學生展示偉大建黨精神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具體體現(xiàn),提升教學內容的思想性、鮮活性與時代性,并借以翻轉課堂、情境教學等方法將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時代楷模的奮斗故事有機融入課堂,激發(fā)學生情感共鳴。用偉大建黨精神強大的精神力量感召學生,調動學習欲望和興趣,使學生深刻感悟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與高尚品格,真實感受中華民族的千鈞之勢與磅礴力量,給學生以人生啟迪與精神力量,從而不斷提升思政課的思想性和親和力,綿綿用力打造新時代思政“金課”。
3?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實踐路徑
3.1?整合教學資源,倡導“科學式嵌入”,提高思政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
第一,強化教學資源整合意識,樹立正確的教學資源整合觀念。思政課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思想特點與成長規(guī)律,積極挖掘、整合、運用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帶領廣大人民從危機中絕處逢生、在大變局中開創(chuàng)新局的生動史料,有效篩選并運用教案、教參、課件、案例、信息資源等教學資源,回應學生的現(xiàn)實需要,讓學生感到既解惑又“解渴”。第二,合理運用各類教學資源,與教學內容結合提升教學效果。思政課教師在線下教學中堅持以“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為主線,將黨一路走來艱辛歷程背后展示出的理想信念、初心使命、責任擔當、為民情懷融入教學內容,借助校園內充滿紅色文化氣息的主題墻、英雄塑像、黨史長廊等開展紅色主題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并利用微信、騰訊會議、釘釘?shù)染€上平臺向學生推送以偉大建黨精神為主題的競賽與視頻,引導學生在寓教于樂中逐步掌握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內涵與精神實質。第三,健全資源整合保障機制,在督促與規(guī)范中提高教學質量。高校要健全教學資源整合的制度體系,形成自上而下、分級負責的金字塔式責任架構形態(tài),將教學資源整合的要求落實落細。成立教學資源整合實踐小組,按照向內深化與向外拓展的思路進行教學資源整合,組織教師定期開展偉大建黨精神系列學術沙龍,針對偉大建黨精神融入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探討,提高教學質量。
3.2?抓好課堂教學,注重“理論式注入”,引導學生系統(tǒng)掌握偉大建黨精神理論
第一,優(yōu)化教學內容,提升思政課的說服力,打造“有理有據(jù)”的課堂。思政課教師應厘清偉大建黨精神與高校思政課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構建邏輯縝密、層次分明的教學體系,在課堂講授中避免教學內容的重復、錯位、脫節(jié),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把握偉大建黨精神的豐富內涵與深遠意蘊,將偉大建黨精神作為精神信仰和精神動力。第二,豐富教學方式,提升思政課的感染力,創(chuàng)設“有聲有色”的課堂。思政課教師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與學生成長規(guī)律,抓住學生“胃口”,善于用青年話語、時代話語、生活話語去深入淺出地講述偉大建黨精神的精神實質與內在邏輯,并通過角色扮演、紅歌演唱、配音大賽等方式創(chuàng)設具體教學情境,使抽象的理論知識從靜態(tài)的知識文本中凸顯出來,使得學生的“抬頭率”提升、“神游率”減少。第三,堅持問題導向,提升思政課的吸引力,構建“有板有眼”的課堂。思政課教師要基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始終聚焦“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這一重大時代問題,帶領學生由淺入深去探究中國共產黨何以不斷鑄就輝煌背后的奧秘,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與探索精神。
3.3?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強調“沉浸式滲入”,增進學生對偉大建黨精神的情感認同
第一,探索校內實踐教學新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以偉大建黨精神感召學生。學校通過舉辦紅色經典影視作品配音大賽、大學生講黨史競賽、“我心中的中國共產黨”演講比賽、“百年征程、初心依舊”話劇表演等,使學生在寓教于樂中受到偉大建黨精神的熏陶;依托校內紅色資源,利用校內特色黨史長廊、近現(xiàn)代史革命展館、紅色主題墻等為學生搭建實踐平臺,主動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利用新媒體技術的便捷性與先進性,引導學生拍攝關于建黨過程中共產黨員為了黨和人民事業(yè)向死而生經典故事的短視頻、情景劇、微電影等視頻,充分讓學生將專業(yè)知識和政治覺悟有機結合,提升學生賡續(xù)共產黨人精神血脈的行動自覺。第二,打造校外實踐教學新模式,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以偉大建黨精神引領學生。高校要重視帶領學生在社會大講堂中領會偉大建黨精神的實質,結合地方文化與學校特色,將實事求是、實地研究的實踐思路注入實踐教學的全過程,培養(yǎng)當代學生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的熱情。思政課教師帶領學生走進革命老區(qū)、貧困山區(qū)與城鄉(xiāng)社區(qū)進行志愿服務,并定期組織學生去地方紅色博物館、紅色革命遺址、革命人物紀念館等實踐教學基地去參觀學習,帶領學生去深入實地研究百年來建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歷史鏈條,用心用情用意去感受一路走來中國共產黨的艱辛與努力,并將自己的所學所悟轉化為觀讀心得與調研報告,幫助學生深刻感悟偉大建黨精神的雄厚力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702(02).
[2]立志做黨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的忠實傳人、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奮勇爭先建功立業(yè)[N].人民日報,20210302(01).
[3]習近平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N].人民日報,202204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