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靜芳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行,素質教育已經成為培養(yǎng)高素質學生的基本要求。從小學英語教學發(fā)展趨勢來看,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主題閱讀是以課內閱讀為主線,圍繞主題中心進行拓展訓練的閱讀。從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角度來看,利用主題閱讀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關鍵途徑。本文在分析閱讀的重要性的基礎上,以小學生為對象,基于主題意義探究下進行閱讀教學設計,并根據(jù)教學實踐經驗提出幾點有助于促進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與知識積累的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單元主題;單元整體教學;閱讀教學設計
對于小學生而言,世界是奇幻多彩的,也是未知的,需要通過閱讀來探索世界。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自身知識水平有限,英語閱讀技巧掌握不足,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英語閱讀學習。然而,現(xiàn)階段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開展并非一帆風順,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和枯燥,教學內容偏重文字理解,學生在缺乏科學引導的情況下,無法有效進入閱讀學習。同時,教師很少能發(fā)現(xiàn)并重視這些問題。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審美能力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诖?,如何改善學生英語閱讀教學的組織效率,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值得一線教育者思考和探究的重點。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書籍能夠為我們人類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尤其是針對小學生的書籍中包含了精致、優(yōu)美的繪畫和生動、易懂的文字,能夠充分起到啟發(fā)學生思考,鍛煉其認知、語言、情緒調節(jié)等功能發(fā)展的意義。一方面,我們可以說閱讀是學生了解世界、認識社會、感知情緒的主要學習方式。另一方面,英語閱讀對學生的交際、思維、性格和學習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學生可以通過繪本閱讀活動得到諸多啟發(fā),這對語感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同時,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入學后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等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是學生一生的寶貴財富。
二、英語閱讀中主題意義探究的價值
主題閱讀是以課內閱讀為主線,圍繞主題中心進行拓展訓練的閱讀。但主題并不是憑空想象而來,探究主題意義的過程,實際上也是讓學生深入主題情境,進行思考和學習的過程。具體而言,英語閱讀中主題意義探究的價值主要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人格與思維發(fā)展、文化共融與理解。
三、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活動組織主題——缺乏針對性
針對學生的身心發(fā)育情況,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讀物中圖片的色彩、構圖等進行認識和理解。然而,現(xiàn)階段的教師在組織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時側重于句式理解、文字記憶,這是不適合小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特點的。
(二)教師提問方式——無法引起學生興趣
在觀察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在英語閱讀教學活動開始部分,教師準備了大量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圖書的內容和主題。教師也努力引導學生順著教師的思路前進,隨著多媒體課件的逐步出現(xiàn),到了幻燈片結束放映的時候。教師的提問較為隨意,目的性不夠明確,導致學生不清楚教師的問題。例如,在小學英語課堂上,自主閱讀前,教師經常會問一些問題來導入新課。
(三)教師過重使用教學媒體——學生缺少發(fā)現(xiàn)和思考
課件生動、形象,可增加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但它畢竟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在觀察中,教師的不當適用由配角的身份搖身變成了課堂中的主角,主要表現(xiàn)為:好幾節(jié)閱讀課,從頭到尾,學生連書本碰都沒碰,或者是碰的很少。這種借助多媒體技術,以觀察視覺形象替代文本閱讀的做法,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沖淡了學生對學習重點、難點的關注,最終影響到教學的實際效果。
四、基于主題意義探究下引領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設計策略
(一)明確活動主題和目標,激發(fā)閱讀興趣
樹立正確的活動主題和目標能促進教師順利開展小學生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教師應在課前針對學生發(fā)展特點明確學生閱讀的活動主題和目標,理清活動五個要點:第一,學生認知發(fā)展情況如何;第二,學生對哪種形式的活動內容最感興趣;第三,選擇的讀物是否能夠被學生所理解;第四,選擇的讀物是否適合學生獨立閱讀;第五,閱讀的環(huán)境是否適合延伸活動的展開。在五個要點牽引下,豐富多彩的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有利于小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培養(yǎng)閱讀興趣。
例如,在六年級人教版PEP教材My weekend plan一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考慮到六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知識經驗,分析該年段學生可能對合作學習有更高的興趣?;诖?,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劃分為4-5人的小組,每個小組抽取一個主題,包括“Amusement parks, tutoring, family visits, and outings”等,要求小組成員在自行閱讀后根據(jù)主題來設計小組的“weekend plan”,這種方式能刺激學生主動閱讀和思考,并且當學生在翻譯時遇到生詞時,還會主動去查找和學習。
(二)多元化活動方式,靈活化活動內容
活動方式與小學生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成果直接相關,多種活動方式相結合的模式對于學生的個性化教育十分關鍵。要實現(xiàn)多元化的活動方式相結合,首先教師在教材的選擇上要全面考慮。選擇教材時要考慮不同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情況及其接受能力,注意對國外教材的本土化。其次,教師也要注意對學生的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包括詞匯技能、閱讀流暢及理解技能幾個方面。教師在開展閱讀的過程中,應該以這些技能為核心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活動,要注意學生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進行精心的設計和組織。
(三)重視反饋鞏固,均衡閱讀水平
課前準備、課中互動和課后調查是全面提高小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三個重要步驟。其中,課后對閱讀效果進行全面了解是幫助教師有效改進活動方式,提高學生有效閱讀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課后做好學生閱讀效果的調查要求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通過交流、問答及知識運用等方式及時了解學生的閱讀效果。
要均衡學生閱讀水平,離不開家庭教育的參與。首先,學生家長應主動與教師溝通,理性看待學生閱讀的優(yōu)、缺點,避免一味的溺愛;其次,家長應在溝通中注重聽取教師科學開展學生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理念,掌握正確的學生閱讀觀念;再次,家長要能與教師換位思考,多聽教師的觀點與體會,勿以為學生閱讀效果不理想就是教師不作為、不關心的表現(xiàn)。此外,學生家長可以自發(fā)組成家長委員會、家長客座教師、家長園地及家校共育袋(檔案袋)等,加強家校的有效溝通。
小學生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學校、教師和家庭的共同努力,通過明確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主題和目標,使活動方式多樣化,重視閱讀反饋。通過“三位一體”的方式做好小學生英語閱讀教學工作??偠灾?,推進小學生英語閱讀教學是一項全社會共同關注、共同推進的偉大事業(yè),需要全社會的高度支持,讓學生在閱讀中詩意地生活與成長。
參考文獻:
[1]杜楠.小學英語閱讀能力培養(yǎng)之策略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1):169.
[2]葉小緩.芻議基于思維品質培養(yǎng)的小學英語閱讀課堂導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81-82.
[3]丁娜.基于語言能力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構建[J].當代教研論叢,2019(11):22.
[4]任杰.淺談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課中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以香港朗文教材教學為例[J].才智,2019(20):170-171.
[5]楊梅.淺談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成功(教育),2013(18):82.
責任編輯? 溫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