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麗娟
〔摘要〕引用實際案例,探索意象對話技術對學習心理輔導活動課的促進作用: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引起學生興趣,同時能更好地協助教學目標的達成,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體驗、感悟和提升。
〔關鍵詞〕意象對話技術;學習心理;個案輔導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1)15-0049-03
一、意象對話技術簡介
意象對話技術是主要由我國心理學家朱建軍先生創(chuàng)立的一種心理咨詢與治療的技術。意象對話是在精神分析和心理動力學理論的基礎上發(fā)展出來的,這一技術創(chuàng)造性地吸取了夢的心理分析技術、催眠技術、人本心理學、東方文化中的心理學思想等。它通過誘導來訪者想象,了解來訪者的潛意識心理沖突,與意象進行溝通交流,對其潛意識的意象進行轉化或修改,從而達到治療效果[1]。
學習心理輔導中常用的意象及象征意義。
1.看科目小人:了解個體和弱勢學科的關系,以及面對弱勢學科時的心理狀態(tài)。
2.摘果子:了解個體和學習目標的關系,以及學習中如何投入和產出。
3.爬山:了解個體和目標、動機的關系,了解現在所承受的壓力,進行情緒疏解。
意象對話開始可以用常見的意象,也可以從身體的感受或身體的部位開始。比如引導學生想象胸口出現一個小人或者一個畫面,或者想象壓力變成了黑色的煙霧從頭頂冒出來,等等,將潛意識的沖突用意象的方式呈現出來,然后再對其進行引導和轉化。
二、意象對話技術適用于學習心理輔導
高中生智力水平接近成人,情緒體驗強烈,自我意識增強,但是心理又存在一定程度的閉鎖性,而意象對話可以繞開阻抗,更真實地了解高中生的想法和內心,也能更直觀地表達他們的心聲。高中生想象力豐富且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較易理解意象的象征含義。通過對意象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調整,能更快速地調整學生的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
高中生處于一個特定的年齡階段,其心理處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狀態(tài),具有明顯的獨特性和過渡性。這一階段高中生隨著課業(yè)負擔的加重、競爭的日益激烈和自身思維意識的發(fā)展,比較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在學習方面,出現習得性無助的學生不在少數,他們由于連續(xù)的失敗導致對行為結果感到無法控制,常常自暴自棄。他們對自己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持懷疑態(tài)度,傾向于制定較低水平的學習目標以避免獲得失敗的體驗,他們經常體驗到強烈的焦慮,身心健康受到損害。意象對話技術可以避免關于“努力學習”的說教,在意象中讓學生看到自己和學業(yè)的關系,宣泄學習壓力,看到情緒壓力從緊張、壓抑轉變至平穩(wěn),意象的轉換甚至能讓學生快速地發(fā)現自己身上的力量,體驗到學習的喜悅和成就感,從而在輔導活動之后能有意識地調控自己的行為,從害怕失敗、避免失敗到試著去嘗試,小步前進,追求成功。
三、意象對話在學習心理輔導課堂中的具體運用
(一)看“科目”
學生對于不喜歡、不擅長的學科有畏難情緒,甚至會形成情結,越不喜歡的科目越不想學,越不學越學不好??础翱颇俊笔前褜W科擬人化,讓個體能換一個角度去看待和科目的關系,情緒疏通了,行為上才會有所改變。
師:你最不擅長的一門學科是什么?想象它變成了一個小孩,你看看是什么樣的小孩,在做什么?
生:我看到一個小男孩,在房間里搗蛋,把東西翻得亂七八糟。
師:你看到他的第一感覺是什么?
生:怎么這么調皮,不知道要和他說什么。
師:你可以試著和他打聲招呼。
生:他轉過頭看了我一眼,他還不會說話,長得肉肉的,挺可愛的,但是很陌生。
師:他叫什么呢?
生:阿弟吧。
師:阿弟只是個小孩,如果你不花精力和時間學習如何與他相處,他就會搗蛋。嘗試著和他說以下的話:阿弟,你好,我知道你一直都在,但是都被我忽略了?,F在,我看見你了,你一直翻東西,是希望我看看你嗎?
生:他停了下來,又看了看我。
師:請你深呼吸幾次,在阿弟身邊陪著,看看他會有什么變化?
生:他走向我,想要我抱的樣子。
師:你愿意給他一個擁抱嗎,如果可以,伸出你的手。
生:嗯,我抱著他。
師:你可以對他說,雖然我不了解你,但是我愿意陪陪你,因為你是我的朋友。
生:他好像長大了一點。
師:繼續(xù)陪著他,看看還會有什么變化?
生:他長到會說話的年紀了,他對我笑了。
師:他是一個愛搗蛋的朋友。如果你好好對待他,他也會和你好好相處。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多了解他……
師:現在你對數學是什么感覺?
生:好像沒有那么討厭了。
師:以后再因為數學生氣、沮喪的時候,你就告訴自己:阿弟來了,阿弟生氣了,阿弟想要我多陪陪他了。你愿意試一試嗎?
生:好的,不一樣的感覺。
……
結束意象對話。
分析:對話中的“阿弟”是來訪者在數學學習時的子人格,有退行。來訪者對阿弟的感受類似于對數學的感受。調整意象,直接作用于人格的深層以及原始精神機構,這就是意象對話的核心[2]。
(二)摘果子
果子象征著個體的目標和成果。摘果子的過程象征著學習上如何投入,如何產出。
師:想象你站在一棵果樹前,這棵果樹和現實中的果樹也許不一樣。你要去摘果子,你看看你會用什么工具去摘,果子多嗎?大嗎?過程艱難嗎?
生:我看到一棵蘋果樹,有三四個蘋果,挺大,一開始夠不著,后來我是拿著梯子去摘的。
師:如果把蘋果比喻成你學習上的成果,你怎么看?
生:最近比較努力,在學習上是有一些進步。我為什么拿著梯子呢?
師:你覺得學習上,你還可以借助什么力量更上一層樓呢?有什么人,或者做什么事可以像梯子一樣助你一臂之力呢。
生:……明白了。
(三)你的行囊里有什么?
“你的行囊里有什么”是通過登山,在登山途中對自己的行囊進行整理,看學生對學習是否重視,是否做好了準備。最后登頂可以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其挖掘自身潛力,輕裝上陣。
師:我們在學習的路上,有過成功和失敗,接下來我們要踏上征服高考的旅途。想象你背著行囊走在路上,看看風景如何。不遠處有一座山,那是我們的目標。你上山了,看看路好走嗎?不一會兒,來到了半山腰,有一個亭子,你進去休息一會兒。整理一下行囊,把里面所有的東西都倒出來,把重要的東西裝進去,扔掉不需要的東西。我們要向山頂前進了。你登上了山頂,在這里深呼吸三次,看看周圍的風景,你感覺很舒暢,內心很自豪。把你想說的話在心里大聲地喊出來。你感覺心底有一股力量升起來。休息一下,我們待會兒要下山了。你看看路有沒有變化,天氣如何。
生:我披著紅色的斗篷,一副落魄王子的樣子。我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天灰灰的。我看到兩座山,一座山矮,一座山高。我選擇爬更高更陡峭的山,山上都是石頭,沒有什么樹木,但是我一下子就到了半山腰。我拿著王子的權杖,上面有寶石。我戴著王冠,向山頂進發(fā)。我登頂了,霧氣散去,陽光灑在我身上,我覺得很自豪?,F實中父母和我的意見相左,他們覺得我只要考進家門口的學校就可以了,但是我不這樣想,我有自己理想的學校。所以我選擇走自己的路,也許沒有什么人同行,但是這是我自己的選擇。
師:王子手里的權杖和寶石象征什么呢?
生:那是我認為比較重要的東西吧,發(fā)著光,是我心里的信仰。
分析:意象從開始的陰暗到后來云開霧散,表明學生調動了自己的能量進行了一次自我療愈。孤獨落魄的王子象征著不被父母接受的一面,但是勇敢追求夢想的自己就是王子,山上都是石頭,說明學生情緒還是比較壓抑的。這個意象對話增強了她的自信,進一步激勵她向著理想前進。
四、意象對話的注意事項
意象對話技術在心理輔導中的運用,可以避免教師過多的說教,讓學生自己體驗,自我反思,并主動找到問題解決之道。但是意象對話技術操作過程中,難免出現消極意象無法處理的問題,這需要引導者及時發(fā)現,妥善處理。對于可能出現負面意象比較多的情況,要事先說明或者及時誘導:如果你看到讓你很不舒服的畫面,不要太擔心,這只是一個想象,并不會傷害你。
意象對話操作有時會受個體的思維限制,教師可以誘導:你可能會看到一些奇怪的東西、不常見的東西,甚至超自然的東西,都沒有關系,看到什么就說出來。
在意象對話中,教師介入越多,效果越明顯,但是危險也越多。除非是有資格的意象對話心理咨詢師,否則,輔導者最好不要介入太多。教師可做一般性的誘導,例如:你感受到金色的陽光灑在身上,感覺一下哪里沒有被照到,讓溫暖的陽光多照一會兒。直到全身變得溫暖、舒服、有力量。
對于意象對話的內容,教師可以分析,但是一般不解釋意象。意象的象征性具有個體性,也許在我們傳統(tǒng)文化中,下雪是吉祥的征兆,但是對個人來說,也許是一件傷心的往事。所以,教師不宜過多地對單個意象進行解釋,而應在情緒情感和價值觀上進行引導。
在學習心理輔導的過程中,意象對話更多地從改變學生對學習困難的固有印象、增加學生對學習的正向體驗、調整學生內部動機著手。
五、小結
意象對話技術能很好地整合人格系統(tǒng)中的子人格,打破意識層面,調動潛意識的正性心理能量,從而達到改善情緒、增強心理健康素質的目的[3]。
學生們的心理狀況處于不斷的發(fā)展和變化中,我們的教育和教學也應隨之調整。學生的內心世界充滿珍貴的心靈密碼,需要我們教育者謹慎地對待,細心地呵護。意象對話技術無論用在心理課堂還是心理咨詢中,都能起到良好的輔導效果,可供廣大心理教育工作者使用。
參考文獻
[1]彭陽.意象對話的理論研究現狀及應用分析[J].校園心理,2014(5):332-334.
[2]朱建軍.我是誰:心理咨詢與意象對話技術[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1.
[3]廖康林.意象對話技術對情緒的治療[J].大觀周刊,2013(11):381-381.
(作者單位:福建省三明市第九中學,三明,365001)
編輯/劉 芳 終校/劉永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