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霞
(甘肅省臨夏市新華小學,甘肅臨夏,731100)
摘 要:新課革后要求小學語文教育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的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將學生的小組合作建立在知識教育的基礎上,能夠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得以全面提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創(chuàng)新思維,開展針對性教學活動,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情況和個性特點制定出科學的教學計劃,使小學生的合作素質有效增強,養(yǎng)成良好的合作習慣,走上正確的發(fā)展道路。
關鍵詞:合作學習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應用
小學語文教育的重點是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提升,普及素質教育,將創(chuàng)新的教育理念融入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能夠使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合作機會,可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小學生解決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可以有效的促進語文教學模式的改革與發(fā)展。
一、合作學習的意義
學生是教師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開展一切教學活動都始終圍繞著學生,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關乎到課堂教學質量,小學生缺乏獨立學習能力,對于語文未知內容的理解不夠深入,使學習效率受到了很大影響,學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有著不同的認知水平,所以學習中會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教師的教學方案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開展,這對于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造成了很大影響。合作學習突出的是學生間的合作,學生們能夠自主的進行合作與交流,可以幫助教師簡化教學過程,學生們在合作探究中實現知識的強化,有利于教師教學計劃的順利完成,合作過程中學生們通過配合取長補短,快速的完成了學習任務,體會到了快樂,也實現了競爭意識的激發(fā),為構建高效互動課堂奠定堅實基礎。
二、合作學習的作用
(一)有利于學習興趣的提高
小學生自控能力不足,學習中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而轉移目標,這一問題對于教師教學計劃的完成是十分不利的。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語文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fā),只有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夠有效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可以自主的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來,可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帶到學生主體意識的增強,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的魅力,才可以高效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二)有利于提升語文綜合水平
素質教育理念是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素質不僅可以影響孩子的綜合能力,還對孩子道德觀念和人生發(fā)展觀念的樹立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創(chuàng)新教育是學生個性發(fā)展的主要途徑,小組合作學習能夠突出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應該受到教師的重視。合作學習中,學生往往需要就同一問題反復討論,在討論過程中能夠很大程度上促進思維活躍,也能夠在交流過程中找到更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等,使學生今后獨立學習時也能夠輕易找到文章主旨,利于小學生慢慢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合作學習的優(yōu)化策略
(一)科學劃分合作小組
小學生有著不同的認知能力,學習中會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教師利用合作學習方式進行語文教學時應該尊重學生的差異,科學的劃分合作小組,保證學生的特長能夠發(fā)揮出來,結合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才可以有效的提升合作學習效率。例如,筆者通常采用的小組劃分方式為:性格劃分、成績劃分、認知水平劃分、理解能力劃分等,讓一些學習好的同學帶動學習差的同學,學習差的學生會提高學習的興趣,學習好的同學能夠實現知識的鞏固,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整體提升。
(二)科學的分工合作
要引導各小組遵循各盡所能、取長補短的原則進行合理分工,充分兼顧每個學生。教師在設計教學問題時,應該注重難度的層次性。如在教學《題西林壁》時,教師可以按照難易程度設計幾個學習任務。針對學習基礎較差層次的學生,可以設計一些比較容易的學習項目,如朗讀古詩、說說詩句的大概意思等。如對學習基礎中等的學生,則可以要求他們背誦古詩,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對于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則可以設計一些難度較大的學習項目:默寫古詩,用自己的話將這首古詩改寫成一段短文。這樣就能夠使小組不同層次學生都盡可能地參與到合作學習中,提高小組合作參與率。
(三)加強師生的互動交流
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加強師生互動。如根據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在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展播桂林山水風景,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奇秀險的桂林山、清凈綠的漓江水,從而體驗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愉悅之感。還可以根據小學生好勝心較強的特點,組織開展小組朗讀比賽等方式,將競爭元素引入課堂中,以此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四)教師的多樣化課堂評價
學生們通過合作與交流,實現了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評價,幫助學生強化學習信心,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評價體系的構建需要站在主觀和客觀兩個角度進行,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精神,能夠有效的實現高效化語文課堂的創(chuàng)建。因此,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時應借助多種評價方式,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使有效的教學評價發(fā)揮應有的教育功能。例如,學生在小組中表現突出,教師可以簡單而誠懇地對他說:“你真棒!老師很佩服你!”小組互評時,面對表現優(yōu)異的小組,教師可以用一朵小紅花、一顆五角星進行獎勵……當然,除了對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給予恰當的評價和肯定以外,教師還要注意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態(tài)度、合作方法、參與熱情給予正確的引導和評價。總之,所有的評價都要視不同的學情、環(huán)境、對象進行,不能只沿用傳統的“一把尺子”“統一標準”的評價模式,要針對每個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不同表現、不同特點、不同收獲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評價角度和評價標準,這樣才能發(fā)揮“激勵”的作用,促進小組合作的順利進行。
四、結語
總而言之,合作學習是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改革的重點,通過合作使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對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十分有利。隨著時代的變更,傳統教學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當代教育要求,合作學習方法的出現很好地改善了此局面,該學習方法經過多年應用已經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一致認可,并且在其他學科、其他學習階段也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雖然該學習方式目前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參考文獻
[1]王凱輝.論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教育科學.2015.06:168-168.
[2]孫青.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5.0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