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
摘 要: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經(jīng)常會接觸到寫人記事文章的閱讀教學,在這類文章的教學中,要緊緊把握住教會學生怎樣閱讀、怎樣體會作者的情感表達、怎樣寫作等等。本文以《藤野先生》和《背景》為例,論述了寫人文章的閱讀教學方法和要求。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育;閱讀;寫作
寫認記事文章的閱讀教學,是初中閱讀教學的基礎(chǔ),打好這一基礎(chǔ),閱讀教學中的重點就能突破。閱讀教學,關(guān)鍵在于教會學生怎樣閱讀,從而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拓展學生思維空間,“用自己的頭腦來想,用自己的眼來看,用自己的手來做”(郭沫若),達到解文——知人——論世——察己的目的。
寫人記事文章的閱讀法,歸根結(jié)底是精讀、略讀、快讀三大技法。在閱讀教學中重在教會學生這三大技能,使學生在學習中成為兼?zhèn)淙蠹挤ňC合技巧的閱讀能手。在閱讀教學中寫人記事文章的教學,三大技法的綜合作用,具體體現(xiàn)在下列幾個方面(以《藤野先生》為例)。
一、快讀法
要求學生7-8分鐘快速閱讀全文,弄清文中哪些是記事,哪些是抒情議論,哪些是描寫以及文章線索是什么?
二、略讀法
要求學生在10-12分鐘內(nèi)略讀課文,能解決文章結(jié)構(gòu)這一關(guān)鍵問題并弄清文章敘述的是幾件事,能寫出文章的結(jié)構(gòu)提綱,事件的歸納總結(jié),完成課文練習一、二題。
三、精讀法
要求學生在20-25分鐘內(nèi)閱讀課文,能對文章進行全面分析,重點理解典型事件對人物性格特征的體現(xiàn)。如了解中國女人裹腳一事,體現(xiàn)了藤野先生在教學中實事求是的精神,并把握描寫在文中的作用以及語言特色。如對藤野先生的肖像、語言描寫,使人初步了解藤野先生是一位知識淵博,嚴謹治學的學者;“實在標致極了”這一反語的運用,體現(xiàn)了作者對清國留學生的厭惡之情,完成課后三、五、七題。
這樣,把三大閱讀技法綜合運用起來進行閱讀教學,能使學生在閱讀中得到鍛煉,從而進一步達到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
寫人記事文章的閱讀教學中,還應加強文中描寫典型事件,抒情議論的綜合運用教學。描寫是對人物的襯托,包括環(huán)境和肖像兩大描寫。環(huán)境描寫是塑造人物的前提,社會環(huán)境是人物形象的大輪廓(骨架),自然環(huán)境是人物形象的小天地(衣著),在環(huán)境中人物得以成長。肖像描寫,是人物性格特征的總括,如《孔乙己》一文中,對孔乙已肖像的描寫,人物性格得以初步定格,典型事件是人物性格的具體體現(xiàn)(血肉),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在典型事件中充分展示出來的。如藤野先生的性格特征,是通過添改講義,糾正解剖圖,關(guān)心解剖實習,詢問中國女人裹腳一系列事件得到展示的抒情議論給人物以活力,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四、情感體驗法
《背影》一直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歷久傳誦,感人至深?!侗秤啊肥亲髡邔?917年的一次父子分別情景的回憶。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親失業(yè),奔喪完后,父親去南京謀事,作者返北京上學,在浦口車站分手,心情凄涼,境遇慘淡。分別時,父親那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給作者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背影》最能打動人心的是作者筆下樸實無華,真切動人的父子之情。作者一開頭便點出了這個中心:“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p>
全篇寫父子之情,開頭卻只說忘不了他的背影,這是用詩的筆法點題,給讀者留有懸念,接著寫祖母的喪事,父親的虧空,家庭的滲淡,平平淡淡如流水一般敘來,卻寫出了父親生活重擔的沉重,內(nèi)心的郁悶?!笆乱讶绱耍槐仉y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一語道出父親對愛子的寬慰,他甘愿承受家庭中的全部重擔,惟愿兒子能輕松快樂地生活。
為了進一步說明父親的關(guān)懷,作者有意寫了太聰明”的兒子一時竟不能理解父親的“舐犢情深”在藝術(shù)上造成反襯的效果,加強了情感的對比。“唉,我現(xiàn)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補充表達了兒子對父親的摯愛。既寫出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也寫了兒子對父親的真摯感情,是父愛和子愛的融合,恰到好處。
一篇不足1500字,粗看平平常常的散文作品,成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具有很大影響的作品,這主要來源于作者濃厚的散文功夫和獨特的寫作手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除了引導學生分析這篇文章所描寫的感情和它的思想含義外,更要指導學生學習這篇文章的寫作手法。
我認為本文有以下三方面的寫作特色,值得好好學習:首先是感情真摯,濃厚的感情注入是朱自清散文膾炙人口的重要原因。這篇文章所抒之情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實感情的流露。寫出父子之間那種醇厚、深沉的情感交流,并蘊含著對人生社會的深切體驗。其次,構(gòu)思縝密精巧,出奇制勝。作者不步前人路寫人畫眼睛,而是只寫背影,獨辟蹊徑,用詩的具象方法來構(gòu)思,作者善于抓住人物一瞬間的形象加以詩最后,作者追求用詞的樸實和口語化,正如他的為人,不虛偽,不浮華。語言質(zhì)樸,口語化。父親的幾句話,不僅簡潔,甚至樸拙,但卻格外生動傳情,如“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入之路”“我走了,到那邊來信“進去吧,里面沒人”。極為簡短的話語,卻表現(xiàn)出了父親的“愛子”之心。毫無做作之感。真是“豪華落盡見真淳”。
總之,《背影》用樸質(zhì)無華的語言,獨特的藝術(shù)構(gòu)思,寫出了父子之間那種深厚的親情,具有動人的藝術(shù)感染力。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西縣牙河九年制學校,甘肅 定西 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