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
- 二十世紀章草藝術發(fā)展的四個時代維度
國霞摘 要:二十世紀的章草書,在動蕩變革、開放多元的時代格局中,既史無前例地匯聚、展示、運用著幾千年的章草相關資源;又在漢字保存的時代使命和書法自身發(fā)展需求的驅使下呈現(xiàn)出藝術與實用雙線交織的發(fā)展狀態(tài),并由此形成『高峰+群嶺』的『普及』興盛景象。章草藝術風格方面,諸家皆『貴變』,用『相兼』『相雜』的方式,以古隸、八分類章草為基輻射至篆籀、魏碑、今草、行書、楷書等方面,極古又極新,皆臻歷史新高度。關鍵詞:二十世紀 章草藝術 時代維度置于章草史,二十世紀的章草書
中國書法 2023年4期2023-08-28
- 二十世紀“四王” 畫論的發(fā)展與演變
的繪畫理論在二十世紀初期和中期出現(xiàn)了很長時間的消沉。隨著海外一些學者對“四王”繪畫理論的關注,以及人們思想意識的覺醒和開放,更多的人關注到了“四王”繪畫理論的積極影響,認識到了新時代對于繪畫思想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畫風本身的優(yōu)劣上,而是用辯證的態(tài)度面對它,兼容并包,包容其存在的合理性,把他們的思想作為中國文化、美術史上的一個重要現(xiàn)象加以剖析?!娟P鍵詞】“四王”;畫論;二十世紀【中圖分類號】J21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今古文創(chuàng) 2022年21期2022-06-20
- 張愛玲在《二十世紀》的英文散文及其自譯研究
在英文月刊《二十世紀》上發(fā)表了9篇散文,并自譯其中5篇為中文。張愛玲的英文寫作與中文寫作有其一貫性,但《二十世紀》中登載的影評為我們展現(xiàn)出其寫作風格的批判性可能。自譯涉及到語際之間的轉換,而這一過程絕非是透明性的。通過自譯,中英文版本的衍異也揭示出張愛玲創(chuàng)作和翻譯中的主體性與“自我東方主義”的雙重面向,并由此泄露出張愛玲身份認同上的曖昧性。關鍵詞:張愛玲;《二十世紀》;自譯;身份認同中圖分類號:I207.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677(202
華文文學 2021年6期2021-12-23
- 回望與反思
議政性文本。二十世紀漢代奏議文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是將漢代奏議文作為漢代散文的一個分支加以研究的成果;另一方面是將漢代奏議文視為一種公文或公牘文加以研究的成果;第三個方面是看重漢代奏議文的史料價值,以它為例證材料,闡釋漢代的歷史變革、政治制度、學術思想等問題的成果。此外,還有對于漢代奏議文的選編與整理成果。二十世紀漢代奏議文研究雖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亦有缺憾和不足。造成這一現(xiàn)狀有多種原因,新世紀的漢代奏議文研究,應當解決二十世紀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調整至正確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1年9期2021-10-14
- 追隨歷史腳步,探尋音樂模樣
;浪漫主義;二十世紀音樂是什么?音樂的功能是什么?這些基本問題自音樂誕生起,就引起各哲學家、音樂家們不同的爭論,有人說音樂是一種模仿,也有人說音樂是一種形式,也有人說音樂的誕生是為了表達情感,更有甚者認為音樂是人類獨有的語言,它有它存在的方式和理由,無需進行分析和詮釋,音樂就是它本身,不為任何對象而存在。當然,不同的說法都有著其支撐的理由,其間并無錯對之分。文化領域本就沒有對錯,只是時代不同,思想不同,使人們對音樂的認知也不盡相同。唯有結合時代背景,從歷史
科教創(chuàng)新與實踐 2021年1期2021-09-10
- 二十世紀前后教科書變革中的矛盾與沖突
摘要:二十世紀,中國教育正值起步,西方教科書的譯介給中國傳統(tǒng)經書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以西方社會沖突理論為基礎,結合二十世紀中國特有的社會背景,分析教科書近代化的變革中,傳統(tǒng)經典與新式教科書之間在形式、內容、理念上的異同。發(fā)掘教科書變革中的所發(fā)生的沖突對重建社會關系、提高社會整合度、緩解社會矛盾的積極作用。為新時代教科書的發(fā)展提供借鑒。關鍵詞:二十世紀;教科書;社會沖突中國教科書的發(fā)展始于十九世紀70年代,西方傳教士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關于“教科書”一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0期2021-02-18
- 二十世紀中國美術界留學風潮探究
本文主要梳理二十世紀中國美術界的三大留學去向——日本、歐洲、蘇聯(lián),探究留學風潮對二十世紀中國美術界的影響。關鍵詞:二十世紀;留學風潮;中國美術界中圖分類號:J0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4-0064-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04420世紀中國美術界的最大沖擊力無疑來自于西方藝術的大量引進。在“西學東漸”的思想大潮影響下,具有革新意識的畫家紛紛前往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20年8期2020-11-16
- 關于二十世紀中國鋼琴協(xié)奏曲 融入初中音樂賞析教學的研究
用。關鍵詞:二十世紀;鋼琴協(xié)奏曲;音樂賞析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歷史悠久,但在近年來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我國傳統(tǒng)文化日漸衰落且急需得到傳承。教育部曾明確指出,教育是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途徑,要為傳承傳統(tǒng)文化貢獻出力量。各地學校采用各種形式以傳承與發(fā)揚傳統(tǒng)音樂文化,如實施“傳統(tǒng)樂器進課堂”、學校組織民樂團、使用帶有傳統(tǒng)音樂的校本課程等等。作曲家試圖創(chuàng)作帶有“中國傳統(tǒng)風味”的音樂,其中也包括我國鋼琴協(xié)奏曲。20世紀的鋼琴協(xié)奏曲在探索“音樂民族化”的道路上做出了巨大貢獻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0年44期2020-09-10
- 二十世紀蘇俄文學作品譯介及其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 ?要: 二十世紀的蘇俄文學,深深地影響了我國人民的心靈。這一時期中俄兩國都經歷了兩場世界大戰(zhàn)和國內戰(zhàn)爭,導致兩國主流文學形態(tài)和美學觀點基本一致。戰(zhàn)爭題材的作品占有很大比例,在中俄兩國人民經歷了相似的苦難之后,兩國文學的內在精神能夠引起雙方的共鳴。本文分析二十世紀蘇俄文學中的英雄主義、人性和人道、現(xiàn)實和信仰等,論說其對中國文學的影響。關鍵詞: 二十世紀 ? ?蘇俄 ? ?文學 ? ?譯介 ? ?影響一、蘇俄文學作品的漢譯背景二十世紀上半葉,世界范圍內戰(zhàn)火
文教資料 2020年14期2020-08-13
- 近代思想史對美術的影響
摘要:二十世紀多元化的社會思想,其中包括以陳獨秀、胡適、梁漱溟等為首的知識分子思想,對20世紀中國美術的發(fā)展,構成了不可忽視的多重影響關鍵詞:二十世紀;思想史;美術史;陳獨秀;胡適;梁漱溟中國近現(xiàn)代是一個動蕩的大變革時代。隨著這種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方面劇烈的震蕩、變革,中國近代思想在短短幾十年內,從封建主義到社會主義,像雷奔電馳似的,越過了歐洲思想發(fā)生成熟的數(shù)百年行程…燃眉之急的中國近代緊張的民族矛盾和階級斗爭,迫使得思想家們不暇旁顧,而把注意力大都
廣告大觀 2020年7期2020-07-07
- 二十世紀中國兒童鋼琴教學理論的發(fā)展初探
?!娟P鍵詞】二十世紀;中國;兒童鋼琴教學【中圖分類號】J624?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3-0232-02【本文著錄格式】李思囡.二十世紀中國兒童鋼琴教學理論的發(fā)展初探[J].北方音樂,2020,02(03):232-233.一、兒童鋼琴教學理論發(fā)展的時代背景20世紀以來,隨著物質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我國涌現(xiàn)出了大批國內外知名的鋼琴演
北方音樂 2020年3期2020-04-20
- 意義的隱沒與顯現(xiàn)
的比較,闡述二十世紀人們意識形態(tài)在文學乃至社會生活其他領域中,對客體世界意義構成方式的破解與重新建構。關鍵詞: 二十世紀? ?意義? ?隱沒? ?顯現(xiàn)二十世紀,作為離我們最近的“從前”,給我們的影響是直接而有力的。這種影響不管我們注意到與否,不管我們是否屬于經常閱讀的哪一類“知識分子”,都以它的方式存在。人們用時間標記內外的世界,又經常對此發(fā)出“逝者如斯夫”的感嘆:當代很快變成近現(xiàn)代,近現(xiàn)代馬不停蹄地奔往古代。我們位于時空的何處?過往傳承下來的,曾被認為亙
文教資料 2020年35期2020-03-28
- 試析20世紀西方鋼琴音樂的特征及其演變
目的在于加強二十世紀西方鋼琴音樂價值,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關鍵詞】二十世紀;西方鋼琴;全音節(jié)調性;晚期鋼琴【中圖分類號】J624.1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引言鋼琴音樂是進入羅馬、古典以及浪漫主義后期,進而升價為全新階段,進入了現(xiàn)代時期。二十世紀鋼琴音樂和傳統(tǒng)音樂相比較,自身存在很大差異性,對于像我們這樣長期經受音樂熏陶的人來說,理解以及認識二十世紀音樂現(xiàn)象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探究和著重分析的話題。所以,
北方音樂 2019年20期2019-12-04
- 論20世紀日本藝伎文學形象特征
?!娟P鍵詞】二十世紀;日本文學;藝伎;形象分析中圖分類號:I06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6-0229-02一、誕生源流藝伎(げいぎ,Geisha)是一類在日本從事宴席表演藝術的女性群體。其主要工作內容就是以舞蹈、樂曲、樂器等表演為客人助興。約產生于日本元祿年間(1688年-1704年)。在藝伎業(yè)從藝的女伎大多相貌出眾、服飾華麗、知書識禮,尤擅歌舞,更善于察言觀色、令客人滿意。日本藝伎在東京等關東地
戲劇之家 2019年26期2019-11-05
- 二十世紀西方“新音樂”的特征與發(fā)展創(chuàng)新
:本文通過對二十世紀西方“新音樂”的整體概述闡述西方“新音樂”的具體內容,結合當時的音樂特征闡述“新音樂”的特征。從創(chuàng)作思維、創(chuàng)作技法與結構、創(chuàng)作觀念三個方面闡述西方“新音樂”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關鍵詞:二十世紀;西方;“新音樂”西方音樂在二十世紀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滿足于當前的音樂創(chuàng)作方式以及內容,開始從多元化的角度對音樂進行創(chuàng)新。不斷的改變創(chuàng)作內容、方式以及創(chuàng)作結構理念,這種多元化的創(chuàng)新,使西方音樂呈現(xiàn)了多種風格的發(fā)展。相對于十九世紀的音樂而言,二十世紀的音樂是一
黃河之聲 2019年21期2019-10-21
- 中國聲樂作品在二十世紀的發(fā)展
頗深。本文以二十世紀為時代背景,以各個歷史時期造就的藝術體裁及經典作品為線索,分析中國聲樂作品在二十世紀的發(fā)展。【關鍵詞】二十世紀;音樂發(fā)展;聲樂作品【中圖分類號】J616?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二十世紀是中國社會變化萬千的時期,聲樂這一重要音樂形式,在二十世紀的發(fā)展歷經曲折,學堂樂歌和抗日救亡歌詠是發(fā)展中的兩個重要階段。隨后在群眾性歌詠為主的社會音樂中發(fā)展起來的群眾歌曲和合唱歌曲也得到了突出的發(fā)展。隨著國
北方音樂 2019年8期2019-10-21
- 淺析二十世紀前期日本油畫的發(fā)展特點
的不同,探尋二十世紀前期日本油畫的發(fā)展特點。關鍵詞:二十世紀;日本油畫;發(fā)展一、發(fā)展背景從明治時代(1866-1912)開始,日本派出了一大批學者去法國學習繪畫,巴黎的美術影響力在日本開始增強,在這其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的是從法國留學回來的黑田清輝,1896年,也就是黑田清輝回國后的第三年,他被任命為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科主任教授,由于他在巴黎學到的繪畫樣式受到了印象派的強烈影響,所以黑田清輝給日本的西洋畫帶來了一定沖擊,因為在這之前,西洋的繪畫在日本只被理解為
藝術大觀 2019年15期2019-09-28
- 周樹人先生的美術思想
要:本文敘述二十世紀初新文化運動背景下魯迅先生的美術思想,由于主客觀因素的推動,形成了魯迅先生卓絕群倫的美術理論與實踐。1913年《擬播布美術意見書》發(fā)表,全面推廣美術,魯迅提倡美術的觀念囊括于其中,在文中 對“美術”一詞作出了詳盡闡釋;論述美術之目的與致用——“發(fā)揚真美,以娛人情”,美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隨感錄四十三》中,魯迅先生對美術家和美術作品提出要求;接著又連續(xù)發(fā)表了《隨感錄四十六》和《隨感錄五十三》,在這兩篇美術論文中著重談論如何學習
新教育論壇 2019年23期2019-09-10
- 二十世紀中國古代文體學百年研究述評
上貫穿了整個二十世紀。本論文對二十世紀百年間的學者們對中國古代文體學研究狀況進行梳理,將這百年間的中國古代文體學研究分為三段:民國時期的研究、建國初期的研究以及80年代到90年代末的研究。關鍵詞:中國古代文體學 二十世紀 述評二十世紀90年代后期以后國內逐漸引發(fā)了中國古代文體學的研究熱潮,但這不等于國人從90年代才開始研究中國古代文體學。事實上,整個二十世紀百年間中國古代文體學的研究從未間斷過。本論文將這百年研究茲分為三段:? 一.民國時期(1919—19
文學教育 2019年5期2019-05-29
- 二十世紀美國心理人類學述評
以勾勒出一幅二十世紀美國心理人類學的素描?!娟P鍵詞】 心理人類學;二十世紀;美國;研究述評一、美國心理人類學的濫觴心理人類學是人類學的一門分支學科,它的發(fā)展過程始終與人類學的一部分關鍵問題緊密聯(lián)系。從地理大發(fā)現(xiàn)時代與“異文化”的接觸開始,西方的探險家、傳教士或殖民者就對非其本族群的人們的精神生活感到驚奇,他們試圖了解異族人群社會結構與心理性格之間的關系。對這一問題的關注見諸人類學先驅們的著作,如泰勒認為宗教的原始形式是萬物有靈,而萬物有靈起源于夢境和幻覺,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9期2018-12-13
- 一部應運而生的力作
教授所著的《二十世紀甲骨文書法研究》堪稱甲骨文書法研究領域的扛鼎之作。本文以此作為研究基點,對其學術著作的五大優(yōu)勢進行了闡述,以此反映該著作在甲骨文研究領域的重要價值。關鍵詞:二十世紀;甲骨文;書法研究;文化傳統(tǒng)對于先秦諸子的產生,《漢書·藝文志》說是出于“王官之學”,《淮南子》則謂之源于“救世之弊”。前者講學術的歷史承襲關系,后者則強調了社會現(xiàn)實的客觀需求。非唯先秦諸子,一切思想、學術、理論的成果,均不能脫離這兩個最基本的動因。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陳愛民教
藝術科技 2018年12期2018-07-23
- 二十世紀以來《文心雕龍·宗經》研究綜述
龍》的研究自二十世紀以來從未停歇,在單篇研究中,《宗經》篇作為“文之樞紐”五篇之一,一直備受關注。并主要圍繞宗經主旨、《宗經》在“文之樞紐”中地位、“經”具體所指、“六義”性質和其具體區(qū)分等問題進行研究,還包括《宗經》與其他學科的交叉研究。并總結目前《宗經》篇研究的有效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價值。關鍵詞: 《文心雕龍》? ? 《宗經》? ? 研究綜述? ? 二十世紀一、在“文之樞紐”中地位及與其他四篇關系魏伯河、孫蓉蓉、劉建國、詹福瑞和運麗君等五位學者都認為《宗
文教資料 2018年34期2018-03-27
- “水之韻”在二十世紀以來時裝設計中的不同表達方式探究
元素,來探討二十世紀以來水文化在時裝中的不同表達方式,為水元素在現(xiàn)代時裝設計中的應用提供依據(jù)和參考。關鍵詞:二十世紀;水之韻;服裝設計1“水”的特點水,氣勢磅礴,壯麗而優(yōu)美。“水之韻”則是自然之水一種永恒的水姿風韻,或一瀉千里;或止水游絲;或靜水流深;或上善若水,一瀉千里是水的方向,止水游絲是水的溫柔,靜水流深是水的品格,上善若水是水的境界。1.1水的基本概念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主要分為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氣水
工業(yè)設計 2017年6期2017-06-11
- 論二十世紀美華文學中的中國形象
對此,本文以二十世紀美華文學為對象,從文學上分析文化外延對于文學中的中國形象的固式模板,結合中國的文化本質看清華人文學的真正價值傾向和對現(xiàn)代社會的影響范圍。關鍵詞:二十世紀;華人文學;中國形象美華文學因作家自身的中國出生,中國文化對其影響深刻,由此使得美華文學具有豐富、多變的一面。美華文學是本土文化與中國文化結合的產物,深深烙有本土文化基因與中國文化因素的印記,長期以來,如何分析美華文學中的中國形象一直是個熱門話題?;诖?,筆者重點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出發(fā),試圖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5期2017-05-22
- 二十世紀舊體詩詞創(chuàng)作面貌簡述
譚若麗摘要:二十世紀是一個特殊的世紀,多個政體在這百年中更迭,多種文化在這百年中交鋒,處于這一復雜環(huán)境中的中國古典文學的命運尤引人關注。本文主要對中國古典文學中的舊體詩詞二十世紀的創(chuàng)作情況作簡單的梳理和概述,并對其形成這種面貌的原因作初步的探索。關鍵詞:二十世紀;舊體詩詞;民國;建國后“新文化運動”之后,白話文學一尊獨大,中國古典文學被視為“舊體文學”而與“新文學”截然對立,成為沒有任何回旋余地的被打倒的對象,綿延千年的中國傳統(tǒng)文學形式被逐出主流文學圈,失
北方文學·下旬 2016年11期2017-03-21
- 淺談李可染的繪畫精神
王猛摘 要:二十世紀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特殊的時期,它度過了社會轉型,飽受了外患內亂,經歷了文化革命,遇到了西風沖擊,中國繪畫是東方藝術及中國文化中的瑰寶,悠久而絢爛。經千年的不竭創(chuàng)作及發(fā)展流變,李可染確立了自己獨特藝術體系,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理論和審美標準及人格精神。關鍵詞:二十世紀;李可染;尊重傳統(tǒng);精神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6-0076-01二十世紀是動蕩的一個時代,是戰(zhàn)火紛飛的時代,但也是文化、思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6年12期2017-01-11
- 二十世紀美國華人文學中的中國形象
0014)?二十世紀美國華人文學中的中國形象劉秀秀 (山東師范大學,山東 濟南 250014)摘要:本文以20世紀美國華人文學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了跨文化形象學研究,從龐雜的美華文學文本中梳理歸納出兩種“中國形象”類型,這兩種中國形象反映出海外華人在文化碰撞時對血緣國多維度的反觀視角、表述策略和文化反思樣式。同時這些中國形象既相互關聯(lián)有互相包容共同構成豐厚復雜的中國形象。關鍵詞:二十世紀;美國華人文學;中國形象一、引言在國際政治、傳播學等領域,國家形象是指“國
人間 2016年10期2016-11-28
- 中國鋼琴的音樂創(chuàng)作回顧
是鋼琴音樂,二十世紀下半葉的中國鋼琴之路是一條曲折的道路。經過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創(chuàng)作實踐經驗的積累,建國初期,中國鋼琴音樂呈現(xiàn)出了高速發(fā)展的趨勢。隨建國之后出現(xiàn)的浮夸風,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事件,使鋼琴音樂的發(fā)展處在了停滯階段,“文革”結束后,中國的鋼琴音樂作品朝著多元化和多樣化的風格發(fā)展,這個時期的鋼琴音樂開始探索全新意義上的“中國音樂風格”,在“民族化”“群眾化”等傳統(tǒng)之后,向現(xiàn)代音樂進軍,探索新的發(fā)展方向。關鍵詞:二十世紀;音樂創(chuàng)作;風格在這幾十年之中,
卷宗 2016年8期2016-11-15
- 二十世紀英漢翻譯在中國的發(fā)展
主要論述的是二十世紀中國的翻譯與英語的發(fā)展。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翻譯為當時中華民族的生存與文化變遷指引了一條道路。該論文就社會歷史因素方面討論了英漢翻譯的發(fā)展。文章主要從以下三個突出的方面展開:(1)小說翻譯(即后來的文學翻譯)作為文化變遷與文化構建所發(fā)揮的作用;(2)漢語母語譯者的漢譯英,譯文質量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3)翻譯與英語學習的關系。【關鍵詞】翻譯 英譯漢 文化 二十世紀一、晚清及戊戌變法時期翻譯的發(fā)展二十世紀的中國社會動蕩不安,又蘊藏潛力。政
校園英語·下旬 2016年6期2016-07-20
- 俄羅斯音樂家在黑龍江省的教學與實踐
?!娟P鍵詞】二十世紀;俄羅斯;音樂文化;黑龍江;發(fā)展;作用中圖分類號:J60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4-0102-01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當中國古老的土地陷入了巨大的災難時期,蘇聯(lián)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形式也變得越來越繁榮,它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發(fā)展起來,六七十年代開始興盛,在八十年代才是高潮,它是歐洲歷史上最長久的。也是因為這些原因,批判現(xiàn)實主義幾乎成了蘇聯(lián)文化的特點。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左翼的無產階級音樂開始發(fā)展。
戲劇之家 2016年8期2016-05-23
- 二十世紀桂西北小說的發(fā)展*
東 韋文煥?二十世紀桂西北小說的發(fā)展*楊 東 韋文煥(廣西外國語學院,廣西 南寧,530222)[摘要]桂西北作家群是廣西最重要的作家群之一,其小說創(chuàng)作尤為引人注目。桂西北小說從二十世紀早期開始起步,十七年和“文革”期間出現(xiàn)了《穿云山》等作品。新時期中,聶震寧、藍懷昌等作家最先開辟了桂西北小說創(chuàng)作的新天地,之后,東西、黃佩華、凡一平、鬼子等作家迅速崛起,成為“文學新桂軍”的主要力量。從二十世紀的桂西北小說創(chuàng)作來看,其具有濃郁的鄉(xiāng)村文化特質,以“山村”為核心
廣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6年2期2016-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