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文輝
摘 要:課堂提問能激起學生靈性的光彩,碰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從而使整個語文教學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設置矛盾情境、巧設“曲問”情境、分層設計提問、注意提問深度等途徑提高提問藝術,實現(xiàn)有效互動。
關鍵詞:提問藝術;有效互動;多元探索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09)03-0033-02
在教學中,課堂提問是一個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課堂提問運用得好,可以地幫助學生享受課堂教學,激發(fā)他們探究問題的興趣。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提問藝術呢?
一、創(chuàng)設提問的切入點
為了促使學生產(chǎn)生弄清未知事物的需求,誘發(fā)其探究性的行為,可為學生設置問題的“切入點”。所謂切入點是指文本中的關鍵問題,關鍵問題解決了,其他問題將迎刃而解。如教《狼牙山五壯士》時,課題為什么稱之為“壯士”,而不用“戰(zhàn)士、勇士、志士”?這使學生產(chǎn)生了探究的愿望,便開展對勇士、戰(zhàn)士、志士、壯士討論、爭論,甚至查工具書,從而準確懂得用“壯士”正體現(xiàn)五個人的壯舉。這時學生求知欲的火花被點燃,趁熱打鐵進一步追問,“五位壯士”壯在哪里呢?這時,讓學生讀課文,他們學習興趣便高漲。
二、設置矛盾提問
學生對矛盾性的問題很感興趣,因此,教師提問可設置對立的設想,使之產(chǎn)生選擇的困難,吸引他們認真思考、激發(fā)認知興趣。如教《將相和》時,便設計在“澠池之會”上,藺相如和楚王是打了個平手還是有勝負?
生:是打成了平局,他們都演奏了樂器。
生:趙王為秦王鼓瑟,秦王也為趙王擊缶,一比一,所以說是打成了平局(大多數(shù)學生同意這一意見)。
生:我認為是趙國勝利了。因為秦國是大國,趙國是小國。小國的國王為大國的國王演奏樂器,大國的國王也為小國的國王演奏樂器,相比之下,大國的國王顯得沒面子。
生:我認為是趙國占了上風。因為趙王鼓瑟是秦王叫鼓的,而秦王擊缶是藺相如叫擊的。秦王是君,藺相如是臣,這樣也顯得秦王輸了一籌。
生:我再補充一點,瑟是古代的一種弦樂器,聲音悅耳動聽。缶是打擊樂器,形狀像個瓦罐子,聲音單調,是配合瑟演奏的。趙王可以鼓瑟,而秦王只能擊缶,兩相比較起來,秦王更顯得丟人。
就這樣一個問題猶如“一石激起千重浪”,學生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感知了藺相如的智慧。
三、巧設“曲問”提問
讓思路拐一個“彎”,以問題側翼尋找思維的切入口,這便是“曲問”。曲問才能多見巧思,易于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如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一課最后時,可問這樣一個問題:“此時此刻,你想對地球母親說些什么呢?”有的說:“地球,親愛的母親,我們會用赤誠的心呵護您!”有的說:“地球母親,您的孩子已經(jīng)覺醒,將會還您修長的頭發(fā),抹去您的傷痕,讓您青春永駐!”有的說:“地球媽媽,我們原來太無知,現(xiàn)在醒悟了,最好的行動是創(chuàng)可貼,治好您心靈的創(chuàng)傷!”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環(huán)保教育的目的達到了。
四、分層設計提問
一節(jié)課上,單靠提一兩個問題是不夠的,它需要教師站在高處,從整篇課文、從整節(jié)課來謀劃、設計出系統(tǒng)化的提問,這樣思維就有了深度。如教《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一課,“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動也不動”時,教師如果問:這句話表現(xiàn)了邱少云什么精神?學生不難回答,但理解未必深刻。于是可提這樣幾個問題:①我們學過的課文中曾把董存瑞、黃繼光比作威武無比的巨人或鋼鐵巨人,充分顯示他們的英雄氣概,可是這篇課文為什么卻把邱少云比作石頭?想一想,烈火中的邱少云與石頭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不動,無聲,頑強不屈。)②又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千斤”的巨石呢?(強調“一動也不動”,顯示邱少云鋼鐵般的意志和為了戰(zhàn)斗勝利而舍生忘死的精神。)③隱蔽在草叢中的邱少云身體并不顯眼,為什么把他比作格外醒目的“巨”石?(突出他精神的偉大、崇高和永垂不朽。)這樣一組從易到難,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設問,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本文重點、難點的學習就迎刃而解了。
五、提問注意拓寬思維
教師應注意提問的角度和問題的深度,善于從不同的角度啟發(fā)學生,既拓寬學生思維的空間,又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如在教《只有一個地球》第四自然段時,教師范讀讓學生閉上眼睛想像,然后提問:此時此刻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情景?有的說:“我仿佛看到了肆虐的洪水淹沒了村莊,人們在撕心裂肺地呼喊。”有的說:“我仿佛看到了酸雨成災,暴風成難,大旱連年,人類生活在一個可怕的世界中。”有的說:“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個可愛的小動物倒在冰冷的槍口下。”有的說:“我仿佛看到了地球母親那美麗的容顏憔悴成絳紫色,那純凈清澈的河水已渾濁不堪,甚至臭氣熏天?!碑攲W生的思維觸及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作為教師和學生一樣思維非常的興奮,互動中提高了認識。
六、提問要有深度
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提問的深度,有了深度,才能使學生咀嚼有味,才能點燃他們創(chuàng)造性的火花。教師要多設置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是這樣的?用自己的話來解釋,用生活中的事例來說明,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等。
總之,課堂提問的方式應靈活多樣、不拘一格。既要講究科學性,又要講究藝術性。好的提問,能激發(fā)學生學語文的興趣,激活思維,引領他們在語言王國里遨游;教師應該像一位優(yōu)秀的節(jié)目主持人一樣,注意研究提問的藝術,將問題設在重點處、關鍵處、疑難處,從而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激發(fā)他們思維,使他們在課堂的每一分鐘里都充滿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并能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 王開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