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學習是一種互幫互助的學習方式,它在新課程標準中被積極的推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合作學習在小學和初中已經(jīng)開始了實踐,但是在高中分科學習中還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這篇文章主要是對高中語文課堂實踐中運用到的合作學習方法進行研究,總結(jié)出這樣學習的意義,從而可以提高高中語文的教學效率。
關(guān)鍵詞:合作學習;高中語文教學;實踐運用
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可以給學生們一個較為開放的課堂,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多了一份學習的模式,有利于讓學生們活躍起來,積極的參與到語文課堂的教學中,讓他們自己去研究,盡可能的讓學生們都發(fā)揮出自己的才能,這樣不僅對個人樹立起較強的集體觀念,也在不斷的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一、語文課堂合作學習的簡單描述
所謂的語文課堂的合作學習,就是將合作學習簡單的基本理論應用到語文課堂的教學當中,讓學生們通過團體的合作來積極活躍的參與到語文課堂的學習中來,現(xiàn)如今這種教學理論已經(jīng)非常廣泛的在高中語文課堂中運用,但是和之前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比起來,語文課堂合作學習有如下的幾種明顯的特征:
1.互助性
新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通過小組來讓學生們進行學習和討論,在小組的學習中,每一個組內(nèi)的成員都要做到互幫互助,這樣才可以讓他們共同進步。因為每個小組都應該為一個整體,所以成員們都應該有集體之間的意識,這樣組與組之間就會有明顯的競爭關(guān)系,每個組就可以在競爭中不斷的去學習和改善組內(nèi)情況,從而讓整個班級達到整體的學習目標。
2.自主性
語文課堂的合作學習中,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不斷的鼓勵學生,讓學生們大膽的去猜想去創(chuàng)新,通過組員間的溝通、交流和學習,制定出最好的方案。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職責就是指導學生,充分的去鍛煉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就培養(yǎng)出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獨立自主的去思考并解決的能力。
二、合作學習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有利于充分的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將合作學習引入到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上,可以為學生們提供一個較為輕松而又民主的交流和學習的氛圍,在學習和討論的過程之中語文老師作為輔導,并沒有過多的參與到課堂,可以讓學生們敢于去表達出自己的意見,這種方式從某些方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所產(chǎn)生的效果,也就鍛煉了學生們發(fā)現(xiàn)、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們合作學習的能力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所確立的目標中要求:“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通過小組之間的討論學習,讓學生們就可以敞開心胸去和他人去交流,表達出他們自己內(nèi)心的意見,由于每個學生的意見都不統(tǒng)一,就需要將這些意見融合統(tǒng)一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就可以達到相互了解、共同進步的目的。
3.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
這種學習模式下,就是要要求學生進行不斷的討論和交流,大膽的去猜測和提出不同的想法和方案,這個過程中也就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在討論中交流完善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形成一種創(chuàng)新性的思維模式。
三、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的策略
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比傳統(tǒng)的教學有著其獨特的優(yōu)勢,所以我們應該抓住并且充分的運用好這個優(yōu)勢,來讓合作學習展現(xiàn)出其該有的作用。
1.科學建組,取長補短
通常來說,高中老師在進行合作學習的活動中,很隨意地就近安排了小組,這樣分組雖然很簡單,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成員中一些差異,導致分組不合理。正確的方法就是要綜合考慮小組成員內(nèi)的各方面情況,然后進行分組,這樣才可以使小組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
2.合理分工,差異互補
要將小組內(nèi)每個成員的角色進行分配,作為小組的成員,每個成員必須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量將組內(nèi)每個成員的缺點互補,這樣就可以實現(xiàn)每個人都有事情可以做,避免了合作學習中一些成員無事可做的現(xiàn)象。
3.強化合作,激發(fā)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中語文課的合作學習中興趣也必不可少,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夠更好的投入學習,更好的突出團隊的整體作用。而這里的核心就是設立教學情景。設計教學情景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效率的提高也很有利。
高中語文課堂有一篇文章是沈從文的《邊城》。這篇文章并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jié),更沒有感人動人的場景,有的只是平常的真實和真切。就像有一根絲線在牽扯著自己的心房,不知不覺早已淚如雨下。教師在講解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從翠翠的情竇初開開始,作為情感主線開始講起,其中可以融合當今高中生的情感心理特征來進行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高中時期正是感情的懵懂時期,在講授這篇課文時,對翠翠感情特征的分析極其重要,在分析過后可以進行少年感情的探討,從而激起學生心靈深處對于自我情感的深度思考。
4.小組評比,激勵學習
小組評比的舉辦目的主要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組員之間的凝聚力和對小組的向心力,各個小組之間的互相評比,能夠很大程度的增強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和參與的積極性。
從具體的方面來看,教師可以在小組合作評比之前設立總體的團隊合作最佳獎、團隊能力最強獎等獎項,具體說來,可以在合作學習之前設立默契團隊最佳獎、綜合能力最強獎等獎項。另外還能設立個人獎項,如:個人最佳才能獎、個人最富創(chuàng)意獎、學習標兵等個人獎項。這樣,學生就可以百分百的參與學習,更好的提高了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四、小結(jié)
有關(guān)調(diào)查表明,傳統(tǒng)的把課堂當作中心;把教師當作中心;把課本知識當作中心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對于現(xiàn)如今的高中語文教育不能很好的適應。當今高中語文課堂學習的核心方式是合作學習,這樣不僅能對學生的相互合作精神進行培養(yǎng),并且對學生自身發(fā)展也很有利。讓學生到在學習中合作,在合作中學習。極大幅度的增強了學生對于學習的主動性,是非常有效果的高中語文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黃軍芳.探究教學在高中語文中的運用[J].文理導航(下旬),2011(04).
[2]唐書林.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21)
作者簡介:
張敏娜(1981—),女,漢族,吉林長春雙陽人,大學本科,中學一級,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