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燕祥
- 邵燕祥詩歌的普希金情結(jié)
常金秋邵燕祥詩歌創(chuàng)作中潛隱著“俄蘇氣質(zhì)”,不僅體現(xiàn)在內(nèi)容、題材方面,還有精神、氣質(zhì)、風格,以及寫作的姿態(tài)。他在1950年代寫作了一系列以“建設”為主題的抒情詩,就是來自蘇聯(lián)作家波列伏依的影響,其中《我們建設了這條超高壓送電線》在當時流傳甚廣。邵燕祥不僅對當時的蘇聯(lián)詩人關(guān)注較多,與俄國古典詩人普希金的關(guān)聯(lián)也頗多。普希金被譽為“俄羅斯詩歌的太陽”,對中國詩人影響廣泛,但在某個詩人身上找到受其影響的具體特征并不容易。邵燕祥在文本內(nèi)容、具體操作等方面與普希金的聯(lián)系
寫作 2022年2期2022-11-19
- 那條叫吳小如的魚游遠了
家炎先生夫婦、邵燕祥先生夫婦同席,主角不在場,賓客們倒是談興甚濃。邵燕祥說,吳小如博聞強記而又健談,他常以沒聽過吳小如講課為憾,因為大家常說聽吳小如的課是一種享受。邵燕祥常常想起他們60多年的交往,每次聚會東扯西扯都是很快樂的事情,是非常美好的回憶?!拔覀冎g沒有客套,每每想到古訓所說‘友直、友諒、友多聞’,而我有幸得之?!北贝蠼淌趪兰已渍f:“我所知道的吳小如,從不說人家的短處,自己從不擺功勞,有的時候,我想了解很多事情請教他,才會說?!眳切∪缦壬瓉碛心?/div>
小品文選刊 2022年15期2022-10-22
- 那條叫吳小如的魚游遠了
家炎先生夫婦、邵燕祥先生夫婦同席,主角不在場,賓客們倒是談興甚濃。邵燕祥說,吳小如博聞強記而又健談,他常以沒聽過吳小如講課為憾,因為大家常說聽吳小如的課是一種享受。邵燕祥常常想起他們60多年的交往,每次聚會東扯西扯都是很快樂的事情,是非常美好的回憶。“我們之間沒有客套,每每想到古訓所說‘友直、友諒、友多聞,而我有幸得之?!北贝蠼淌趪兰已渍f:“我所知道的吳小如,從不說人家的短處,自己從不擺功勞,有的時候,我想了解很多事情請教他,才會說。”吳小如先生原來有那么小品文選刊 2022年8期2022-05-30
- 小童話
邵燕祥在云彩的南面,那遙遠的地方,有一群樹葉說:我們想像花一樣開放。有一群花朵說:我們想像鳥一樣飛翔。有一群孔雀說:我們想像樹一樣成長。在云彩的南面,那春天的早晨,想要像花一樣開放的樹葉,變成了葉子花。想要像鳥一樣飛翔的花朵,變成了小蝴蝶。想要像樹一樣成長的孔雀,變成了孔雀杉。在云彩的南面,在傣家的村寨,那花朵、蝴蝶和孔雀杉,都變成了小姑娘:像小樹亭亭地站立在河邊,像花開在原野上,像蝴蝶和孔雀展開翅膀,在起舞的時光。作文與考試·小學低年級版 2021年23期2021-12-27
- 夏日花格窗
看不到的景象。邵燕祥先生有則短文,題目叫《紙窗》。1951 年,鄭振鐸的辦公室在北海的團城,他去拜訪。辦公室是一排平房。鄭振鐸的寫字臺前臨著一扇紙窗。鄭對他興致勃勃地說起紙窗的好處,最主要的好處是它不阻隔紫外線。老人對這種老窗,才會有這樣的感情。之后,邵燕祥回憶那一天的情景,寫道:“心中浮現(xiàn)一方雕花的窗,上面罩著雪白的紙,鮮亮的太陽光透過紙,變得柔和溫煦,幾乎可掬了?!睂⒓埓暗拿篮秃锰幰约叭说男那檫B在一起,寫出一種靜暄柔美的意境。我們大院沒拆的時候,我回大作文中學版 2021年9期2021-11-21
- 夏日花格窗
看不到的景象。邵燕祥先生有則短文,題目叫《紙窗》。1 9 5 1年,鄭振鐸的辦公室在北海的團城,他去拜訪。辦公室是一排平房。鄭振鐸的寫字臺前臨著一扇紙窗。鄭對他興致勃勃地說起紙窗的好處,最主要的好處是它不阻隔紫外線。老人對這種老窗,才會有這樣的感情。之后,邵燕祥回憶那一天的情景,寫道:“心中浮現(xiàn)一方雕花的窗,上面罩著雪白的紙,鮮亮的太陽光透過紙,變得柔和溫煦,幾乎可掬了?!睂⒓埓暗拿篮秃锰幰约叭说男那檫B在一起,寫出一種靜暄柔美的意境。我們大院沒拆的時候,我作文·初中版 2021年9期2021-10-11
- 邵燕祥熱情呼吁《姑娘們,愛礦工吧》
吳曉煜邵燕祥是一位多情、極富正義感的著名詩人。他關(guān)注著不同的人群,寫出他們的心聲,為他們的需求進行呼吁。1957年,即在他被無端打成“右派”的前一年,他曾到山西陽泉煤礦考察,了解到許多青年礦工雖英俊優(yōu)秀,卻得不到姑娘們的愛情,找不到媳婦。邵燕祥看到的這種情況在當時的煤礦是很普遍的,也是煤礦的一大難題。20世紀80年代,這一狀況仍然存在。為此煤炭工業(yè)部高揚文部長曾向社會發(fā)出呼吁,他說煤礦的年輕小伙子非常可愛,鼓勵和歡迎姑娘們嫁到礦山,嫁給值得敬重的礦工。他還陽光 2021年9期2021-09-03
- 沉痛悼念邵燕祥
3日,我正在讀邵燕祥最近簽名贈我的新著《胡同里的江湖》(北京出版社2020年4月第一版),為他87歲還有這樣驚人的記憶力和寫作熱情而贊嘆不已,卻突然有朋友電話告知:邵燕祥已于最近去世,你怎么不知道?!我大吃一驚,不敢相信,立即掛通北京他家里的電話,是他女兒和他夫人謝文秀同志接的。果然,燕祥是7月31日晚入睡后因心梗沒有再醒來,8月1日早晨家人才發(fā)現(xiàn)他早已停止了呼吸。詩人就是這樣無痛無疾、無聲無息、平靜安詳?shù)仉x開了人間。因在疫情期間,沒有向中國作協(xié)領導報告,壹讀 2021年9期2021-04-08
- 邵燕祥先生的兩個文學形象及其童心
心臟手術(shù)以來,邵燕祥先生身體一直比較弱;但聞悉他仙逝時,我還是驚惋。當時我正在伏案寫作,遂罷筆良久,想著先生之音容宛在,藹然,恬然,翕然。1980年代中后期,我上中學大學,正是燕祥先生的雜文著作洛陽紙貴的時候,頗讀了一些。其文筆之辛辣老道、譏刺之深切時弊,至今令我嘆服,嘆服其人,亦嘆服其時。他這種以筆為匕的思想和文風直追迅翁。他也以紹興師爺?shù)倪z風為榮。他的祖籍是蕭山,但他更愿意寫紹興。有一次我問他,蕭山屬于杭州,他為何說自己是紹興人。他說,蕭山是1959年星星·散文詩 2020年23期2020-12-30
- 衡山有憶我重登
遽歸道山的北京邵燕祥先生,曾經(jīng)三次游歷衡岳湘水,許多人都驚奇地“啊”了一聲。作為當代著名詩人,又是雜文大家,邵燕祥履跡所及、詩風所被,不僅僅是文學地理學的書寫意義,也可視為一代名流對吾鄉(xiāng)文脈的著意加持。根據(jù)手頭現(xiàn)有資料可知,加上幾位健在者的回憶,邵燕祥第一次來游南岳衡山,時為1979年5月中旬,并寫《南岳歌》十二首。為了便于人們了解并加深印象,我特地將其轉(zhuǎn)載如次:其一: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半空衡山云,一夜瀟湘雨。其二:如云杜鵑白,似火映山紅。祝融遺火種書屋 2020年12期2020-12-24
- 蕩氣回腸邵燕祥
條消息:《詩人邵燕祥于北京逝世,享年87歲》。緊接著,朋友圈里,便有了很多悼念邵先生的貼文。在我們雜文作者眼里,一直都是把邵燕祥先生當作雜文家來尊敬和崇拜的。邵燕祥先生不僅詩寫得好,雜文寫得也好。他的一生,都與雜文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邵燕祥開始寫雜文的時候,我們這些人還沒有出生呢。他發(fā)表的第一篇雜文,叫《由口舌說起》,批評了習慣于飛短流長的社會現(xiàn)象。這時候,是1946年4月。而邵燕祥出生于1933年6月。他發(fā)表這篇雜文處女作時,還不滿13歲,是個小學生。也就是雜文月刊 2020年9期2020-10-28
- 一星如月看多時
劉克定邵燕祥先生是夜里安然而逝,像是熟睡一樣,可謂善終。記得就在一周之前,他還電郵回復我對一部書稿的意見。倏忽人去,實在扼腕嘆息!邵燕祥先生文風嚴謹,學識淵博,尤其他的雜文,犀利、厚重,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對丑惡虛假的現(xiàn)象絕不留情面。另一方面,他為人誠懇厚樸,平易近人,所以他的朋友很多。對朋友的一生及其作品,亦能中肯評價,可以看出邵先生的品格之崇高,情懷之誠摯。他的雜文涉筆很多文化故人。這些故人,曾有與邵先生同時代生活、戰(zhàn)斗過的,并且相識相知,往事并不如煙,雜文月刊(選刊版) 2020年9期2020-10-28
- 為邵燕祥先生書錄恭祝羅孚九秩大壽賀詩
未央、流沙河、邵燕祥等等,不僅讀,而且也學著寫。當時中學里有個文學愛好者小組,十幾個人,還編了一個墻報。我就在墻報上胡亂地發(fā)表自己的詩作,究竟寫了多少,寫了什么,至今了無痕跡,只記得我在《解放日報·朝花版》上寫過一篇詩評,題目叫什么《讀“揚場”》,千把字,嚴格來說,是一篇讀后感,算不上詩評。但這是我的處女作,也是我與詩結(jié)緣的見證。文章寫在1962年,當時我正在復旦大學讀大二,是暑期留校寫的,所以記得很清楚。初識“黑秀才”邵燕祥邵燕祥先生的詩,說句實話,在當世紀 2020年5期2020-10-15
- 邵燕祥先生的兩個文學形象及其童心
心臟手術(shù)以來,邵燕祥先生身體一直比較弱;但聞悉他仙逝時,我還是驚惋。當時我正在伏案寫作,遂罷筆良久,想著先生之音容宛在,藹然,恬然,翕然。1980年代中后期,我上中學大學,正是燕祥先生的雜文著作洛陽紙貴的時候,頗讀了一些。其文筆之辛辣老道、譏刺之深切時弊,至今令我嘆服,嘆服其人,亦嘆服其時。他這種以筆為匕的思想和文風直追迅翁。他也以紹興師爺?shù)倪z風為榮。他的祖籍是蕭山,但他更愿意寫紹興。有一次我問他,蕭山屬于杭州,他為何說自己是紹興人。他說,蕭山是1959年星星·詩歌理論 2020年8期2020-09-16
- 邵燕祥先生二三事
著名詩人、作家邵燕祥于2020年8月1日在睡夢中離世,享年八十七歲,他的離世引發(fā)了知識界的集體悼念。邵燕祥青年時期以新詩聞名。1980年代起,他“重獲新生”后,發(fā)表大量感時憂世的雜文隨筆,從熱烈天真的追隨者,轉(zhuǎn)變?yōu)榍逍训奶角笳?。九十年代以后?span id="j5i0abt0b" class="hl">邵燕祥以歷次運動中留下來的個人檔案為據(jù),編寫了《沉船》《人生敗筆》《找靈魂》等書,又出版了回憶錄《我死過,我幸存,我作證》,以個人視角深刻反思自我經(jīng)歷的國家歷史。晚年,邵燕祥自覺地走向文學界的邊緣,遠離喧囂。但遇到社會雜文選刊 2020年9期2020-09-12
- 戲劇家魏明倫憶邵燕祥
詩刊》前副總編邵燕祥8月1日去世的消息,引發(fā)很多作家、詩人、讀者悼念。戲劇家、作家魏明倫聽聞消息“非常感慨”,并向封面新聞記者講述了他與邵燕祥交往的往事,“我很早就讀到邵燕祥的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他的詩非常走紅,算是那個時代的詩歌明星。他的很多白話詩作, 我當時都能背下來。更令人敬佩的是,他不光白話新詩寫得好,同時舊體詩寫得也好?!鄙鲜兰o八十年代,邵燕祥的寫作從詩歌擴展到雜文和紀實文學的領域。1988年,魏明倫開始寫雜文,反響很好。有一天他接到邵燕祥寫給雜文選刊 2020年9期2020-09-12
- 以詩名世,以文證史
日,八十七歲的邵燕祥在睡夢中安然去世。這位詩人、作家,在夢里離開了這個世界,仿佛他那從浪漫主義跨越到現(xiàn)實主義的文學人生的一幀剪影。邵燕祥,1933年生于北京。詩人的才情在少年時已嶄露頭角。早在1946年的春天,他就在報紙上發(fā)表了第一篇作品,題為《由口舌說起》的雜文。在十三四歲的年紀,他在《新民報》副刊已發(fā)表過四十多篇隨筆小品。1947年,十四歲的邵燕祥完成了政治上的“成人禮”,懷著對延安革命的美好憧憬,他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在北平院校的外圍組織——民主青年聯(lián)盟雜文選刊 2020年9期2020-09-12
- 論邵燕祥雜文創(chuàng)作的意義和價值
要:作為詩人的邵燕祥,從四十年代開始雜文的創(chuàng)作。憑借其淵博的知識修養(yǎng),通過理性的言說方式和充滿邏輯的思維色彩,在八九十年代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雜文作品。無論是作者還是作品本身,在當代雜文史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關(guān)鍵詞:邵燕祥 雜文 理性批判作為現(xiàn)代文體的雜文,最早出現(xiàn)于《新青年》中“隨感錄”專欄,主要作家由魯迅、周作人、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人構(gòu)成;20世紀20年代由魯迅將其推向成熟期,其雜文主要分為“文明批評”和“社會批評”,表現(xiàn)出雜文的重要特點,即時代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0年8期2020-09-06
- 邵燕祥,此心安處是北京
李雨瀟邵燕祥(1933年—2020年)2020年8月1日,詩人邵燕祥在睡夢中安然離世。子女說他“之前讀書寫作散步如常,清清白白如他所愿,一切圓滿……人散后,夜涼如水,歡聲笑語從此在心中”。邵燕祥的一生抹不去家國歷史的底色。1933年,他出生在北平東四禮士胡同。皇城根兒底下長大,他常跟著長輩去吉祥戲院聽戲,放學就去燈市口的大院子里踢小皮球,最愛聳起鼻子聞郎家園碎碎的、綠綠的、甜甜的棗花兒……“吃喝玩樂”的空當,他還不忘去王府井大街上的近代科學圖書館(現(xiàn)在為社環(huán)球人物 2020年16期2020-09-03
- 邵氏雜文的“好看”與“好用”
名詩人、雜文家邵燕祥先生上世紀50年代以組詩《到遠方去》聞名文壇,上世紀80年代轉(zhuǎn)入社會批評和文化批評的雜文寫作,他站在思想解放和改革大潮的前沿,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雜文精品。他生前在《今晚報》副刊發(fā)表過多篇雜文。當年“今晚副刊”的《三家言》欄目,他是主要撰稿人之一。邵燕祥的雜文既“好看”又“好用”——當然,這是我作為編輯的一家之言。1999年10月,在杭州召開“全國首屆雜文編輯研討會”,我在會上做了《肝膽篇的三寬》的發(fā)言。當時,很多名家到會。如曾彥修、馮英子、何雜文月刊(選刊版) 2020年12期2020-04-18
- 輝耀百世的人之詩 ——重讀邵燕祥
7000)追思邵燕祥先生的最好方式是重讀。重讀其人,其文,其詩。邵燕祥先生是輝耀百世的人之詩,是追求人的自由、尊嚴與美的清新朗健本真的詩,更是本真的人中挺直脊梁詩一樣美的人。一、穿越時代激蕩風雷的風雨鳥從1948年6月30日起,有署名漢野平的陸續(xù)在北平《國民新報》上發(fā)表《傳說》《火的瀑布》《朝陽花贊》等詩作,以《風雨鳥》與《箭樓》最為出色。其《風雨鳥》云:太陽從瓦解的土地上/斂起了灰白的光輝。/我聽到……遠方海一樣的天空/有呼喚風和雨的鳥在叫,/漸漸近了,臺州學院學報 2020年5期2020-01-09
- 林斤瀾、汪曾祺、邵燕祥到溫州
斤瀾、汪曾祺、邵燕祥、從維熙、劉心武、鄭萬隆、母國政、陳惠方等。后一回是甌海縣邀請的,縣委書記和宣傳部長很是重視這次活動,取名“金秋文化節(jié)”。那時我兼任甌海文聯(lián)副主席,參加了接待。這回除了林斤瀾、汪曾祺、邵燕祥、母國政外,還有唐達成、藍翎、姜德明、趙大年、陳建功、陳世崇等十來人,都是響當當?shù)娜宋?。甌海七天之后,這班人又到洞頭縣待了兩天。我記得那時洞頭的縣長是姜嘉鋒(歌唱家姜嘉鏘胞弟),他是向甌海縣的書記把這些“圣人”(當時,書記致的歡迎詞中有“你們都是圣人文學自由談 2020年6期2020-01-02
- 人生需要“遠方”
郭曉揚最近看了邵燕祥先生寫于1952年11月23日的著名詩集之一《到遠方去》,看完之后只覺得人生確實是需要一個“遠方”的。我先簡單介紹一下這首詩,在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個中心地點名詞,一個是北京,一個是遠方。其中北京又是其中的中心,而詩中邵燕祥先生奔赴“遠方”的力量源泉,也并不在遠方,而正是來自中心“北京”,并且到“遠方”的目的也不是真正前往一個新的陌生世界,而是為了更好地回到“北京”。為了更好地回到“北京”,這個“遠方”勢必要被改造,正如段從學《邵燕祥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10期2019-11-16
- 夏日花格窗
看不到的景象。邵燕祥先生有則短文,題目叫《紙窗》。1951年,鄭振鐸的辦公室在北海的團城,他去拜訪。辦公室是一排平房。鄭振鐸的寫字臺前臨著一扇紙窗。鄭對他興致勃勃地說起紙窗的好處,最主要的好處是它不阻隔紫外線。老人對這種老窗,才會有這樣的感情。之后,邵燕祥回憶那一天的情景寫道:“心中浮現(xiàn)一方雕花的窗,上面罩著雪白的紙,鮮亮的太陽光透過紙,變得柔和溫煦,幾乎可掬了?!睂⒓埓暗拿篮秃锰幰约叭说男那檫B在一起,寫出一種靜暄柔美的意境。我們大院沒拆的時候,我回大院,作文周刊·中考讀寫版 2019年5期2019-09-10
- 本刊推薦
中的。書目二:邵燕祥 《我死過,我幸存,我作證》【推薦理由】本書是著名詩人、評論家邵燕祥最新一部回憶錄。邵燕祥是中國的雜文大家,有當代魯迅之稱,是文學界、思想界基本上人人皆知的人物,有一定量的固定讀者。《我死過,我幸存,我作證》一書是其從1945年到1958年的自傳。書中,他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證明著那個時代。在這十幾年間,作者從認同革命、參與革命再到被革命洪潮洗刷,個人經(jīng)歷起伏不定。本書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作者在敘述過往經(jīng)歷時,著重談到自己現(xiàn)今對諸多歷史事件語文世界(初中版) 2019年4期2019-09-09
- 夏日花格窗
看不到的景象。邵燕祥先生有則短文,題目叫《紙窗》。1951年,鄭振鐸的辦公室在北海的團城,他去拜訪。辦公室是一排平房。鄭振鐸的寫字臺前臨著一扇紙窗。鄭對他興致勃勃地說起紙窗的好處,最主要的好處是它不阻隔紫外線。老人對這種老窗,才會有這樣的感情。之后,邵燕祥回憶那一天的情景寫道:“心中浮現(xiàn)一方雕花的窗,上面罩著雪白的紙,鮮亮的太陽光透過紙,變得柔和溫煦,幾乎可掬了。”將紙窗的美和好處以及人的心情連在一起,寫出一種靜暄柔美的意境。我們大院沒拆的時候,我回大院,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9年5期2019-04-17
- 與邵燕祥先生的簽書往來
14年11月,邵燕祥先生來深圳出席一個會議,我趁機把手頭幾本他的書帶到現(xiàn)場,請他簽了名。2016年10月間,他寄來了他的新著《我死過,我幸存,我作證》。2017年6月,我翻檢舊書,發(fā)現(xiàn)還有幾本他的書:《綠燈小集》、《遲開的花》、《邵燕祥詩抄·打油詩》、《找靈魂——邵燕祥私人卷宗:1945—1976》和《沉船》,于是,修書一封,希望他簽名。我覺得麻煩先生,卻無以為報,便用朱墨抄了一幅小楷《心經(jīng)》夾在書中。沒想到先生外出,書信倒是家人代收了,等他回來卻遍找不到書屋 2019年2期2019-02-22
- 尋找自由的靈魂 ——邵燕祥新詩導讀
詞和雜文創(chuàng)作,邵燕祥曾如此總結(jié):“我以為,在我的寫作生涯里,首先是自由詩,寫了大半輩子,雖有很多敗筆,其中畢竟有我的夢、我的哀樂、我心中的火和灰;其次是雜文,是我的思索、我的發(fā)言,數(shù)量大,十里選一,也還不無可??;最后,才是我原先只是寫給自己,或頂多是二三友人傳看的格律詩——我叫它‘打油詩’?!保ā?span id="j5i0abt0b" class="hl">邵燕祥詩抄·打油詩》,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頁)由此可見,新詩在邵燕祥所有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地位。據(jù)李文鋼的《邵燕祥詩歌創(chuàng)作年譜》,邵燕祥幾乎每年都中國詩歌 2017年11期2018-01-25
- “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辨
□邵燕祥“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辨□邵燕祥“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句話,眾口相傳,成了“復仇哲學”的警句。有人翻了古書,查出這是宋儒朱熹的話,好像更是有根有據(jù)的真理了。但遇見一位認真而且較真的,這就是香港的高旅先生。他在1986年夏,發(fā)表在《大公報》副刊“大公園”的《持故小集》專欄里,指出朱熹這兩句話,出在他的傳世之作《四書集注》,是為《中庸》的這一段話作注:“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詩云:‘執(zhí)柯伐柯,其則不遠?!曋?/div>雜文月刊 2017年18期2017-11-12
- 走向共生:小學語文教學的境界
明學人”——《邵燕祥:詩是詩人的生命之花》。邵燕祥,一位少年就寫詩成名的詩人。直到今天,84歲的老人仍然充滿寫作的激情和深刻的哲思,雖已夕陽,仍很年輕,還處在創(chuàng)作的“花期”中。邵燕祥曾在《藍天如染——一個成年人的童話思維》中寫道:“把我的雙手也染藍吧/告訴蕭紅:我跟染坊的姐姐一樣/讓同學們不要歧視她吧/把我的心也染藍/寫白字的同學會誤為:蘭心/為什么一定是丹心照汗青/藍色的心有什么不好?/也許在夢中/早已喝了藍墨水/據(jù)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屈原的汨羅江小學語文教學·人物版 2017年9期2017-09-23
- 邵燕祥:作為歷史的證人之一
吳子茹邵燕祥的新書取了一個倔強的名字,他說這“不是辯誣,不是自戀,更不是懷舊。是在反思歷史的同時重新審視自己,或者說在解剖自己的同時,也重新審視歷史”下午2:30,約好的采訪時間剛到,邵燕祥準時從樓上走下來。房間不大,兼具客廳與書房的功能。進門處一張方桌,鋪著橙色細方格子桌布,桌上擺放著茶杯、水果,這就是會客區(qū)了。其余靠窗大半個房間,桌上、地上,到處堆滿了書。邵燕祥在桌前坐下,緩緩開口。他語速雖慢,思路卻非常清晰,讓人想起作家孫郁多年前對他的描述:“他仿佛中國新聞周刊 2016年47期2016-12-26
- 中共“一大”紀念館:重新布展
被改成鐵冠音。邵燕祥:歌詞改了1999年一天,詩人邵燕祥看電視上播出的《黃河大合唱》紀念演出,結(jié)束時,全場齊唱《團結(jié)就是力量》。邵燕祥跟著哼唱:團結(jié)就是力量!團結(jié)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向著法西斯蒂開火,讓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向著太陽,向著自由,向著新中國,發(fā)出萬丈光芒!唱著唱著,邵燕祥感覺不對,唱第二遍時盯著字幕看,發(fā)現(xiàn)“向著自由”被改成了“向著勝利”。無獨有偶,王緝志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王力之子,2006年一天,他在南寧民當代工人 2016年19期2016-11-30
- 小童話
邵燕祥在zài云yún彩cǎi的de南nán面miàn,/那nà遙yáo遠yuǎn的de地dì方fɑnɡ,/有yǒu一yì群qún樹shù葉yè說shuō:/我wǒ們men想xiǎnɡ像xiànɡ花huā一yí樣yànɡ開kāi放fànɡ。/有yǒu一yì群qún花huā朵duǒ說shuō:/我wǒ們men想xiǎnɡ像xiànɡ鳥niǎo一yí樣yànɡ飛fēi翔xiánɡ。/有yǒu一yì群qún孔kǒnɡ雀què說shuō:/我wǒ們men想xiǎn作文周刊·小學一年級版 2016年15期2016-05-10
- 中共“一大”紀念館:重新布展
被改成鐵冠音。邵燕祥:歌詞改了1999年一天,詩人邵燕祥看電視上播出的《黃河大合唱》紀念演出,結(jié)束時,全場齊唱《團結(jié)就是力量》。邵燕祥跟著哼唱:團結(jié)就是力量!團結(jié)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向著法西斯蒂開火,讓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向著太陽,向著自由,向著新中國,發(fā)出萬丈光芒!唱著唱著,邵燕祥感覺不對,唱第二遍時盯著字幕看,發(fā)現(xiàn)“向著自由”被改成了“向著勝利”。無獨有偶,王緝志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王力之子,2006年一天,他在南寧民當代工人(A版) 2016年10期2016-04-14
- 別樣的啟蒙
邵燕祥近年來,當我們在用《弟子規(guī)》之類典籍向今天的青少年進行“啟蒙”補課時,別的國家在怎么啟蒙呢?一位溫哥華的朋友,把他5歲孩子上學前班的第一課發(fā)來,譯成中文的,是這樣一篇小小課文:我很高興我就是我沒有人看上去和我一樣我注意到這是真的沒有人像我這樣說話沒有人像我這樣走路沒有人像我這樣玩樂沒有人像我這樣敘述我很特別我就是我我不想成為其他任何人這篇課文,真的很特別,這是我作為中國“老家長”的讀后感。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不想成為其他任何人”,那還怎么教他“做人讀者 2016年8期2016-03-23
- 第五屆中坤國際詩歌獎獲獎感言——邵燕祥
邵燕祥我是一個終身的、全天候的詩歌愛好者和習作者。在塵世上,我只是一根脆弱的蘆葦。雖然夠不上四百年前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說的“會思想的蘆葦”,但我總不失為一根會歌唱會吟詩的蘆葦。在塵世之上,我有一片詩的天地。詩歌精神是自由。中國新詩近百年了,她與生俱來的宿命,就是“還他格律,放我歌喉”的自由詩。自由是詩的天。母語是詩的地。當我這根蘆葦被鐮刀割斷的時候,我的根仍然深深地伸進母語的泥土,她又生長起來,蘆葦重新露出水面:我的詩的第二次生命,也是我的第二條命?,F(xiàn)實的詩歌月刊 2016年1期2016-02-17
- 邵燕祥的神來之筆
之筆,而是出自邵燕祥之手。對此,王蒙念念不忘,卻始終苦于沒有機會言明。半個多世紀后,王蒙在自傳《半生多事》里作了交代,以示謝意:“我去邵燕祥家祝賀他與謝文秀女士的新婚,我拿去了序詩,他幫我改了一點,原文在‘讓我編織你們之后是‘這該多么幸福。他給改成了‘用青春的金線,和幸福的瓔珞,編織你們?!蓖趺刹谎?span id="j5i0abt0b" class="hl">邵燕祥的修改之功,可見厚道。做人與處世 2016年2期2016-02-03
- 讀人的學問
是可讀的。詩人邵燕祥在一首詩中曾這樣讀過人,他說:“有的真誠,卻是簡裝本;有的虛偽,卻壓模燙金”;而有的人呢?“跟你聯(lián)床夜話,如一盞燈,一盆火,如一見如故的新知,久違重逢的故人”;但也有一些人,“經(jīng)常出現(xiàn)面前,語言乏味而面目可憎,或絮叨百遍千遍的套話,或大聲傳播隱私和丑聞”??磥?span id="j5i0abt0b" class="hl">邵燕祥讀人確是讀得入木三分,精彩紛呈。我在讀人方面沒有經(jīng)驗。過去常常讀得十分概念化,非常抽象,或者人云亦云,缺乏主見??磥磉@與我的經(jīng)歷和早年所接受的教育有關(guān)。那時候讀人不外是課本和政工學刊 2015年11期2015-12-03
- 朱正先生的出版往事
反右派,他因為邵燕祥的一篇文章開始研究,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去詮釋和還原,抽絲剝繭,條分縷析。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朱正寫《魯迅傳略》、給馮雪峰寫信指摘許廣平的《魯迅回憶錄》開始,他就和文學界保持了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他眼中的楊絳比錢鐘書還會寫文章,他認識的邵燕祥是“魯迅、聶紺弩之后最大的雜文家”,他耳聞的蕭乾竟然是“那么一個德行”,他接觸的丁玲“根本一點都不右”,因為職業(yè)和交游的關(guān)系,他為現(xiàn)當代文壇保留了一份自己的切身觀察。幾個月前,我赴長沙拜訪83歲高齡的朱正先出版廣角 2014年22期2014-12-12
- 邵燕祥:我們不能再欺騙后人了
” 詩人、作家邵燕祥在新作《一個戴灰帽子的人》中如此大聲疾呼。在這本書中,他以真誠、樸實的筆觸回憶了自己1960年至1965年六年的“右派”時光。時光之說法,放在此處,有浪漫化嫌疑,因為邵燕祥筆下的人事,苦澀、荒誕而悲涼,在烏云壓城般的時代背景中,具有不可承受之重?!坝袥]有一些問題,你曾苦苦尋求答案,現(xiàn)在覺得答案無關(guān)緊要?”“因為有些答案,已經(jīng)變成常識。過去誰敢懷疑?”“這是進步嗎?”“當然是進步。但是,這些進步只是觀念的改變,還未對整個社會體制產(chǎn)生足夠大世紀人物 2014年9期2014-10-17
- 邵燕祥詩選
邵燕祥,著名詩人,散文家,評論家,祖籍浙江蕭山,1933年出生在北京,北平中法大學肄業(yè),后在華北大學結(jié)業(yè)。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58年初被錯劃為右派,1979年1月改正。1949年建國后,歷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編輯、記者,《詩刊》副主編,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作協(xié)第三、四屆理事。著有詩集《到遠方去》、《在遠方》(其中《我召喚青青的小樹林》被選入預備年級23課)、《遲開的花》和《邵燕祥抒情長詩集》。endprint江南詩 2014年4期2014-08-26
- 手札的結(jié)構(gòu) ——兼談邵燕祥的手札
結(jié)構(gòu) ——兼談邵燕祥的手札SHOUZHADEJIEGOU文/張瑞田 中國作家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一棟設計考究的建筑,每一個面、角,每一扇門、窗,都融入了設計者的主觀意圖,某一個細節(jié)更是不能缺少的,比如影壁、瓦當,他們是一棟建筑的根、魂。傳統(tǒng)手札很像一棟建筑,起始、敘述、結(jié)尾,一脈相承。這又像貴族間通行的禮儀,即程式化,又心照不宣。手札的確是上流社會文化的具體體現(xiàn)。東漢出現(xiàn)了世家大族,至魏晉南北朝,達到鼎盛階段?!芭f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謝”原鴨綠江 2014年3期2014-02-12
- 妍麗薔薇 高挺青松——論邵燕祥的詩
317000)邵燕祥是佼佼的多面手?!敖陙恚恢挂粋€朋友對我說:你的雜文比詩好;又說,你的舊體詩比新詩好。我理解這是含蓄地說我的新詩寫得不好吧。”[1]這有實情。自 1986 年以來,他出了雜文隨筆集46本,不僅在數(shù)量上超過全部詩集20本的一倍多;而且文名日見蓋過詩名。舊體詩也出了《三家詩》(與楊憲益、黃苗子舊體詩合集)和《邵燕祥詩抄·打油詩》二種,并被贊為“亦莊亦諧,借古諷今,聲東擊西,指桑罵槐,再沉重的話題,都舉重若輕,別開生面”,側(cè)身聶紺弩、黃苗子臺州學院學報 2012年5期2012-08-15
- 抄錄邵燕祥祝壽詩
未央、流沙河、邵燕祥等。我不僅讀,而且也學著寫。當時中學里有個文學愛好者小組,十幾個人,還編了一個墻報。我就在墻報上胡亂地發(fā)表自己的詩作,究竟寫了多少,寫了什么,至今了無痕跡,只記得我在《解放日報·朝花版》上寫過一篇詩評,題目叫《讀揚場》,千把來字。嚴格來說,它是一篇讀后感,算不上詩評。但這是我的處女作,也是我與詩結(jié)緣的見證。文章寫在1962年,我正在復旦讀“大二”,暑期留校寫的,所以記得很清楚。邵燕祥先生的詩,說句實話,在當時幾位中青年的詩人中,給我留下博覽群書 2012年9期2012-08-04
- 后唐宋體詩舉要:啟功、邵燕祥 ——“后唐宋體”詩話·之七
詩舉要:啟功、邵燕祥 ——“后唐宋體”詩話·之七/[浙江]王尚文啟功在我的心目中,啟功就是古道熱腸、從容灑脫、幽默風趣的化身,在出身門第、名利地位、挫折災難、紛紜世事面前,取得了真正的自由,以畢生的經(jīng)歷、成就書寫了一個大寫的“人”字。他的舊體詩詞(集為《啟功韻語》,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本節(jié)所引啟功詩均出此書),量雖不大,質(zhì)卻甚高,所謂“以我少少許,勝人多多許”者也。他的詩,又以唐宋體居多,但篇數(shù)不多的后唐宋體詩卻為后唐宋體贏得了廣大讀者的青睞,名作欣賞 2011年16期2011-08-15
- 也談《華君武的一幅漫畫》——讀邵燕祥先生的《華君武的一幅漫畫》一文
青年報》刊載了邵燕祥先生的《華君武的一幅漫畫》一文,介紹了華君武《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的漫畫。這篇不長的文章有一篇不短的《附記》。在這篇《附記》中,邵燕祥先生談到我的一篇短文《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并問我的短文和華的漫畫是怎樣的關(guān)系,以及華的漫畫和我的短文被毛澤東看中在一次中央會議上印發(fā)的問題。我覺得,邵燕祥先生這篇文章和《附記》有些史實不夠準確,或者錯訛。邵燕祥先生說,文章和《附記》中涉及的史實“有待于有歷史癖的朋友們考證了”。我雖說不上“有歷史癖”,但黨史博覽 2011年8期2011-01-28
- 讀書
文章來了。譬如邵燕祥的《出遠門》。邵燕祥是著名的詩人。在一般人眼里,詩人多少是與常人不一樣的“怪物”:作詩要用典,歷史知識要豐富;作詩需要獨到的眼光,要“于無聲處”能聽到“驚雷”。這是詩人的特質(zhì),而因為有了這種特質(zhì),詩人就有些或孤傲索居或紆郁自虐乃至自殺——語不驚人死不休。而邵燕祥則有詩人的特質(zhì)卻無其怪異,日常交往中平和得一塌糊涂,像一尊笑面佛;而一旦作詩為文,他的“典”,他的眼光,就顯露出與常人不同的詩人做派。《出遠門》是邵燕祥的游記作品集,內(nèi)中收錄了從中國新聞周刊 2009年28期2009-08-06
- 又是一少年
坐在一邊正中的邵燕祥立刻接過話說:利于“談判”。坐在長方桌另一頭的是于光遠和王蒙。王蒙笑說:你們談判,我們記錄??吹剿麄兩肥呛猛妫艺f我喜歡于老的一句話:人之初,性本玩。王蒙說,人老了是喜歡玩。邵燕祥笑:最后是“玩兒完”……這次18個人能聚到一起,實在不易,每人跟前都有一份與會者的名單。上菜時,王蒙想弄清這是什么菜,不由順手拿起名單,然后大笑:我以為這是菜單!見寫著湯一介的名字,就說下一道菜那一定是湯了—果然上湯了。大家大笑。王蒙又說:下一道菜是孫長江,江老同志之友 2009年11期2009-07-24
- 姜還是老的辣
其中有一本便是邵燕祥先生剛剛出版的《教科書外看歷史》。此前看過邵燕祥先生也是在花城出版社出版的由朱正先生領銜主編的《思想者文庫》中的《非神化》。邵先生減退了詩人的天真浪漫,增添的是對過往歷史的難以忘懷,對過往歲月的不留退路的徹底批判。還是一貫的犀利風格,不改的鋒芒,對中國社會封建遺毒的批判,對胡風案的審視,對反右擴大化的反省,對柯慶施為什么說“中國知識分子都是賤貨”的追問,對饒漱石所謂的“先小人后君子”的求索,對十年文革的審視,對前蘇聯(lián)的深刻解讀,對蘇聯(lián)對大眾文化 2009年1期2009-02-10
- 水做和泥做
邵燕祥曹雪芹說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清濁立見。他又說,沒嫁人的女兒是干凈的,一嫁人就變腌臜了。是水,也是臟水了吧。我以為,時至今日,應該說,小孩子,無論男孩女孩,都是水做的,他們天真未鑿,純潔無邪,干干凈凈的,透透亮亮的。這里特別是指學齡前的小孩。一近學齡,家庭(家長親人親戚)、幼兒園、學校(老師和課本)以至社會(左鄰右舍傳媒導向),就向他們的冰雪聰明中傾倒塵土,灌輸垃圾,于是開始和泥。大約十歲前后,就逐漸從水做的演變成泥做的,差別僅在早些晚些,其“雜文選刊 2008年5期2008-05-14
- 采風一得
邵燕祥 康笑宇詩人梁南參加萬里采風活動之后,來說一路見聞,無意間甩開手里的折扇,我見上面寫著“普救寺留念,九三暮春”,原來是旅游紀念品,細看沒有書家署名,寫的是崔鶯鶯吟的那首絕句:“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墻花影動,”最后一句卻不是被張生認作召喚的“疑是玉人來”,而是:“于事有人來。”不是“于是”,而是“于事”,不必深究,反正不管是宋玉跳墻還是張君瑞跳墻,找東鄰還是上西廂,夜深人靜,月上中天,閨房門前“有人來”,總歸是一件“事”。扇面上的字,雖談不上書法讀書 1995年9期1995-07-15
- 書蠹與祿蠹
康笑宇 邵燕祥幾位自稱“編書匠”的朋友,以“脈望”為名,編了一套《書趣文叢》,在序文中解釋,脈望是一種蠹魚,吃了書中的神仙字化成的;“傳說服了用‘脈望煎的水,便可‘白日飛升?!边@確是古代讀書人“美麗的幻想”吧,比時下流行的各種營養(yǎng)液靈多了,也便宜多了。讀書人愛書而及蠹,四十年代有林楮冠《蠹魚集》,八十年代有黃裳《銀魚集》,風格不同,書名命意則一。讀書人甚至以書蠹自命,倒不一定是自嘲,而是表示一種寢饋其中的志趣。大不同于以書頁磨牙的耗子和官倉里寄食的米蛀蟲也讀書 1995年10期1995-07-15
- “議”不上大夫
邵燕祥 康笑宇陳希同因為對王寶森事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引咎辭職,是四月底見報的;中共中央決定對陳希同進行審查,是六月初公布的。在聽到第一則消息之后,在第二則消息傳出之前,某地一位雜文家在一篇文章里議論到陳希同的辭職,結(jié)果,導致有關(guān)報刊的獲“咎”。古稱“刑不上大夫”,今則“議”亦“不上大夫”歟?那篇雜文對引咎辭職者的議論,其實并沒有涉及他的“咎”吧,橫隔千里,豎隔多重,怎么能深知其人之“咎”呢,不過議了議“辭職”罷了。事后之議如果不能有,事前之議當然更讀書 1995年12期1995-07-15
- 那條叫吳小如的魚游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