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
摘 要:高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獲得知識的有效途徑。閱讀理解能力是閱讀能力的核心。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閱讀提出了要求: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閱讀理解是人的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能力,它直接影響著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影響著一個人的社會交往。
關(guān)鍵詞:高效 閱讀 理解能力
要想高效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千方百計地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交給學生閱讀的方法,用創(chuàng)新的方法把閱讀理解的內(nèi)容記錄下來。
一、培養(yǎng)閱讀習慣,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利于高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于我們不斷的學習,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在堅持不懈中反復練習而成。因此,我們應該從點點滴滴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斷積累,才能收獲更多,看得更遠。
1.勤于思考與全神貫注的閱讀習慣,有助于閱讀理解
一邊讀書一邊思考。在閱讀時需要伴隨有積極的思維活動,才會有良好的閱讀效果,在邊讀邊思的過程中,會逐漸地理解許多問題,并不斷地顯示出個人的聰明才智。如果不能積極動腦思考,就不能學好知識。在訓練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對遇到的問題,要使學生盡量自己解決,而不依賴他人。
2.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習慣,有利于閱讀理解
素質(zhì)教育要求,學生全員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提高學生活動的參與率。因此教師要適時組織有效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課堂練習中主動思考,主動操練,主動交流,激起思維的火花,逐步形成“主動參與”的學習習慣。
二、誘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1.創(chuàng)設(shè)閱讀氛圍,激發(fā)學生喜愛閱讀
為了營造閱讀氣氛可以把班級的四個角落都設(shè)置成圖書角,教室墻壁上也掛滿了各種課外書、報刊,讓學生在任何一個時刻,任何一個角落都能拿到自己喜歡的書,找到自己需要的一切。也可以在閱讀場所上懸掛一些名人讀書成長的掛圖, 詩詞、名言等,讓孩子孕育在濃濃的書香中。發(fā)動學生向班級捐獻圖書,還定期向?qū)W校圖書館借閱一定量的圖書,利用節(jié)日建議家長帶孩子買書,建議家長買書給孩子當生日禮物……
2.用故事懸念誘發(fā)閱讀興趣
每位學生都喜歡聽到老師講故事,為了聽故事一個個精神抖擻,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聽為快。隨著教師聲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節(jié)早巳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或令人感動、懸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當孩子們津津垂聽、情感交融,期待大白結(jié)局之際,我們教師嘎然收聲無不動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節(jié)交錯復雜,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請自讀原文。學生被扣人的故事情節(jié)激起了濃厚的興趣,紛紛要求借書。這樣讓聽者在享受故事情節(jié)所帶來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課外讀物 的誘惑,主動去進行閱讀,這效果恐怕比任何說教都有效。
三、教給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培養(yǎng)閱讀能力,首先要掌握科學高效的閱讀方法,也就是練習快速閱讀(速讀),其次養(yǎng)
成閱讀的習慣,多讀多練。閱讀能力是需要從小培養(yǎng)的,快速閱讀是一種科學、高效的讀書方法,它激活我們的“眼、腦”潛能,培養(yǎng)我們直接把視覺器官感知的文字符號轉(zhuǎn)換成意義,消除頭腦中潛在的發(fā)音現(xiàn)象,越過由發(fā)聲到理解意義的過程,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方式。最終實現(xiàn)閱讀提速、整體感知、理解記憶的飛躍。
朗讀是高效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說話是學生把閱讀理解用口頭語言的表達出來。要把話說的好,說的形象生動,合乎邏輯,能準確地表達情意,就得先朗讀課文,先學習書面語言,靈活運用書面的語言來表達情意。朗讀的基本要求是:讀正確、讀流利。
要想讀得更加有收效。作為讀書的指導者,我們應該向?qū)W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1.選讀法。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學生在課內(nèi)學習或?qū)懽魃袭a(chǎn)生了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guān)書報的有關(guān)篇章或有關(guān)部分,以便學以致用。
2.精讀法。所謂精讀法,就是對于某些重點文章,大家的作品,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 。它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
3.默讀法。以提高閱讀的速度。教給學生快速閱讀法,有選擇的閱讀有關(guān)書報的有關(guān)篇章或者有關(guān)部分,以便學以致用。
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不易懂的問題,這時就需要善用工具查詢,如工具書或者網(wǎng)絡(luò)百度等等,通過及時求解,可以讓我們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識,更好地理解、掌握和運用相關(guān)知識。
四、在閱讀中多圈點批注,提高閱讀理解
我們都知道“不動筆墨不讀書”,在看書的過程中,一定要多動筆,隨時圈點書上的
重要知識點,及時記下自己的想法,便于我們再次查看,遇到同樣困惑時,能更好、更快地了解之前我們的看法和體會,這樣對閱讀理解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五、勤寫讀書筆記,能使閱讀理解能力得到升華
我們在看書時,總會有很多共鳴與感悟,如果能把這些點點滴滴記錄下來,便可以成為我們今后說話和寫作的材料。除了寫我們的體會之外,還可以摘抄一些能引起我們共鳴或給我們啟示的精彩話語,不強求數(shù)量,但要適當?shù)刈⒁赓|(zhì)量,勤做筆記,從而不斷地提升自我。
六、在閱讀中使用思維導圖,更能高效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不僅可以克服學生記憶方面的問題,還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多地激發(fā)學生思考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信息,從而拓寬文本的深度和廣度。
那么在閱讀教學中如何運用思維導圖呢?
讓學生學會畫思維導圖。首先(1)找到一張足夠大的紙和顏色盡量多的筆。(2)在紙的中央畫出(或?qū)懗觯┠闼洃浀膬?nèi)容的核心部分,如思維導圖模板一“解讀文本”。然后,從中心部分分出很多曲線,再在線上寫下你要記憶的內(nèi)容。(3)認真看圖,你會不會聯(lián)想到以下的事物:大樹的枝干,人的神經(jīng),或是飛鳥的輪廓……(4)在某些內(nèi)容的旁邊畫上可表示其內(nèi)容的圖 畫??傊?,“寫”與“畫”雙管齊下,使你對閱讀理解文章內(nèi)容更加 容易。
在日常學習中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行之有效的閱讀技巧和技能,那么就能高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應激勵學生敢于閱讀,敢于發(fā)言。學生沒有了緊張、畏懼心理自然而然地投入閱讀學習中,同時讓學生感受到閱讀學習是一件很舒服和愉快的事情,激起了閱讀興趣和閱讀愿望,體現(xiàn)了人文精神。這樣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會得到逐步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