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志平
【摘要】高三是學生的高考沖刺階段,在這一階段能否做到有效復習,對其高考成績的好壞有較大影響。而高中化學知識點繁多,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復雜性,難免會給學生的復習造成阻礙。所以教師要根據(jù)化學知識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在復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以幫助學生提高復習效率。
【關鍵詞】高三化學;復習效率;有效策略
在高三化學復習階段,學生復習的是整個高中的化學知識,稍有不慎便會湮沒在繁雜的知識和題海中,從而迷失復習的方向。所以在引領學生復習時,化學教師要格外注意知識脈絡的整理,讓學生明確復習的范圍、時間和最低要求的復習速度,以保證學生復習的全面性。另外,教師還要注意復習方式的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提高學生復習的動力和效率。鑒于此,本文將從以下幾點闡述高三化學復習的有效策略。
一、繪制思維導圖,構建知識網絡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方法,其具體形式就是從一個思維中心向外發(fā)散出成千上萬個關節(jié)點,而每個關節(jié)點又可以成為另一個思維中心。思維導圖所呈現(xiàn)出的這種放射性立體結構,可以讓人們對其呈現(xiàn)的內容有更加規(guī)律和完整的記憶。因此,在高三化學復習階段,教師可以引入思維導圖復習法。一方面,利用思維導圖將高中階段的化學知識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對自己要復習的范圍有清晰的了解,并引導學生據(jù)此制訂復習計劃,明確復習順序和復習的側重點;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針對某一模塊,幫助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或者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思維習慣繪制思維導圖,將一個模塊的知識完整且有規(guī)律地呈現(xiàn)出來,以構建清晰的知識網絡,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例如,在復習之初,為了讓學生明確高中化學的主要學習內容,筆者為學生繪制了思維導圖。首先,以“高中化學知識模塊”為思維中心,向外引出四個關節(jié)點:概念與理論、化學實驗、化學物質、化學計算。其次,以每個關節(jié)點為思維中心向外拓展,如針對“化學物質”,向外引出三點:有機化合物、金屬及其化合物、非金屬及其化合物。通過這一思維導圖的展示,可以使高中化學的幾個知識分類一目了然。最重要的是,學生在觀看思維導圖之后,馬上就能通過回憶、聯(lián)想判斷自己的強項和弱項,進而在接下來的復習中有所側重。所以說,在高三化學復習階段,教師引入思維導圖,是為學生高效復習指引方向、提高學生復習效率的可行之法。
二、注重整理歸納,完善知識系統(tǒng)
高中階段的化學知識較為分散,如果不注意歸納和整理,學生在學習和復習時很難做到融會貫通。并且,為了保證這一復習策略的有效性,教師還要注意歸納整理的方法,盡量根據(jù)知識的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習方式來進行合理總結,幫助學生將各個模塊、專題、類別的知識串聯(lián)起來,以完善學生的知識系統(tǒng),保證復習的全面、深刻和高效,為學生解決綜合性問題提供知識基礎。
例如,在復習選修四的內容時,為了保證學生在復習時不遺漏,筆者引導學生根據(jù)知識的特點對其進行合理的總結。在整理“化學反應與能量”這部分內容時,筆者將其中涉及的“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以表格的形式進行類比式總結。這樣可以讓學生通過一種反應的定義、形成原因、圖示來聯(lián)想到另一種反應的相關特征,從而將二者緊密聯(lián)系起來,強化學生的記憶。而在總結化學實驗時,筆者先將整個高中所接觸到的化學實驗進行分門別類,如常見氣體的制備,常見物質的分離、提純和鑒別,化學定量實驗等,然后針對每個類別進行詳細整理和總結,盡量把平時所積累的知識全都呈現(xiàn)出來。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各個類別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完善學生的知識系統(tǒng),從而保證學生全面、高效地展開復習。
三、運用信息技術,滿足個性需求
高速發(fā)展的信息技術給各學科教學打開了嶄新的局面,不僅提高了教學質量,也優(yōu)化了學生的學習體驗。而在高中化學復習階段,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是:教師如何平衡優(yōu)等生和學困生之間的差距,如何選擇合適的教學強度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復習需求。為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如引入多媒體課件、慕課、微課等。一是利用這些媒介將化學知識更清楚、直觀地展示出來;二是這種復習途徑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學生可以各取所需,從而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的復習效率。
例如,在復習“有機化學”這一模塊時,筆者將網上一些優(yōu)秀的講解有機化學的微課視頻按照章節(jié)進行整理,并結合筆者課上所用的PPT一起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補充式復習。另外,化學是一門基于實驗的學科,化學實驗的復習也尤為重要。所以筆者和其他教師合作,將重要的化學實驗過程錄制下來,幫助學生提高實驗復習的效率。由此可見,在化學復習中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對滿足學生不同的復習需求、優(yōu)化學生的復習體驗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四、利用錯誤資源,提高解題效率
高三復習階段,學生接觸的化學知識非常多,在復習過程中難免出錯,而學生也正是在不斷犯錯、糾錯的過程中得以進步的。所以教師不能將學生的錯誤當成洪水猛獸,而要將其當成寶貴的復習資源。因為學生的錯誤通常能說明很多問題,如復習策略是否有效,學生對哪一部分知識掌握不牢,學生的解題習慣是否存在問題,等等。所以在高三化學復習階段,教師要充分利用錯誤資源,探析學生犯錯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手段避免學生重蹈覆轍,進而提高學生的解題正確率。
例如,在化學復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錯題本,將平時出現(xiàn)的錯題整理并記錄下來,以此加深學生對錯誤原因的印象,同時讓學生在日后復習時有所針對。另外,教師可以定期將學生的錯題本收集上來,翻開學生的錯題記錄,分析學生的犯錯原因及自身教學方式的不足。并且,教師可以選取其中比較典型的錯題,加以變形,然后整理成試卷重新考查學生,以幫助學生查漏補缺,讓學生在反復的練習中提高解題的正確率。因此,合理利用錯誤資源對提高學生化學復習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在高三化學復習階段,教師要根據(jù)化學知識的特點以及學生在復習化學時出現(xiàn)的問題,積極探索和優(yōu)化復習策略,以完善學生的知識網絡,提高其復習效率,從而幫助學生在化學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參考文獻】
白云霞.高中化學復習階段的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168.
何培源.思維導圖在高中化學總復習階段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6(25):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