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崢春
摘 要: 導學案在高中英語閱讀學習中的應用,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英語閱讀的內(nèi)容與情感,而且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強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效果。
關鍵詞: 導學案 高中英語閱讀 教學應用
我國新課標要求的實踐應用,對學生的閱讀技能[1]要求較高,不僅要通讀英語全文,而且要概括全文內(nèi)容,以增強學生的閱讀、感悟、學習、運用、理解等能力。英語閱讀學習能夠有效提高高中學生自身具備的閱讀能力,而且能夠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在英語閱讀中會碰到有關于外國的地理、自然、人文等多種知識,僅依靠老師簡單講述無法加深學生的印象,且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會制約學生的思維。
一、高中英語閱讀學習實施導學案的必要性
導學案主要是在學案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是指老師通過導學案對學生進行引導,利用學生之間的配合與合作,完成高中英語閱讀學習任務。導學案模式的應用逐漸轉變傳統(tǒng)教學中以老師為主的教學模式,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2],以提高學生英語閱讀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配合老師共同完成高中英語閱讀學習任務。導學案能夠將老師與學生進行有機結合,激發(fā)高中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zhì),增強學生的運用能力,符合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
二、導學案在高中英語閱讀學習中的應用效果
1.高中英語閱讀前,需對預習學案進行設計。
通常情況下,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遵循從簡單至復雜、由淺入深的原則,因此在導學案設計的過程中也需按照這一原則進行。在英語閱讀預習學案的設計過程中,主要針對學生自身的英語閱讀背景進行設計,為學生預留足夠的時間完成英語閱讀。首先需有意識地對學生文化意識進行培養(yǎng),拓寬學生的文化知識,提高西方文化的了解度。部分英語閱讀內(nèi)容中會大量涉及國外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習俗及風土人情等,豐厚學生的文化底蘊。有的學生認為了解與學習英語的發(fā)展過程沒有任何的作用,不按照老師的指導學習,因此,老師在預習學案的設計過程中,可提前進行問題設計,并詢問學生。例如:What are the two main group of English?從而引導學生在頭腦中出現(xiàn)文章內(nèi)容的預測,在問題的指導下進行閱讀,以提高高中學生英語閱讀的速度與效率。
2.高中英語閱讀中,需對閱讀中學案進行設計。
在英語閱讀中學案的設計過程中,老師要按照精讀學案與略讀學案[4]兩種方法進行設計,其中精讀學案對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度提出要求,需要把握英語閱讀文章的細節(jié)與主旨,幫助學生從整體理解文章內(nèi)容,避免閱讀文章中英語語法的講解;略讀學案指的是通過老師將教學任務布置下去,指導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把握英語文章的主旨,文章脈絡較為清晰。
在精讀學案設計過程中,老師可通過why,where,what,how等詞語的提示,要求學生在全文中找出與之相關的內(nèi)容,指導學生體會與領悟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與創(chuàng)作意圖,老師通過三選一方式促使學生在文種找尋正確答案,如果學生碰到長難句,老師可給予分析,以提高學生的理解度;如果存在生詞,老師可要求學生依據(jù)上下文內(nèi)容,推測詞語意思。
在略讀學案設計過程中,首先老師可通過三選一的形式,將文章主旨提供給學生,幫助學生掌握文章主旨;其次是老師打亂文章的段落順序,但給出每段內(nèi)容的意思,通過老師給出的意思,首尾結合,保證文章順序排列的正確性。此時,老師需注意,難度不宜過大,以防學生無法徹底了解文章內(nèi)容,文章脈絡模糊。在導學案的輔助下,要求學生快速通讀全文,并準確掌握文章主旨,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樂趣。
在學案設計過程中,老師要特別注意閱讀難點,并以此為中心設計案例,以凸顯學習難點,保證學生正確解決學習難點,轉變學生正常的學習思維,提高學生的理解與感知能力。老師依據(jù)學習中的難點,選擇相似的閱讀內(nèi)容或者學習案例,以提高學生的感悟力,逐漸形成英語閱讀的方法與思維。在導學案中需集中展現(xiàn)英語閱讀難點,以拓寬學生的文化知識背景與理解思維,例如:Lost civilizations閱讀學習中,老師可以在案例中設計出現(xiàn)樓蘭歷史及消失原因,以提高學生的認知,同時需涉及部分樓蘭的文化背景,以幫助學生全面掌握文章內(nèi)容。
3.高中英語閱讀后,需對鞏固學案進行設計。
在英語閱讀學習中,多數(shù)學生比較習慣于屏幕,因此摘抄記錄[5]較少,主要受到聽力障礙的影響,在對老師說話意思揣摩時,老師已經(jīng)開始講解下一個知識點,無法緊跟老師的課堂節(jié)奏,導致學習有效性不高,因此老師可通過備份的方式,以供學生進行摘抄,以有效節(jié)省大量的課堂時間。
而在導學案閱讀過程中,要注意理解力與感悟力的升華,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情感,而且有利于學生學習知識的積累。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老師可通過導學案引導學生積累知識,在幫助學生學習的同時,對學生的反思能力進行培養(yǎng)。在導學案設計過程中,需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查詢設計素材,以有利于學生學習思維的拓展,方便學生文化知識的積累,提高英語閱讀的有效性。在案例設計過程中,老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與課程重點,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同時老師可建議學生寫讀后感,以提高對文章閱讀的理解程度,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導學案在高中英語閱讀學習中的應用,不僅能夠對學生多元化的思維理解能力進行培養(yǎng),而且能夠增加學生的知識,提高語言應用與表達能力,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參考文獻:
[1]陳濱花.以“導”引讀用“案”探究——導學案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之探究[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3(10):70.
[2]王玉霞.“學案導學”優(yōu)化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J].英語廣場(下旬刊),2014(7):144-145.
[3]劉蕾.創(chuàng)新設計導學案,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效能[J].中學生英語(教師版),2014(3):52-53.
[4]朱麗霞.學案導學式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界,2015(5):59.
[5]何堂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探析——以導學案為視角[J].南北橋,201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