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 朱魯闖 王杰 樊慶文 伍劍波 任寒冰
摘? 要:為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實現(xiàn)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過程育人,解決課程思政教學中存在學習方式被動化、教學方式理論化、育人成效表面化等問題,在工程訓練課程思政教學中,以“思政融入實踐、勞動滲入訓練”為核心,以紅色主題-皮影技藝-激光加工多學科交叉融合訓練項目為途徑,進行工程訓練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寓價值于訓練,貫穿勞動、知識、能力培養(yǎng)于一體,實現(xiàn)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工程素質培養(yǎng)、價值品格塑造和勞動教育。
關鍵詞:課程思政;工程實踐;勞動教育;工程訓練課程;思政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S2-0005-04
Abstract: In order to train new people of the times to take on the task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to realize all staff education, all-round education, and whole process educ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passive learning methods, theoretical teaching methods, and superficial educational results,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politics teaching in engineering training curriculum politics is practiced and explored. The teaching mode focuse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into practice, and labor infiltration into training". Through the Red theme - Shadow Play Skills - Laser Processing multidisciplinary cross integration training project, the training integration in labor, knowledge, ability is educated. Finally,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knowledge to ability, engineering quality training, value character shaping and labor education are achieved.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ngineering practice; labor education; engineering training cours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是緊緊圍繞“培養(yǎng)什么人、為誰培養(yǎng)人、怎樣培養(yǎng)人”的教育根本問題,“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來設計課程體系[1-3]。為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實現(xiàn)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過程育人,各門課程應積極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動各門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在教學中實現(xiàn)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統(tǒng)一,寓價值引領于知識傳授之中,使大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4-6]。
工程訓練是大學生工程實踐類課程,教學模式及課程體系主要為示范、示教、設計、實訓、實驗和綜合創(chuàng)意制作,通過學生自主完成一系列的工程實訓項目,讓學生接受生產工藝、制造技術和組織管理能力的基本訓練,實現(xiàn)從知識到能力、發(fā)現(xiàn)到創(chuàng)新,聰明到智慧的轉化和升華,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工程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7-9]。
如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工程訓練“求真”的全過程,寓價值引領貫穿于工程知識傳授、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培養(yǎng)之中,引導幫助大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工程訓練課程思政的核心[10-11]。目前,工程訓練課程思政教學與其他理論課程一樣,教學中存在學習方式被動化、教學方式理論化、育人成效表面化等問題,亟需對現(xiàn)有工程訓練課程思政教學進行改革。
一? “思政融入實踐、勞動滲入訓練”的工程訓練思政教學
工程訓練課程的主體和核心是一系列工程實踐項目,學生通過完成項目實現(xiàn)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在實踐中磨練品格。根據工程訓練課程特點,以學生為中心,圍繞“思政融入實踐、勞動滲入訓練”的核心理念,提出多學科交叉融合訓練項目驅動的紅色故事為主題、藝術文化為內涵、工程技術為途徑、成果產出為目標的工程訓練課程思政教學,如圖1所示。
紅色主題,自主選題、主動挖掘紅色故事和大國工匠等;藝術文化,查閱和學習相關藝術文化知識,比如皮影、剪紙、年畫或陶藝等,以此為內涵進行創(chuàng)作;工程技術,使用數(shù)字化設計技術與先進加工技術,比如數(shù)控加工、激光加工或3D打印等,進行作品的設計與制作;成果產出,以表演或匯報的形式,成果展示和學習成效評價。
學生在進行多學科交叉融合訓練項目實踐過程中,貫穿培養(yǎng)勞動、知識、實踐的能力,實現(xiàn)三全育人與鑄魂提能;實踐過程中,學生自主挖掘思政元素、主動接受思政教育,自主學習、藝術創(chuàng)作,自行加工制作,樹立正確價值觀、涵養(yǎng)家國情懷、浸潤文化藝術、團隊協(xié)作、傳授工程知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及溝通表達能力。
二? 工程訓練課程思政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開展紅色主題-皮影技藝-激光加工多學科交叉融合訓練項目,開展工程訓練課程思政教學的探索與實踐,項目實踐流程如圖2所示。
自主選題,以“百年紅色,美麗中國”為主題,學生3~5人為一組,團隊協(xié)作查閱和選擇紅色故事;劇本創(chuàng)作,以皮影技藝為內涵,創(chuàng)作出適合皮影表演的紅色劇本;設計制作,設計并繪制出皮影人物、場景等,使用激光加工設備進行加工制作,對完成作品進行修剪、上色等處理;匯報表演,根據劇本情節(jié)對人物故事進行配音,搭建皮影場景并進行匯報表演;成效評價,采用全員全過程全成果的評價方法,對每名學生參與度、表演完整度和實踐報告完成度進行綜合評價。
(一)? 皮影技藝
皮影技藝是項目的文化內涵、創(chuàng)意設計的基礎保障;項目實踐之前,先進行皮影文化與發(fā)展介紹、創(chuàng)意皮影欣賞、手工初級制作嘗試,實現(xiàn)皮影的認知、欣賞和感知,也讓課程思政教學由枯燥變有趣。
皮影藝術是將戲曲藝術之美與工藝制作之妙巧妙結合的藝術種類,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于西漢,興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12]。傳統(tǒng)皮影制作主要經歷六道工序:畫圖,在備好的驢皮上用鉛筆勾勒出所需角色的線條輪廓;裁剪,用剪刀沿皮影外邊緣進行裁剪,剪出造型的大致輪廓;雕刻,將驢皮鋪在蠟板上,使用雕刻工具,雕刻成形;著色,在表面涂上所需顏色;刷清油,為使影人色彩明艷,需在造型著色后刷上一層清油;裝配,首先用線將各部位影人造型連接成形,然后工藝類皮影用精美的鏡框裝裱起來,而操縱類皮影則用線將鐵絲固定在影人的活動部位,在鐵絲末端插上操縱用的箭桿[13]。
為讓學生對皮影感興趣、能上手,項目實踐中播放幾段經典的皮影視頻,讓學生感受皮影之美;選取并紙上打印經典皮影人物,采用拓印方式在皮革上進行剪裁,根據人物進行上色與裝配,開展皮影戲初體驗,如圖3所示。
(二)? 自主選題與劇本創(chuàng)作
以“百年紅色,美麗中國”為主題,學生團隊協(xié)作、主動查閱和選擇紅色故事;挖掘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通過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創(chuàng)作劇本,讓思政教學由被動灌輸變?yōu)橹鲃訉W習。
學生們學習先輩革命事跡,根據皮影技藝的文化內涵,創(chuàng)作出了3分鐘左右的《永不消失的電波》《小英雄雨來》《雪山忠魂》和《江姐在川大》等紅色劇本,如圖4所示。 (三)? 激光加工與設計制作
傳統(tǒng)皮影制作是一項復雜的制作技藝,要求有扎實的繪畫功底和高超的雕刻技巧。為讓零基礎學生開展皮影實踐,項目將傳統(tǒng)皮影技藝與現(xiàn)代設計與制造技術相融合,實現(xiàn)劇本角色與場景的皮影制作,思政教學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踐過程貫穿勞動教育。
皮影設計,學生主要使用Adobe Ai矢量繪圖軟件,進行劇本人物與場景的矢量設計。激光加工,介紹激光加工原理與激光加工種類,包括激光雕刻、打標、焊接和內雕刻等工藝原理及其工業(yè)用途;設備操作演示與學生實踐,學生使用激光雕刻機床進行皮影人物與場景的加工制作。上色裝配,根據劇本設定,給皮影人物與場景繪圖上色,用打孔機對皮影部件進行打孔處理,再使用三根碳纖維桿代替竹竿控制皮影動作,用鐵絲、釣魚線、玻璃膠等固定部件與部件,部件與操作桿等,如圖5所示。
(四)? 匯報表演與育人成效
根據紅色劇本,分別對人物進行配音,場景進行配樂,結合數(shù)字媒體音樂和人聲配音,用手機麥克風進行人聲的錄制,再用剪輯軟件進行聲音的調整、編輯及組合,力求表達主題鮮明,風格特色突出,組員分工明確等;設置皮影場景與皮影排練,用手指代替關節(jié)活動,訓練人物的動作控制技巧,發(fā)現(xiàn)表演瑕疵、情節(jié)和動作錯誤,添加或減去相關視覺元素,并及時調整表演策略;匯報表演,邀請所有老師同學一起觀看皮影作品,進行3~5分鐘的表演,表演結束、所有同學進行自評和互評,如圖6所示。
項目以匯報表演為產出導向,根據創(chuàng)作劇本、設計創(chuàng)意性、加工作品質量與完成度、匯報表演進行全過程的評價,見表1。育人效果主要通過表演效果成效,效果好壞直接反映思政教育接受度、設計軟件熟練度、以及先進加工設備操作。
三? 結束語
工程訓練課程思政教學以“勞動滲入訓練,思政融入實踐”為核心,通過紅色主題-皮影技藝-激光加工多學科交叉融合訓練項目,改變由教師向學生單向教學輸出的育人方式,由學生被動接受課程思政教育向主動挖掘課程思政元素轉化,讓學生在實踐中主動挖掘紅色基因、工程倫理、職業(yè)道德等思政元素,寓價值于訓練,貫穿勞動、知識、能力培養(yǎng)于一體,實現(xiàn)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工程素質培養(yǎng)、價值品格塑造和勞動教育。
參考文獻:
[1] 蒲清平,黃媛媛.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與實踐路徑[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8(6):286-298.
[2]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8.
[3] 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 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0.
[4] 黃澤文.“新工科”課程思政的時代蘊涵與發(fā)展路徑[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7(3):162-168.
[5] 李國娟.課程思政建設必須牢牢把握五個關鍵環(huán)節(jié)[J].中國高等教育,2017(Z3):28-29.
[6] 王新華,王娜.論課程思政改革的價值引領[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2):52-54.
[7] 韓偉,段海峰,江麗珍,等.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工程訓練中心的建設與管理[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0,37(7):238-242.
[8] 陳建,朱魯闖,王杰,等.新工科背景下工程訓練創(chuàng)新實踐課程體系研究[J].實驗科學與技術,2021,19(6):84-88.
[9] 湯彬,李雙壽,梁志芳,等.機械制造實習課程中工程素養(yǎng)矩陣建設的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32(9):204-207.
[10] 陳建,朱魯闖,王杰,等.工程訓練中非技術能力培養(yǎng)課程體系研究[J].實驗科學與技術,2020,18(4):74-78.
[11] 許小軍.高校課程思政的內涵與元素探討[J].德育天地,2021(3):101-104.
[12] 沈林艷.陜西皮影藝術結合現(xiàn)代化傳播方式的研究[J].戲劇之家,2022(30):12-14.
[13] 王曉宇.關于陜西皮影制作及審美藝術的回顧與展望[J].新美域,2022(5):67-69.